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umanoid Robot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飘红,东杰智能涨近6%,机构: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0:21
机器人概念早盘活跃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上涨0 31%,成分股东杰智能涨近6%,科远智慧、云天励飞-U、双环传动、拓邦股份、博杰股份、大华股份等多股跟涨 [1] - 机器人ETF基金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作为样本股 [1]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各领域深度融合 [1] - 我国人工智能上市企业超过300家,相关收入占人工智能产业总体规模的七成左右 [1] - 人工智能独角兽创新领域前五包括大模型、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商业智能应用、智算芯片 [1]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进厂打工阶段,汽车厂商、家电、云厂商持续拓展机器人产业市场 [2] - 人形机器人相关订单加速落地,海内外人形机器人持续加速迭代,从硬件端演进至大小脑演进 [2] - 机器人厂商融资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迅猛增长阶段 [2]
科创半年观 深皖北苏湘,地方国资创投机构活跃度领跑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16:53
行业投融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电子、IT、医疗健康、装备制造四大行业投融资活跃度位列第一梯队 [2] - 机器人、算法服务等细分赛道同比增速突出 [2] - 上半年共收录4929笔投融资交易 超8000家(次)机构参与 去重后超3000家 [2] - 约1700家机构仅参与1次投资 占比过半 130余家机构投资超10次 贡献总量25% [2] 国资投资机构表现 - 投资活跃度前十机构中绝大多数为地方国资控股 包括深创投、紫金科创、元禾控股等 [3] - 地方国资背景机构占活跃创投机构前20名的50% 主要分布在深圳、合肥、苏州、北京 [3] - 合肥系、深圳系、苏州系、北京系国资机构上半年投资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3] - 南京紫金科创、湖南麓山科投因增速快进入国资头部名单 成都武汉等中西部机构排名靠前 [3] 市场化国资背景机构 - 毅达资本管理资产超千亿元 覆盖清洁技术、AI等八大领域 2025上半年投资41家企业 [5] - 毅达资本新设AI投研中心等四大事业部 上半年组建6支新基金总规模59.52亿元 [5] - 中科创星专注硬科技早期投资 管理规模138亿元 已投530家企业 含智谱AI等明星项目 [6] - 中科创星先导基金完成26.17亿元首轮募集 投资领域涵盖光电芯片、航空航天等 [6] 民营风投机构特点 - 奇绩创坛采用标准化早期投资模式 单笔30万美元换7%股份 覆盖38个前沿技术领域 [7] - 早期投资机构独投率较高 地方国资倾向本地项目支持 市场化机构追求更高收益 [8] - 同创伟业、启明创投等覆盖全周期投资 中后期项目偏好联合投资以整合资源 [8] 头部机构投资特征 - 前20名机构上半年投资次数20-70次 顶尖头部机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3] - 早期投资机构因金额小、决策快在数量上占优 如奇绩创坛、紫金科创等 [7] - 中后期机构倾向与产业资本、地方国资合作 分散风险并串联资源 [8]
中国工业行业_7 月行业洞察-信号喜忧参半,特大型项目为关注焦点-China Industrials _Industrial insights (July)—Mixed signs, megadam project is the key focus
2025-07-28 09:4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工业行业(China Industrials)[2] - **公司**: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包括CRRC-H(1766.HK)、中国建筑国际(3311.HK)、隆基绿能(601012.SS)、九号公司(689009.SS)、中远海控(1308.HK)、赛力斯(601127.SS)、扬子江船业(YAZG.SI)、宇通客车(600066.SS)等[8][29]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动态 1. **积极信号**: - **重型卡车(HDT)出货量**:7月预计销量达9万辆,同比增长50%以上(低基数效应)[4][13] - **自动化订单**:7月订单持续复苏,传统下游(如食品饮料、包装)需求驱动[5] - **货运与出行需求**: - 国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3%,铁路客运量增长9%[3] - 铁路货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4%和4%[3] 2. **消极信号**: - **建筑活动疲软**: -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公用事业)增速从5M25的5.6%放缓至6月的2.0%[4] - 国内挖掘机销量预计7月持平(约8,000台),下游需求无改善[12] - **水泥出货量**:持续疲弱[2] - **集装箱出口均价(ASP)**:走弱[2] 3. **重点项目影响**: - **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可能利好建筑商、工程机械和HDT生产商[4] 细分领域 - **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加速,例如Unitree计划IPO(Q425提交招股书)、优必选(UBTECH)完成第五轮融资(24亿港元)[5] - **锂电需求**:H125强劲反弹后增速可能边际放缓[5] - **造船业**:新订单量同比下滑76%,交付量同比微增1%[9] 其他重要内容 - **估值与推荐股票**: - 推荐股票包括CRRC-H(目标价6.60港元)、隆基绿能(目标价19.60元)、赛力斯(目标价170.00元)等,多数评级为“买入”[8] -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投资缩减可能抑制工业品需求[17] - 政策变动(如高科技企业税收优惠取消)可能影响盈利[17] 数据引用 - **铁路客运**:北京-上海高铁票价同比上涨4.3%,高端座位售罄率保持高位[11] - **电力消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建筑业用电量同比下降7%[9] - **太阳能电池生产**:6月产量同比增长37%,较2019年增长576%[9] (注:部分文档为免责声明或分析师信息,未包含实质性内容[6][7][14-86])
