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豆种植与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大豆业因中国停购受挫?解读中国强大消费力的背后真相
搜狐财经· 2025-10-19 08:20
中国大豆进口动态 - 2025年5月之后中国确实暂停了从美国采购大豆 2025年1月至9月美国粮食船靠岸次数同比减少56% 从72艘降至32艘 且7月后无美国大豆船靠岸 [3] -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2213.42万吨 占进口总量21.07% 但2025年1月至7月进口量仅590万吨 降幅显著 [3] - 2025年初关税生效前曾出现集中采购 1月至2月出口量激增84% 但4月关税加征后采购彻底停止 [4] 美国大豆行业影响 - 中国是美国大豆第一买家 2024年美国大豆出口额245.8亿美元 其中126.4亿美元来自中国市场 占比超过50% [4] - 日本和韩国等买家合计份额不足10% 无法弥补中国需求缺口 [4] - 截至2024年12月1日 美国旧作大豆库存总量达31亿蒲式耳 同比增长3% 面临丰产不丰收窘境 [4] - 若中国至11月中旬不恢复采购 美国可能损失1400万至1600万吨订单 相当于丢失半个核心市场 [4] 中国大豆消费需求 - 中国年大豆消费量超1.2亿吨 其中国内产量约2000万吨 超过80%需求依赖进口 [5] - 进口大豆中约80%用于压榨豆粕 豆粕是养殖业核心蛋白饲料 年消耗量超7000万吨 支撑5000多万吨猪肉和2000多万吨禽肉等肉类生产 [5] - 约20%进口大豆用于压榨豆油 豆油占中国食用油市场40%份额 年消耗量超1500万吨 [6] 中国供应链调整策略 - 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 2024年巴西成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 进口量7464.68万吨 占比71.07% 平均价格每吨3475元 [7] - 同时增加从阿根廷进口410.18万吨 从乌拉圭进口202.5万吨 并扩大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进口 2024年俄罗斯对华出口增长30% [7] - 推动国产大豆产能提升 2024年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黑龙江新增种植面积1000万亩 [8] - 推广高油高产大豆品种 2024年推广面积3437万亩 占全国22% 单产提升至133.3千克/亩 [8] - 推行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2024年豆粕在饲料中占比下降0.5% 节约158万吨豆粕 相当于减少大豆进口需求 [8] 行业长期趋势与影响 - 中国调整进口结构旨在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2024年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到岸价每吨4076元 比巴西大豆贵15% 加征10%关税后价差扩大至45美元/吨 [9] - 农业农村部预测 至2025年中国大豆自给率将从15%提升至18% 2034年单产将比当前提升近40% 进口量将逐步缩减 [9] - 南美国家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和优化物流巩固供应地位 美国面临市场份额争夺加剧的挑战 [10]
中国大豆破局,二十年博弈夺回定价权!
搜狐财经· 2025-10-19 06:46
当前贸易格局剧变 - 2025年夏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装船量为0[1] - 自2025年5月起,中国未再进口美国大豆[1] - 美国预计2025年全年将损失1400万至1600万吨对华大豆订单,相当于其年产量的三分之一[3] 贸易格局剧变的原因 - 美国政府加征125%对华关税,完全抵消美国大豆价格竞争力[3] -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3%关税,使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完全失去价格优势[3] - 美国多地大豆因滞销而堆积发霉甚至被焚烧,农场主承受巨大压力[3][27] 中国市场的应对与现状 - 中国超市货架上豆制品供应充足,未受贸易争端影响[1][27] - 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来源战略,将巴西培育为主要替代供应国[10][12] - 2024年中国大豆自给率提高近7个百分点,国内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25] 巴西供应链的崛起 - 巴西大豆产量从2015/16年度的9570万吨增长至2025/26年度的1.12亿吨[15][16] - 中国企业投资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如中粮集团投资2.85亿美元建设桑托斯港出口码头[16] - 巴西"大豆走廊"专用铁路网络使物流成本下降28%,装载时间从120天缩短至60天[16][19] 产业格局与贸易规则重构 - 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上,越来越多国际贸易商开始使用人民币计价的大豆合约[19] - 中国形成"国内保障基本供给、海外确保稳定供应"的双轨制发展模式[25] - 人民币结算、订单融资、基建换资源等创新正在改写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规则[28] 历史背景与产业演变 - 中国曾是大豆净出口国,但2003年产业遭遇猎杀,国际粮商一度控制中国85%榨油产能[9][10] - 美国大豆产业在20世纪初依靠从中国收集的4000多份种质样本实现腾飞[7] - 中国启动长达二十年的"大豆反击计划",逐步摆脱对美国大豆的依赖[10][28]
中国不买大豆美国慌了,为啥中国大豆消费这么强?
