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小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第9个“中小微企业日”来了 广东中小企业达774.5万家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21:47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中国中小企业数量超60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达81万亿元 [3] - 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3] - 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达774.5万家,同比增长6.8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 [4] 政策与倡议 - 加力优化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环境,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 - 着力强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实现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3] - 合力深化中小企业务实交流合作,支持中小企业扩大国际合作,支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效率、韧性、活力 [4] 活动与计划 - 发布2025年新粤商培训计划、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5] - 邀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企业代表分享成长故事 [5] - 解读宣讲《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及支持中小企业税收、金融政策措施 [5] 未来发展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发展环境、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公共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7]
龙华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三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4:36
龙华区中小企业培育成果 - 龙华区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三,构建了重点小巨人引航、小巨人企业示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先行、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撑的发展体系 [1] - 2025年各梯度认定和申报数量取得突破:重点小巨人新增17家(全市第三),专精特新"小巨人"新申报268家(全市第二),创新型中小企业新申报1043家(全市第一) [1] - 截至目前累计认定重点"小巨人"企业2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940家 [1] 企业培育机制 - 建立四级联动种子企业培育库(重点小巨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实行分级认定和梯队培养 [2] - 形成"培养一批、成熟一批、认定一批、补充一批"的递进式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采取差异化培育策略 [2] - 对接近评价标准的企业指导补齐短板,对暂时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建立长期跟踪机制 [2] 企业成长支持措施 - 2025年通过多种渠道发放政策宣传手册6000余册,开展专题宣讲活动10余场,服务指导企业超1000家 [3] - 建立专项辅导申报群,提供线上线下"一对一"申报服务,提升申报材料质量和通过率 [3] - 出台专项政策从财税、融资、研发等8个维度加大扶持力度,构建企业发展良好生态 [4] - 采用"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模式为优质企业提供产业空间 [4] 企业服务优化 - 建立双轨服务体系:"四上企业专办+规下企业统办",累计处理诉求142个(专精特新企业96个) [6] - 创新推出企业诉求服务办理平台,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6] - 为"专精特新"企业定向分配人才住房282套,惠及203家企业 [6] 产品推广支持 - 动态更新"专精特新"企业产品目录和创新产品与服务目录 [4] - 搭建政企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对接,助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4]
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会见意大利企业与“意大利制造”部副部长瓦伦蒂诺·瓦伦蒂尼
快讯· 2025-06-25 20:30
中意产业合作 - 中方愿同意方一道深化汽车、船舶、中小企业、工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1] - 中方支持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兴业 希望意方提供公平透明开放的营商环境 [1] - 意方高度重视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愿推动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产业合作和谐发展 [1] 合作框架 - 双方将落实工业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1] - 合作将在两国政府《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框架下推进 [1]
李毅中:服务中小企业应下沉到县域
经济观察报· 2025-06-24 17:04
政策支持与行动 - 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由17部门联合开展,重点从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五个方面推进,并设立6月为"中小企业服务月" [1] - "法律护企"强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惠企"要求保持政策稳定连续,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 [1] - 央企国企被定位为国民经济"脊梁",需通过优化布局和开放产供链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1] 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 创新型中小企业被认定为更具活力和创造力,需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建设工程 [2] -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产供链实力、韧性和安全性,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形成梯次优质企业体系 [2] - 县域经济占全国GDP38%,工业增加值占全国40%,规上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集群有四成在县城,建议将县域中小企业作为帮扶重点 [2] 新质生产力与创新 - 中小企业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需成为技术红利的"传导器"和"放大器" [3] - 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重塑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动能 [3] - 中国工业报社将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工业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向未来",并发布《2025新质生产力趋势与实践研报》 [3] 行业活动与平台 - 中国工业报社召开融链向"新"沙龙,围绕新质生产力、数智赋能、共链共生、制造出海、产学研用融通等前沿话题展开讨论 [1] - "创新强企"活动已部署专精特新、融通发展、成果转化、质量提升、数字化升级等内容,建议行业协会组织细分行业技术交流活动 [2] - 中国工业报社作为主流媒体,将通过实战交流和经验分享助力中小企业融链向"新"、创新引领、智慧升级 [3]
