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ackaged Optics (CPO)

搜索文档
野村:全球人工智能趋势追踪专题_ Broadcom‘s Tomahawk 6
野村·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际旭创(300308 CH)、苏州天孚通信(300394 CH)、深南电路(002916 CH)、崇达技术(002463 CH)评级为买入;紫光股份(000938 CH)评级为中性;博通(AVGO US)、思科(CSCO US)、英伟达(NVDA US)等未评级 [1][10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通推出的TH6开关芯片提升网络交换机性能和AI集群可扩展性,有望推动全球AI基础设施/网络市场技术升级,相关企业将受益 [1] - 以太网/超以太网和规模上互连技术未来发展势头强劲,以满足AI计算需求和数据中心灵活扩展 [2][3] - 全球AI应用中ChatGPT领先,中国生成式AI应用中字节跳动豆包表现突出 [4][77] - 多家公司有重要动态和产品发布,影响AI行业发展 [8][97] 各部分总结 AI主题研究:博通TH6发布及对AI网络价值链的影响 - 博通6月3日开始发货Tomahawk 6(TH6)开关芯片,采用3nm技术,支持200G SerDes和CPO,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推动行业升级,相关企业受益 [1][36] - AI网络分规模扩展和规模扩大网络,以太网/超以太网与英伟达InfiniBand竞争,规模上互连技术不断涌现以满足需求 [2][3] AI网络规模扩展与规模扩大:技术路线图、需求驱动因素和AIDC采用情况 - 大规模计算集群后端网络基于InfiniBand或以太网,可实现AI服务器的规模扩展和规模扩大 [11] - 以太网兼容性强、成本低但带宽迭代慢,超以太网联盟协议适合AI训练,800G以太网标准化并商用,具有低延迟、可扩展等优势;InfiniBand可靠性高、带宽高但市场增长慢,XDR标准支持800Gb/s单端口带宽;谷歌设计了“Torus”拓扑的OCS网络 [13][14][17] - 英伟达NVIink用于AI网络规模扩大,NVLink Fusion授权客户构建半定制AI基础设施;UALink联盟开发Ultra Accelerator Link,提供标准化互连技术规范;博通Scale - Up Ethernet(SUE)提供低延迟、高带宽连接;AMD Infinity Fabric用于CPU组件连接和AI/ML训练 [22][24][34] 博通TH6:如何改变AI网络市场格局 - TH6开关容量102.4Tbps,支持双架构,价格近上一代两倍,单芯片低于20000美元,采用3nm和200G SerDes,有CPO版本,在AI网络上优化,预计推动1.6T光模块和DCI需求增长及CPO商业化 [36][37][38] - 竞争对手包括思科SiliconOne G200和英伟达Spectrum系列,各有特点和优势 [41][42] - 博通Tomahawk系列产品带宽不断提升,通过迭代实现功耗和成本节约,CPO技术不断发展 [43][45] 全球交换机市场分析 - 2023 - 2028E,OCS硬件销售复合年增长率32%,快于以太网和InfiniBand交换机的14%和24%,但以太网交换机总销售额领先 [49] - 云服务提供商推动数据中心交换机升级,预计2027年占60%销售,800G将超400G;2024年中国交换机市场增长5.9%,数据中心交换机增长23.3%,生成式AI驱动200/400G设备收入和端口发货量增长,预计2025年规模达839亿元 [52][53] - 白盒交换机受下游客户青睐,市场份额增加;CPO在交换机的应用开始商业化,未来升级方向是SerDes速率提升 [55][56] 全球AI应用和货币化数据跟踪 - 全球AI应用中,ChatGPT日活跃用户(DAU)和下载趋势领先,6月初DAU达1.1亿,周下载量4月下降后近期回升 [4][74] - 中国生成式AI应用中,字节跳动豆包5月起DAU超DeepSeek,6月初达3700万,DeepSeek为3200万;豆包日均使用时间自2月居首,6月初达10.8分钟,其他主流AI应用使用时间持续反弹 [5][77] - 全球AI应用DAU自2023年9月至2025年6月稳健增长,3月中旬后全球玩家DAU超中国,6月初五个中国AI应用总DAU达7300万,四个全球AI应用达1.11亿 [79][80] 全球AI行业和公司更新 - AI初创公司Manus推出“文本到视频”功能,提供三种会员服务 [84] - 小红书开源首个大模型dots.llm1,是1420亿参数MoE模型,激活140亿参数,性能接近阿里云通义千问3 - 32B,中文表现超DeepSeek - V3 [8][85] - OpenAI推出o3 - pro AI模型,成本为输入20美元/百万令牌、输出80美元/百万令牌,o3降价80% [9][94] - 火山引擎Force会议、英伟达VivaTech会议、AMD Advancing AI 2025会议等举办,各公司有新产品发布和业务进展 [95][97][100] 即将到来的行业和公司活动 - 包括2025年6月18 - 20日MWC上海、7月3日谷歌云峰会香港、7月13 - 17日GenAI峰会硅谷和7月26 - 28日2025 WAIC [10][103]
直击股东大会|新易盛总经理黄晓雷:今年二季度客户需求仍在攀升,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与公司产品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5:21
核心观点 - 新易盛作为CPO"三剑客"之一,在AI产业链高景气背景下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7915%至864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226%至2838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413%至405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454%至1573亿元 [1][5] -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踩准AI风口,800G光模块增速较快且占比提升,400G产品仍为主力,16T产品商业化仍需时间 [7] - 公司产能持续扩张且生产线柔性化,泰国工厂二期已投产并规划明年产能,客户需求预测支撑中长期扩产计划 [8][10] - 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与公司产品无关,关税政策目前对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影响有限 [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647亿元(同比+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31226%)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52亿元(同比+26413%),归母净利润1573亿元(同比+38454%) [5] - 营业收入连续9个季度环比增长 [5] 产品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光模块研发生产,覆盖400G/800G/16T系列产品 [7] - 采用VCSEL/EML、硅光及薄膜铌酸锂技术方案 [7] - 2024年产品结构以400G为主,800G占比提升且增速显著,16T产品预计逐步上量 [7] 产能与供应链 - 生产线具备柔性切换能力,可适应不同规格产品生产 [8] - 泰国工厂二期2025年初投产,产能持续爬坡并规划明年产能 [10] - 客户提前一年进行需求规划,公司据此部署产能扩张 [10] 市场与政策 - 客户群体主要为大型企业,涉及上下游整合 [10] - 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不影响公司产品销售 [10] - 原材料进口享受政策优惠,成品出口位列美国关税豁免清单 [10]
Lumentum (LITE)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00: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学行业、数据中心行业、电信行业、工业科技行业 - 公司:Lumentum(LITE)、Coherent、Broadcom、Hawk、Avago、Innalite、E Opto、Hisense、Nokia、Cisco、Sienna、AT&T、Verizon、NVIDIA、Cloud Lit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需求与风险 - 观点:未来四到五个季度内,公司订单模式无放缓迹象,订单出货比保持积极,未看到需求显著放缓或衰退风险 [3][4] - 论据:CEO与客户交流,客户反馈无放缓情况,公司持续监控和调整支出 云公司AI投资 - 观点:云公司在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未放缓,2026年资本支出与2025年持平或更好 [6] - 论据:各公司已公布2026年资本支出计划,公司在部分领域有获取份额的机会 关税影响与应对 - 观点:关税对公司利润率影响为100个基点,主要来自反向关税,公司可灵活利用供应链减轻影响 [8][9] - 论据:公司在中国和泰国均有制造基地,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转向泰国;还可与合同制造商合作,将制造业务转移至关税更有利的国家 光学行业变化 - 观点:光学行业与过去相比有三点变化,公司有机会实现健康增长和高利润率 [16] - 论据:Lumentum组件业务占比更高,激光业务领先;全球化趋势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倾向从美国公司采购;市场变化速度加快,有利于美国创新型公司 业务发展策略 - 观点:短期聚焦收发器业务以增加现金流,长期向组件业务倾斜,提高毛利率和股东回报 [22][23] - 论据:公司在收发器市场份额低,有增长空间;共封装光学(CPO)技术发展为组件业务带来机会 垂直整合的作用 - 观点:垂直整合对收发器业务有一定帮助,但不是实现股东回报的先决条件 [26][28] - 论据:公司收发器业务毛利率有提升空间,中国竞争对手无垂直整合仍表现良好,且公司为部分竞争对手供应关键组件 收发器业务新订单 - 观点:公司收发器业务新订单增加,主要是因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倾向选择美国供应商 [30] - 论据:公司和Coherent目前供应能力不足市场一半,需求旺盛,公司正从海外供应商处获取份额 CPO技术影响 - 观点:行业转向CPO对公司收入影响中性,但利润率显著提升 [32][33] - 论据:公司在CPO市场份额高,供应的激光器数量与收发器市场相当,但利润率更高 激光市场份额 - 观点:公司在支持CPO解决方案的激光市场有100%份额,并有望保持 [35] - 论据:公司使用用于海底产品的高功率、高可靠性激光技术,有独特竞争优势 光学技术应用 - 观点:数据中心内收发器目前以连续波(CW)技术为主,但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需求仍旺盛 [41] - 论据:硅光子学在收发器中占比大,公司EML产能已售罄,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生产CW激光器 合同制造业务 - 观点:合同制造业务与第三方采购将长期共存,公司在两者均有机会 [46][48] - 论据:公司收购的Cloud Lite曾是合同制造商,公司业务既有按规格生产,也有交钥匙设计 毛利率目标 - 观点:公司收发器业务毛利率目标为33%-35%,整体业务毛利率目标为40%以上 [51][52] - 论据:通过提高收发器业务毛利率和提升其他业务毛利率来实现整体目标 OCS业务机会 - 观点:OCS业务有较大收入机会,预计年底开始有早期收入,2026财年第二季度开始有实质性收入,2027财年产生重大影响 [55] - 论据:绿色数据中心向光学网络转型,OCS在成本、功率和延迟方面有优势,产品平均售价在75,000 - 90,000美元之间 电信业务情况 - 观点:电信业务复苏主要由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驱动,传统电信运营商业务仍未完全恢复 [56][60] - 论据:公司大部分电信业务收入来自向传统电信客户销售,而这些客户再转售给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传统电信运营商库存问题基本解决,但业务仍较平淡 工业科技业务机会 - 观点:面部识别业务市场趋于平稳,可优化资源提高盈利能力;工业激光业务有增长和提升利润率的机会 [61][63] - 论据:面部识别业务市场已过繁荣期,公司在该业务上投入工程师过多;半导体和半导体封装行业对激光需求增加,公司可通过成本和价格管理提升业务表现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CPO技术上使用的激光技术源于用于海底产品的高功率、高可靠性激光,有较长技术积累 [36] - 公司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生产用于硅光子学收发器的CW激光器,主要供应给最大客户 [42][43] - 公司OCS产品毛利率高于设定目标,对利润率有积极影响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