德昌电机_人形机器人发展带来积极信号Johnson Electric (0179.HK)_ Citi Industrial Call Series _ Positive Tone from Humanoid Robot Development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公司 - Johnson Electric(0179.HK):一家上市公司,在多个领域开展业务,与SMEIC(600835.SS)成立了两家合资企业 [1] - SMEIC(600835.SS):与Johnson Electric成立合资企业,助力其拓展中国市场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展望 - **IPG业务增长**:预计FY26财年IPG业务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得益于数据中心液冷、仓库自动化、医疗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的迅猛发展,贡献程度依次递减;FY27财年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增长势头最强的板块 [1] - **APG业务挑战与改善**:APG业务(占FY26财年第一季度总销售额的84%)仍面临挑战,但在FY26财年剩余时间里,下滑速度将逐渐减缓 [1] - **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中国和美国是JE机器人业务的两大主要市场,不会因与SMEIC成立合资企业而偏向中国市场;特斯拉有望成为JE人形机器人业务的重要客户,原因包括JE在全球拥有生产设施、在APG领域有良好业绩记录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 [2] - **定制化对盈利能力的积极影响**:JE强调人形机器人需要更多定制化,而非标准化的电机系统和关节;通过SMEIC的分销网络与各行业合作,开发定制化组件和系统,将带来比IPG板块综合平均水平更高的盈利能力 [3] - **IPG新业务发展**:FY26财年,IPG新业务如数据中心液冷、仓库自动化电机系统、医疗设备执行器和电机系统的订单量正在增加 [4] 财务表现与估值 - **目标价格与预期回报**:目标价格为29港元,预计股价回报率为17.6%,股息收益率为2.8%,总回报率为20.5% [4] - **估值依据**:目标价格基于FY26财年预期市盈率均值加0.5个标准差,约为12.8倍,反映了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上的发展机遇;DCF模型显示公司股权价值为30港元 [19] 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包括美欧宏观经济对汽车消费的影响、IPG业务因渠道库存过多面临的定价压力、商品成本通胀传导至客户的时间延长以及外汇风险等 [20] - **上行风险**:APG和IPG板块的ASP通胀高于预期,以及APG业务需求好于预期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员优化与自动化**:公司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持续减少员工数量,从FY17财年的39,000人减少到FY25财年的20,000人,员工人均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7%和5% [7] - **关税缓解策略**:公司约25%的销售额来自美国,约20%的销售额享受USMCA协议豁免,且在美国有本地生产;估计约5%的总销售额受美国关税影响 [8] - **研究报告相关披露**:包括分析师认证、重要披露、研究分析师隶属关系等信息;提醒投资者公司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影响报告客观性;介绍了研究报告的发布、传播方式以及适用的法规和风险提示等内容 [5][21][44]
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国产替代正当时
东吴证券· 2025-07-24 18: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可降速增矩,保证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高精度与稳定性。我国减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产供应能力日益增强 [2] - 当前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精密减速器分为谐波、行星、RV和摆线针轮减速器,各有特点与应用场景,传动精度排序为谐波/摆线针轮>RV>行星,体积排序为RV>谐波>行星/摆线针轮,价格排序为RV>摆线针轮>谐波>行星 [2] - 从本体厂商看,摆线针轮或为更优选择,谐波+行星是当下主流方案,摆线针轮有望在大负载关节部位迎来应用空间 [2] - 投资建议推荐【福达股份】【精锻科技】【双环传动】【中鼎股份】,关注【中大力德】【豪能股份】【蓝黛科技】 [2][1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减速器—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 - 减速器是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是传动系统关键部件,可将伺服电机动力传导至执行结构,降速增矩,平衡电机与关节矛盾,保证运动控制的高精度与稳定性 [9][14] - 精密减速器分为谐波、行星、RV和摆线针轮减速器,各有特点与应用场景 [15][16] - 谐波减速器由波发生器、柔性齿轮、刚性齿轮组成,基于齿数差减速,技术难点在于齿形设计、材料、加工设备,具有高精度大扭矩等特点,消费量增长稳健,市场格局集中 [23][27][31] - 行星减速器由太阳轮和行星轮组成,通过齿数少的齿轮啮合大齿轮减速,难点体现在制造、维护和工艺定制化,成本较低,全球市场格局集中,德企占优 [36][41][46] - RV减速器由正齿轮、RV齿轮等组成,传动系统由两级减速机构组成,体积小扭矩大,工艺复杂,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放量在即 [50][55][58] - 摆线针轮减速器是RV减速器的一种,基于摆线轮偏心旋转和啮合减速,难点体现在齿廓设计与制造,具有刚性好等优点,已在机器人核心传动领域实现应用,市场规模扩大,格局分散 [60][65][70] 2. 