搜狐财经· 2025-10-15 02:48
中国大豆消费规模与驱动因素 - 中国年大豆消费量高达1.2亿吨,相当于每日消耗270万包,消费规模居全球首位[1] - 大豆消费的90%用于榨油和制作饲料豆粕,豆粕在饲料总量中占比超过90%[1] - 饮食结构变化是核心驱动因素,中国年肉类产量超过9000万吨,每10个中国人消费的肉蛋奶中约有3斤源自进口大豆的贡献[4] 中国大豆供应结构与进口依赖 - 国内大豆年产量约为2000万吨,仅能满足不到17%的总需求,自给率低[3] - 国内大豆生产受耕地资源约束,18亿亩耕地需优先保障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大豆种植面积有限[3] - 大豆进口依赖度高,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形成了巴西、阿根廷、美国的“铁三角”格局[3]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与中国策略转变 - 中美贸易战后进口来源地显著转变,巴西在中国大豆进口中占比从贸易战前约40%上升至70%以上,美国份额降至21%[3] - 中国积极推动进口渠道多元化,开拓俄罗斯、非洲等新来源地,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3] - 进口策略转变对美国大豆产业造成冲击,曾导致美国2200万吨大豆滞销,大豆价格暴跌[3][4]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与未来发展 - 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通过补贴、粮豆轮作等方式扩大种植面积,过去11年单产提升13.66%[6] - 黑龙江、内蒙古是国产大豆主产区,贡献全国超50%的产量[6] - 国产与进口大豆形成差异化分工,进口的99%为出油率高的转基因大豆用于榨油和饲料,国产高蛋白大豆主要供食用[6] - 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掌握主动权,保障粮食安全,而非单纯依赖进口[6][8]
美国大豆堆成山,特朗普全球急救市!
搜狐财经· 2025-10-10 04:12
美国大豆产业现状 - 2025年秋美国中西部大豆出现严重滞销,仓库堆满,市场异常冷清 [1] - 爱荷华州农民反映往年同期中国买家已预订约1300万吨大豆,而2025年连一份订单都没有收到 [3] - 自2025年5月起,中国对美国大豆采购量骤降为零,为近三十年所未有 [5] 中国市场流失的影响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占全球约五分之三,其停止采购对美国大豆产业构成历史性危机 [6] - 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约40%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20%左右 [7] - 中国市场在过去五年贡献了美国大豆出口的40%以上,缺口达几千万吨 [14] 贸易摩擦与价格竞争力 - 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约23%的进口关税,叠加其他税项使整体税率飙升至约34%,导致美国大豆完全失去价格竞争力 [8] - 南美大豆凭借价格优势和稳定供应成为中国主要替代来源 [10] 南美供应商的崛起 - 中国将未来五年大豆进口目标的65%转向南美洲 [7] - 从2024年9月到2025年7月,中国从阿根廷和乌拉圭进口了总计500万吨大豆 [10] - 2025年4月初的一周内,中国与巴西达成了240万吨的大豆采购协议 [10] - 阿根廷取消大豆出口税后,中国买家在两天内订购了至少40船(超260万吨)阿根廷大豆,预计销售额达70亿美元 [14] 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与效果 - 特朗普政府在全球寻找替代买家,向墨西哥、欧盟、日本、印尼等市场施压,并开拓印度、非洲等新市场 [11] - 孟加拉国为“取悦特朗普”增加了超40万吨美国大豆进口,越南承诺购买价值超14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含大豆) [13] - 政府计划动用100亿至140亿美元的援助金帮助农民,资金来自关税收入 [14] - 行业人士评价政府补贴仅是“创可贴”,无法替代稳定可靠的市场,难以弥补中国市场巨大缺口 [13][14] 全球贸易格局的结构性变化 - 中国加强国内大豆生产,预计2025年产量达2100万吨,并建立了约4500万吨储备 [15] - 中国推进豆粕替代品研发和“无豆养猪”技术,以减少对进口依赖 [15] - 巴西港口扩容,阿根廷增产,越南、印尼饲料厂与南美签订合约,美国大豆难以恢复原有市场份额 [15] - 印度因国内农业保护政策强硬,不敢轻易开放市场接纳美国大豆 [13]
中国买阿根廷大豆后,特朗普全球范围找买家,连印度都不愿买单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10
