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装
icon
搜索文档
国补继续!财政部已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25 18:53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安排 -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1月和4月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1] - 近期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 [1] - 剩余690亿元将在10月份下达 [1][3] 政策实施效果 - 上半年汽车、家电、家装、手机等商品销售额达1.6万亿元 [2]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2] - 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4% [2] - 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4.1% [2] - 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 [2] - 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2] 未来政策方向 - 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措施 [2] - 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2] - 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重点消费城市建设 [2] 资金监管措施 - 建立定期调度机制跟踪政策实施进展 [4] - 加大资金分配、兑付和使用情况的抽查检查力度 [4] - 严防资金挤占挪用、骗补套补 [4]
国补继续!财政部已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25 18:14
资金安排与下达 - 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了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并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 [1] -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1月和4月,财政部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1] - 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国债资金690亿元将在10月份下达 [3] 政策实施与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汽车、家电、家装、手机等商品销售额1.6万亿元 [2]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2] - 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2] 未来政策方向 - 财政部将按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 [2] - 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 [2] - 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城市建设 [2] 资金监管 - 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了定期调度机制,密切跟踪政策实施进展 [4] - 对资金分配、兑付和使用等情况加大抽查检查力度,严防资金挤占挪用、骗补套补 [4]
靓家居创始人坠亡,留下数亿债务窟窿,怎么办?
商业洞察· 2025-07-25 17:41
核心观点 - 房企暴雷的余震正冲击家装行业,华南知名家装企业靓家居突然宣布停业并进入破产清算,留下数亿债务窟窿[3][4][10] - 创始人曾育周疑似坠亡事件加速了公司崩塌,其生前曾抵押房产和借款但仍无法解决资金问题[9][27][37] - 公司倒闭导致大量消费者预付款和供应商欠款无法收回,行业惯用的"预付款资金池"模式暴露出严重问题[11][48][50] 公司突然倒闭 - 7月18日上午仍在直播带货,下午突然宣布停业,管理混乱导致消费者和员工措手不及[6][13][14] - 有消费者上午还在施工,下午施工队就撤离,公司总部仅提供登记债权和起诉维权的选项[17][18] - 部分合同签订主体在签约前已注销,装修款流入总公司,显示管理存在严重问题[24][25] 创始人情况 - 曾育周2001年创立靓家居,2008年首创388元/㎡整装套餐模式,被称为"整装校长"[32][33] - 2020年公司年营收达20亿高峰,2021年计划每周开新店,直营店超150家[34][35] - 房地产下行后公司陷入困境,曾育周2023年7月收到限消令,离世前三个月抵押房产借款[37] 债务与资产情况 - 公司债务估计2-4亿元(按营收10%-20%计算),但资产主要为租赁物业,价值有限[10][43][45] - 总部办公室、建材仓储基地和直营门店均为租赁,唯一值钱资产可能是总部一层楼[43][44] - 破产清算中消费者预付款偿还顺序靠后,已交95%装修款的消费者可能血本无归[47][48][49] 行业影响 - 家装行业受房企暴雷冲击严重,2024年平均每天倒下一家企业[8][51] - 行业普遍采用"预付款资金池"模式,盲目扩张和低价策略导致系统性风险[35][50] - 尽管市场规模仍达万亿,但行业信任度持续下降,亟需商业模式改革[50][52]
土巴兔发布2025上半年装修趋势:每百人中九十九个做资金托管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6
