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械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投身“制造强国”,可期!(追梦人·出彩00后①)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芯片封装技术 - 00后团队成功研发国产楔形劈刀,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实现中试量产并销售超过1万把[7][9] - 团队首创粉末冶金金丝通孔成型技术,将加工精度提升至50微米级,产品价格仅为国外同行的1/7(三四百元人民币 vs 三四百美元)[8][9] - 团队初创企业已具备生产四大类、50多种型号电子封装楔形劈刀的能力,产品寿命和可靠性不输国外[9] 数控铣技术 - 00后数控铣工龙伟杰获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正负0.002毫米范围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4)[10][13] - 通过7年训练掌握"老师傅经验",包括空切摸清设备特性、精准控制虎钳夹紧力等关键技术[11][12] - 留校任教后培养的学生获第二届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二等奖,正带队备战第四十八届世界技能大赛[14] 工业机器人运维 - 00后运维员刘进获南湖区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擅长机器人"神经系统"维修,曾用一天时间修复内部线路损坏的机器人[14][15] - 开发免关机排障技术,通过系统指令直接处理传感器报警问题,显著提升生产效率[16] - 所在企业加西贝拉生产冰箱压缩机的加工精度误差不超过0.001毫米,工业机器人单台价值达数百万元[15][17]
刘志阔:特朗普最新对越南关税政策阴影下的中国出口企业
36氪· 2025-07-03 14:18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越南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对经越南转运的商品征收40%关税[1] -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深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多轮关税[1] 出口企业价格策略 - 美国加征关税成本主要由本国消费者承担,中国出口商未显著调降价格,出口量显著收缩[2] - 70%企业因利润微薄无法降价,21%受合同条款限制,少数企业担忧反倾销调查[2] - 出口行业净利润率仅3%-5%,关税直接挤压盈利空间,企业难以通过降价吸收成本[3]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尝试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客户黏性,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加强现金流管理[3] - 部分企业转向欧盟市场,对美关税每上调1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量增长0.97%,但总出口仍减少0.83%[4] - 出口转内销可行性低,国内销售渠道培育周期长,产品调整技术要求高[3][4] 海外布局与产业转移 - 中国企业加速对越南和墨西哥投资,越南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支点[6] - 越南对美出口增长与中国对美出口下降同步,部分产品通过越南实现"间接出口"[7] - 中国企业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模式,上游留在中国,下游转移至越南[7] - 越南北部和南部形成电子、纺织、机械加工产业集群,配套体系日益完善[8] 政策缓冲机制 - 美国"排除清单"机制允许企业申请关税豁免,总申请条目超5万条,获准豁免1150项,占比约1/4[11][12] - 被排除产品涵盖全部加征关税商品的40%以上,但程序复杂且审批周期长[12] 行业长期趋势 - 贸易摩擦推动中国企业构建分布式全球生产体系,越南兴起反映区域产业协同重组[10] - 中国制造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短期难以替代,企业需加快国际化布局[15] - 未来中国企业角色将从制造供应者向全球综合运营商转型,需加强本地化运营[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