阿根廷政策调整与市场反应 - 阿根廷政府于9月下旬宣布暂时取消大豆出口税 [1] - 政策宣布后两天内中国买家采购20船阿根廷大豆总量达130万吨 [1] - 截至9月25日中国采购量增至35船阿根廷大豆总量接近230万吨大部分安排在11月装船 [1] - 阿根廷通过降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因大豆品质与美国相近中国买家转向更划算的进口渠道 [4] 美国大豆出口市场份额变化 - 2025年1至8月中国进口7331万吨大豆中巴西占71.6%美国仅占22.8% [3] -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指出中国市场本应占美国大豆出口的8%至9%但目前数字为零 [3] - 去年中国从美国购买价值126亿美元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 [3] - 自5月以来中国几乎没有购买美国大豆巴西和阿根廷供应链已稳固占据市场 [10] 美国豆农困境与政府应对 - 美国豆农面临大豆积压难题特朗普政府未及时响应行业达成贸易协议的呼吁 [1][10] - 政府考虑用100亿至140亿美元关税收入救助农民但仅能缓解短期压力无法解决失去中国市场的长远问题 [3] - 行业代表明确表示需要的是市场与贸易伙伴保持良好关系而非政府救助 [5] - 特朗普政府正努力寻找新买家如说服非洲亚洲国家增加购买并向印度等新市场推广 [6] 替代市场需求分析 - 孟加拉国今年购买40多万吨美国大豆但市场容量有限无法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 [8] - 印度自身生产大量大豆进口美国大豆可能激怒本国农民影响贸易策略 [6] - 加拿大等国家的需求远不足以替代中国曾经占据的庞大市场份额 [8]
阿根廷见缝插针,卖给中国了20船大豆后,美国豆农说出了心里话
搜狐财经· 2025-10-07 03:27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作为全球大豆超级买家,其采购动向正改变国际大豆贸易格局,美国大豆的市场地位受到冲击[1] - 阿根廷政府取消谷物出口关税的政策,迅速吸引中国买家下单至少20艘船大豆,总计约130万吨,价值数十亿美元[1] - 中国预计全年大豆进口量约为1亿吨,今年前8个月已进口7331万吨,剩余约2600万吨采购额度[3] 美国大豆产业现状 - 2022年中国购买了美国超过50%的出口大豆,但当前采购停滞,导致美国大豆销路堪忧[3] - 美国豆农将市场流失归因于本国高关税政策,而非阿根廷竞争,急切呼吁政府与中国达成大豆协议[1][3] -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关税收入补贴方案未明确金额和分配方式,豆农认为补贴无法替代实质市场需求[4] - 数据显示2015-2024年间,中国购买了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失去该市场对产业链构成风险[4] 阿根廷大豆产业机遇 - 阿根廷大豆出口潜力高达2000万吨,2024年产量从旱情中复苏,谷物收成储量丰富[4] - 政策变动使阿根廷豆农直接受益,取消出口关税虽非永久性,但短期内显著增加收入[1] 中国供应链战略布局 - 中国在全球农产品市场采取多元化策略,与巴西签署长期协议,为阿根廷开辟绿色通道[6] - 供应链备份充足使中国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巴西作为稳定供应渠道,阿根廷成为新供应源[6] - 多元化采购策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依赖,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7]
美议员与驻华大使闭门会:中国买美国大豆?不抱希望了
观察者网· 2025-10-01 15:55
贸易冲突对农业出口的影响 - 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在本季对美国大豆的订单量为零[1] - 美国农业部长承认农业经济因失去中国等贸易伙伴市场而状况不佳[1][6] - 美国大豆出口旺季期间,中国买家转而抢购阿根廷大豆,对美国出口造成重击[5] 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 联邦政府正在争分夺秒工作,预计很快会宣布农业救助计划[1] - 美国政府计划使用从关税中收集的资金来援助陷入困境的美国农民[6] - 美国农业部长表示相关援助公告可能在下周公布[6] 阿根廷的竞争态势 - 阿根廷政府在暂停征收农产品出口税期间,登记出口了40船11月至12月船期大豆,大部分销往中国[4] - 阿根廷通过取消谷物出口税以更低价格向中国销售大豆,抢占了本属于美国的销售窗口[6] - 阿根廷的出口行动导致美国大豆价格持续下跌[6] 美国农业面临的市场困境 - 美国农民在为玉米和大豆的大丰收做准备时,却面临部分市场关闭,导致农产品无处可售[6] - 参议员指出农民应该成为贸易谈判的首要考虑,谈判代表应为其争取协议[5] - 农业州的共和党议员对贸易政策感到沮丧,并担心中期选举前景[3]
大豆对华出口清零,美国声称即便是政府停摆,也要继续加征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30 10:46
