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推理需求
icon
搜索文档
供需缺口已达200%,存储大厂预测明年将持续缺货
选股宝· 2025-11-04 07:31
存储芯片供需状况 - 存储供需缺口已达200%,预计2026年情况会持续,2027年目前还无法预测 [1] - 此轮短缺由AI推理需求推动,导致高带宽内存(HBM)、NAND Flash及机械硬盘(HDD)三大核心元件同时紧缺,形成强大的“拉扯性”需求 [1] - 三星电子已率先暂停10月DDR5 DRAM合约报价,引发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其他存储原厂跟进,预计恢复报价时间或将延后至11月中旬 [2] 存储产品价格动态 - 深圳华强北市场终端销售的DDR系列内存条价格在最近两周翻了一倍,有时早上报价后下午价格又涨 [2] - 小米公司产品行销总监表示对2026年的最新成本预估感到“惊悚”,小米新机发布时雷军也回应称“内存涨价实在太多” [2] 存储主控芯片行业地位与技术 - 主控芯片是存储器的“大脑”,核心功能包括数据调度、纠错机制以及接口协议控制等 [1] - 主控芯片厂技术能力决定存储产品的性能上限,并通过差异化设计影响下游应用的适配性 [1] - 在存储器BOM(物料清单)中,主控芯片和封测共占约20%,价值量可观,是存储行业技术壁垒与市场份额争夺的核心战场 [1] 相关公司业务与产品进展 - 慧荣科技是全球最大的NAND Flash主控芯片供货商,也是SSD主控芯片的市场领导者,拥有最多的主控芯片解决方案及相关技术专利 [1] - 天山电子持股天链芯45%股权,天链芯负责研发ASIC芯片(存算一体芯片)、企业级存储产品(PCM、SSD)主控芯片及相关存储模组等产品,并在特定封装工艺已实现量产 [2] - 联芸科技新一代MAP1606主控芯片即将推出,该芯片将NAND IO速度提升50%,随机读写性能分别达到1.7M/1.5M IOPS [2]
高盛大幅上调阿里资本开支预期至4600亿元:推理需求爆炸性增长,AI效率提高驱动更强收入
硬AI· 2025-10-24 20:40
文章核心观点 - AI推理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推动云服务厂商资本开支持续扩张,技术效率提升反而可能加速资本开支向收入的转化 [2][3][6] - 中国互联网巨头在AI领域的战略路径分化,阿里巴巴聚焦企业级AI云市场,字节跳动发力消费级应用 [2][3][8] - 当前中国主要科技股估值相较于全球同行仍有折价空间,市场尚未进入AI泡沫 [4][10] AI推理需求与资本开支 - 高盛预计阿里巴巴2026至2028财年合计资本开支将达4600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其此前3800亿元的目标 [2][3] - AI推理需求激增是支撑资本开支判断的核心逻辑,阿里巴巴AI推理需求每2-3个月翻一番 [2][6] - 字节跳动日均token消耗量在9月份突破30万亿,相比4-5月实现翻番,已接近谷歌的43万亿水平 [6] - 高盛预测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在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50% [6] - 技术效率提升(如阿里云Aegaeon系统节省82% GPU资源,DeepSeek模型减少90% token消耗)并不意味着资本开支缩减,反而有助于投资更有效转化为收入 [6] 巨头AI战略路径分化 - 阿里巴巴凭借全栈AI能力押注企业级AI云市场,在外部AI云收入规模和企业级服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3][8] - 字节跳动凭借聊天机器人"豆包"在消费级市场和日均token消耗量上占据最大份额,侧重于探索面向消费者的AI应用 [2][3][8] - 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夸克AI聊天机器人助手服务,利用闭源通义千问模型与字节跳动"豆包"和腾讯"元宝"竞争 [8] - 字节跳动加速"豆包"商业化,在聊天中无缝接入抖音电商服务,并加入AI键盘等新功能 [8] 多模态进展与商业化 - 中国多模态大模型凭借开源、低价和高速度策略形成差异化优势,例如腾讯"混元图像3.0"在文生图模型排行榜名列前茅 [10] - 阿里巴巴Qwen3 Max模型输出价格比GPT-5/Gemini 2.5 Pro便宜40% [10] - 中国开源AI模型获全球市场认可,例如爱彼迎大量使用阿里巴巴Qwen模型支持其客服代理 [10] - 中国To-C聊天机器人商业化路径仍在演进,最终可能更多地由广告收入驱动 [10] 行业估值水平 - 腾讯和阿里巴巴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21倍和23倍,相较于谷歌的24倍以及亚马逊和微软的28-30倍,仍处于"不苛刻"水平 [4][10] - 高盛认为市场尚未进入AI泡沫,腾讯和阿里巴巴估值相较于其盈利增长前景及全球同行仍有折价空间 [4][10]