需求分化方案路线,摆线针轮迎来应用空间 - 特斯拉Optimus Gen2采用12个行星和14个谐波减速器,手部用行星或为降本,大关节用谐波或为高减速比需求 [75][76] - 下游其余厂商多采用谐波+行星复合方案,以行星为主的方案成本优势显著,谐波减速器能提供更好扭矩加持 [80] - 哈默纳科将手部行星换为微型谐波,提升了灵巧手性能;RV减速器有望打开人形机器人腕部、腰部应用场景 [87] - 摆线针轮减速器性能增量高于成本&体积增量,有望在人形肩部、腰部、下肢髋关节等大关节部位实现应用 [93] 3. 优质企业蓄势待发,技术协同持续加码 - 福达股份是曲轴龙头,营收和归母大幅增长,2025年获长坂科技35%股权,有望成为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核心玩家 [99] - 精锻科技是精密齿轮龙头,25Q1营收下滑扭转,归母下滑收窄,合资公司落地并入股格蓝若,布局机器人关节模组业务 [103] - 双环传动是电驱齿轮龙头,营收和利润共振上行,子公司环动科技布局精密减速器赛道,有望打开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市场 [108] - 中鼎股份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业绩持续向上,拟投资10亿元建设机器人总部和研发制造中心,机器人产品量产在即 [114] - 豪能股份是同步器龙头,盈利能力触底反弹,2024年投资10亿元切入减速器赛道 [119] - 蓝黛科技2024扭亏为盈,2025Q1业绩延续,2025年国资入主,参股无锡泉智博,布局机器人减速器赛道 [125] - 中大力德是精密减速器头部企业,25Q1业绩改善明显,减速器产品多次获奖,有望跻身人形机器人发展受益链第一团队 [131] 4. 投资建议 - 精密减速器为人形机器人传动核心环节,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推荐【福达股份】【精锻科技】【双环传动】【中鼎股份】,关注【豪能股份】【蓝黛科技】,关注【中大力德】 [133]
【公告全知道】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数据中心+华为鸿蒙!公司参与部分客户数字货币系统的IT基础架构建设
财联社· 2025-07-13 22:44
数字货币与支付领域 - 某公司参与部分客户数字货币系统的IT基础架构建设 涉及数字货币 跨境支付 数据中心 华为鸿蒙等多个领域 [1] - 另一家公司全系支付终端均支持数字人民币并探索跨境支付应用 同时发布25.6T和51.2T硅光交换机 涉及光模块 数据中心 数字货币 移动支付等领域 [1] 稀土永磁与机器人领域 - 某公司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等多个场景实现量产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最高预增超过200% 涉及稀土永磁 人形机器人 铜缆高速连接 可控核聚变等概念 [1] 公告服务内容 - 服务提供每日股市重大公告推送 内容包括停复牌 增减持 投资中标 收购 业绩 解禁 高送转等个股利好利空信息 [1] - 重要公告以红色标注 帮助投资者提前发现投资热点和防范风险 [1]
国泰海通|有色:供需构筑底线,政策强化弹性——稀土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
价格复盘 -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需求是稀土下游核心拉动力,终端增速与稀土价格高低点基本对应 [1] - 2021年3-5月稀土价格快速下跌,主因第一批配额增速超预期,但H2供给增速被需求消化且第二批配额限定供给,价格重回上涨 [1] - 2022-2024年稀土价格持续下跌,表面是国内配额供给大幅增长,本质是新能源渗透诉求和全球市占率管理 [1] 供给分析 - 国内稀土资源整合持续推进,已形成两大集团,供给格局明显优化 [1] - 海外稀土资源禀赋不差但产业链不完备,在产大型稀土矿山仅MP和Lynas,其余矿山进展持续推后 [1] - 2025年4-5月缅甸通关后稀土矿进口量恢复主要来自库存运输,预计随着库存消耗和雨季来临,缅甸进口矿将边际减少 [1] 需求分析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风电新增装机对稀土磁材需求量达6.3万吨,占国内需求总量24% [2] - 2025-2026年新能源汽车对应磁材需求量达6.9/8.5万吨,风电达1.1/1.5万吨,合计占需求比例28%/31% [2] - 按每台人形机器人单耗4KG钕铁硼计算,500万台机器人需求量可达2.0万吨,有望成为远期需求爆点 [2] 行业阶段判断 - 稀土板块反转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当前处于第二阶段(超额利润消化估值,行业龙头白马随订单成长) [3] - 2025年2月以来稀土商品价格涨幅不大,板块整体缓慢向上,后续海外补库需求和国内新能源汽车旺季或带动价格继续上涨 [3] - 稀土价格中枢抬升有望使国内稀土磁材企业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击,优选资源和磁材端龙头企业 [3]
花旗:优必选科技- 人形机器人部署的第一年
花旗· 2025-06-02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高风险,目标价为108.00港元,预期股价回报率为28.0%,预期股息收益率为0.0%,预期总回报率为28.0%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必选科技投资者关系总监陈先生在花旗2025宏观与泛亚投资者会议上分享关键信息,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交付300 - 500台工业级人形机器人,比亚迪订单预计6月下达;人形机器人BOM成本到2027年有望从40万元降至20万元;公司在工业应用方面领先同行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与比亚迪合作 - 优必选五台人形机器人在比亚迪长沙工厂训练超500小时,比亚迪20 - 30台人形机器人具体订单6月下达,公司还将部署300台用于技能训练和数据收集 [2] Walker S2 - 新版本工业级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6月推出,相比S1,用行星减速器替代谐波驱动器,6轴扭矩传感器从4个减至2个,成本预计降低30%,采用可更换电池增加工作时长 [3] 人形机器人总出货量 - 除300 - 500台人形机器人出货外,还计划出货500台类人机器人Una、200台Walker C和200台天宫Walker [4] 计算能力 - 优必选Walker S1目前使用英伟达Jetson AGX Orin,因算力不足,公司可能采用更先进GPU或加强云计算能力 [5] 投资回收期和生命周期 - 一台人形机器人可替代两名人力,投资回收期预计2.0 - 2.5年,生命周期为5年,假设机器人在工厂工作12 - 16小时 [8] 估值 - 对亏损的优必选采用市销率估值,目标价108.0港元基于2025年约22倍市销率,与同行平均市销率相近 [12]
