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 technology

搜索文档
政策红利收实效 创投市场添暖意
证券时报· 2025-07-05 01:1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构LP出资规模同比激增50% [1] - 投融资规模降幅显著收窄 [1] - IPO退出项目数量增幅超20% [1] - 多项核心指标集体反弹 标志创投市场走向复苏周期 [1] 政策驱动因素 - 2024年新"国九条""创投十七条"及2025年初国办1号文等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 [1] - 5月七部门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直指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 [1] - 政策强化创业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红利逐步转化为市场实效 [1] 投资端动态 - AI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崛起 催生硬科技投资新风口 [2] - 优质项目竞争加剧 机构尽调频次明显增加 [2] - 市场信心修复态势明确 [2] 资金端特征 - 国家大基金三期斥资近2000亿元设立三只股权基金 [2] - 银行AIC基金集中备案出资 保险与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加速布局 [2] - 国资/产业资本主导基金及垂直领域专业基金募资进程显著提速 [2] 退出端改善 - 港股IPO市场活跃度高涨 [2] - 并购重组案例量增质升 [2] - S基金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2] - 二级市场估值修复与退出预期改善是募资投资回暖的核心逻辑 [2] 行业未来挑战 - 市场化资金投资情绪有待进一步激活 [3] - 长线资金入市规模需持续扩大 [3] - IPO退出通道有待进一步畅通 [3] - 需实现"募投管退"全链条良性循环才能释放投资动能 [3]
★"提质增效重回报"持续显效 科创板"硬科技"底色再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科创板改革与科技创新 - "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1] - 2024年1月科创板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2024年470家公司披露行动方案,2025年已有479家公司发布,参与率超八成,科创50和科创100成分股公司连续两年全覆盖 [1]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近3年复合增速10.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12.6% [2] - 截至2024年末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超2万项,36家科创板公司获中国专利奖 [2] - 盛美上海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目标15%,和辉光电计划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专利提案数超260个 [2] - 汇宇制药预计未来3年每年2-3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每年至少1个复杂注射剂获批上市 [2] - 佰维存储2025年推动自研主控芯片商业化落地,并推进下一代主控芯片UFS研发 [3] 并购重组与产业链整合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新增披露产业并购超100单,交易金额超330亿元 [3] - 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规模预计超千亿元,实现高端通用芯片、服务器整机等领域整合 [3] - 普源精电重组标的资产估值超900%,思瑞浦收购未盈利资产,交易方案适应科技资产定价逻辑 [3] - 华海诚科2024年收购衡所华威30%股份,2025年计划收购剩余70%股权,突破海外技术垄断 [4] - 中船特气2024年收购淮安派瑞气体100%股权,2025年将围绕主业优势实施并购重组 [4] 股权激励与人才管理 - 截至2024年5月底,超430家科创板公司推出超760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超七成,涵盖超14万余人次 [5] - 高凌信息2025年优化薪酬结构体系,强化产研团队项目奖励和技术成果转化激励,推进股权激励计划 [5] - 格科微控股股东自愿延长10.5亿股限售股锁定期12个月至2025年8月17日 [5] 投资者回报与市场生态 - 超六成科创板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总额超386亿元,超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30% [6] - 2024年以来320家公司推出回购、增持方案,合计金额上限超350亿元,78家公司利用专项贷款实施回购、增持,金额上限近90亿元 [6] - 海光信息2025年计划安排不少于3次业绩说明会、6次投资者调研活动、10次策略会活动 [6] - 金盘科技举办公开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华润微计划针对海外投资者开展线上线下路演和实地调研 [6] - 上交所官网和App上线"提质增效重回报"专栏,便利市场监督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6]
A股IPO受理激增,6月迎小高峰
环球网· 2025-06-27 11:08
受理激增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财报更新节点临近,为避免补充更新招股书财务数据,影响上市进程,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倾向于在6月 30日财报有效期前提报材料。另一方面,政策驱动作用明显,特别是科创板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制度包容性,积极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 发展,向优质硬科技企业释放了明确利好。 从板块分布看,上半年新受理的113家企业中,北交所占72家,主板16家,创业板13家,科创板12家。行业上,制造业企业占据主导,集中 于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进入6月,A股IPO市场明显升温,沪深北交易所迎来受理小高峰。截至6月26日,三大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合计新受 理拟上市企业已达113家,其中6月单月受理86家,环比5月(16家)增长超四倍,表明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需求的积极回应。 这一波受理热潮中,北交所表现尤为突出,6月受理企业达54家,累计上半年受理72家,稳步攀升,吸引众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申报步 伐。主板、创业板及科创板紧随其后,科创板在6月接纳未盈利企业,释放了制度包容性增强的积极信号。 地域分布上,长三角仍是资本高地,浙江、江苏、广东合计受理企业超六成。 主板方面 ...
