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x86架构
icon
搜索文档
185亿,国产CPU龙头要上市了
36氪· 2025-07-07 18:16
芯片市场正变得前所未有地热闹。继海光信息、龙芯中科之后,又一家国产CPU芯片独角兽蓄势待发,准备闯关上市了。 6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发布信息,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芯集成")在科创板的IPO申请已被受理。此次IPO拟募资41.69亿 元,资金将用于投资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桌面处理器、先进工艺处理器和研发中心项目。 2025年,信创建设进入了关键之年,大量CPU、PC终端更新换代需求爆发,产业呈现出采购放量、供需两旺的形态。 借此东风,兆芯集成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4亿元、5.55亿元及8.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71%。 由于CPU研发对技术先进性要求极高,兆芯集成也还没有摆脱芯片行业"大规模、高亏损"的魔咒。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分别为-7.27亿元、-6.76亿元和-9.51亿元,累计净亏损约23.54亿元。 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兆芯集成的估值为185亿元。对比目前已上市的国产CPU厂商,截至6月30日,海光信息市值为3284亿元,龙芯中 科市值为534.89亿 ...
苹果芯片,完成颠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1 09:03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近日,英特尔计划关闭汽车业务并裁员的新闻引发关注,为其近年来的频频调整再添沉重一笔。 这位曾引领行业的半导体巨头,正深陷转型的"至暗时刻",步履维艰。 与此同时,在科技界的另一端:苹果公司正值自研PC芯片问世五周年之际,宣布macOS 26 Tahoe将 是最后一个支持英特尔芯片的macOS版本。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苹果桌面操作系统的主要新版本将 只能在搭载Apple Silicon芯片的 Mac上运行。 不难判断,这不仅标志着苹果自研芯片的成功,更悄然加速了整个PC处理器行业的变革浪潮。 苹果在PC芯片领域的深耕与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以x86架构为核心的PC处理器市场格 局。 这股力量,也正在不可避免地撼动着英特尔赖以生存的x86 PC处理器业务的根基,为其严峻的 挑战增添了新的强劲变量。 x86 PC霸主的辉煌与困境 回顾历史,在PC处理器芯片行业发展的漫长征途中,悄然上演了一场场跌宕起伏的技术竞赛。 早在1971年,英特尔就推出首款微处理器4004,随后不断进化,到1978年发布了16位处理器8086。 1981年,蓝色巨人IBM选择将8086衍 ...
又有国产CPU厂商,冲刺科创板!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8:45
公司上市计划 - 兆芯集成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17日获受理,拟募集资金41.69亿元 [1][3] - 公司是六大国产CPU厂商之一,控股股东为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0.07%) [3] - 威盛公司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7.89%,其中威盛公司曾以2.57亿美元向兆芯集成出售x86相关技术 [3][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8.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1.7%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3.54亿元(-7.27亿/-6.76亿/-9.51亿),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29.45亿元 [3] - 2024年毛利率仅15.4%,显著低于行业平均50.49%及龙芯中科的31.03% [5][6] 研发与竞争格局 - 亏损主因系持续高研发投入以保持x86架构技术先进性,参股GPU公司格兰菲仍需大量研发 [3] - 国内x86阵营面临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62亿/净利19.31亿)的强势竞争 [5][6] - 非x86阵营中,龙芯中科(LoongArch指令集)2024年亏损6.25亿元,但营收差距与兆芯缩小至3.85亿元 [6] 行业生态 - 全球x86市场由Intel和AMD双寡头垄断,兆芯集成兼容x86指令集但生态优势未转化为盈利 [4][5] - 国内CPU技术路线分化:海光/兆芯(x86)、华为/飞腾(ARM)、龙芯/电科申泰(自研指令集) [5]
又有国产CPU厂商,冲刺科创板!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8:34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兆芯集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和8.89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27亿元、-6.76亿元和-9.51亿元,扣非归母净 利润分别为-9.45亿元、-9.35亿元和-10.65亿元。 兆芯集成尚未盈利且最近一期末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CPU芯片研发对技术先进 性和复杂度有较高要求,为保持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公司持续进行大额研发投入,不断更新 迭代产品。公司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若公司未能按计划实现销售规模扩张,或产品总 体市场需求大幅度下滑,则公司的营业收入可能无法达到预计规模,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可能 无法盈利。同时,公司参股公司格兰菲从事GPU业务,仍需要大量研发投入。 目前,上海国资委100%持股的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和投资)直接持有兆芯集 成50.07%股份,为其控股股东。 【导读】国产CPU厂商兆芯集成拟在科创板上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继海光信息、龙芯中科之后,又有国产CPU厂商在科创板上市。 上交所官网显示,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芯集成)科创板IPO申请于6 月17日获受理。 招股书显示 ...
