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icon
搜索文档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0.91% AI硬件股再度大涨
凤凰网· 2025-08-12 11:48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19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90亿 [1] - 沪指涨0.53% 深成指涨0.34% 创业板指涨0.91% [1] -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1] 板块涨跌 - 涨幅居前板块:脑机接口 港口 新疆 液冷服务器 [1] - 跌幅居前板块:锂矿 军工 稀土永磁 光伏 [1] - AI硬件股大涨 胜宏科技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寒武纪涨超15% [1] - 脑机接口概念股活跃 麦澜德涨超10% [1] - 新疆本地股维持强势 新疆交建等多股3连板 [1] - 军工股调整 捷强装备等跌超5% [1] 涨停数据 - 封板率66% 封板33只 触及17只 [4] - 昨涨停今表现1.87% 高开率68% 获利率53% [4]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指数全线上涨!脑机接口、芯片产业链反复走强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0:0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随后拉升 沪指涨0.09% 深成指涨0.35% 创业板指涨0.48% [1] - 芯片产业链反复走强 光刻机、存储方向领涨 好上好4连板 中瓷电子、凯美特气涨停 波长光电等多股涨超5% [1] - 光伏概念股拉升 欧晶科技涨停 双良节能、爱旭股份、大全能源涨超5% [1] 政策与流动性 - 央行货币执行报告显示政策稳步推进经济复苏逻辑未变 A股中期缓慢上行趋势延续 [1] - 5月降准降息后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 7月或通过逆回购和结构性工具投放流动性 下半年若增长压力加大可能加码宽松 时间点或在美联储降息前后 [1] 热门板块分析 脑机接口 - 概念股盘中强势 际华集团涨停 翔宇医疗、荣泰健康涨超5% [1] - 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双轮驱动 产业化临近关键拐点 国内外临床试验密集推进优化核心指标 为商业化奠定基础 [2] 光刻机 - 概念股走强 蓝英装备、凯美特气涨停 海立股份、腾景科技大涨 [3] - 光刻机为半导体自主可控核心环节 中国大陆是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带动需求旺盛 [3]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当前估值不支持纯流动性驱动行情 若美联储7月降息或成情绪催化剂 资金从医药消费转向科技金融 结构性机会聚焦AI和军工 [4] - 国泰海通证券:股指仍有上升空间 成长股更受重视 2025年估值逻辑取决于中国产业创新和贴现率降低 [5] - 浙商证券:7月中盘成长风格占优 小盘股高拥挤高估值特征对行情持续性要求更高 市场波动或放大 [6][7]
【公告全知道】创新药+机器人+AI智能体+脑机接口!公司参与设立新产品战略相关基金主要投资于创新药等领域
财联社· 2025-06-10 22:38
创新药与机器人领域 - 公司参与设立新产品战略基金 主要投资方向包括创新药 机器人 AI智能体及脑机接口领域 [1] 固态电池与多元技术布局 - 公司固体氧化物电池研发项目正处于研发攻关阶段 技术覆盖固态电池 可控核聚变 算力 机器人及体育产业 同时涉及国企改革概念 [1] - 公司与小米下属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研发机器人电子皮肤技术 聚焦固态电池与机器人结合应用 [1]
博拓生物:全资子公司博肽智投 战略入股浙大脑机接口成果转化项目
快讯· 2025-05-22 09:25
公司动态 - 博拓生物通过全资子公司博肽智投战略入股青石永隽,获得5%股权 [1] - 青石永隽由浙江大学侵入式脑机接口团队创办,是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首个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1] 行业进展 - 我国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成功完成,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与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联合实施 [1] - 该手术成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
