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收益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区别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7-18 09:50
产品发行主体 - 银行理财产品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 凭借广泛的客户基础 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专业的金融服务团队为投资者提供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 [1] - 信托产品由信托公司发行 以"受人之托 代人理财"为宗旨 将信托财产进行专业化管理和运用 [1] 投资门槛 -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相对较低 常见的低风险产品起购金额可能仅需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1] - 信托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投资门槛 常见的单笔投资金额起点可能在100万元及以上 [1] 资金投资方向 - 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投向广泛 涵盖货币市场工具 债券市场 信贷市场等多个领域 根据风险等级和投资策略将资金合理配置到不同资产类别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目标 [2] - 信托产品重点投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房地产项目 工商企业融资等领域 通过对项目的深入评估和风险管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为投资者获取收益 [2] 风险与收益特征 -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从低风险到高风险都有分布 低风险产品提供较为稳健但相对较低的收益 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 债券等风险较低的资产 随着风险等级提高 收益波动可能增大但潜在收益也可能提升 [2] - 信托产品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收益率 与其较高的投资门槛和所承担的一定风险相匹配 风险主要取决于信托项目本身的运营状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 [2] 监管体系 - 银行理财产品受到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监管政策确保银行在产品设计 销售 投资运作等环节合规经营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3] - 信托产品同样受到严格监管 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设立 经营 风险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保障信托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3]
鑫元基金曹建华:资产配置要稳中求进,“固收+”仍大有可为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20:04
全球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因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持续发酵而剧烈波动,AI、红利等板块轮动频繁,债市在宽松预期与情绪反复间震荡 [1] - 上证指数自2024年9月底上涨超20%,港股涨幅更高,市场情绪逐步修复 [2] - 2024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强化政策信心,2025年4月市场经受住贸易战考验,投资者信心显著提振 [2] 政策环境与市场影响 - 国家推出多样化增量政策工具,涵盖财政刺激(两重两新、消费补贴)、国企改革、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旨在稳定预期并提振信心 [2] - 政策对股市的短期效应为提振信心,长期效应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引导资金流向优质资产 [2] - 当前政策支持与货币宽松环境对股债市场均较友好,但基本面修复与新老动能切换仍需时间,市场难以快速走牛 [1] 资产配置策略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建议投资者在宽裕流动性环境下配置"固收+"产品,兼顾纯债稳定性与权益收益潜力 [2][3] - 权益类资产长期年化收益普遍高于纯固收资产,风险溢价可补偿波动,但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调整配置比例 [3][6] - 低风险偏好者可选择货币基金或现金类理财,中等风险偏好者可增配"固收+",高波动承受能力者可侧重优质权益类产品 [6] 债市与固收产品表现 - 2025年债基表现弱于往年,静态票息降低且资本利得有限,传统信用下沉、加杠杆、拉久期策略有效性下降 [5] - 固收基金经理调整策略:降低票息资产占比,挖掘中短久期信用资产,增配高流动性利率债及大行二级债,并通过转债增厚收益 [5] - 纯债基金按期限与资产类型分化明显,货币基金波动最小,长久期利率债进攻性强但波动大,信用类产品票息高但久期短 [7] 基金选择建议 - 避免盲目追高短期过热板块,应选择长期业绩稳健且与自身风险匹配的产品,关注锁定期、费用结构等条款 [8] - "固收+"产品需注意权益资产占比差异带来的波动特征变化,同一类型基金可能因权益配置不同而表现迥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