兆芯集成科创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41.6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20:04
国内CPU厂商兆芯集成闯关IPO。 6月17日上交所公告,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兆芯集成")科创板IPO获受理,公司拟募资41.69亿元。 招股书显示,兆芯集成主营业务为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CPU是信息设备的"大脑",是信息安全的基石,自主研发安全可靠的 CPU对我国信息产业至关重要,x86架构CPU是各类CPU产品中技术门槛最高、结构最复杂、市场占有率最高、生态体系最完善的一类产品。 经过多年的市场验证,兆芯集成自主创新研发的高端通用处理器已在重点行业市场取得重大突破,联想、软通计算机、紫光、升腾、视源、长城、海尔、东 海信息、宝德等国内知名桌面PC、服务器厂商均已推出搭载兆芯CPU芯片的整机产品。2024年,在联想开天、软通计算机、紫光、升腾、视源等头部桌面 PC厂商的国产终端出货中,搭载兆芯CPU的产品占比位列第一。 股权结构上,联和投资直接持有兆芯集成50.07%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兆芯集成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兆芯集成实现营收3.4亿元,5.55亿元和8.89亿元,净利润为-7.27亿元,-6.76亿元和-9.51亿元。 ...
机器人底层操作系统专家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 - **公司**: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瑞芯微、新产、华为、海光、宇树科技、智源机器人、Mobileye、比亚迪、大疆、东土科技、南京易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机器人底层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介于硬件驱动和上层应用软件之间,负责管理和协调硬件资源,包括感知、交互、指令理解与执行、运动控制等模块,为上层应用开发提供接口,确保任务实时性和数据处理效率[2] - **操作系统应对不同任务数据处理需求的方式**:通过定时器和任务切换机制,如视频信号处理每40 - 50毫秒处理一帧,运动控制每毫秒采集一次六维力传感器数据并计算,还需为复杂任务提供时间调度机制[4] - **机器人中计算资源的调用管理**:由操作系统内核管理,AI或视觉大模型处理调用NPU或AI加速卡,实时性高的运动控制由CPU直接完成,RTOS分配固定CPU核心给特定业务[5] - **操作系统在机器人中的关键功能**:屏蔽底层硬件读写,提供数据接口;保证任务实时性;管理计算资源,优化性能满足复杂功能需求[6][7] - **操作系统与硬件选型的绑定情况**: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常使用高集成度芯片,操作系统需与之深度绑定以优化虚拟化资源划分、提高开发效率,但会带来技术依赖[7] - **选择底层操作系统的考虑因素**:需考虑未来数据处理能力和成本,英伟达方案全面但昂贵,量产企业可考虑高通、英特尔或国产芯片,避免技术栈依赖[8][9] - **当前机器人底层操作系统选型趋势**:呈现多样化,部分企业为快速推出产品选英伟达,批量生产时转向性价比高的方案,企业需根据应用场景灵活搭配[10] - **更便宜芯片替代方案的影响**:可解决部分问题,但需在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上投入更多精力,不同芯片厂商有不同定位[10] - **量产阶段有潜力的芯片**:高通和英特尔在集成化SoC方面潜力大,高通在非高算力场景表现出色,英特尔Core Ultra架构适用于工业机器人和运动控制器[11] - **国产芯片值得关注的公司**:华为对标英伟达,瑞芯微性价比高,海光受制裁制程受限,瑞芯微在国产市场可能发展更快[12] - **X86架构适合机器人应用的原因**:在浮点运算能力上优于ARM、RISC - V,适合机器人大量矩阵计算场景[13][14] - **X86架构在机器人应用中功耗优化方式**:利用英特尔X86架构处理器睿频特性,操作系统可让部分核心以最高频率运行处理实时任务,其他核心以基频运行处理非实时任务[15] - **国内机器人企业底层系统开发特点**:宇树科技自研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实现高效运动控制通信;智源机器人自研分布式通信中间件,强调全自主研发;小型企业可能与专业公司合作[16] - **机器人领域开发趋势**:大型本体厂商未来可能自行开发底层操作系统,目前小型企业依赖专业公司,行业规模扩大后可能出现本体厂商吸收合并底层技术公司的情况[17] - **自动驾驶领域突出公司及合作情况**:Mobileye计划上市并为整车厂提供产品,比亚迪与Mobileye合作,大疆