高盛大幅上调阿里资本开支预期至4600亿元:推理需求爆炸性增长,AI效率提高驱动更强收入
华尔街见闻· 2025-10-24 17:25
行业资本开支趋势 - 高盛上调对中国头部云厂商的资本开支预测,预计阿里巴巴2026至2028财年合计资本开支将达到4600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其此前3800亿元的目标 [1] - 高盛预测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50% [2] - AI推理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是驱动资本开支上行的核心逻辑,阿里巴巴的AI推理需求每2-3个月翻一番,字节跳动日均token消耗量在9月份突破30万亿,相比4-5月实现翻番 [2] 公司战略路径分化 - 阿里巴巴凭借全栈能力聚焦企业级AI云市场,在外部AI云收入规模和企业级服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1][3] - 字节跳动侧重于消费级AI应用,其聊天机器人“豆包”在To-C市场和日均token消耗量上占据最大份额 [1][3] - 阿里巴巴推出夸克AI助手服务与字节跳动“豆包”和腾讯“元宝”竞争,字节跳动则加速“豆包”商业化,无缝接入抖音电商服务 [3] 技术效率与商业化进展 - 中国公司在AI计算效率方面取得突破,阿里云GPU池化系统Aegaeon可节省82%的GPU资源,DeepSeek的OCR模型能将文本输入token消耗减少90% [2] - 中国多模态大模型在全球市场取得进展,腾讯“混元图像3.0”在文生图排行榜名列前茅,阿里巴巴Qwen3 Max模型输出价格比GPT-5/Gemini 2.5 Pro便宜40% [4] - 中国To-C聊天机器人商业化路径加速演进,字节跳动“豆包”整合电商功能,阿里巴巴夸克推出图像视频创作平台“造点” [3][5] 全球应用与估值水平 - 中国开源AI模型获得全球市场认可,爱彼迎大量使用阿里巴巴Qwen模型支持其客服代理 [5] - 高盛认为中国主要科技股估值具吸引力,市场尚未进入AI泡沫,腾讯和阿里巴巴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21倍和23倍,低于谷歌的24倍及亚马逊和微软的28-30倍 [1][5]
万国数据电话会要点:下半年客户入驻有望加速,管理层对未来几年AI推理需求仍充满信心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12:30
业务增长预期 - 2025年下半年客户入驻速度将明显加快 主要受152MW超大规模订单交付推动 [1][2][3] - 2025年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9.4%至12.3% 全年资本支出约43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拥有185,000平方米积压项目 计划2025年下半年交付35% 2026年再交付35% [3] 订单与产能状况 - 二季度新增承诺面积22,700平方米 主要来自传统互联网和云服务业务 [3] - 中国市场利用率达77.5% 较去年同期提升 [3] - 一线城市及周边持有900MW未来开发容量 为长期增长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6] AI需求前景 - 管理层对AI推理需求保持强烈信心 视为关键增长驱动力 [1][6] - 在北京和上海周边拥有多个可快速投入服务的预准备站点 [6] - 芯片供应不确定性导致新订单谨慎 但不影响长期乐观预期 [1][6]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平台DayOne二季度新增246MW承诺订单 覆盖泰国和芬兰市场 [1][7] - 总IT功率承诺达783MW 利用率达213MW [7] - 芬兰获得第二个站点 预计每年新增300-500MW承诺 [10] - 正在进行C轮股权融资 计划18个月内实现IPO [1][10]
高盛 TechNet China 2025 重磅总结!半导体国产化 + AI 服务器 + 智能驾驶关键看点