讯飞创投徐景明:最好的投资是赋能下的“信念投资”
创业邦· 2025-06-19 17:50
寒武纪市场表现与讯飞创投早期投资 - 寒武纪2024年A股累计涨幅达387 55% 成为年度涨幅冠军 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 [2] - 讯飞创投2016年参与寒武纪首轮融资 因技术协同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 科大讯飞作为AI算法领先企业提供技术磨合支持 [3] - 寒武纪创立初期派驻十几人团队驻扎讯飞本部 双方联合完成首款云端芯片MLU100的算法迁移与300多个算子优化 [7][9] 讯飞创投投资策略与产业协同 - 投资逻辑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 70%以上被投企业实现业务协同 案例包括知存科技、乘翎微电子等 [4][16][17] - 采用"资本+产业"双轮驱动模式 通过算法支持、场景验证、客户对接等赋能被投企业 如协助知存科技完成超亿元后续融资 [17][18][20] - 长期主义布局AI主线及三大融合方向:AI+新硬件(机器人/ARVR)、AI+能源革命(智能驾驶/核聚变)、AI+生命科学(药物研发/脑科学) [12][13][14] 具身智能赛道布局与技术前瞻性 - 2023年早期投资银河通用 该项目2024年成为具身智能赛道头部企业 预测五年内将迎大规模商业化 [24][25][26] - 认为具身智能发展路径类似智能手机 需经历TOB场景验证(物流/仓储)后逐步整合创新 当前阶段应夯实技术而非追求商业化进度 [25][26] - 投资决策基于产业生态战略而非短期回报 需在技术萌芽期卡位 等市场认可时红利已稀释 [25] 硬科技企业评估标准与创始人特质 - 项目评估三维度:赛道正确性、场景需求真实性、团队差异化能力 避免重复造轮子 [28][29][30] - 优秀创始人需兼具战略视野(预判趋势)、执行力(落地能力)、团队凝聚力(吸引多元人才) 推崇"第五级经理人"特质 [29] - 团队构建强调互补性 如极客型+商业化人才组合 成功本质是正确方向的持续迭代 [29]
重大资产重组!中科曙光,一字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1:45
作 者丨 张赛男 雷晨 彭卓 编 辑丨 骆一帆 江佩佩 6月10日,中科曙光复牌一字涨停,封单金额超168亿元,海光信息高开8.72%,截至中午收盘涨超4%。 | | 141.88 +5.75 +4.22% | | | | 海光信息 1 立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8041 交易 | | SSE_CNY 11:30:00 交易中 | | | | 疑似减持受限科 通 融 √ ○ + | | | | 委比 | -46.45% 委差 | | -162 Wind ESG评级 A | | | 详情 | | 卖五 | 141.97 | 174 | 令生 | -5.17% 120日 | | 9.43% | | 卖四 | 141.93 | 30 | 5日 | 4.22% 250日 | | 102.13% | | 卖三 | 141.92 | 13 | 20日 | -1.15% 52周高 | | 171.69 | | 卖二 | 141.90 | 2 | 60日 | -10.10% 52周低 | | 67.12 | | 卖一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FOFWEEKLY· 2025-06-03 18:26
2025年, 对于股权投资行业而言,或许是 "新生"之年,市场处于结构性复苏的 关键节点 。 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硬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资产价值正加速重塑,成为 推动一级市场复苏的核心动能。 年初以来,创投行业活跃度显著回升,并购市场也迎来新机遇。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 沿赛道持续高热,成为资本布局的核心方向,迅速点燃一级市场的投资信心。 6月3日,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 正式开启调研。 FOFWEEKLY基于对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全景扫描式调研,锚定新经济周期语境中具备持续进化 能力的价值创造主体。依托软实力评估模型,严格遵循"三公原则"与量质并举评估模型,对头部机 构实施二次校准评估,旨在构建本土化私募股权价值评估坐标,助推行业规范化进程,最终通过公 示表彰机制确立具有社会价值引领效应的行业标杆。 本年度, 我们同样对软实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更新与迭代,评价体系重点关注以下维度: 1、价值创造。 重点关注投资机构核心团队的勤勉尽责、管理风控与过往业绩验证,评选将主要考 量业绩表现、风控机制和企业增值三个维度; 2、市场影响。 重点关注投资机构受到市场行业的关注程度、影响力 ...
