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革命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充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文化养心志与育情操的内涵与作用 - 文化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牢责任担当意识和奋斗进取精神以养心志的功能,以及涵养高尚道德品质、审美境界与人格以育情操的功能 [2] - 健康积极的文化通过养心志与育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公众思想境界和综合素养,为社会进步与国家繁荣铸牢精神支撑 [2] - 文化作为精神纽带,通过养心志与育情操将价值观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2] 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激励作用 - 革命战争年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激励青年投身救国救民洪流 [3]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志气豪气激励劳动者创造人间奇迹 [3] - 新时代"强国有我"的豪情壮志引领青年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3] 文化资源的发展方向与引领作用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养心志与育情操提供方向指引 [4]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注入精神动力,以时代特征和创新活力激励人们保持进取之心 [4] - 革命文化以激昂壮烈精神内核构筑中华民族精神脊梁,激励家国情怀融入奋斗心志 [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哲思智慧滋养心志情操,其坚韧不拔、刚健有为的文化风骨提供思想启迪和精神动力 [4] 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与支撑体系 - 文化建设需着眼于人、落脚于人,以高质量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为基础,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文化需要 [5] - 需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 [6] - 需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推动文化产品精准投送,提供沉浸式、互动性文化产品和服务 [6][7] - 需着力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服务模式,促进文化服务均衡化、普及化,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俱佳的文化产品 [5]
【文化中国行】传承红色基因 涵养家国情怀
央视网· 2025-09-22 20:43
红色文化活动的市场热度 - 今年以来 全国范围内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展览 文艺演出和电影作品持续引发观看热潮 [1] - 暑期以来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731》等影片在国内外引发观影热潮 [7] 主题展览的运营表现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自今年7月推出抗战主题展览以来 总参观人数已接近90万人次 [3] - 各地红色展馆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等今年推出的抗战主题展览观众络绎不绝 [5] 文艺演出的内容形式 - 国家大剧院带来6场"胜利之歌"主题音乐会 [7]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山东省京剧院等演出团体分别通过话剧 京剧 杂技剧等不同题材作品吸引观众 [7] 文化载体的历史价值 - 抗战纪念馆专题展出的多件珍贵文物档案带领观众重温历史 如绣着"真相"的文件包是日本侵华的重要证据 [3] - 每一处遗址遗迹 文物文献 人物故事都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5]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文润中华
新华社· 2025-09-18 11:05
文化发展战略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 - 继承革命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为新时代文化使命[2] 文化价值定位 -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 在推动下焕发生机与自信力量[2] -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有力武器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滋养[2] - 精神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 精神高度决定民族历史洪流中的屹立能力[2] 文化实践推进 - 走进红色地标讲授党史课 通过革命文化升华全民族文化自信[2] - 时代精神体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激荡起澎湃昂扬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2]
陈刚到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9-02 11:19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修缮与开放 - 长沙市文旅广电局推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本体修缮工程 工程已于8月30日完成施工并于9月3日面向公众恢复开放试运营 [1] - 市政协主席陈刚9月1日到旧址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并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文艺展演活动 [1] 群众文艺展演活动 - 9月1日上午在旧址西坪广场举办"湘土忆峥嵘 薪火照征程"群众文艺展演 包括合唱《勿忘国耻强中华》、群舞《黄河颂》、花鼓戏《沙家浜》等抗战主题节目 [1] - 演出通过群众文艺形式重温三湘大地抗战峥嵘历程 将历史记忆转化为激励大众奋进的精神动力 [1] 革命文物IP效应发挥 - 以旧址恢复开放为契机 9月1日、2日晚在西坪广场放映抗战主题电影《国歌》《百团大战》 [2] -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邀请市民参与"一朵胜利花 万千长沙心"活动 [2]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历史演进 -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承担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使命 致力于将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文明先进的中国[2]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用革命文化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科学文化现代化目标 激发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雄心[2] - 改革开放时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强调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2] -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3] 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核心内涵 - 新时代文化使命是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 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3]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3]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社会发展及日常生活[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效显著 文化事业产业日益繁荣[3] - 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文化自信明显增强[4] 担负文化使命的三大原则 - 坚定文化自信是根本基点 要求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 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6] - 秉持开放包容是本质要求 既要萃取中华文化精华 也要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7] - 坚持守正创新是重要思想方法 守正要求守住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创新要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8][9] 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10][11] - 继承弘扬革命文化 包括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11][12]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话语权[13][14]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16][17] - 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民 培育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18]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健全保护传承体制机制 推动系统性保护[19]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20] 战略目标与实施保障 - 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15]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15] -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根本制度[15] -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构筑中国精神 中国价值 中国力量[15]
学有所悟 | 不断厚植廉洁文化土壤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展开论述,属于政治文化建设领域。以下是关键要点总结: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廉洁文化建设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的重大命题,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 [1] - 廉洁文化建设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1] -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1] 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 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 [2] - 深入挖掘资源: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3] - 持续涵养政德:以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为抓手,正确处理公私、义利等关系 [4][5] - 加强廉洁教育:推动廉洁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5] - 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党对廉洁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6] 廉洁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 党员干部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1] - 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等关系,增强廉洁从政意识 [4] - 要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6] - 要建立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