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架构

搜索文档
185亿,国产CPU龙头要上市了
36氪· 2025-07-07 18:16
兆芯集成IPO及行业背景 - 兆芯集成科创板IPO申请已受理 拟募资41.69亿元用于服务器处理器、桌面处理器等研发项目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8.89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61.71% [1] - 同期净亏损累计达23.54亿元 反映芯片行业高研发投入特性 [1] - 公司估值185亿元 低于已上市同行海光信息(3284亿元)和龙芯中科(534.89亿元) [2] 技术架构与研发进展 - 兆芯集成与海光信息为国内唯二x86架构CPU厂商 具备生态兼容优势 [4] - 通过2013年与威盛电子合资获得x86技术授权 但核心指令集修改受限 [4][7] - 已自主开发五代内核微架构 KX-7000系列处理器主频达3.7GHz创国内纪录 [8]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27.85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仍达91.4% [16] 产品结构与客户分布 - 产品分为"开先"(桌面/嵌入式)和"开胜"(服务器)系列 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6.32%和8.62% [9] - "开先"处理器销量从2022年71万颗增至2024年167万颗 单价上涨10%至455.02元/颗 [9]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达96% 第一大客户中电国际2024年贡献53.47%营收 [12][13] - 联想等主流厂商采用其处理器 如开天M740Z台式机和N8 Pro笔记本搭载KX-7000系列 [10][12]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全球x86市场被英特尔/AMD垄断 国内x86服务器出货量预计2027年达447万台 [14] - 国内CPU厂商分属x86(兆芯、海光)、ARM(华为海思、飞腾)、自主指令集(龙芯)等阵营 [15] - 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明确支持AI芯片等硬科技领域 [18] - 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等同期启动IPO 反映芯片行业上市热潮 [20]
苹果芯片,完成颠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1 09:03
英特尔与x86架构的困境 - 英特尔计划关闭汽车业务并裁员,反映其转型困境 [1] - 苹果宣布macOS 26 Tahoe将是最后一个支持英特尔芯片的版本,标志其与英特尔15年合作终结 [1][19] - x86架构曾凭借"Wintel联盟"垄断PC市场40余年,但近年因英特尔工艺延迟(7nm推迟3年)和AMD Zen架构崛起而份额下滑 [4][5][20] - 英特尔PC处理器份额从2023年77 3%骤降至2025年60%-65%,核心客户订单流向AMD [32] 苹果ARM芯片的颠覆性突破 - 苹果M1芯片2020年发布,性能比肩11代酷睿i7,功耗仅为英特尔一半,打破ARM低性能认知 [18][19] - M系列芯片带动Mac复兴,ARM在PC市场份额从2020年2%跃升至2022年11 3%,2024年Q4苹果占AI PC市场45%份额 [22][23] - 苹果采用台积电5nm/3nm工艺,M3芯片性能较M1提升50%,制程领先英特尔3年 [20][32] - 公司通过统一内存架构和软硬协同优化,重构Mac产品线,实现轻薄设计与长续航 [18][21] ARM阵营的全面崛起 - 高通骁龙X Elite性能超越英特尔/AMD同类产品,已获85款PC设计订单,2026年将超100款 [24][27] - 英伟达2025年推出N1X处理器,Geekbench单核3096分,计划联合戴尔/惠普攻游戏本市场 [30] - ARM架构预计2025年占PC/平板出货40%,数据中心处理器50%份额 [31] - 联发科通过合作切入PC芯片,形成高通-英伟达-联发科联合冲击x86格局 [32][33] 国产厂商的技术突围 - 飞腾腾锐D3000M采用8核自研架构,主频2 5GHz,获联想/中国长城采用 [35] - 海思麒麟X90主频4 2GHz,Geekbench多核11640分,超越苹果M2 [35] - 此芯科技P1芯片集成12核ARM+45TOPS AI算力,支持Windows AI PC [35] - RISC-V架构受达摩院/赛昉科技等青睐,推动x86-ARM-RISC-V三足鼎立 [36][39] 行业格局的深层变革 - PC处理器从x86单极转向多元竞争,ARM凭借能效优势切入AI PC/AR/VR新场景 [32][33] - 苹果垂直整合模式颠覆英特尔渐进式创新,成为"规则重塑者" [33] - 开源RISC-V与ARM开放授权形成对x86封闭生态的合围 [38][39] - 技术代差(台积电vs英特尔制程)、生态控制力(苹果全栈整合)和AI布局成竞争关键 [20][32][33]
又有国产CPU厂商,冲刺科创板!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8:45
公司上市计划 - 兆芯集成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17日获受理,拟募集资金41.69亿元 [1][3] - 公司是六大国产CPU厂商之一,控股股东为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0.07%) [3] - 威盛公司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7.89%,其中威盛公司曾以2.57亿美元向兆芯集成出售x86相关技术 [3][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8.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1.7%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3.54亿元(-7.27亿/-6.76亿/-9.51亿),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29.45亿元 [3] - 2024年毛利率仅15.4%,显著低于行业平均50.49%及龙芯中科的31.03% [5][6] 研发与竞争格局 - 亏损主因系持续高研发投入以保持x86架构技术先进性,参股GPU公司格兰菲仍需大量研发 [3] - 国内x86阵营面临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62亿/净利19.31亿)的强势竞争 [5][6] - 非x86阵营中,龙芯中科(LoongArch指令集)2024年亏损6.25亿元,但营收差距与兆芯缩小至3.85亿元 [6] 行业生态 - 全球x86市场由Intel和AMD双寡头垄断,兆芯集成兼容x86指令集但生态优势未转化为盈利 [4][5] - 国内CPU技术路线分化:海光/兆芯(x86)、华为/飞腾(ARM)、龙芯/电科申泰(自研指令集) [5]