人机共生:脑机接口行业专家会议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脑机接口行业 - **公司**:Kerlink、Precision Neuroscience、联创股份、Medtronic、脑虎科技、南微医学、博瑞康、美生医疗、业强科技、小脑科技、柔灵科技、理邦仪器、翔宇医疗、Neuralink、上海联影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增长**: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3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非侵入式市场份额较高且开发周期短,一般5 - 10年,侵入式开发周期长[1][4]。 2. **技术发展现状**:2000 - 2010年相关论文增长率达30%,后续降低,但专利增长率远高于论文增长率,表明商业化进程加速[4]。 3. **国内外发展情况** - **国外**:美国推出50亿美元大脑计划,布局早、资金投入多、供应链完善、与顶尖厂商合作,芯片流片设计快,如Neuralink采用一线大厂优化芯片[5][9]。 - **国内**:提出一体两翼脑科学计划,各地政府出台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如上海最高可支持1000万元无偿资助;进度落后美国1 - 2年,初创企业从低通道产品起步,芯片设计需12 - 18个月,如脑虎科技200多通道、南微医学100通道、博瑞康8 - 16通道产品[3][5][9]。 4. **代表性公司布局** - **国际**:Kerlink侵入式电极植入,已完成C轮融资及FDA临床实验许可;Precision Neuroscience半植入式柔性电极片;联创股份血管内介入电极,与苹果合作控制Vision Pro;Medtronic结合SCS脊髓刺激疗法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行走能力[1][5][6]。 - **国内**:美生医疗完成临床实验;业强科技布局神经接口;小脑科技、柔灵科技等在智能养殖、元宇宙控制交互等方向布局,进行非侵入式状态监测[1][7][11]。 5. **应用场景与落地情况** - **应用场景**:分为医疗端(疾病治疗、功能替代)和消费端(大脑状态监测、人机交互)[3][10]。 - **落地情况**:非侵入式在注意力训练、情绪调整和助眠等领域有望率先规模化落地,已有3 - 4张医疗器械注册证走向临床;侵入式仍处临床试验阶段[3][10]。 6. **未来发展方向** - 非侵入式市场因开发周期短将继续占较大份额,人工智能发展加速脑电波解码推动商业化落地[1][8]。 - 政策支持和新型介入方案应用促进行业发展,如医疗伦理允许特殊适应症患者使用体内电极、血管内支架电极等[8]。 7. **落地瓶颈** - **产品端**:非侵入式神经接口落地慢,不同用户信号采集结果有差异,需大规模数据采集和AI算法训练;侵入式开发周期长、通道密度低,检测机构缺乏经验[13]。 - **国内情况**:硬件平台和优化未达国际领先,数据量采集布局少,康复效果不确定,设备复杂影响医院推广[13]。 8. **商业模式**:医疗器械患者C端买单需求强烈,如瘫痪治疗;其他潜在模式包括瘫痪者人机交互、结合人形机器人服务、语言沟通、改善失眠等,但侵入式存在成本高、技术复杂问题[14]。 9. **医保政策**: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出台费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涵盖嵌入式植入费、取消费和非侵入式适配费;湖北省嵌入式脑机接口费用指导价可能偏低,非侵入识别适配费支持率较大[16][17]。 10. **监管重点**:国家从安全性和有效性角度监管,通过严格临床试验驱动医疗器械开发,未来监管条例将更细化但不算加码[18]。 11. **竞争格局** - **侵入式**:未来3 - 5年竞争加剧,临床试验结果决定企业能否脱颖而出,国内有人口优势可更快完成临床入组[20]。 - **非侵入式**:发展快,产品成功取决于性能、市场启动和成本控制,非技术领域有弯道超车机会[20]。 12. **与康复机器人结合前景**:与康复机器人结合在中风等神经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有广阔前景,但外骨骼设备需优化设计以利推广,应用场景广、市场潜力大[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发表的两个公开数据集展示精确手势编解码及手写字打字功能,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新产品并结合下一代AR眼镜推出[13]。 - 康复训练设备需从患者需求出发,主动训练平台效果更好,结合元宇宙或表皮电刺激技术的康复设备恢复效果较好,但大而重的设备需评估市场渠道[15]。 - 一些保险可能覆盖部分脑机接口费用,如肿瘤治疗平台保险覆盖大部分费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