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制造与应用

搜索文档
中国卫星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 同比增长28%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3 11: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1亿元 同比增长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049.15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卫星系统研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因达到验收条件的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 [1] 业务结构变化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 但增量主要来自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 [1] - 地面系统集成项目业务订单及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1] - 卫星应用业务受产品升级换代过渡期及市场竞争影响 多家子公司经营未明显好转 [1] 战略规划 - 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 [2] - 聚焦行业用户需求 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 [2] - 拓展商业航天和卫星应用新领域 加快业务转型 [2] - 加强成本管理和风险防控 通过精细化管理应对行业挑战 [2]
中国卫星(600118.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3049.1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新浪财经· 2025-08-23 10:04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3.21亿元 同比增加2.89亿元 涨幅28.00% [1] - 归母净利润-3049.15万元 同比减少3899.28万元 降幅458.67%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201.57万元 同比改善6.41亿元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2.74% 同比减少8.28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3.29个百分点 [3] - ROE为-0.48% 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 [3] - 摊薄每股收益-0.03元 同比减少0.04元 降幅400.00% [3] 资产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10次 同比增加0.02次 涨幅27.81% [3] - 存货周转率0.46次 同比增加0.08次 涨幅21.99% [3] - 资产负债率41.45% 同比上升2.24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45个百分点 [3]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12.63万户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57.47% [3] - 控股股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持股51.40%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6% 为第二大股东 [3]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07:43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公司取消监事会并将相关职权转移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44][45][46] - 修订公司章程明确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并行使监事会法定职权 [44][45] - 调整股东会议事规则将临时提案权股东持股比例从3%降至1% [46] 董事会决议事项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 [5][28] - 通过关于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6][7][28]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9][30][42] 高管人事变动 - 副总裁姜军因工作调整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52] - 聘任肖涛为新任副总裁任期至本届董事会结束 [53][54] - 肖涛现任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54] 制度规则修订 - 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适应新法律环境 [19] - 制定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业务管理办法 [20] - 修订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明确职权转移 [17] 管理层激励考核 - 通过经营管理层人员任期激励议案 [21][22][23] - 制定经理层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 [23] - 签订经理层成员岗位聘任协议及业绩责任书 [23]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业务收入47.48亿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36.72亿元 [34] - 2024年为693家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审计收费8.54亿元 [34] - 2025年度财务报告审计费用110万元内部控制审计费用35万元 [39] 会议召开情况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全体董事出席 [4] - 第九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同日召开全体监事出席 [27] - 两项会议均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4][27]
中国卫星: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2 18:21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1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0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9.1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8.6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84.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0.52%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同比下降400.00%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01.57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6.93亿元人民币 [1] - 总资产为137.5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92%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48%,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 [1]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126,280户 [2]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1.46%,持股数量为6.09亿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6%,持股数量为1845.58万股 [2]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军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96%,持股数量为1135.40万股 [2] - 前10名股东中无质押、标记或冻结股份情况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简称中国卫星,股票代码600118,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董事会秘书为万银娟,联系电话010-68118118 [1] - 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1号神舟科技大厦12层 [1] - 电子信箱为600118@spacechina.com [1]
