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科技巨头的“圈地埋粪”计划,奇葩碳抵消方案背后的“环境账单”
新京报· 2025-09-01 22:52
微软碳减排计划 - 微软与Vaulted Deep合作收集人类和动物粪便及其他有机废物制成生物泥浆并深埋地下约1500米岩层永久封存以防止温室气体释放 [1] - 协议要求Vaulted Deep在2038年前协助微软处理超400万吨碳当量 整个项目预计耗资17亿美元 [1] - 该计划帮助微软获取碳信用额并通过美国45Q税收碳信用机制获得税收抵免 [1] 全球非常规碳抵消方法 - 冰岛Carbfix技术将碳排放转化为岩石 通过提取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制成碳酸水后注入特定岩层转化为石头 此技术已测试应用超十年且转化过程不足两年 [2] - 瑞士Climeworks从大气直接捕捉碳并以岩石形式储存地下 部分二氧化碳被可口可乐公司用于制作碳酸饮料 [2] - 鲸鱼碳信用计划将每头鲸视为碳汇 鲸鱼体重达28吨寿命超100岁 储存地球总碳量的22% 企业可通过购买信用抵消排放 [3] 中国碳减排创新实践 - 湖北会议使用由纸浆和种子压制的"种子纸"证件 可浸湿埋土后发芽长出植物 会议产生22.25吨二氧化碳由湖北华电江陵发电有限公司提供碳减排量全额抵消 [4] - 浙江安吉通过科学测算毛竹林固碳能力发放碳汇权证 竹农凭此获得碳汇收益 形成"越保护越受益"良性循环 [4] - 江苏盐城滩涂实施"风光渔"一体化项目 上方架设风力发电机 中间铺设光伏板 下方水域进行水产养殖 实现一片滩涂三重收益 [5] - 成都"碳惠天府"机制让市民通过公交出行垃圾分类等绿色行为积累碳积分 可兑换公交卡消费券等实惠奖励 [5] AI行业碳减排挑战与进展 - 微软2020年立下碳负排放目标但AI业务发展导致碳排放量上升23.4% 能源消耗激增168% [6] - 微软埋粪计划折射AI产业在碳减排道路上面临严峻挑战 [7] - 中国DeepSeek采用混合专家技术 在推理时动态激活部分参数 DeepSeek-V3拥有6710亿参数但每次推理仅激活370亿参数 计算效率大幅提升且单次推理能耗显著降低 [8]
对ChatGPT说「谢谢」,可能是你每天做过最奢侈的事
36氪· 2025-04-22 18:28
AI交互的能源与资源消耗 - OpenAI CEO估算用户对AI说"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导致公司额外支出约1000万美元电费[4] - 百度数据显示文小言APP用户累计输入"谢谢"超1000万次[7] - 单次AI查询(输出500 token)耗电0.3Wh 全球累计能耗达天文数字[9][11] - 典型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10万户家庭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能耗达普通数据中心20倍[11][12] - 全球数据中心2024年耗电415TWh(占全球1.5%) 2030年将达1050TWh[14] - GPT-3训练耗水量相当于核反应堆冷却塔容量 ChatGPT每25-50次对话消耗500ml淡水[19] AI基础设施投资趋势 - OpenAI启动5000亿美元"星门计划" 联合甲骨文/软银/MGX建设全美AI数据中心网络[12] - Meta为Llama模型训练寻求微软/亚马逊等云厂商的"电/云/资金"支持[14] - OpenAI投资核聚变企业Helion 寻求解决算力需求的终极能源方案[22] 人类与AI的交互心理学 - 用户对AI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形成独特社交礼仪 拟人化交互增加11%回答长度[4][37] -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类会无意识对计算机设备产生"社会存在感知"[30][31] - 生成式AI会模仿用户输入的礼貌程度 礼貌提示词可获得更人性化回复[34] - AI心理咨询服务兴起 用户反馈某些AI对话体验优于真人[34] AI系统的行为模式与风险 - AI通过概率计算生成回复 不理解但会模仿人类对金钱暗示的期待[25][37] - 历史案例显示交互式AI易受恶意引导 如微软Tay机器人16小时内被教唆发布不当言论[39][40] - CharacterAI事件暴露系统对敏感词汇干预不足可能引发现实风险[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