四川出台工作方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把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起来专项治理
四川日报· 2025-06-20 08:31
专项治理背景 - 某中小制造企业因国有企业长期拖欠账款导致资金链濒临断裂[1] - 某企业在政府项目招投标中遭遇隐性门槛无法参与竞争[1] - 四川出台《四川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部署"五个专项治理"[1] 专项治理内容 - 重点整治市场准入不合理条款和招标投标隐性门槛[3] - 解决政府拖欠国企、国企拖欠民企的"三角债"问题[3] - 治理执法司法领域不作为慢作为和"程序空转"问题[3] - 规范执法检查过多过频和"小过重罚"现象[3] - 采取偿债资金封闭运行推动"连环清"机制[3] 治理机制创新 - 建立"1+N"推进模式由省发展改革委整体牵头[5] - 多部门协同推进按月调度进展[5] - 设定量化目标和整改时限要求[5] - 建立线索征集渠道核查处理企业反馈[5] - 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进展与典型案例[5] 治理意义 - 短期能快速中止债务链救活中小微企业[3] - 中长期可修复产业循环降低系统性风险[3] - 塑造市场规则优化整体发展环境[3] - 体现四川刀刃向内精准破障的决心[4]
重庆“千帆出海”推动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中小企业"千帆出海"行动核心内容 - 重庆市经信委推动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1] - 行动基于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优势 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1] 建立企业出海基础台账 - 通过专项调查 企业座谈 实地走访收集中小企业出海意愿和需求[1] - 明确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 重点群体出海国别地区和服务诉求[1] - 提升服务工作精准性[1] 加强出海政策宣传 - 线下举办专题培训和交流座谈[1] - 线上通过"渝企赋能学堂"解读海外政治环境 法律法规 政策准入等信息[1] - 加大出海实践案例宣传力度 提升企业对出海前景认识[1] 拓展海外市场渠道 - 发布境外展会目录 支持参加德国汽车展 美国电子展 首尔食品展等国际展览[2] - 联合海外商协会举办撮合对接活动[2] - 组建企业出海服务资源池 提供市场调研 海外对接等公共服务[2] 强化金融支持 - 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 推介金融机构优质出海产品和服务[2] - 鼓励银行创新跨境融资产品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2] - 支持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机制[2] 加大人才供给 - 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3] - 开发国别贸易投资环境 金融税务法律风险防范等培训课程[3] - 支持企业申报急需紧缺岗位 给予政策支持[3] 完善权益保障 - 实施"贸法护千帆"行动 开展涉外商法培训[3] - 集聚跨境金融 法律 财务专家资源提供公益咨询[3] - 提供合同审查 合规咨询 争议解决 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3]
跨境投融资将更加便利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 -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涉及深化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优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3方面共9项具体政策 多项前期试点政策将推广至全国 [1] - 取消外商直接投资(FDI)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 境外投资者可直接在银行开立前期费用账户并汇入资金 无需预先登记 [1] - 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 此前已在19省市试点 现推广至全国实施 [2] 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 - 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全国统一提高至等值1000万美元 创新积分制遴选企业额度提高至等值2000万美元 [3] - 此前17省市高新技术等企业外债额度为1000万美元 其他省市为500万美元 新政策统一并提高额度 [2][3] - 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增加研发投入 推动技术进步 [3]
99%德国中小企业恐后继无人?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呼吁政府紧急采取应对措施
环球时报· 2025-06-11 06:47
德国中小企业继承危机 -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调查显示约23.1万家中小企业因找不到继承者计划在年底前关闭,占德国中小企业总数的99% [1] -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呼吁政府紧急提升中小企业吸引力以解决继承者短缺问题 [1] 典型案例与行业现状 - 62岁暖通空调公司所有者鲁道夫·基斯林面临继承困境,子女不愿接手且员工缺乏信心承担 [1] - 德国正经历二战后最长经济衰退潮,中小企业继承问题对欧洲最大经济体构成重大威胁 [1] - KfW专家指出当前中小企业考虑关闭的数量为监测以来最高水平 [1] 问题根源分析 - 超55岁中小企业主占比从10年前的20%升至当前超50%,老龄化加剧继承危机 [2] - 42%中小企业不考虑家族成员继承,非家族继承者因偏好大企业而难以寻找 [2] 政府应对措施 - 德国经济部推出免费对接网站和低利率贷款等政策支持继承者匹配 [2]
一季度末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为49.6%
快讯· 2025-05-30 19:58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情况 - 一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为49.6% 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 [1] - 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为27.18万家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3.33万亿元 同比增长24% [1] 贷款增速对比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整体增速高17.1个百分点 [1]
香港商经局:多措并举助力中小企融入ESG理念 提升香港企业竞争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14:14
香港中小企业ESG发展现状与政府支持措施 - 香港中小企业数量超过34万间,占香港企业单位总数98%以上,但在融入ESG理念时面临成本上升和知识缺乏等挑战 [1] - 大企业和上市企业已普遍将ESG融入管治架构、业务决策流程和财务汇报范畴,而中小企业因资源有限需要更多专业支持 [1] 香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ESG的具体措施 - 工业贸易署"BUD专项基金"针对性资助企业绿色转型项目,包括碳审计、生产线升级等,每宗申请资助上限为80万元 [2] - "工商机构支援基金"资助项目帮助中小企业评估及披露碳足迹、管理碳排放,今日举办的亚太区中小企ESG论坛即由该基金拨款资助 [2] - 工贸署在"中小企连线"网站设立一站式专题网页,提供减碳、碳审计等资讯,涵盖本地及境外碳排放贸易政策 [2] - 工贸署、贸发局、生产力促进局等机构今年已筹办五场ESG主题研讨会,并将持续举办相关活动 [3] ESG对香港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 - 安全稳定的环境、和谐共融的社会和良好企业管治是吸引国际投资者和专业人士来港发展的重要因素 [3] - 香港特区政府作为合作伙伴,通过多项措施支持企业ESG发展以提升本地企业竞争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