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扩容

搜索文档
基金早班车丨多只QDII闭门谢客,年内翻倍基也限购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41
交易提示 - QDII基金近一个月再现密集限购,包括业绩翻倍的"冠军基",此举旨在控制额度、平滑净值波动,保护原持有人利益 [1] - 当前重仓港股与创新药的QDII表现突出,显示赛道红利持续,未来精选投资方向仍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1] - 8月1日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沪指跌0.37%报3559.95点,深成指跌0.17%报10991.32点,创业板指跌0.24%报2322.63点,科创50指数跌1.06%报1036.77点,两市成交额达15983.51亿元 [1] 基金要闻 - 8月1日新发基金24只,以股票型和债券型为主,前海开源研究优选混合C募集目标达80亿元;同日基金分红6只,工银瑞信河北高速REITs派发红利最多(每10份派1.3元) [2] - 7月新发基金募资1048.68亿元,成为年内第三个募资破千亿的月份,仅次于6月的1248.03亿元,显示浮动费率改革催化下投资者认购情绪升温 [2] - ETF同质化竞争导致部分中证A500ETF份额骤降,管理人密集新增券商做市商以改善流动性,防止迷你产品边缘化 [2] 新发基金动态 - 前海开源研究优选混合A/C(崔宸龙管理)和大成创优鑫选混合A/C(韩创管理)募集目标分别为80亿元和60亿元,位列8月1日新发基金前两位 [3] - 债券型基金中,路博迈旭航债券A/C和招商瑞锦回报债券A/C募集目标均为50亿元 [3] - 股票型新发基金聚焦主题赛道:鹏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20亿元)、富国中证500ETF(20亿元)、鑫元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A/C(10亿元) [3] 基金业绩表现 - 8月1日单日涨幅冠军为德邦稳盈增长灵活配置混合C(5.5820%),其A类份额以5.5812%紧随其后,富荣信息技术混合C以3.9220%位列第三 [4] - 分类型看:股票型冠军红土创新医疗保健股票涨2.0747%,债券型冠军上银可转债精选债券A涨0.6568%,混合型冠军即德邦稳盈增长混合C [4] - QDII基金整体表现不佳,西部利得恒生科技指数(QDII)A以-0.38%涨幅居首,其余QDII产品日跌幅均在0.68%以上 [5] 主题基金表现 - 光伏主题ETF表现强势:广发中证光伏龙头30ETF涨1.8686%居首,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1.7000%)、银华中证光伏产业ETF(1.6885%)分列二三位 [5] - LOF型基金中国寿安保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LOF)C以2.9651%领涨,华安智增精选灵活配置混合(LOF)涨2.6116% [5] - 清洁能源主题基金表现突出:中金华证清洁能源指数发起A/C分别涨1.9371%和1.9295%,位列股票型基金涨幅榜第二、三位 [4]
国泰海通|固收:ETF扩容能稳定提升信用债流动性吗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25 18:12
美国债券ETF市场动态 - 2023年美国债券ETF市场规模为5544.82亿美元,2024年规模大幅增长107.9%至11528.08亿美元,但2025年6月回落至4415.7亿美元 [2] - 2022年美国信用债ETF换手率在规模放量期间阶段性上升,1-2月、4-5月换手率分别达43%、45%,但年均换手率仅41%,长期看规模与换手率无显著正相关性 [2] - 2018-2020年美国ETF增量规模占比持续提升,但换手率未同步上升,显示扩容对流动性提升的暂时性 [2] 国内债券ETF成分券流动性特征 - 上证AAA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中,中化股份成分券占比2025年持续抬升,7月达91.7% [3] - 中长久期、中高隐含评级成分券的交易所-银行间估值分化更明显,央企和地方产业国企利差分化显著,城投和交运类主体分化较小 [3] - 沪做市成分券与银行间可比券利差区间为-1BP~-13BP,隐含评级差异导致分化 [3] 流动性溢价定价机制 - 高等级城投债与二级资本债利差中枢为0,波动区间基本在10BP以内,流动性差异资产的估值定价差异锚定10BP [4] - 部分基准做市券和科创债的交易所-银行间利差已超10BP,抢筹情绪高涨的成分券利差达15BP以上 [4] - 交易所公司债因估值分化成为进攻型品种,银行间债券更偏防御,央国企可能基于成本优势转向交易所市场 [5] ETF扩容对流动性的影响 - ETF扩容难以持续提升成分券流动性,实物申赎机制下信用债ETF规模易增难减,部分成分券占比过高导致市场流动规模下降 [5] - 现金申赎产品的份额变动可能更大,市场调整时PCF清单成分券或承压,需关注升贴水率反映的市场情绪 [5]
海外经验和国内溢价:ETF扩容能稳定提升信用债流动性吗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5 17: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ETF市场增量规模提升对换手率提升具有暂时性,国内债券ETF成分券的流动性溢价已经较高 [1] - 美国债券ETF规模放量与信用债ETF换手率变化无明显正相关性,ETF扩容下成分券成交笔数显著增加,中长久期、中高隐含评级成分券基准做市券交易所 - 银行间估值分化更明显 [2] - 流动性溢价合理定价锚在10BP以内,部分成分券利差已超合理水平,交易所 - 银行间估值分化后利差有望收窄,建议关注市场情绪对流动性的影响 [2][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债券ETF市场规模及流动性对比 - 2023 - 2024年美国债券ETF市场规模大幅放量,2025年回落明显,2023年规模为5544.82亿美元,2024年升至11528.08亿美元,增速107.9%,截至2025年6月仅为4415.7亿美元 [2][11] - 历次美国债券ETF规模放量期间,2022年美国信用债ETF换手率明显上升,1 - 2月、4 - 5月分别升至43%、45%,年均41% [2][12] - 拉长周期看,美国债券ETF规模放量与换手率变化无明显正相关性,2018 - 2020年增量规模占比提升但换手率未上升 [2][12] 当前国内ETF流动性与成分券流动性的变化 - ETF扩容下成分券成交笔数显著增加,以上证AAA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为例,2025年7月以来中化股份成分券占比达91.7%且持续抬升 [2][21] - 中长久期、中高隐含评级成分券基准做市券交易所 - 银行间估值分化更明显,沪做市成分券 - 银行间可比券利差在 - 1BP~13BP之间,央企和地方产业类国企利差分化更明显 [2][21] - 科创债成分券交易所 - 银行间超额利差7月以来走阔,上交所和深交所可比券当前平均利差较之前节点均有变化 [22] 成分券流动性定价:合理的流动性溢价和潜在风险 - 流动性溢价合理定价锚在10BP以内,2024年以来高等级城投债与二级资本债、高等级券商债与二级资本债利差中枢为0,波动区间基本在10BP以内 [35] - 部分基准做市券、科创债交易所 - 银行间利差超10BP,部分机构抢筹成分券利差超15BP [2][35] - ETF扩容难带来成分券流动性持续提升,部分成分券流动性溢价已较高,交易所 - 银行间利差有望收窄,建议关注市场情绪对流动性的影响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