家装消费趋势 - 新增装修需求同比增长11 9% 资金托管渗透率达99% 付费质检用户同比增长120% [1] - 现代简约风格占比66 89% 日式原木风格成为新宠 轻奢 新中式等风格保持较高人气 [5] - 局改项目需求环比增长27% 微装项目需求环比增长29% 体现预算收缩趋势 [8] 装修预算变化 - 5-12万预算区间占比从70 38%下降至61 3% 减少近10个百分点 [3] - 5万以下预算区间占比从11 73%增至16 48% 提升近50个百分点 人数增长近一半 [3] - 12-20万预算区间占比也有显著增长 [3] 用户行为变化 - 装修决策周期拉长 30-90天决策周期占比上升 一个月内决策占比下降7个百分点 [16] - 超7成用户首选平台学习装修知识 包括短视频平台和专业家装平台 [20] - 男性装修决策占比从57 45%增至59 5% 男性更关注基础装修 女性偏向软装 [20] 平台服务发展 - 资金托管服务渗透率达99% 13年间为数十万用户挽回损失 2022年避免800余万元资金损失 [12][14] - 第三方质检服务用户增长120% 反映消费者对质量和资金安全的高要求 [12][14] - 平台直连工长和金属衣柜等性价比方案受年轻人青睐 [8]
华南整装巨头落幕:靓家居何以走到经营终点?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12:15
突然结业 - 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后公司宣布停止经营并启动债权登记[3] - 广州总部及约60家门店已关闭员工转为义务协助债权登记[7][8] - 业主装修项目停滞情况各异从仅付订金到工程过半均受影响[9] - 供应商及项目经理被拖欠款项最高达18万元含押金及工程款[9][10] 曾经辉煌 - 公司2001年创立2008年首创按平方米计价的"整装全包"套餐模式[14] - 高峰期全国拥有160家购物中心自营整装馆合作超500个品牌[15] - 区域头部地位显著以广东为核心覆盖华南市场[16] - 采用"明星代言+电视广告"及"0元设计"策略快速获客[18] 重资产模式 - 长期坚持购物中心直营店模式导致运营成本高企[5][21] - 全链条自营+强供应链整合模式在行业下行期压力剧增[21] - 截至2023年开设200家服务驿站覆盖2000+核心小区[22] - 低价策略导致服务品质受限投诉增多影响口碑[23] 外部环境冲击 - 疫情导致新房装修需求萎缩现金流恶化[5][20] - 房地产坏账冲击加剧供应链企业收紧账期[20] - 电商平台入场分流年轻消费者及品牌资源[20] - 数字化转型尝试效果不及专业平台[20]
华南整装巨头落幕:靓家居何以走到经营终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11:28
公司现状 - 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公司宣布停止经营并进行破产清算 [2] - 公司总部及各地门店已关闭,正在进行债权登记,涉及业主、供应商、服务商等多方债权人 [4][7] - 供应商欠款时间长达一年多,项目经理被拖欠工程款最高达18万元(含7万元押金) [8] - 业主面临装修中断问题,进度从刚开工到过半不等,部分仅支付订金 [7] 历史发展 - 2001年创立于广州,2008年首创按平方米计价的"整装全包"套餐模式 [9] - 高峰期在全国开设160家购物中心自营整装馆,合作品牌超500个 [9] - 采用"明星代言+电视广告"营销模式,通过"0元设计"策略快速获客 [11] - 截至2023年建立200家服务驿站,覆盖2000+核心小区,辐射超10000个小区 [14] 商业模式 - 战略定位全场景整装,涵盖新房装修、旧房翻新等业务 [10] - 产品走性价比路线,以低价整装套餐快速突破市场规模 [10] - 采用全链条自营+直营店经营的重资产模式,所有门店均为直营 [13] - 推行小区服务网格化,每个门店划分四个服务网格并配备专属团队 [13] 失败原因 - 长期坚持购物中心直营店模式导致运营成本高企 [3][12] - 疫情导致新房装修需求萎缩,现金流恶化 [3][12] - 行业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低价策略导致投诉增多影响口碑 [14] - 电商平台分流年轻消费者,传统套餐模式吸引力下降 [12] - 数字化转型尝试(如在线设计工具)效果不及专业平台 [12]
曾“1周1家新店”疯狂扩张,24年老品牌靓家居突然暴雷,债权登记联络人:我已被辞退,工资还没给我
华夏时报· 2025-07-24 21:30
公司现状 - 有24年历史的家装品牌靓家居突然破产停业,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1] - 公司发布停业通知称受房地产行业影响长期亏损,现已资不抵债,无力继续经营[1] - 公司官网已停止运营,电话无人接听,邮件被退回,无法联系[4]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经营,通知债权人登记债权,列出23家相关公司联络点[2] 受影响方 - 业主:有业主预支付11万元仅完成水电工程,三线城市100多名业主损失超300万元[3] - 员工:被突然辞退,拖欠工资和补偿金,有员工垫付工程款6万元未收回[1][2] - 供应商:有供应商被拖欠超百万元货款,正在维权[1][3] - 合作伙伴:欧派家居因靓家居欠款停止交付柜体,客户订单被删除[5] 扩张历史 - 2001年首家门店开业,2010年起密集布局线下大店,与地产商合作样板间[5] - 2021年在全国有超100家购物中心直营门店,以每周一家新店的速度扩张[6] - 门店数量快速突破一百家,营收总金额达到20亿元[5] 行业背景 - 家装企业暴雷案例近年频发,如东易日盛因扩张导致资金链问题[6] - 住范儿今年5月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800多个项目停工,拖欠3000余家供应商[7] - 行业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竞争激烈影响,监管不够完善加剧问题[7] 失败原因 - 经营模式、扩张策略、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失误[7] - 受家装行业市场需求萎缩、竞争激烈等大环境影响[7] - 扩张过于激进,资金管理不善,盘子太大导致风险[5][7]
靓家居创始人坠亡,留下数亿债务窟窿,怎么办?
