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行业规范
搜索文档
预制菜风波两周后,西贝客流有所回升,仍被问是不是预制菜
齐鲁晚报网· 2025-09-25 22:12
公司近期举措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9月24日在全国推出“进店消费即送100元券”活动,被视为修复客户关系的举措 [1][6] - 活动规则为按实际就餐人数赠送代金券,无消费金额门槛,券在全国门店通用且仅限堂食,活动首日济南恒隆广场店即发出代金券超百张 [3][4] - 公司此前因生产工艺问题发布致歉信,并提出整改措施,包括将烤羊肉串调整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以及将烹调用油更换为非转基因油 [1][3][6] - 在济南恒隆广场店,整改措施正在落实,总部曾派人到店指导,同时该店已撤掉标榜25分钟上齐菜品的计时沙漏 [3] - 门店客流曾受影响,日均减少100到200单,但活动后开始回升,9月25日午餐高峰时段(11点至13点)开台70多桌,约有100人用餐,店内上座率达到三分之二 [1][4] 线上舆论与消费者态度 - 公司旗下公众号于9月23日发布一篇以7岁儿童视角叙述的文章,被网友质疑内容煽情,该文章于25日被删除,客服回应原因为发文后遭到网暴 [1][4] - 对于公众号内容,门店负责人回应称投稿属员工自愿行为,采纳后有稿费激励,并非强制要求 [1][5] - 消费者对预制菜态度不一,有顾客表示难以分辨餐厅是否使用预制菜,但反复强调不愿在外吃到预制菜;也有顾客认为只要健康干净即可接受,关键在于商家是否坦诚 [3] - 部分网友认为百元代金券活动是餐饮企业的实在让利,值得参与;另一部分网友则表示对西贝口味不感兴趣,或猜测活动与库存压力有关 [6] 行业核心问题与发展趋势 - 专家指出,争议核心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顾客的知情权和行业规范问题 [5][7] - 当行业标准与消费者认知存在距离时,企业不应通过硬性宣传去“教育”市场,而应采用消费者更能接受的潜移默化方式树立行业样本 [7] - 行业必须尽快设立明确门槛,出台预制菜国家标准,建立准入机制,以避免无序竞争并增强消费者信任 [7] - 据媒体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征求意见,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的情况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7]
西贝道歉后,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
凤凰网· 2025-09-15 19:33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 事件源于互联网创业者罗永浩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并呼吁餐厅强制标注预制菜[3]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强硬回应,坚称其菜品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开放全国370多家门店后厨接受参观[3] - 罗永浩随后抛出行业报告和相关图片质疑西贝言行不符,并悬赏征集证据,一天内收到上百条线索,将争议推向高潮[3] 争议焦点与核心观点 - 争议核心并非预制菜本身,而在于企业是否如实告知消费者,罗永浩指其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3] - 西贝方面此前曾宣称100%无预制菜,但其实际运营模式受到广泛质疑[3] - 事件后期,网络上流传的贾国龙聊天记录显示其称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此举再次激化矛盾[3] 事件转折与公司表态 - 9月15日西贝发布公开致歉信,标志着公司态度发生重大转变[1][8] - 西贝在道歉信中提出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并表态要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5] - 贾国龙在内部表态中承认罗永浩打醒了他,算变相地帮助西贝进步[5] 事件结果与影响 - 在西贝发布道歉信后,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事件告一段落[1][8] - 罗永浩在决定放手时提到,年过五十后见过太多中年人因面子做出不理智选择,此次贾国龙在事实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仍坚持强硬回应,让企业和员工陷入风险[1] - 外界关注焦点转向贾国龙将如何回应以及这场预制菜之战的未来走向[8]
西贝就预制菜致歉,却再引罗永浩质疑:顾客虐你什么了?
观察者网· 2025-09-15 18:28
公司运营调整 - 西贝宣布对全国门店进行9项产品加工工艺调整 计划于10月1日前完成 调整内容包括将儿童餐的焖饭牛肉酱 牛肉饼 鳕鱼条改为现制牛肉饼 烤羊肉串改为门店现切 现串 现烤 手撕椒麻鸡改为生鸡在门店现煮等 [1] - 公司将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改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1] - 西贝向一线员工发放500元补贴 公司年中已着手将人工成本率从行业平均的25%提升至30% [8] 争议事件与财务影响 - 罗永浩的言论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9月10日和11日西贝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分别下降100万元 9月12日可能下降200万至300万元 [8] - 部分门店每天接到十余通辱骂电话 公司于9月12日晚召开以"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为主题的全员大会 [8] - 截至今年5月 西贝营收已出现下滑 媒体报道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利润率为5% [8]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6]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预制菜术语及分类》及《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两项地方标准 [7]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将首次被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7] 行业市场表现 - 在争议持续之际 万得预制菜指数上涨了1.71% [8] - 餐饮行业面临普遍挑战 同样主打西北菜的九毛九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0.1%至27.53亿元 [8] - 专家指出转为门店操作时需注意控制温度 烹调前后应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存放 以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3]
罗永浩:不反对卖预制菜,但反对假装现做
南方都市报· 2025-09-13 12:07
事件概述 - 网络名人罗永浩于9月10日在微博发文,称与同事在西贝莜面村就餐,发现菜品几乎都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 [3]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晚回应,称将起诉罗永浩,因其言论对西贝商誉造成严重伤害,并强调西贝门店菜品均非预制菜,中央厨房仅提供预加工原料,最终烹饪在门店完成 [3] - 罗永浩一行5人消费15道菜(含2道重复),总消费金额为785元 [3] - 作为应对措施,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在全国门店推出“罗永浩菜单”,承诺“不好吃不要钱”并开放后厨参观 [3] - 罗永浩在微博发布10万元悬赏,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3] - 9月12日,西贝莜面村发布公开信,指责罗永浩的微博内容不实,并向社会公布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3] -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B站、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直播,展示媒体探访西贝后厨的内容,包括冷冻食材,并指西贝是卖预制菜的餐厅里最贵的 [1] - 罗永浩在直播中提及,餐饮店使用预制菜合法,并以老乡鸡为例,称其标注了预制菜、半预制菜及现做菜品,呼吁同行学习 [1] - 罗永浩还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例,称其使用供应商提供的肉饼和冻鸡块在店内现油炸后出售,属于快餐且价格便宜 [1] - 罗永浩在直播间展示媒体在西贝后厨拍到的海鲈鱼冻品,称其为保质期18个月的鱼,并质疑添加工业食品料与餐厅就餐初衷不符 [7] 预制菜行业规范 - 事件引发公众对预制菜行业规范的关注 [6] - 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预制菜进行了定义: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不添加防腐剂,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6] - 该《通知》明确,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的净菜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以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均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6][8] - 目前尚未出台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标准 [6] -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曾指出,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符合餐饮食品安全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8] 核心争议焦点 - 争议焦点在于对“预制菜”的定义存在官方规范与民间理解的差异 [8][9] - 官方规范中,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8] - 普通消费者对预制的理解可能是“不是现做”或“事先做好” [9] - 罗永浩对预制菜的认定标准似乎是“重新加热即可食用” [9] - 贾国龙曾提及西贝也使用预制菜,并解释其指“中央厨房已完成全部制作,门店仅需加热即可出餐的菜品”,这与罗永浩的认定标准存在共识 [9] - 事件凸显了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舆论认为根据消费者的理解把事情说清楚,让消费者充分知情,是满足需求的做法 [7][10] - 餐饮行业在预制菜概念火热时曾热衷靠拢,西贝也曾宣称其预制菜半成品能还原刚出锅的味道,与当前“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的表态形成反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