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osumer
icon
搜索文档
张鹏对谈王蓓、段江:AI 创业,别着急降本增效, 先有 Prosumer 再说
Founder Park· 2025-09-18 17:59
AI时代创业范式变化 - AI时代创业范式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显著差异,从"跑马圈地"转向精挑细选目标用户[2][8][14] - 技术范式变化足够大但尚未出现颠覆性硬件入口,当前更多是软件上的机会[9] - 创业者需要思考如何通过AI实现效率的极大提升,如电商带来上万倍效率提升的类比[15][16] 目标用户策略 - 需要找到prosumer(产消者)作为首批用户,这类用户对技术有理解、忍耐度高且愿意付费[7][9][10] - prosumer介于专业用户和普通用户之间,会进行反向选择,不易通过花钱砸市场获取[9][10] - 随着AI能力提升,产品可逐步拓展到更多普通消费者[10] 投资逻辑与创业者特质 - 投资人选择创业者标准为"既要懂模性,又要懂人性",需理解技术边界与用户需求[21] - 期待看到更多在"人性"和"产品"上有不同见解的创业者出现[7][22] - 技术和模型能力提升使创业门槛降低,非技术背景人才也有创业机会[22][23] 融资策略 - AI创业不一定需要融资,有良好现金流和盈利能力的公司可独立发展[25][27] - Fotor AI案例显示,公司在回购股份后抓住生成式AI机会实现爆发增长,月活达1700万[25][26][27] - 创业者需明确融资目的,而非传统意义上追求最多融资[28] 成本管理 - 大模型推理成本在过去两年下降超过90%,硬件能效提升和技术优化推动成本下降[29] - 当前阶段时间重于成本,应优先使用最好模型能力获取忠实用户[7][32] - 需对用户进行分层管理,针对不同付费意愿地区采取差异化策略[34][35] 产品方向与机会 - 明确应用方向是提升生产力,重点关注工作流相关场景[18][19][41] - 在细分领域深入解决具体问题可建立用户忠诚度,如Notta在日语语音转写市场的成功[40][41] - 视频生成等领域存在巨大效率提升机会,类似电商带来的变革[16] 竞争壁垒构建 - 护城河是综合能力,包括行业认知、产品优化和用户获取等多元维度[11][44][45][46] - 在AI技术不足处发挥传统优势,如图像处理领域十年积累形成的产品护城河[44] - 用户获取能力本身可能成为与AI技术无关的重要竞争壁垒[45] 技术平台选择 - Google等大平台提供世界一流技术能力,最高可达35万美元初创企业信用支持[48][50] - 平台提供版权保护和安全保障,避免法律纠纷[49] - 创业者可借助平台生态实现全球分发、用户获取和商业变现[50]
世界怎么就「东升西落」了?聊聊二级市场与 DeepSeek+Manus 的热潮 | 42章经
42章经· 2025-03-31 06:25
「东升西落」叙事 - 市场近期开始讨论「东升西落」叙事 指中国资产预期回升而美国资产因宏观不确定性承压 [1][2] - 美国市场因Trump政策调整(关税 财政去杠杆)转向宏观担忧 AI叙事弱化 股市波动加剧 [3] - 中国市场此前预期过低 DeepSeek等事件推动价值重估 形成与美国镜像的走势 [4][5][6] 中美AI发展路径差异 - 美国AI聚焦scaling law和AGI 依赖高成本算力堆砌 但模型能力提升不及预期 [8][9] - 中国AI侧重应用与PMF DeepSeek通过工程优化大幅降低成本 快速商业化落地 [7][8] - 美国OpenAI延迟交付GPT-5 中国DeepSeek超预期表现打破低预期 [9] 标志性公司分析 - **DeepSeek**:开源模型降低行业门槛 腾讯等大厂直接基于其开发应用 跳过模型军备竞赛阶段 [27][28] - **Manus**:聚焦AI普惠化 目标覆盖未接触AI的用户群体 与硅谷AGI叙事形成鲜明对比 [11][12][13] - **互联网大厂**:阿里宣布加大AI Capex后股价上涨 市场预期从价值股转向创新驱动 [25][26] 二级市场趋势 - **预期变化**:美国AI预期已透支 中国正经历从0到1的填平过程 本土科技股对标美国2023年ChatGPT时刻 [20][22][23] - **产业趋势**: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如宁德时代)通过技术突破或出海确立领先地位 呈现顺周期特征 [37] - **宏观趋势**:中国消费信心改善 房价回升 DeepSeek点燃市场情绪 但需关注长期经济结构转型 [35][36] 投资机会与风险 - **AI领域**:模型价值分配 原生应用(如Agent)及垂直行业(医疗 金融)应用是三大关注方向 [47][48] - **非AI领域**:美国生物医药 航空航天及中国政策支持行业(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提及公司)存在机会 [48] - **市场行为**:信息处理加速导致板块轮动加快 企业蹭热点讲故事现象可能增多 [40][41] 中美技术分工与卡脖子问题 - 中国主导AI商业化探索 推理卡(如寒武纪)性能提升缓解算力瓶颈 预训练仍依赖英伟达 [31][32][33] - 美国在互联通信技术垄断 但中国推理场景对高性能卡需求较低 形成差异化竞争 [31][32]
为什么我们对 25 年 AI 极度乐观?| 42章经
42章经· 2025-01-05 21:54
市场趋势与行业动态 - 2023 年 AI 创业投资关键词是大模型,2024 年是具身智能,2025 年将是应用落地[2][4] - 2024 年 9 月后融资市场复苏,各种模态模型能力加强,创始人画像改变,市场进步将延续到 2025 年[4] - 2025 年市场环境将进一步变好,但会更加两极分化,资本方向上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分化,创业融资更倾向背景好的人[4] 投资机会与潜在风险 - 2025 年看好应用落地方向,尤其是生产力工具类产品,预计会出现一批千万美金 ARR 的创业公司[4] - 2025 年看好 Agent 和多模态方向,Agent 主要在 2B 领域落地,新商业模式的 Agent 创业公司将冒头反攻现存 SaaS 企业[4][5] - 多模态可能藏着 AI Native 的答案,未来产品组织形态和使用逻辑可能彻底变化[7] 公司财务表现 - 当下市场约 20 - 30 家应用类公司估值超 5000 万美金,多数应用公司 ARR 年收入为 0,少数找到 PMF 的达 100 万美金 ARR,极少数头部项目达 1000 万美金 ARR[2] 技术发展趋势 - 大模型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开源进展速度超闭源,实际应用落地偏向多模型混合方案[3] - 推理模型能力提升解锁 Agent 可能性,未来各专业人群、垂直领域都有 Agent 机会[4] 商业模式分析 - Agent 若按结果付费,将对现有 SaaS 公司和模式产生颠覆式变化,销售人员管理和组织模式也会改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