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

搜索文档
津潍高铁东营南站德大线恢复运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5-26 10:06
津潍高铁东营南站德大线恢复运行 - 德大线恢复运行标志着津潍高铁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为全线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1] - 德大铁路全长265公里 因新建东营南站高架站房设计临时封锁229天后恢复运行 [3] - 恢复运行保障山东沿海经济带铁路高效联通 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提升运输效能 [3] 东营南站建设进展 - 新建东营南站总建筑面积74120平方米 站房面积39996平方米 采用"线侧+线上式"高架候车设计 [3] - 站房地下2层地上4层 建成后将实现7台20线的站场规模 [3] - 德大线恢复标志着东营南站建设进入新阶段 [3] 施工技术创新 - 中铁建工采用钢防护棚全封闭防护德大场4道 确保运营安全 [3] - 构建"智慧工地"系统进行施工模拟与方案优化 动态调整工序 [3] - 建立三级进度管理体系 制定小时级施工计划 与供应商签订保供协议 [3] - 针对深基坑支护等关键工程成立专项攻坚小组 采用"专家会诊+现场试验"模式 [3] 津潍高铁战略意义 - 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和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4] - 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山东半岛与京津冀、长三角的交通联系 [4] - 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和经济协同发展 [4]
津潍高铁迎来重大节点,东营南站德大线恢复开通
齐鲁晚报· 2025-05-25 16:07
津潍高铁东营南站建设进展 - 津潍高铁东营南站德大线恢复开通 标志着该关键节点顺利完成 为全线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1] - 德大线封锁段经过229天施工后恢复运营 全长265公里 连接京沪铁路黄河涯站至大莱龙铁路 [6] - 东营南站采用线上式高架站房设计 跨越德大场 黄大线 津潍场 总建筑面积74120平方米 站房面积39996平方米 [6][14] 项目工程技术措施 - 施工中采用钢防护棚全封闭防护德大场4道 构建智慧工地系统进行施工模拟与方案优化 [6] - 实行进度分级控制 搭建应急物资储备库 设立技术攻关小组采用专家会诊+现场试验解决技术难题 [6] - 站房采用线侧+线上式高架候车设计 地下2层地上4层 站场规模达7台20线 [14] 区域交通与经济影响 - 项目恢复山东沿海经济带铁路高效联通 为津潍高铁建成目标奠定基础 [6] - 津潍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将加强京津冀与山东半岛 长三角地区交通联系 [14] - 建成后将优化区域交通网络 提升运输效率 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和经济协同发展 [1][14]
渝昆高铁架梁忙
人民网· 2025-05-22 23:30
渝昆高铁建设进展 - 渝昆高铁昆明枢纽段架梁施工现场处于繁忙施工状态,施工人员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2][4][6][8][10][12] - 渝昆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约7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4][6][8][10][12] - 渝昆高铁云南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已完成97%,桥隧施工完成超90% [2][4][6][8][10][12] 中铁四局施工动态 - 中铁四局在渝昆高铁嵩明制梁场内进行箱梁安装和起吊作业 [2][6] - 中铁四局运梁机向八家村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架梁现场运送箱梁 [4] - 中铁四局架梁机在八家村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架梁现场施工 [10] - 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在八家村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架梁现场进行施工 [8]
通讯丨铁轨上的生态安全网——中企在肯尼亚铁路建设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新华网· 2025-05-22 16:31
铁路建设与生态保护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肯尼亚建设的标轨铁路项目采用中国标准、技术、管理和装备,极大降低跨境物流运输成本,推动东非区域互联互通 [2] - 铁路设计充分考虑生态保护,采用以桥代路方法,蒙内铁路全线建设桥梁79座、涵洞572座、防护栅栏900千米,防止影响动物栖息和迁徙 [2] - 为避开角马迁徙路线,铁路整体南移15公里,增加9座桥梁和12%工程造价 [2] - 内马铁路设计"分层通行"生态方案,包括14处地表开放式动物通道、150余处地下涵洞和6公里空中透光声屏障 [2] 生态保护技术创新 - 在噪声敏感区域优先选用低振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减少钢轨接头 [3] - 研发"震动唤醒装置",通过次声波引导象群改道 [3] - 首创"波纹消音钢轨"并定期打磨,降低列车噪音对河马栖息地的影响 [3] - 蒙巴萨湿地特制桥墩表面设计人工珊瑚礁孔洞,3年后形成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 [3] 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 - 资助蒙巴萨红树林社区巡护队发展至1200人规模 [4] - 开展斯瓦希里语生态课程,覆盖23所中小学 [4] - 与马赛族向导合作开发"生态预警APP",帮助37个游牧部落避开施工干扰区 [4] - 铁路沿线建造56个太阳能滴灌系统,提升牧民草场产量40% [4] - "筑路者生态银行"实现植被净增长230公顷 [4] 项目成果与认可 - 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局长称赞项目为"东方智慧编织的生态安全网" [4] - 铁路项目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证为"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标杆" [5] - 内罗毕国家公园相关负责人评价项目体现"发展与自然的共赢" [5]
越南总理:支持中国电建对越铁路投资经营方针 鼓励中企入局
快讯· 2025-05-21 16:30
越南铁路投资合作 - 越南总理范明政支持中国电建在越南铁路领域的投资经营方针 [1] - 中国电建希望与越南四家企业合作开展铁路项目 [1] - 重点合作项目为老街—河内—海防铁路线路 [1] 可再生能源及基础设施 - 中国电建计划在越南投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其他基础设施领域 [1] 技术合作与人才培训 - 越南建议中国电建支持铁路产业发展 包括科学技术转让 [1] - 合作内容涵盖高级技术人才培训及管理科学培训 [1] - 双方将探讨铁路运营解决方案的合作 [1] 企业合作意向 - 中国电建副总经理周家义率团队与越南合作伙伴会晤 [1] - 越南政府鼓励中国大型有信誉的企业参与铁路投资 [1]
渝昆高铁建设今日迎两大进展 站前主体工程已基本成型
快讯· 2025-05-21 10:11
渝昆高铁建设进展 - 渝昆高铁取得两项重大进展,包括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完成和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完成 [1] - 两项进展由中铁十八局承建,为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1] - 工程涉及连通下穿机场隧道的长水机场站 [1]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西支主桥合龙