智通财经· 2025-05-29 19:1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科技网络大会聚焦AI需求、半导体国产化、智能驾驶、AI应用和边缘设备五大主题 [1][2] - AI推理需求上升推动边缘端大语言模型设备普及 [2][3] - 半导体国产化趋势下,供应链持续投资技术发展和本地产能扩张 [3][4] - 智能驾驶和Robotaxi商业化加速,带动相关芯片和系统需求 [2][9] - AI软件在ToC和ToB领域的用户基数和货币化潜力扩大 [2][12] 半导体 - 芯原股份扩展GPU IP/AI IP和Chiplet平台以满足AI推理需求 [3] - 斯达半导2025年收入增长驱动力来自SiC器件渗透率提升和家电用IPM扩展 [4] - 中微公司受益于本土半导体产能投资,产品扩展至刻蚀、沉积等领域 [4] - ASMPT预计AI和高计算芯片推动TCB工具需求复苏 [4] - 天岳先进看好800V电动车和AR眼镜推动碳化硅衬底需求 [5] - 英诺赛科GaN产能目标扩展至2万片/月,覆盖消费电子和电动车应用 [5][6] - 长电科技2025年大幅增加资本支出,新工厂释放先进封装产能 [6] - 晶盛机电增加8英寸碳化硅产能,开发新型半导体设备 [6] AI服务器、智能手机、PC供应链 - 舜宇光学车载镜头出货量增长受智能驾驶功能规格升级驱动 [7] - 领益智造在折叠屏手机、AI服务器散热和AI眼镜领域技术升级 [7] - 华勤技术预计2025年收入两位数增长,数据中心和汽车电子贡献显著 [7] - 华丰电子扩展连接器产能,客户群覆盖中国服务器品牌和云服务商 [8] - 蓝思科技产品扩展至人形机器人、AI眼镜和智能汽车领域 [8] Robotaxi和智能驾驶 - 地平线机器人HSD系统2025年量产,支持城市NOA功能,积累310个车型定点 [9] - 亿航智能EH216-S加速商业化,产能扩张覆盖观光和空中出租车市场 [9] - 亿咖通SoC和中央计算平台赋能OEM快速推出智能汽车 [10] - 知行科技推出基于地平线J6芯片的域控制器,满足多样化需求 [10] - 黑芝麻智能预计2025年AD/ADAS推动收入两位数增长 [11] AI软件 - 金山办公WPS 365企业渗透率提升,WPS AI扩展ToC用户基础 [12] - 美图公司AI生产力工具订阅增长,付费率有提升空间 [12] - 商汤科技推出SenseNova V6模型,探索AI驱动用户案例 [12] - 北森控股预计2026年AI人力资源应用货币化加速 [13]
大摩前瞻英伟达财报:H20影响被忽视,但爆炸性的推理需求增长才是关键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11:26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市场低估了AI推理需求的长期潜力,叠加Blackwell架构供应改善,英伟达下半年业绩或迎来加速拐点 [1] - 尽管H20销售限制带来短期财务压力,可能导致约50亿美元收入损失,但公司仍被列为半导体行业首选股 [1] - 市场对AI推理需求的爆炸性增长认知不足,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头部云厂商披露超出预期的Token使用量增长 [6][8] H20政策短期冲击 - H20出口政策变化导致英伟达第二季度收入面临约10%环比下行风险 [2] - 公司宣布半导体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55亿美元库存减记 [2] - 预计4月季度减少约10亿美元收入,7月季度减少约50亿美元收入 [3] - 公司正游说美国政府放宽限制,并计划推出无HBM内存的L40芯片作为替代方案 [4] Blackwell供应链改善 - Blackwell机架供应困境正在好转,三家ODM厂商4月达到约1500个机架月产量 [5] - 全年机架预测已开始上调50%以上 [5] - 市场低估了非机架形式Blackwell芯片的重要性,许多客户会寻求B200或其他形式满足推理需求 [5] 财务预测 - 4月季度营收预计422亿美元,低于官方指引430亿美元 [1][9] - 7月季度营收预计435亿美元,考虑了40-50亿美元H20相关收入减少 [1][9] - 2025财年收入预期1908亿美元,2026财年2555亿美元 [9] - 2025财年EPS预期4.09美元,2026财年6.01美元 [9] - 摩根士丹利维持160美元目标价,代表当前股价131.29美元约21.87%上涨空间 [8] 市场表现 - 英伟达市值达3.2万亿美元,被视为人工智能需求风向标 [1] - 市场担忧的中期问题正在被消除,公司有望下半年重返强劲增长轨道 [8] - 云客户在无法获得GB200情况下要求增加Hopper和B200容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