中国卫星: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8:13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九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通知于8月11日以通讯方式发出 [1] - 应出席监事5位 实际出席5位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监事会会议审议结果 - 2025年半年度报告获全票通过(5票赞成/0票弃权/0票反对) [1] - 对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获全票通过(5票赞成/0票弃权/0票反对) [1]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获全票通过(5票赞成/0票弃权/0票反对) [2] 信息披露安排 - 半年度报告及风险持续评估报告全文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1] -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详情刊登于2025年8月23日《上海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2] -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中国卫星:姜军辞任副总裁
新浪财经· 2025-08-22 17:45
公司高管变动 - 公司副总裁姜军因工作调整辞职 离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控股股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提议并由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核后 聘任肖涛为新任副总裁 [1] - 肖涛任期至本届董事会任期结束为止 [1]
航宇微:公司一直积极推动及协调“珠海一号”04组卫星的相关事项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6:13
公司动态 - 公司积极推动及协调"珠海一号"04组卫星的相关事项 [1] - 有关卫星的建设和发射安排等情况将通过公司公告披露 [1]
今天,浙江民营星链第四次冲上太空
投资界· 2025-08-09 15:01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 - 吉利星座成功以一箭11星方式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轨卫星增至41颗,预计未来两个月内增至64颗,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实时无缝数据通信 [3][7] - 中国商业航天自2015年开启,十年间发展迅速,时空道宇是典型案例,从2022年首轨9星到2024年累计发射30颗卫星 [3][5] - 全球近地轨道争夺战加剧,预计到2029年将部署约57000颗低轨卫星,卫星星座建设进入密集部署期 [5] 时空道宇的战略与定位 - 公司专注于低轨卫星物联网服务,与SpaceX星链计划不同,提供窄带通信,面向车载、机载等移动场景,强调短消息和IoT通信,类似于"太空微信" [10][12] - 目标覆盖全球94%无信号区域,通过低轨卫星降低成本,时延更低,实现普惠通信 [10] - 星座一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提供全球商用低轨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8] 技术创新与量产能力 - 卫星超级工厂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制造,生产周期压缩至28天以内,年产能力达500颗,制造成本降低约45% [15] - 将汽车自动化产线融入卫星制造,依托浙江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优势 [14][15] - 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已规模化应用,搭载极氪001 FR等车型,提供双向卫星消息和应急通信功能 [15][16] 全球化布局与商业落地 - 公司已覆盖中东、东南亚、非洲、拉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阿曼电信合作测试通信成功率达99.15%,年底计划服务数万渔船 [18] - 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ADISB,推动本地化应用落地,获政府高层关注 [20] - 与沙特ATSS合作支持技术验证,拓展北非和拉美市场,与摩洛哥海事通信巨头Soremar合作 [21]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卫星制造市场预计达244.93亿美元,2029年将增长至389.6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9.73% [14] -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逐步打破欧美垄断,吉利星座以高效方案推动商业闭环,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9][21]
太空计算卫星星座专家会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星光年、普天科技、black sky公司、之江实验室、国信宇航 - **行业**: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三体计算星座介绍** - **定义**:将地面设计中心放到天上,在未来天空建立由计算板块运力组成的计算能力,涵盖实验室、通信终端、卫星指导平台及合作伙伴 [2] - **与传统星座对比**:传统星座如通信导航遥感星座是孤立单体卫星计算,三体计算星座将天上运力集成化,通过激光连接卫星,把孤立计算能力变为运营平台 [2][3] - **优势**:省去计算单元功耗,节省电池包等大小;数据实时下跌,通过激光链路将拍照数据传至计算星座,经大模型计算得出有效价值,同时可将原始数据下地 [3][4][5] - **对中美博弈及行业的意义** - **中美对比**:美国black sky公司发了AI卫星提升太空侦察效率,国际银行推出2800颗星的星算体系;美国星盾计划已发射800颗卫星,为军方提供服务,融合通信、导航、遥感及智能处理系统;三体计算星座是非军用,为科研和低空卫星等提供计算服务 [5][6][16] - **行业变革**:牵引中国星座体系变革,提高卫星执行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分配,降低卫星星座数量 [6][7][8] - **产业链情况** - **规划**:两年内发射不少于100颗卫星,实现天上小型智能网络;五年内发射1000颗卫星,未来构型星座会更大且反复迭代 [12][13] - **资金支持**:背后有浙江省国土委、科技厅和国资平台支持,国家对星座体系非常支持 [13] - **商业模式** - **盈利方式**:之江实验室是非盈利机构,将部分权限放给共建方如国新宇航等,共建方可以盈利 [19][20] - **商业闭环**:之江实验室承担部分非盈利功能,商业公司完成盈利部分,投资主要由之江实验室等有背景的单位进行 [24] - **技术相关问题** - **散热问题**:卫星一半时间在上光面,一半时间在背光面,卫星贴有保温材料,上光面只有太阳能翻版吸收大量热量,散热不是问题 [20] - **与地面AIDC数据中心关系**:主要服务天上业务星,在少量余量时对地面数据做补偿,未来是否完全替换地面数据中心不确定 [21][22] - **轨道问题**:卫星轨道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23] - **组网问题**:目前自组网,留接口与星网互联,待星网二载芯小批量实现后接入,接入方式需与星网深度沟通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高分卫星数据情况**:高分卫星一张照片数据量可达几十G,辐射约两公里以上,均度可达一米甚至零点一米 [3] - **遥感卫星重访率问题**:传统遥感卫星重访率低,需至少三颗星对区域连续拍照,三体计算星座可降低卫星废裂式重访的星座数量 [9][10][11]
子公司再次“拖后腿” 中国卫星上半年预亏最高412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22:1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120万元至-2120万元,去年同期为850万元,由盈转亏 [2] - 预计归母扣非净利润为-4730万元至-2530万元,去年同期为231万元 [2] - 亏损原因包括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交付增量为主、子公司经营未显著改善 [1][2] 业务分析 - 宇航制造业务半年度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因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但日常支出持续发生 [2]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增量以低毛利率商业航天产品为主,利润贡献较小 [2] - 卫星应用业务受产品升级换代和市场竞争影响,子公司经营未明显好转 [2] 子公司影响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0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其中7家对净利润影响超10% [3] - 2024年3家子公司合计亏损超1.57亿元,导致公司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大幅下降 [3][4] -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因业务转型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合同签署晚致收入贡献少 [4] - 北京星地恒通因产品升级换代致新签订单大幅减少 [4] - 深圳航天东方红因合同签署晚、商业航天竞争加剧致利润空间下降 [4] 应对措施 - 公司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开辟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新赛道 [2] - 加强成本管理和风险防控,推动业务转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