中控技术:布局工业AI 为人形机器人注入工业灵魂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8:5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积极加快向工业AI公司的战略转型,加速全球化进程,并将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1] - 2025年是公司战略切换的关键期,工业AI研发投入前置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技术转化已进入爆发临界点[1] - 公司战略性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投入,全力打造工业AI硬核产品[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1.39亿元,同比增长约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1.38%[1] - 剔除GDR资金汇兑损益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0%[1]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118.27%,占公司主营业收入8.25%[5] 工业AI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UCS通用控制系统和TPT时序工业大模型两款创新产品[1] - UCS通用控制系统实现机柜室空间减少90%,建设周期缩短50%,通信速率提升100倍以上[2] - TPT时序大模型在氯碱、热电、石化、乙烯等装置上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3.1%以上[2] 人形机器人布局 - 公司作为单一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推出"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两代人形机器人产品[4] - 公司发布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整合"AI+机器人"技术,获得沙特阿美、日本三菱等国际高端客户[4] - 公司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项目[4] 全球化进展 - 公司在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美洲等地区设立21家子公司,新设5家5S店[5] - 公司与沙特阿美、印尼国家石油Pertamina、马来西亚国家石油Petronas等国际顶尖客户实现深度合作[5] - 公司没有直接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6] 行业前景 - 预计到2029年,全球A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180亿美元[3] - 工业AI大模型和工业Agents的结合能为用户带来全新交互体验和价值提升[3] - AI软件在整体订单中的占比逐步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有望为公司带来新增长动力[3]
哈勃入股千寻智能,华为机器人核心合作商,订单激增待腾飞!
搜狐财经· 2025-05-13 00:35
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行业 - 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关键动力 人形机器人作为前沿成果正加速产业化 2025年预计成为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应用的起始年 [1] 华为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 华为近期提交"MATEROBOT"商标注册申请 覆盖远程临场机器人 用户可编程人形机器人等商品与服务 [3] - 华为通过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入股千寻智能 该公司专注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 [4]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 - 埃夫特:参与华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 提供工业机器人本体及运动控制技术 产品进入华为供应链测试阶段 应用于汽车焊接 物流分拣等场景 [5] - 兆威机电:为华为机器人提供微型减速器 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 产品精度达微米级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 机械臂等高精度场景 [5] - 禾川科技:与华为共同开发机器人专用伺服驱动器 产品具有高响应速度和低功耗特性 通过华为技术认证 应用于协作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等领域 [5] - 软通动力:作为华为鸿蒙系统核心合作伙伴 为机器人提供操作系统与AI算法支持 其机器人调度系统已应用于华为智慧园区项目 [5] - 某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中标大量华为订单 成为华为唯一伺服电机供应商 涉及伺服电机系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