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发

搜索文档
拟大手笔入主688585,智元机器人“跃上”科创板
新华网财经· 2025-07-09 09:20
上纬新材控制权变更 - 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通过持股平台智元恒岳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取得上纬新材控制权,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1][4] - 智元恒岳拟以7.78元/股价格受让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1亿股(24.99%),致远新创拟受让SWANCOR萨摩亚240万股(0.60%)及金风投控1776.73万股(4.40%),合计持股29.99% [4][5] - 智元恒岳拟进一步要约收购1.49亿股(37%),其中SWANCOR萨摩亚承诺以1.36亿股(33.63%)申报预受要约,整体交易后持股比例将达63.62%-66.99%,总对价约21亿元 [5][6][7]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该交易或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案例,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 [2] - 智元机器人2023年成立即跻身独角兽,2024年连续获腾讯领投、京东及产业资本参投的多轮融资,股东包括红杉、上汽创投、TCL等 [2][12] - 交易目的为整合产业链资源加速产业升级,智元将借助上市公司平台突破技术瓶颈并完善经营管理 [9][10] 标的公司上纬新材基本面 - 公司2020年科创板上市,主营环保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材料等新材料业务,2024年营收14.94亿元(+6.73%),归母净利润8868.14万元(+25.01%) [4] 智元机器人业务与技术 - 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自研核心零部件及整机制造,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覆盖工业智造、商业物流等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11][12] - 自主训练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启元",支持小样本泛化并已部署至多款机器人,7月新发布双形态轮足式机器人灵犀X2-N [12]
朗迪集团: 关于签订投资意向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11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不超过20 1667%的股权 总价不超过1 21亿元人民币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协议主体基本情况 - 目标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阳 持有目标公司36 2725%股权及嘉诺威99%股权 [4] - 嘉诺威为目标公司股东之一 持有23 9082%股权 [4] - 目标公司注册资本1419 6811万元 实缴1006 4224万元 [4] 交易标的财务数据 - 目标公司2025年资产总计3 89亿元 负债2 81亿元 所有者权益1 09亿元 [3] - 营业收入6127 91万元 营业利润-4630 59万元 净利润-4630 96万元 [3] 交易方案核心条款 - 收购方有权提名董事 设置2026-2027年业绩承诺期 [6] - 转让方需解除股权质押 确保标的股权无权利瑕疵 [7] - 排他期3个月 期间禁止与第三方接触 [8] 目标公司业务定位 - 核心布局LCP纤维 薄膜及树脂三大产品线 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10] - LCP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 光缆电缆等高端领域 [10] - 收购有助于拓展汽车电子 低空飞行等新兴市场 [10] 交易实施条件 - 需完成法律 财务 商业尽调且结果令收购方满意 [7] - 需取得目标公司股东会批准及放弃优先购买权 [6] - 过渡期需维持正常运营 不得设置股权转让限制 [9]
朗迪集团:拟以不超1.21亿元收购聚嘉科技不超过20.1667%股权
快讯· 2025-06-30 15:38
朗迪集团:拟以不超1.21亿元收购聚嘉科技不超过20.1667%股权 智通财经6月30日电,朗迪集团(603726.SH)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不超过20.1667%的股权,总价不超过1.21亿元。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行业内唯一具备 从高性能LCP纤维级基体树脂、改性树脂到高性能LCP纤维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及研发能力的高科技企 业。LCP作为一种高端特种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输送、光缆电缆、高端绳缆等关键领域应用广 泛,市场前景广阔。本次投资若顺利完成,将积极推动公司实现新材料板块补链强链,助力公司产品向 汽车电子、低空飞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 ...