贸易争端起因 - 美国政府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芬太尼关税,引发贸易争端 [1] - 中国作为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使其在中国市场失去价格优势 [1]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自今年5月起,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订单量为零,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客户 [1] - 中国转而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大量进口大豆 [1] - 美国豆农陷入恐慌,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将当前危机形容为最高危险等级的五级火警 [1] - 即便中美立即达成贸易协议,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对豆农为时已晚 [1] 政策立场与博弈 - 中国商务部表态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美方应率先取消不合理的芬太尼关税 [5] - 美国农业部长宣布将用关税收入补贴受损农民 [5] - 美国国土安全部强调政府停摆也不会影响关税征收工作,显示出强硬态度 [8]
中国停购大豆,特朗普出招的前一刻,美国遭到了“后花园”的背刺
搜狐财经· 2025-09-26 20:32
大豆市场供需动态 - 新一季美国大豆即将收割,但作为全球最大买家的中国却迟迟没有下单,这是近年来的头一遭 [1] - 今年美国大豆出口比去年少了500万吨 [3] - 中国现有库存能撑到12月底,加上大约600万吨储备,能熬到明年2月巴西新季大豆上市,没必要从美国进口 [5] - 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2025/26年度大豆总采购量会有1.12亿吨 [6] 主要生产国竞争格局 - 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阿根廷突然宣布,临时取消26%的农业出口税,政策持续到10月31日,与美国大豆收割季撞车 [3] - 截至上周,阿根廷大豆价格比巴西低10%还多,和美国大豆价格持平 [3] - 阿根廷政府取消出口税旨在刺激大豆出口,快速回笼外汇,并为阿根廷农民手中囤积的2000万吨大豆寻找出路 [5] - 中国进口大豆已形成“巴西为主、美国为辅”的格局,2024年从巴西进口占比高达71.1%,美国只占21.1% [5] - 今年上半年6月份,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占中国当月进口总量的86.6% [5] 价格与市场反应 - 阿根廷取消出口税的消息落地后,美国大豆价格应声跌至一个多月来的谷底 [3] - 阿根廷的举措使中国买家能够“货比三家”,获得更低价的大豆 [5] 贸易格局与战略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一路跌至去年的20%左右 [8] - 中国通过优化进口结构,实现了大豆来源多元化,除了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也在填补份额 [8] - 中国建立的多元化供应和储备体系使其在贸易谈判中腰杆更硬,避免了被单一供应国“卡脖子” [8]
中国订单至今为零,巴西收获240万吨订单,美国豆农痛苦喊话特朗普
搜狐财经· 2025-09-24 17:10
当前中美大豆贸易现状 - 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大豆采购国,在2024年大豆丰收季未从美国采购一粒大豆,采购量为零 [1][5] - 中国转而向巴西下达240万吨的大豆订单,该订单需要40艘巨轮进行运输 [1] -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34%的关税,显著提高了采购成本,这是当前贸易格局变化的关键原因之一 [5]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的战略转移 - 巴西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大豆供应国,2024年进口量达746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比重超过70% [19][22] - 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从2015年的2841万吨(占比34.78%)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2213万吨(占比21%)[22] - 中国通过投资港口、修建铁路、改良种植技术等方式扶持巴西大豆产业,构建稳定可预期的供应中心 [21] - 中国同时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作为大豆供应来源,利用地理优势通过铁路运输,以规避海运风险 [22][23] 历史背景与产业教训 - 2003年,美国资本通过操纵市场信息诱导中国豆企以历史最高价采购800万吨大豆,随后价格暴跌50%,导致中国70%以上民营豆油企业资金断裂破产 [9][10][11][13] - 此次事件使中国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长达20多年的大豆产业战略布局 [13][14] 中国的大豆产业振兴战略 - 国家将大豆提升至"主粮"战略地位,规划1亿亩耕地用于种植大豆,并对农户提供优惠和补贴 [16] - 实施保大豆耕地、储粮和大豆振兴计划三大策略,旨在保护非转基因优质大豆种子和植物体系 [16] - 战略目标包括夺回定价权、确保供应链安全,并将大豆贸易作为政治反制手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