凤凰网财经· 2025-07-24 21:13
靓家居倒闭事件概述 - 华南知名家装企业靓家居于7月21日发布停业公告,进入破产清算程序[2] - 公司倒闭过程突然,7月18日上午仍在直播带货,下午即通知全国停业[5][7] - 创始人曾育周于7月17日凌晨坠亡,被外界视为公司停业的导火索[5] 倒闭原因与经营困境 - 公司长期亏损,已资不抵债,直接原因是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9] - 2021年公司处于扩张期,年营收最高达20亿元,计划一周开一家新店,直营大店超过150家[19] - 房地产企业暴雷后,公司接单减少,为拉新客户推出超低价套餐(如19800元拎包住),并不断拉长对供应商的账期[19] - 公司上百家直营店每月需耗费超千万元资金,创始人曾抵押个人房产并向亲友借款仍无法解决刚性支出[20] 债务规模与资产情况 - 业内人士估算其债务规模在2亿至4亿元之间,依据是行业负债通常为营收的10%-20%,而公司高峰期营收为20亿元[25] - 公司资产价值不高,主要资产为总部办公室(租赁)、建材仓储基地(租赁)、直营门店店面(租赁)及部分应收账款[24] - 有供应商反映被拖欠货款至少300多万元,且从今年开始付款周期明显变长[11] 对各方的影响 - 消费者面临损失,有客户支付17万元装修款但工程未动工,另有客户支付95%款项后工程仅完成一半[6][26] - 供应商和员工同样面临欠款无法结清的风险,债权人需前往23个城市的指定联络点登记[10] - 与另一家暴雷企业住范儿不同,靓家居缺乏善后处理小组,仅提供债权登记选项[21][23] 行业背景与模式问题 - 家装行业正经历寒冬,2024年平均每天倒下一家企业,上市家居企业普遍亏损[27] - 行业惯用的“预付款资金池”模式存在风险,客户签合同需交40%款项,材料进场再交55%,尾款5%在工程结束后支付[26] - 尽管行业规模动辄万亿,但盲目扩张、低价竞争等问题持续削弱消费者信任[27]
中午在直播,下午就停业!知名家装品牌爆雷,分公司注销后还在签约、开票
凤凰网财经· 2025-07-23 21:58
公司经营异常事件 - 家装连锁品牌靓家居珠海门店突然宣布停止营业,导致已签约消费者工程停滞,涉及金额从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2][3] - 公司官网无法访问,7月21日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债权登记公告,称相关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停止经营[3][5] 合同签约主体问题 - 消费者合同签约主体为"珠海市创靓家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摩尔分公司",但该分公司早在签约前一个月(5月30日)已注销[3][6] - 典型案例显示:6月8日签约的20.98万元工程合同、6月23日11.9万元合同、6月24日合同均使用已注销分公司名义签约[5][6][7] 资金流向异常 - 合同约定收款账户为总公司"珠海市创靓家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但实际收据加盖的却是已注销分公司的收讫章[8][9] - 所有装修款最终均转入珠海靓家居总公司账户,形成"注销分公司签约-总公司收款"的资金归集模式[10] 公司股权结构 - 珠海靓家居与广州靓家居存在共同股东曾育周(持股90%)、陈敏华(持股10%),显示品牌关联性[3] 法律风险分析 - 律师指出注销后继续使用分公司名义签约属冒用主体行为,合同无效[15] - 若存在故意隐瞒注销事实,相关人员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或伪造印章罪[15] - 总公司因统一管理品牌宣传、合同模板等,应承担履约责任或连带责任[15]
警惕!知名家装品牌靓家居停业前夕,合同里藏着这种“怪操作”:分公司5月已注销,6月还在替总公司签约、开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8:03
公司运营异常 - 靓家居珠海门店突然宣布停止营业,引发消费者和供应商关注 [1] - 公司官网无法打开,显示运营异常 [2]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发布停止经营公告,并要求债权人登记债权 [4] 合同签约问题 - 消费者与已注销的珠海市创靓家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摩尔分公司签订装修合同 [2] - 摩尔分公司在2025年5月30日已注销,但6月仍与消费者签约 [4][6] - 合同约定收款方为总公司,但实际加盖的是已注销分公司的收讫章 [8][10] 消费者遭遇 - 消费者支付数万至十几万元装修款后,工程未推进 [2] - 张雪梅支付3万元定金和5万元预付款,合同总金额20.98万元 [4] - 陈先生合同金额11.9万元,李茗合同金额未披露但同样遭遇 [7][10] 公司股权结构 - 珠海靓家居与广州靓家居股东均为曾育周(90%)和陈敏华(10%) [2] - 摩尔分公司负责人为曾育周,关联企业273家 [3] 法律风险 - 分公司注销后仍以该名义签约属于冒用主体行为,合同无效 [12] - 参与人员若故意隐瞒分公司注销事实,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或伪造印章罪 [12] - 总公司统一管理品牌和收款账户,应承担履约责任或连带责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