AI浪潮之巅:国际政要、知名企业家纵论机遇、伦理与未来
新浪财经· 2025-06-27 09:01
AI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 AI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是学会"驯化"算法而非被算法驯化 成为运用数据创造独特价值的"首席人性官" [4] - 企业家应让AI成为洞察世界、服务用户的助手 但决策权需掌握在基于价值观和愿景的判断中 [4] - 在数据洪流中需保持对人性的温度、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担当 [4] 全球AI治理框架 - 需建立全球治理框架确保AI红利在所有国家间公平共享并管理风险 [7] - 应创建跨国人工智能机构防止技术滥用、缓解风险并坚守责任 [7] - 需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融入AI研发的伦理与安全标准 [7] 科技普惠价值 - 科技进步应以能触达多少需要帮助的人来衡量而非技术先进程度 [10] - 全球有13亿残疾人群体 科技应帮助这些被忽视的人重新恢复生活和回归社会 [11] - 科技阳光需照进每一个被遗忘角落 创新成果应惠及每个需要的人 [10] 汽车行业AI应用 - AI已全面融入汽车产业链各环节 是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13] - 需要跨学科、跨工业、跨产业的开放合作 无法单打独斗完成 [13] - AI将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全面重塑 [13] 农业AI赋能 - 中国有机认证产品较少 农业系统碳排放达180亿吨占总量34% [20] - AI需赋能农业计算碳排放量 未来行业鸿沟可能减少 [20] - 农业与工业思路应相互融合 [20] 医疗AI探索 - AI医疗是当前热门赛道 展现出许多可能性但实践效果待验证 [21] - 目标是通过AI、移动互联网、IoT将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 [21] - 探索方向包括为糖尿病患者提供AIoT医助 最终实现个人AI全科医助 [21] 材料研发AI加速 - 材料研发面临周期长、投资大、成功率低的问题 [25] - AI可大幅加速材料研发进程 帮助发现性能更优的材料 [25] - 当前材料研发如同沙滩表面捡贝壳 需新方法挖掘深层潜力 [25] VC行业AI影响 - AI对VC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美国硅谷60-70%资金投向AI相关企业 [27] - 中国接近50%的VC资金投向AI领域 [27] - AI前景的重要性被高度认可 [27] 企业级AI应用 - 生成式AI潜力大但企业级AI进展缓慢 [33] - 需先明确业务需求再驱动AI建设 否则都是伪AI [33] - 业务需求驱动的AI可显著提升企业效率 [33]
“耐心资本”迎来密集收获期
新华日报· 2025-06-27 07:31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0日登陆上交所主板市场 成为昆山创控基金群年内助推上市的第3家企业 也是苏州年内新增的第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1] - 华之杰2024年实现营收12.3亿元 净利润1.54亿元 拥有32项底层技术组合 专注于锂电电动工具和消费电子领域 [1] - 创控基金群于2022年8月设立规模10亿元的毅达科创基金 华之杰是该基金首个投资项目 创控基金群作为第六大股东以"耐心资本"陪伴企业成长 [1] -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成为科创板首家IPO上会并过会企业 突破分离纯化技术难题 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 [1] - 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25日登陆科创板 成为全省第700家境内上市企业 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58% 专利授权超120项 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基金投资策略与成果 - 创控基金群重点聚焦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 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投资具备"专精特新"属性或"小巨人"特质的科创企业 [2] - 高投毅达基金实现昆山地区返投7.9亿元 完成率超400% 2024年创新推出"品牌共建+平台运营"2.0合作模式 设立专业管理公司和本土化投研团队 [2] - 1-5月创控集团完成启明并购基金等5只基金组建 总规模超91亿元 通过基金投资向昆高新芯等3个重点项目注资近7000万元 [3] - 创控基金群总规模突破700亿元 累计支持480余家企业成长 [3] 区域产业发展与规划 - 创控集团通过基金投资 产业链整合 科技赋能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未来将聚焦"资本招商" 搭建"项目-资本-载体"对接平台 [3] - 集团将持续调研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创新型企业 推进链主产业投资基金和专项基金落地 提供资本运营 资源对接等增值服务 [3]
制造领域投融资日报(6月23日):智汇芯联获得战略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6-24 16:06
投融资事件统计 - 2025年6月23日共披露26起投融资事件,涉及25家国内企业和1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51.45亿元 [2] - 企业服务领域在数量上排名第一,汽车出行领域在金额上排名第一 [2] - 制造领域共披露3起投融资事件,涉及3家国内企业,融资总额约1.65亿元 [2] 制造领域投融资详情 - 智汇芯联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杰华特,该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家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服务商 [2] - 维盛复材完成A+轮融资,该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家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商 [2] - 见真机械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泰君安、元禾厚望等机构,本轮融资金额在本年度所有A轮融资中排名前50%,该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吉林省,是一家航天器部件制造商 [2] 数据说明 - 制造领域指的是生产制造、房产建筑、农业这3个行业 [2] - 融资金额统计中,模糊金融及未披露金额已根据规则估算并统一换算为人民币 [2] 产品介绍 - 亿欧数据致力于为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组织提供行业洞察工具和商业决策服务 [5] - 服务于大公司、细分领域龙头、政府单位、投研机构的战略、研究及市场部门 [5] - 帮助客户实现产业研究、情报监测和商业拓客等需求,支持低代码定制化开发 [6]
晶臻科技邢斌:用材料守护生命
上海证券报· 2025-06-21 02:41
浙江台州晶臻科技董事长邢斌穿着一件黑色夹克外套,在很多采访场合,他都乐于身穿这件衣服,因为 衣服的面料来自公司的代表性产品——碳纶新材。邢斌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这便利他随时展示面料的 超高温防火耐热特性。 2021年,"80后"邢斌开启了人生第三次创业,成立浙江台州晶臻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超高温不燃面料 碳纶新材的研发和生产。"碳纶新材"这一名词来自他自己的创造,因为碳既代表面料的颜色——黑色, 又代表了碳化这一特殊工艺。 经过晶臻科技的市场开拓与努力,在传统本质阻燃面料的基础上,公司碳纶新材将耐高温特性提升至 1800摄氏度,目前逐步应用在新能源、应急消防、航空航天及特种劳保等多个领域。 在邢斌看来,新材料最大的优点是任何传统行业都可以用新材料"再做一遍",所以市场空间巨大。他认 为,创始人要有"画饼"的能力,但这个饼不仅要画出来,还要真正做出来。"2024年公司最艰难的时 候,正是这种能力,让一起跟随创业的小伙伴,即使几个月没发工资,也坚定地相信这一梦想,最终让 碳纶新材问世。" 用材料守护生命 邢斌 ◎记者 操子怡 不过,在碳纶新材刚问世时,由于市场认知度不高,推广这一面料并不轻松。邢斌表示,创业初期他 ...
