隐形宽松
搜索文档
MultiBank大通金融:美联储购债与全球央行购金 市场动态与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5-21 18:15
美联储购债行为 - 美联储近日买入436亿美元美国国债,其中5月8日单日购入88亿美元30年长期美债 [1] - 市场解读为"隐形宽松",旨在避免资产负债表迅速缩小并维持流动性 [4] - 购债行为可能影响长期利率、债券市场表现及美元汇率 [5] 全球央行购金需求 - 3月全球央行购金64吨,中国央行占30吨 [1] - 2023年迄今全球央行月均购金94吨,远超预期的80吨 [1] - 购金需求反映黄金避险属性增强,与经济不确定性相关 [6][7] 新兴市场表现 - iShares MSCI巴西ETF和iShares拉美40ETF年内分别上涨25.10%和24.53% [1][8] - 资源丰富的拉美经济体(如巴西、墨西哥)受益显著 [8] - 美联储政策与购金需求或持续推动新兴市场加速上涨 [9] 市场联动效应 - 美联储购债与央行购金行为形成流动性支撑,利好风险资产 [10] - 黄金价格与新兴市场资产呈现正相关性 [7][9] - 拉美资源型经济体成为资金流入重点区域 [8][9]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美联储偷偷买债?全世界都盯着美债之时 日本正在爆雷?美股生物制药板块跌出“黄金坑”?
第一财经· 2025-05-21 09:47
美联储隐秘购债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近日悄然买入436亿美元美国国债,其中5月8日单日购入88亿美元30年期美债,分析认为这是"隐形宽松"操作[1] - 全球央行3月购金64吨,中国占30吨,今年迄今月均购金量达94吨,远超预期的80吨[1] - iSharesMSCI巴西ETF和iShares拉美40ETF今年分别上涨约25.10%和24.53%,显示新兴市场受益于美元走软与商品价格上涨[1] 日本国债市场动荡 - 日本20年期国债拍卖创2012年以来最差结果,投标倍数跌至2.5倍,尾差达1987年以来最高,20年期收益率飙升约15个基点[3] - 日本央行持有国债市场52%份额,量化紧缩计划面临考验,市场担忧其退出后承接方问题[3] - 日本债务与GDP比值达250%,政策陷入两难:继续紧缩推高收益率,放弃紧缩可能导致通胀失控和日元崩溃[4] 美国生物制药板块 - 美国大型生物制药板块自4月2日以来跑输标普500约15个百分点,受关税、药价谈判和专利悬崖三重压制[5] - 板块相对标普500估值折价达45-50%,政策明朗化或成反弹催化剂[5] - 企业可通过库存管理、制造业回流应对关税,创新可缓解专利悬崖影响[5] 黄金市场风险与机遇 - 金价逼近3300美元关口,欧洲央行警告黄金市场可能成为欧元区金融稳定危险源[7] - 欧元区投资者黄金衍生品名义总敞口达1万亿欧元,主要通过场外交易进行[7] - 瑞银维持黄金头寸建议,目标价3500美元/盎司,凸显地缘风险溢价[7] 本田战略调整 - 本田将2030财年电气化投资从10万亿日元降至7万亿日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目标从30%下调至20%[9] - 公司计划2030年前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销量目标220万-230万辆[9] - 搁置加拿大电动汽车基地计划,但维持2040年全面电动化长期目标[9]
美联储“隐秘”购债引关注,全球货币格局或生变
环球网· 2025-05-20 14:26
美联储的资产购买操作 - 美联储近期购入436亿美元美国国债,其中5月8日单日购入88亿美元30年期长期美债,其余348亿美元于上周早些时候完成[1] - 分析认为该操作虽被官方称为到期债券本金再投资,但实质上具有“隐形宽松”或“隐形量化宽松”的性质,其规模不容小觑且并非常规之举[1] - 部分交易员已察觉此动态,商品交易员对这类货币操作尤为敏感[3] 全球央行的资产配置趋势 - 全球央行出现购金热潮,今年3月全球央行购入64吨黄金,中国为当月最大可识别买家,购入30吨[3] -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月均购金量达到94吨,远超此前80吨的预测[3] - 分析指出此趋势表明全球央行认为持有美债风险增大,正为全球货币格局变化做准备[3] 潜在的市场影响与投资机会 - 黄金价格自2024年初以来出现大幅上涨[3] - 部分新兴市场资产或因此受益,iShares MSCI巴西ETF(EWZ)和iShares拉美40 ETF(ILF)今年以来分别上涨约24%[3] - 在美元信任度下降背景下,黄金、比特币和拉美市场可能更具避险价值与盈利潜力,被视为潜在的“风暴避难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