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rst - in - class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10亿赌注的「药神」游戏
36氪· 2025-11-08 09:2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减重药市场因“双靶点”技术掀起巨浪,中外药企在商业回报上存在巨大差距,礼来公司研发的替尔泊肽去年销售额达164亿美元[2] - 中国创新药企正通过Fast Follow策略、研发速度优势、前沿领域换道超车及人才优势快速崛起,并积极通过License-out模式出海,以兑现全球市场价值[13][16][18][24][30] - 创新药研发遵循高风险高投入的“三‘十’定律”,中国药企通过“以仿养创”或“外包养家”模式解决生存问题,最终目标是参与全球竞争[7][25][30] 创新药研发模式与格局 - 创新药分为两类:First-in-class是同类首创,如诺华公司的格列卫在专利期内全球累计销售额超500亿美元,利润极高但成功率低[7][9] - Fast Follow是对已有分子结构进行改进,研发成功率高于10%,能借助首创药物的数据和市场快速获批,如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在肺癌领域以更低价格赢得市场[9][11] - 中国在研的首创药物已占全球24%,仅次于美国,跨国药企因内部研发成本高、专利到期等问题,正积极采购中国在研新药[13][15] 中国创新药企的竞争优势 - 中国在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上具有速度优势,抗癌新药在美国需两三年招募患者,在中国几家顶尖医院联手几个月即可完成[16] - 中国药企在前沿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如康方生物的双抗药物依沃西在3期临床中击败全球药王K药,证明其有能力做出同类最佳产品[18] - 优势由人才熔炉支撑,包括CXO产业崛起培养的研发正规军,以及海归科学家带回的技术、全球化视野和挑战巨头的雄心[20][22][24] 中国药企的生存与发展路径 - 在研发出海新药前,药企通过“以仿养创”积累现金流,如恒瑞医药在肿瘤、麻醉领域做首仿药,翰森制药同样走此路径且进展迅速[25][28] - 资金短缺的药企通过“外包养家”或出售早期管线获取研发资金,如康方生物将AK-107全球权益卖给默沙东换得2亿美元,获得生存和国际背书[30] - 出海是创新药企的必答题,成熟的License-out模式允许中国公司授权早期管线给跨国巨头,用预付款支持后续研发,以兑现全球70亿人市场的价值[30] 创新药行业的挑战与价值 - 创新药行业存在“三‘十’定律”:10年研发、投入10亿美金、10%成功率,但现实比此更复杂,失败是常态[7] - 创新药的终极价值是救命,如贝达药业在埃克替尼上市后推出慈善计划,向数万名患者免费赠送价值近130亿元的药品,尽管其年销售额峰值仅20亿元[32] - 行业存在大量失败案例,许多药企和项目悄无声息破产,每一款成功上市的创新药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34]
中国创新药,10亿赌注的「药神」游戏
36氪· 2025-11-08 09:1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双靶点减重药市场呈现巨大商业价值差异,礼来替尔泊肽年销售额达164亿美元,而中国翰森制药同类药物HS-20094授权首付款仅8000万美元,引发对创新药价值的讨论[4][6][8]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Fast Follow策略积累实力,并加速向First-in-class转型,其在研首创药物占比已达全球24%,成为跨国药企重要合作对象[13][14][19][21] - 中国创新药崛起依靠三大优势:极致的临床试验速度、前沿赛道换道超车能力以及顶尖人才储备,支撑其参与全球竞争[22][23][25][27][29] - 出海成为中国创新药企的必然选择,通过License-out模式获取资金并实现全球化价值,但行业伴随高风险与高失败率[31][32][37][39][42] 创新药研发模式与市场格局 - 创新药行业存在三"十"定律:10年研发周期、10亿美元投入、10%成功率,实际风险更高[12][13] - First-in-class药物具有开创性,如诺华格列卫在专利期内累计销售额超500亿美元,是真正的"印钞机"[13][15] - Fast Follow策略通过改进已有分子结构,成功率高于10%,能借助已有药物数据快速审批抢占市场,是过去中国药企主要方向[14][17] - 中国在研首创药物占比全球24%,仅次于美国,跨国药企因专利到期面临收入压力,积极来华寻找合作机会[19][21][22] 中国创新药的竞争优势 - 中国在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上具有速度优势,抗癌新药在美国需2-3年招募患者,在中国仅需几个月[22] - 中国药企在前沿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康方生物双抗药物依沃西在3期临床中击败年销售额数百亿美元的K药,展现同类最佳产品研发能力[23] - 医药外包产业崛起为中国培养熟悉国际标准的研发人才,科学家归国潮带来全球化视野与技术,共同构成人才优势[25][27] 中国药企发展路径与出海战略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以仿养创"或"外包养家"模式解决早期生存问题,恒瑞医药通过高壁垒领域首仿药积累现金流支持研发[32][33] - 翰森制药与恒瑞医药存在关联,均采用以仿养创策略,康方生物则通过出售早期管线获取2亿美元支撑后续发展[35][37] - 出海成为创新药企必然选择,License-out模式通过"首付款+里程碑+销售分成"实现全球化价值兑现,但全款获取概率低[37][39] - 创新药研发终点是救命,但商业回报与社会责任存在平衡难题,如贝达药业赠药价值130亿元,但自身陷入经营困境[40][42]
百利天恒(688506.SH):注射用iza-bren(EGFR×HER3双抗ADC)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格隆汇APP· 2025-09-25 18:45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新概念iza-bren(EGFR×HER3双抗ADC)药物已完成国家药监局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 [1] - 该药物是目前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同类品种 针对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1] - 目标患者群体为既往经含铂化疗及PD-1/PD-L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特定尿路上皮癌患者 [1] 监管认可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将iza-bren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