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D授权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捕捉创新药新一轮成长红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6:53
创新药行业核心观点 - 创新药行业迎来新一轮成长红利 驱动因素包括全球BD授权 先进技术平台进展 重磅学术会议催化 政策支持等 [1][2] - 中国创新药企在ADC 双抗 CAR-T等技术领域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其中双抗管线占全球接近50% [1] - 2024年国内双抗出海数量达14项 交易总额突破百亿美元 首付款突破20亿美元 刷新历史纪录 [1] - 下半年WCLC ESMO等行业会议将发布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成为潜在行业催化剂 [2] - 减重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高需求领域患者基数庞大 临床需求未满足 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2] - 医保准入优化 丙类目录推出 商保政策推进等政策支持值得关注 [2] 投资布局建议 - 创新药板块经历前期回调后估值具备吸引力 建议采用逢低分批方式布局 [3]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覆盖A股港股创新药企 包含成熟药企和临床阶段Biotech 是跨市场配置均衡选择 [3] - 政策周期强力支持叠加产业进步 中国创新药进入出海黄金时代 打开增量市场 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2][3]
备受争议的荣昌生物BD交易
国际金融报· 2025-06-29 22:12
今年前5个月,中国创新药对外BD授权总额已经超过455亿美元,几乎和去年全年持平。首付款记录屡 创奇高。然而,就在市场期待值满满的时候,荣昌生物的对外交易却让投资者大跌眼镜。 然而,以下几个原因或是其股价被带崩的关键。 其一,首付款金额不高。本次交易首付款仅4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可能 是其股价暴跌的关键原因。 6月26日早间,荣昌生物公告称,将公司自有产品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美国Vor Bio公司,美国Vor Bio公 司将获得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 股价被带崩 作为对外许可交易对价一部分,荣昌生物及其全资附属主体荣普合伙将从美国Vor Bio公司取得价值1.25 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款及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约占股23%。基于临床开发进度及 上市的销售情况,Vor Bio公司还将支付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高 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款。 不过,让市场意外的是,这次BD授权却带崩了公司股价。6月26日开盘后,荣昌生物A股、H股均出现 大跌,其中荣昌生物A股一度"20cm"跌停,H股一度暴跌逾2 ...
三生制药(01530.HK):707重磅BD授权辉瑞 公司发展迈向新征程
格隆汇· 2025-05-24 01:51
雄秃一线用药,泡沫剂填补敏感人群用药空白,巩固公司品类领先优势。 其他管线亮点纷呈,看好口服紫杉醇大单品潜力。公司在自免领域布局了丰富的管线,重点在研管线包 括608(IL-17A)、613(IL-1β)、611(IL-4R)等,其中IL-4R 为中美双报,608 治疗银屑病已经递交 NDA。 BD 引进方面,口服紫杉醇、司美格鲁肽、Her-2ADC、克立福替尼均具有大单品潜力。实体瘤TCE 三 抗登记I 期临床,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实体瘤CD28 共刺激TCE 三抗。 机构:东吴证券 研究员:朱国广/张翀翯 事件:707 海外授权辉瑞,12.5 亿美金首付款创中国BD 之最。5 月19日,三生制药发布公告,三生制 药将SSGJ-707 除中国内地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授予辉瑞,保留中国内地权益并授予辉瑞 中国商业化选择权。根据协议,三生制药将获得12.5 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 达48 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公司还将根据授权地区的产品销售额收取两位数百 分比的梯度销售分成。此外,根据公告,辉瑞还将以30 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认购公司1 亿美元的普通 股。 707 ...
创新药生存法则生变:PD-1价格腰斩倒逼国际化转型,BD授权成第二增长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9:12
行业整体趋势 - 医药行业从"高成长"阶段进入"高质量成长"阶段,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1] - 一季度医药生物行业60家公司营收超10亿元,2家超百亿元,7家在50-100亿元之间 [1] - 28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84家超亿元 [1] - 创新药企商业模式获市场认可,龙头公司进入盈利阶段,研发管线通过BD转化为常态化收入 [1] 核心产品表现 - PD-1/PD-L1成为热门赛道,推动药企业绩增长 [2] - 君实生物一季度营收5.01亿元(+31.46%),亏损收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4.47亿元(+45.72%) [2] - 信达生物一季度产品收入超24亿元(+40%),信迪利单抗销售额约10亿元(+19%) [2][3] - 百济神州一季度营收80.48亿元(+50.2%),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12.45亿元(+19.3%) [3] 国际化与BD授权 - PD-1企业估值逻辑从"销售放量"转向"国际化能力" [3] - 恒瑞医药一季度营收72.06亿元(+20.14%),净利润18.74亿元(+36.90%),BD授权交易成为重要驱动力 [6] - 诺诚健华一季度总收入3.8亿元(+129.9%),净利润0.14亿元,得益于奥布替尼放量和授权合作首付款 [6][7] - 授权合作(out-licensing)可缓解财务压力,验证产品市场价值,获得跨国公司背书 [8][9] 企业战略调整 - 复星医药一季度营收94.2亿元(-7.26%),净利润7.65亿元(+25.42%),出售资产优化结构 [10] - 复星医药高管团队调整,持续推进非核心资产退出 [11] - 恒瑞医药任命新总裁,高管团队结合国际化人才与内部培养干部 [11] - Biopharma企业需抓住行业洗牌契机,重构运营体系,明确战略导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