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司机大模型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W(02015):1季度业绩符合预期,2季度指引略低于预期;维持中性
交银国际· 2025-05-30 14: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理想汽车的评级为中性 [4][9][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季度业绩符合预期,2季度指引略低于预期,维持中性评级,维持销量预测56万辆,较2024年增长10.7%,基于1.2倍2025年行业平均市销率,上调目标价至103.7港元/26.6美元 [2][9] 各部分总结 股价及潜在涨幅 - 理想汽车收盘价为108.20港元,目标价为103.67港元,潜在涨幅为 -4.2% [1][13] 1季度业绩情况 - 1季度总收入同环比+1.1%/-41.4%,汽车毛利率19.8%,环比+0.1百分点,单车平均价格环比 -1.1%,研发/销管费用支出维持克制,归母净利/Non - GAAP净利润分别为6.5亿元/10.2亿元,符合市场和预期 [2] 2季度指引情况 - 2季度收入预计在325亿 - 338亿元之间,环比增25.5% - 30.5%;销量12.3万 - 12.8万辆,环比增32.4% - 37.8%,5月和6月月销4.5 - 4.7万辆,略低于预期,测算单车平均价格环比再下滑1.3万元 [3] 新车型及订单交付情况 - 7月/8月先后发布i8和i6新车型,i8卖点包括大空间、低能耗、快速补能及VLA司机大模型;新款MEGA Home订单充足,7月预计交付3000台 [9] L系列及出海计划情况 - L系列焕新版周销量超1万台,有信心重回5万台;VLA司机大模型预计7月与i8同时发布,并于8月推送给AD MAX用户;出海计划在提供完整服务后实施,目标海外市场份额达30% [9]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为128.70港元,52周低位为69.15港元,市值为363,501.58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16.84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15.17%,200天平均价为97.68港元 [6] 财务数据一览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人民币)|123,851|144,460|157,981|202,373|224,975| |同比增长(%)|173.5|16.6|9.4|28.1|11.2|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11,704|8,032|8,560|10,843|12,458| |每股盈利(人民币)|5.95|4.03|4.29|5.44|6.25| |同比增长(%)|-673.8|-32.2|6.6|26.7|14.9| |市盈率(倍)|16.7|24.6|23.1|18.2|15.9|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30.78|36.24|40.59|46.10|52.43| |市账率(倍)|3.22|2.74|2.45|2.15|1.89|[8] 财务报表数据 - 损益表、资产负债简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7E年理想汽车的各项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情况 [14][15] 财务比率数据 - 包含每股指标、利润率分析、盈利能力、净负债权益比、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在2023 - 2027E年的数据 [15]
理想汽车-W(02015):1季度业绩符合预期,2季度指引略低于预期,维持中性
交银国际· 2025-05-30 13: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理想汽车的评级为中性 [4][9][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季度理想汽车收入和盈利大致符合预期,毛利率和单车平均价格好于预期,但2季度毛利率和单车平均价格压力较大 [2] - 理想指引2季度收入预计在325亿 - 338亿元之间,销量12.3万 - 12.8万辆,略低于预期,单车平均价格环比再下滑1.3万元 [3] - 预计7月/8月先后发布i8和i6新车型,MEGA Home订单充足,7月预计交付3000台;L系列焕新版周销量超1万台,有信心重回5万台;VLA司机大模型预计7月与i8同时发布,并于8月推送给AD MAX用户;出海计划待提供完整服务后实施,目标海外市场份额达30% [9] - 维持销量预测56万辆,较2024年增长10.7%,基于1.2倍2025年行业平均市销率,上调目标价至103.7港元/26.6美元,维持理想中性评级 [9]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理想汽车收盘价108.20港元,目标价103.67港元,潜在涨幅 - 4.2% [1] - 52周高位128.70港元,52周低位69.15港元,市值363,501.58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16.84百万,年初至今变化15.17%,200天平均价97.68港元 [6]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人民币)|123,851|144,460|157,981|202,373|224,975| |同比增长(%)|173.5|16.6|9.4|28.1|11.2|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11,704|8,032|8,560|10,843|12,458| |每股盈利(人民币)|5.95|4.03|4.29|5.44|6.25| |同比增长(%)|-673.8|-32.2|6.6|26.7|14.9| |市盈率(倍)|16.7|24.6|23.1|18.2|15.9|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30.78|36.24|40.59|46.10|52.43| |市账率(倍)|3.22|2.74|2.45|2.15|1.89| [8] 车型及业务计划 - 7月发布i8,9月发布i6车型,i8卖点包括大空间、低能耗、快速补能及VLA司机大模型 [9] - 新款MEGA Home订单充足,预计7月交付3000台 [9] - L系列焕新版周销量超1万台,有信心重回5万台 [9] - VLA司机大模型预计7月与i8同时发布,并于8月推送给AD MAX用户 [9] - 出海计划待提供完整服务后实施,计划招募成熟经销商和海外市场团队,目标海外市场份额达30% [9]
从造车到造“脑”,理想AI无人区的拓荒法则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1:29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技术演进 - 公司将AI工具划分为三个层级:信息工具、辅助工具与生产工具,强调VLA司机大模型属于重构AI生产力的生产工具层级[3] - VLA发展经历三阶段:昆虫动物智能阶段(依赖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哺乳动物智能阶段(端到端学习人类行为)、人类智能阶段(理解物理世界并执行复杂动作)[5] - 端到端技术是VLA的基础,公司强调技术积累没有捷径,需先掌握规则算法才能过渡到端到端,最终实现VLA训练[5] 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与价值观锚定 - 公司在VLA训练中采用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对齐驾驶行为,确保系统既遵守交通规则又符合社会驾驶习惯[7] - 提出自动驾驶"上限高下限低"的矛盾,通过超级对齐技术提高安全下限,强调AI需具备人类价值观和道德边界[7] - 定义AI好司机标准需具备专业、职业和信任三要素,类比企业选员工标准[7] 开源战略与技术普惠 - 开源星环OS具备适配灵活、芯片适配范围广、性能更强等五大优势,既构筑产品护城河又打破技术壁垒[9] - 公司认为开源源于技术自信,表明"理想车的系统真的做的很好"[9] - 从汽车无人区探索转向AI无人区,强调VLA技术路径未被Deepseek、OpenAI、谷歌等巨头涉足[9] 企业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在2年内完成辅助驾驶"三段跳":从2023年底全场景NOA到2024年10月端到端+VLM,再到2025年3月发布VLA架构[3][10] - 强调人工智能爆发时刻取决于生产力本质回归而非参数堆砌,VLA模型体现对生产力范式的重构[10] - 提出内卷时代需夯实基本功,VLA研发注重规则算法积累和端到端技术打磨[10] 商业逻辑与用户价值 - 将VLA定位为生产力工具而非辅助工具,类比"雇佣司机"的商业逻辑[5] - 主张AI应融入人类生活成为合作伙伴,而非高高在上的技术产物[5] - 技术发展始终锚定"用户价值"企业价值观,通过超级对齐实践该理念[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