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部分国内整车厂自行研发关键技术[18] - **国内外企业技术研发差异**:国内企业竞争激烈、边界模糊,常自研关键技术;国外企业契约精神强,上下游分工明确[19] - **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和厂商类型**:存在“打铁公司”,靠低价占据市场,做操作系统和控制器的厂商有市场机会[20] - **机器人与汽车生产属性及发展趋势**:机器人生产类似家电,本体厂商可能贴牌生产,第三方公司成长性机会大;汽车需全程自研[21] - **机器人推向量产的瓶颈和操作系统问题**:瓶颈包括算法、数据和芯片问题,操作系统需解决集成AI能力、运动控制实时响应和业务隔离等问题[22] - **机器人领域系统融合问题及解决情况**:工业领域已有类似应用,但人形机器人领域因开发者习惯和操作系统虚拟化、隔离性及通信中间件问题,尚未解决[23] - **底层操作系统的商业模式**:软件授权和硬件绑定销售可能性较大,软件license费用可参考工业机器人或数控机床,每台500 - 1000元[24] - **机器人制造商采购操作系统的模式**:一是购买纯软件自行完成硬件板子再适配;二是委托操作系统厂家开发整套硬件并适配[25] -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通常分为大脑和小脑两个独立硬件板块,如北京银行天宫系统采用两块大脑板子和一块小脑板子[26][27] - **未来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将大脑和小脑等硬件板子整合到一个完整操作系统中,如英伟达Isaac方案[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鸿蒙操作系统开源的影响**:开源不意味着可直接使用,无强研发能力的团队难以优化到理想状态,部分工业企业选择收费服务且系统不开源或定向开源[29] - **开源与闭源在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性权衡**:开源有助于社区发展,但带来安全风险,人形机器人普及后安全性成关键问题,部分厂家选择闭源或定向开源[30][31]
Arm再下一城,Inel股价大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5 09:07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 :本文 综合自 yahoo ,谢谢。 据报道, AMD 正在研发一款基于 Arm 架构的 SoC,代号为"Sound Wave",旨在为微软明年的 Surface 笔记本电脑提供动力。据报道,Sound Wave 将摒弃传统的 x86 设计,采用 Arm ISA, 并可能利用现成的 Cortex 内核。关于具体规格、上市时间和价格的详细信息仍处于保密状态,因 此谨慎对待此次泄露的消息为明智之举。 抛开其历史悠久的 Wintel 根基,微软已明确向 WoA(Windows on Arm)平台迈进。这一举措源 于该公司与高通的合作,并由此诞生了骁龙 X系列。这很可能是促使英特尔设计出效率优先的替 代方案Lunar Lake 的重要催化剂。事实上,就连英伟达也正凭借其与联发科合作开发的传闻中的 N1 系列SoC进军 WoA 领域。 搭载英伟达硬件的任天堂 Switch的巨大成功,凸显了基于 Arm 的掌上游戏机市场利润丰厚。如果 这些声波 SoC 属实,它们可能成为 Steam Deck 2 的基础,但我必须强调,这只是推测。微软目 前推出的Surface Pro 1 ...
初创公司,要颠覆交换机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7 12:15
类似的"软件定义"之战也发生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数据平面上,它控制着数据在数据平面中的移动 方式、数据如何被可编程的数据包处理引擎处理和日益增强的增强,就像 CPU 和 GPU 一样。 嗯,不完全像 CPU 和 GPU,因为网络——我们指的是理解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以太网数据包,并将 它们从网络中的端点 A 传输到端点 B,该网络可能具有数十万到数百万个端点,以便进行计算和存 储——与计算和存储非常不同。 交换机和路由器 ASIC 是一种非常精确的计算,而 CPU 和 GPU 等通用计算引擎在执行数据包转移 工作方面表现糟糕。我们都在第一波 SDN 产品中了解到了这一点。(还记得英特尔热切地谈论用 Xeon 处理器取代交换机的时候吗?) 但是,仅仅因为 X86 芯片制造出了一种糟糕的交换设备,并不意味着交换机和路由器 ASIC 就不应 该比现在更具可塑性。而且,仅仅因为我们拥有来自多家供应商的商用硅片和基于 Linux 的网络操 作系统(其中许多也是开源的),并不意味着交换机制造商及其客户能够访问这些 ASIC 中的低级 功能,也不意味着这些 ASIC 可以编程到客户想要的程度并使用他们想要的语言。(这意味着超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