又有国产CPU厂商,冲刺科创板!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8:34
公司上市计划 - 兆芯集成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17日获受理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41.69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和8.89亿元 [5] - 2022-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27亿元、-6.76亿元和-9.51亿元 [5]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5亿元、-9.35亿元和-10.65亿元 [5] - 三年累计亏损23.54亿元 [4] - 2024年毛利率为15.4%,低于行业平均50.49%和龙芯中科的31.03% [10] 股权结构 - 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股50.07%,为控股股东 [5] - 威盛公司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7.89% [6][7] - 威盛公司曾以2.57亿美元向公司出售处理器相关技术 [7]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x86架构处理器市场由Intel和AMD双寡头垄断 [10] - 国内主要CPU厂商包括华为海思、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兆芯集成、飞腾信息、电科申泰 [10] - 海光信息和兆芯集成采用x86指令集,华为海思和飞腾信息采用ARM指令集,龙芯中科和电科申泰采用自研指令集 [10] - 2024年海光信息营收91.62亿元,净利润19.31亿元;龙芯中科营收5.04亿元,净利润-6.25亿元 [11]
兆芯集成科创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41.6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20:04
公司概况 -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41.69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 [3] - 公司已完成五代内核微架构演进升级,形成11类关键核心技术 [3]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可兼容x86指令集的CPU设计企业,产品覆盖桌面PC、服务器、工作站及嵌入式领域 [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控股股东联和投资持股50.07% [4] 行业地位 - x86架构CPU是技术门槛最高、市场占有率最高、生态体系最完善的CPU产品 [3] - 全球x86处理器市场由Intel和AMD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4] - 国内CPU厂商中,兆芯集成和海光信息的产品兼容x86指令集 [4] - 2024年在联想开天等头部桌面PC厂商的国产终端出货中,搭载兆芯CPU产品占比位列第一 [4] 技术实力 - 公司在主频、I/O接口、缓存容量等CPU关键指标层面创造多项国内第一 [3] - 公司建立了可自主迭代发展、成熟完备、兼容x86生态的CPU技术体系 [3] - 公司产品已在联想、紫光、长城等国内知名厂商的整机产品中得到应用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和8.89亿元 [5]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7.27亿元、-6.76亿元和-9.51亿元 [5] - 亏损主要源于持续大额研发投入以保持核心技术先进性 [5] 募资用途 - 拟投入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项目、新一代桌面处理器项目 [5] - 拟投入先进工艺处理器研发项目、研发中心项目 [5]
Arm再下一城,Inel股价大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5 09:07
市场份额变化 - 英特尔处理器市场份额跌至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从67.1%降至65.3% [1] - Arm市场份额从10.8%上升至13.6%,持续蚕食英特尔份额 [1] - AMD市场份额从22.1%降至21.1% [1] - 芯片行业本月出现反弹,5月迄今AMD股价上涨19%,Arm股价上涨13%,英特尔年初至今上涨12% [1] 公司动态 - AMD董事会批准6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股价上涨约6% [1] - 花旗维持对英特尔和AMD的"中性"评级,认为市场份额变化是渐进式调整 [1] - AMD正在研发基于Arm架构的SoC"Sound Wave",可能为微软Surface笔记本电脑提供动力 [2][3] - 英特尔设计效率优先的替代方案Lunar Lake,采用台积电N3B工艺等先进技术 [5] 行业趋势 - 微软明确向Windows on Arm平台迈进,与高通合作推出骁龙X系列 [3] - 英伟达与联发科合作开发N1系列SoC进军WoA领域 [3] - Arm希望到2025年底将其在全球数据中心CPU市场份额从15%提升至50% [8] - 谷歌和微软已开始采用Arm技术设计数据中心处理器 [8] 技术发展 - AMD的Arm芯片可能采用现成的Cortex内核,摒弃传统x86设计 [3] - 英特尔Lunar Lake采用Foveros 3D封装、集成LPDDR5x-8533 RAM等下一代IP模块 [5] - Arm提供基于Neoverse核心的计算子系统,帮助芯片制造商构建数据中心级CPU [10] - Nvidia的Grace CPU搭载144个Arm Neoverse V2核心,为AI服务器提供动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