智能科技领域投融资日报(6月19日):楚光三维获得战略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6-20 16:52
1.楚光三维获得战略投资,该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湖北省,是一家传感技术提供商; 据亿欧数据统计,昨日(2025年6月19日)共披露17起投融资事件,涉及11家国内企业,6家国外企业, 融资总额约388.19亿元。 2.能利芯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上创新微、飞凡创投、力合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制造商; 数量TOP1为消费领域,金额TOP1为制造领域。 3.上海具身多模完成1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恒砥资本、宁波舜工,该公司总部位于中国 上海市,是一家AI基础设施提供商; 其中,智能科技领域共披露4起投融资事件,涉及4家国内企业,0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1.00亿元。 (更多行业投融资数据可查看:亿欧数据) 4.原集微科技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临创司南、复容资本、中科创星,该公司总部位 于中国上海市,是一家新型半导体材料研发商。 国内智能科技领域共有4家企业获投,融资总额约1.00亿元。 亿欧数据致力于为能引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组织,提供好用的行业洞察工具,高效的商业决 策服务。想要了解更多领域的详细投融资数据,欢迎访问亿欧数据。 【 ...
内蒙古"黑灯实验室"加速稀土新材料研发新范式
仪器信息网· 2025-06-18 15:01
黑灯实验室技术突破 - 黑灯实验室实现24小时无人化运行,依托AI与机器人技术完成全流程实验操作,无需人工干预[1][2] - 实验室配备20套实验舱,机器人精准执行补料、调控等操作,同步推进20项新材料实验[3] - 1套智能合成设备的研发效能相当于传统实验室百人博士团队的工作量[4] 商业化应用成果 - 实验室已成功转化4个科技项目,其中3项技术入选工信部2023年煤化工新材料示范平台项目[6] - 技术成果获国能煤化工等企业订单,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6] 包头稀土产业优势 - 包头稀土永磁、储氢、抛光材料产量全国领先,稀土交易所累计入驻企业826家(2024年新增60家)[7] - 2023年稀土产业产值达829亿元,投资规模同比增长3.3倍[7] - 新材料涂料普遍添加稀土元素镧、铈,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形成战略优势[8] 政策与产业目标 - 国务院明确要求将包头建设成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稀土应用基地[8] - 包头市2024年推进50项任务,力争稀土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并向1200亿元冲刺[8] - 内蒙古重点发展永磁、储氢等五大领域,推动稀土从"土"变"材"再到"用"的产业链升级[8] 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 - 内蒙古打造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等产业全国优势显著[9] - 实施"科技突围"工程,聚焦优势领域实现关键技术领先[9] - 黑灯实验室成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推动稀土资源向高附加值应用转化[9]
志特新材20250608
2025-06-09 09:42
志特新材 20250608 摘要 志特新材积极布局量子科技赋能 AI for Science,用于新材料研发,通 过分子层面计算,应用前景广阔,涵盖化工、能源、汽车、建筑材料和 医药等领域,市场规模预计达百亿甚至千亿美元。 公司在国内 AI for Materials 领域具备稀缺性,已在长三角区域进行布 局,有望绑定核心科技企业,且 A 股市场缺乏直接对标,政策或技术突 破将带来板块整体利好。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5.6 亿元,同比增长 24%,利润约 2,500 万元,同 比扭亏增 4,000 万元。预计二季度单季度利润 4,000 万至 5,000 万之 间,同比增速超 50%,全年预计接近 2 亿元,同比增长翻倍以上。海外 市场需求良好,高楼层项目资金流动性佳,竞争格局良好。 铝模板业务位于建筑工程靠前环节,若地产实物量出现向上拐点,公司 传统业务特别是国内铝模板业务将迎来业绩与估值双修复机会。 AI for Science 与量子计算结合是未来科研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摆脱人 类知识框架束缚,更容易发现隐藏规律和结构,公司已成功研发超级隔 热材料,研发周期大幅缩短。 Q&A 请简要介绍一下志特新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