深圳私募股权创投行业退出总量止跌回升
新华财经· 2025-05-31 19:24
新华财经深圳5月31日电 记者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了解到,深圳私募股权创投行 业"退出难"问题有所缓解,退出总量止跌回升。 2024年,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项目数量1954个(近三年最高)、退出本金430.69亿元、实际退出 金额588.31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94.62%、71.06%、70.28%。从累计数来看,截至2024年末,累计退 出项目11484个、退出本金2,556.89亿元、实际退出金额4,373.29亿元,较2023年末分别增长20.43%、 3.26%、3.66%。 从退出回报来看,虽然市场整体退出回报倍数较2023年下降,但"硬科技"赛道退出回报依然亮眼。截至 2024年末,信息技术服务、电子设备、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化学制品、生物科技等"硬科 技"行业累计退出项目数量排名前列,合计占比35.69%,其中化学制品、半导体的累计退出回报倍数分 别达5.14、3.01。2024年全年上述7个行业退出项目数量占比43.86%,高于累计退出数量占比,其中生 物科技逆势上扬,退出回报倍数2.59,高于累计退出回报倍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深圳创投行业呈现出基金 ...
343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2:30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 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5月22日,大盘弱势震荡,科创综指盘中翻红。截至 10:16,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上涨0.32%,成分股三生国健涨停,希荻微上涨14.10%,江苏北人上涨 8.48%,科捷智能上涨7.27%,国光电气上涨6.68%。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0.32%,最新价报0.94元。 流动性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盘中换手2.37%,交易较为活跃,成交6515.67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21日,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月日均成交1.75 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资金流入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最新资金净流入374.74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9个交易日内,合计"吸 金"2.39亿元。 消息方面,科创板融资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9亿元,融券余额增加891.53万元。343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123股融 ...
2024-2025年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情况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2 08:36
报告共计:55页 《2024-2025年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情况分析》核心内容总结 今天分享的是:2024-2025年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情况分析报告 202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市场呈现"头部集聚、结构分化、技术驱动"特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半导体硬科技双轮驱 动下,以30.4%的投融资事件占比位居全行业首位。全年股权投资事件518起,同比下降16.7%,投资规模1599.97亿元,同比下 降11.0%,但较2022年增长1.3%,市场进入"量缩价稳"阶段。细分领域中,半导体行业热度最高,融资事件占比超60%,十亿元 级别以上融资事件达28起,主要集中在半导体领域,如北京电控集成电路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获199.9亿元战略融资用于生产线建 设。 资本退出方面,IPO总量收缩显著,A股电子信息企业上市24家,同比下降57.14%,募资总额183.65亿元,同比下降82.27%。在 此背景下,并购重组与新三板挂牌成为重要退出渠道。全年完成并购事件563起,同比增长1.62%,交易金额1019.49亿元,同比 增长10.02%,半导体、通信设备为主要并购领域。新三板挂牌量质齐升,2022-2024年新增 ...
掘金硬科技 公募科创板配置比例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3:15
硬科技成为公募重要掘金方向。今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创出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科创主题基金整体保持较高仓位运作。随着公募加大科创板布局力度,众多新品密集成立, 未来更多增量资金可期。 截至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为15.17%,较去年底提升2.11个百分点,创下历 史新高 15.17% ◎记者赵明超 从易方达科创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截至一季度末,聚辰股份、澜起科技、晶 晨股份、龙迅股份、中芯国际成为基金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今年以来,公募持续加大对科创板的布局力度。从新基金发行情况来看,今年以来科创板相关基金发行 规模已超过500亿元。其中,华夏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发行规模为48.92亿元,易方达科创综指ETF联 接基金发行规模为43.62亿元。 更多增量资金可期,科创板相关基金阵营有望继续大幅扩容。截至4月25日,嘉实科创综指ETF联接、 鹏华上证科创板200ETF联接、农银上证科创板50指数、长城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等15只科创板相关 基金正在发行。此外,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南方上证科创板成长ETF等5只科创板相关基金敲定发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