人民日报· 2025-05-21 06:02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建设进展 - 昌九高铁控制性工程隆兴大桥西支主桥单孔320米跨度顺利合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 - 隆兴大桥由昌九城际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铁四院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承建[1] - 大桥位于江西南昌市境内,全长19公里,跨越赣江三条支流[1] 项目技术特点与战略意义 - 隆兴大桥采用公铁合建模式,集高速铁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三种交通方式于一体[1] - 昌九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1] - 项目建成后将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互联互通[1]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将显著提升江西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1] - 有助于促进南昌市与周边城市群的经济协同发展[1]
权威解读丨从4月份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长点
新华社· 2025-05-20 20:09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生产需求平稳增长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新动能积聚成长 [1]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 环比增长0 22%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 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 同比增长5 1% 环比增长0 24% [3]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7% 比一季度加快0 1个百分点 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均呈现回升势头 [5] 行业表现 - 基建投资保持5 8%稳定增长 制造业投资高位小幅回落但仍大幅高于经济增速 高技术行业如信息服务 计算机 航空航天维持两位数增长 [3] - 供给端3D打印设备 工业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维持高速增长 经济供需结构有所修复 [3] - 1-4月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 5%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 4% 比一季度加快1 1个百分点 [9] 政策与市场动态 - 货币财政政策协同发力 靠前发力对稳定内需起到积极作用 建议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刺激消费和有效投资 [7] - 外贸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 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推动外贸平稳增长 彰显强大韧性 [9] - 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如德赛集团组建电商团队加速"出口转内销" 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9] 新动能发展 - 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表现活跃 如宇树人形机器人展示创新应用场景 [5] - 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消费增速保持平稳 家电等品类通过政府补贴活动刺激需求 [5][7]
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跨明长城遗址连续梁合龙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18:55
项目建设进展 - 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跨明长城遗址连续梁顺利完成合龙 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全线贯通奠定基础 [1] - 银巴铁路是包银高铁支线工程 全长约115公里 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宁夏段站前2标段全长31 89千米 其中桥梁18 80千米 隧道1 217千米 桥隧占比62 75% [1] - 合龙的连续梁全长177 5米 位于贺兰山东麓洪积倾斜平原区与低中山过渡带 是全线施工重点工程之一 [1] 施工技术及环保措施 - 采用"悬臂浇筑+智能监控"工艺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和浇筑精度 确保合龙误差最小 [2] - 对明长城遗址范围安装防护围挡 禁止人员及机械进入保护区 施工垃圾集中吊装 避免大风天气影响遗址 [2] - 施工区域地表植被稀疏 砾石广布 生态环境脆弱 且需上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遗址 对施工技术 环保措施及文物保护要求极高 [1] 项目意义 - 银巴铁路建成通车后 内蒙古阿拉善盟将结束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不通铁路的历史 [2] - 通过接入银川高铁站 巴彦浩特镇将就近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 更好满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 [2]
这份国家级绿色清单,南京2项入选!
南京日报· 2025-05-20 16:57
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 - 项目采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负荷智能预测等技术,建设能碳虚拟电厂平台,实现园区企业碳排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和全链条管控 [2] - 项目建成后可聚合300兆瓦可调资源,包括100兆瓦分布式新能源和200兆瓦楼宇空调等灵活负荷,为区域电网提供100兆瓦调峰能力和20兆瓦调频能力 [2] - 项目创新研发能碳虚拟电厂系统,通过发电预测、负荷预测、优化调度等关键技术,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可调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4] - 项目采用电碳耦合和配微协同技术,构建智慧能碳管控平台,投产后接入100MW绿色电源和200MW灵活负荷,聚合资源规模超过30万千瓦 [6] - 项目预计促进区域新能源消纳率提升至90%以上,降低单位新增工业产值碳排放量超1% [6] 南京北站绿色低碳技术融合应用示范项目 - 项目采用光伏性能检测评估、实时力学分析的光伏系统调控方法等技术,建设屋面光伏系统、高效制冷机房和智慧能源管控平台 [65] -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70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4000吨 [65] - 南京北站是我国东西沿江大通道和南北粤海大通道交汇节点,总建筑面积69.21万平方米,是国铁集团近年来在建单体面积最大的铁路客站 [8] - 项目采用"1+4+1"绿色低碳技术体系,预计每年节约用电2000万度,减少碳排放1.61万吨,减碳率17% [9] 行业影响 - 这两个项目从技术创新、能源利用到智慧管控等环节,展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成果 [2][65] - 项目为同类园区新型电力系统和碳排放双控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在绿色铁路客站领域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6][9] - 项目入选全国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成为在全国推广绿色技术、提供绿色转型方案的窗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