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vestment Banking
icon
搜索文档
Preferreds Weekly Review: A Redemption And A New Issue
Seeking Alpha· 2025-05-26 09:01
行业分析 - 每周回顾优先股和婴儿债券市场活动 从自下而上角度分析个别新闻和事件 同时从自上而下角度提供整体市场概览 [1] - ADS Analytics团队由多位分析师组成 这些分析师曾在多家全球领先投资银行的研究和交易部门工作 [1] - 团队专注于从多种证券类型中挖掘收益机会 包括封闭式基金 交易所交易基金 共同基金 商业发展公司 以及个别优先股和婴儿债券 [1] 公司研究 - 分析师披露在OXSQZ股票中持有长期多头仓位 通过股票所有权 期权或其他衍生工具实现 [2] - 文章内容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 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以外的任何报酬 [2] - 分析师与文章中提到的任何公司均无业务关系 [2]
高盛:全球钢铁-2026 年中国出口减少将推高全球钢价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在全球钢铁生产中份额增加的趋势结束,2026年全球钢铁产量预计增长2%,但中国将失去市场份额 [4][5] - 预计2025 - 2026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 - 3%,主要受国内需求下降、出口减少和生产削减风险影响 [13] - 欧洲钢铁行业2025年需求和价格疲软,2026年有望因需求复苏和中国出口减少而价格上涨 [30][36] - 美国热轧卷价格未来三个月继续下跌,2026年或因需求增长和中国出口减少而企稳上涨 [44][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钢铁供需情况 - 2025年全球粗钢产量预计同比持平,2026年加速增长2%;中国产量预计2025 - 2026年同比下降2% - 3%,非中国地区预计2025 - 2026年同比增长3% - 8% [2][56] - 2025 - 2026年中国成品和半成品钢铁净出口预计分别同比下降3%和33% [21] - 2025 - 2026年全球成品钢铁表观需求预计分别增长1%和2%,中国预计2025年下降2%,2026年持平 [56] 中国钢铁市场 - 国内需求方面,预计2025年中国国内成品钢铁需求下降2%至839Mt,制造业需求增长难以抵消房地产行业需求下滑 [16][18] - 出口方面,预计2025 - 2026年中国钢铁净出口分别同比下降3%和33%,主要受反倾销调查等因素影响 [21][23] - 生产方面,预计中国钢铁生产已在3月达到年度峰值,全年产量将下降,若国内需求和出口意外上升,政府可能实施生产控制 [13][26] 欧洲钢铁市场 - 2025年欧洲钢铁行业需求和价格疲软,预计欧盟 - 27成品钢铁需求收缩1%至138mt,汽车行业需求预计收缩8% [30][31] - 2026年欧洲钢铁价格有望上涨,区域需求预计增长2%,欧盟 - 27粗钢产量预计增长5% [36][38] 美国钢铁市场 - 未来三个月美国热轧卷价格预计继续下跌,Q4季度平均低价预计为825美元/短吨,制造业需求收缩 [44] - 2026年美国HRC价格预计企稳,平均价格预测为828美元/短吨,需求增长和中国出口减少将提供支撑 [51]
高盛:2025 年 5 月中国经济展望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实现“约5%”增长目标,超半数增长由出口及出口相关制造业投资贡献 [6] - 因3D挑战(人口、债务和去风险),对中国实际GDP增长中长期持谨慎态度,但AI快速应用和生产率提升带来一定上行风险 [8] - 预计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影响中国实际GDP增长,2025年出口量持平(2024年为+13%) [9] - 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扩大2.6个百分点,社会融资存量增长1.5个百分点至9.5%,进一步降准降息,12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降至7.0 [9] - 2025年增长预测(4.6%)高于共识,但预计通胀回升路径漫长(2025年CPI 0.0%;PPI -2.1%)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GDP增长预测 - 展示2024 - 2026年及205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实际GDP增长预测,包括美国、欧元区、中国等 [4] 中国宏观观点 - 2024年回顾:实现“约5%”增长目标,超半数增长来自出口及相关制造业投资 [6] - 2025年宏观观点:预计出口量持平,财政赤字扩大,社融存量增长,降准降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通胀回升缓慢 [9] - 中长期观点:因3D挑战对实际GDP增长谨慎,AI应用带来上行风险 [8] 中美双边商品贸易 - 美国对中国进口依赖高于中国对美国进口依赖 [15] - 美国对中国有效关税税率大幅下降,对GDP增长拖累减小 [18] - 2017 - 2024年中国与其他经济体贸易增加 [20] - 尽管中美贸易紧张,中国对其他地区出口可能进一步增长 [23] 政策措施 - 央行推出全面宽松政策稳定经济和市场预期,包括降息、降准、再贷款等措施 [32][33] - 预计四季度再次“双降”,明年两次降息10个基点 [34] 财政赤字 - 预计2025年AFD指标扩大2.6个百分点 [37] 宏观催化剂 - 列出2025年多个重要事件时间,如TikTok禁令到期、GDP发布、峰会、政治局会议等 [39] 消费与就业 - 政策刺激下消费逐步复苏,但工资增长疲软,劳动力市场有挑战,消费者信心相对低迷 [41][44] - 估计1600万个就业岗位与对美出口生产相关 [46] 房地产市场 - 二手房市场再度疲软,主要房地产活动指标持续分化,房地产行业稳定之路漫长 [51][54][57] 固定资产投资 - 政策支持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适度上升,政策实施对效果关键 [61][63] 制造业优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且领先优势扩大,工业部门能源和土地成本低,补贴多,劳动力成本低于发达经济体,“中国价格”低于全球竞争对手 [66][72][75] 政府债务 - 2023年中国政府债务达165万亿元(占GDP 122%) [82]
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观评论
摩根·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大幅抛售之后回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SOFR互换利差扩大,欧洲债券因PMI数据疲软上涨,日本国债因央行官员表态继续抛售,纽元在预算公布后表现不佳,美元指数有所回升 [1][3][6] - 新兴市场货币和利率表现不一,部分国家经济数据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新加坡GDP增长、印尼经常账户赤字收窄等 [21][22][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宏观评论 - 美国国债收益率在30年期接近5.15%后回落,价格走势受经济数据影响,SOFR互换利差部分收复失地并进一步扩大 [3][6][9] - 日本国债收益率开盘走高,长期国债表现不佳,美元兑日元先涨后跌 [15][16] - 欧洲利率上涨,短期债券收益率下降,欧元和英镑汇率有不同表现 [17][18] - 美元收复部分失地,纽元表现不佳 [19] - 新兴市场货币和利率表现不一,部分国家货币有涨跌情况 [21][22] 未来一天展望 - 预计日本4月全国核心CPI等数据有不同变化,英国4月零售销售不变,德国1Q25 GDP增长0.2%,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将发表讲话等 [27][31] 央行监测 - 日本央行委员野口认为无需对当前量化宽松缩减计划进行重大改变,日本经济下行风险增加,通胀仍有粘性 [30] - 各央行官员发表讲话,涉及利率调整、经济增长、政策支持等方面 [34] 经济数据发布 - 日本市场参与者加速购买外国债券,净卖出外国股票/基金,海外参与者继续净卖出日本债券,净买入日本股票/基金 [36] - 法国、德国、欧元区、英国、美国等地区5月PMI数据有不同表现,美国初请和续请失业金人数有变化,新屋销售预计下降 [36][37] - 新加坡1Q25 GDP增长3.9%,印尼经常账户赤字收窄,印度制造业和服务业PMI上升等 [41] 未来一周关键事件 - 多位央行官员将发表讲话,部分国家将公布GDP、CPI等经济数据,部分央行将召开会议 [39][41][42] 战术交易模型信号 - G4 10年期期货智能(beta)交易策略有“交易多头/淡化空头”和“仅交易多头”两种策略 [63][64] 市场数据 - 展示了政府债券、利率互换、债券期货、通胀挂钩债券、外汇等市场的收盘数据及变化情况 [50] 供应日历 - 列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各国的债券发行计划 [52] 周期性和长期趋势 - 分析了政府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周期性和长期趋势,包括牛市、熊市和区间波动情况 [53][54][55] 枢轴点 - 计算了美国国债期货、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和外汇汇率的每日枢轴点、支撑和阻力水平 [57][58][59] G4智能(beta)交易策略 - 增强的G4 10年期政府债券期货动量策略产生了更高的夏普比率和更强的回报 [62] 美国假期交易策略 - 基于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模式的交易策略自1987年以来无亏损年份 [66] 全球宏观策略团队 - 列出了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观策略团队的成员及联系方式 [68]
高盛: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对美国后端压力相对抗跌的理由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减免对新兴市场本地利率有利有弊,增长定价的复苏挑战了前端主导的新兴市场表现,市场应从新兴市场避险资产的前端转向高收益新兴市场的中期和长期债券 [4] - 尽管美国长期利率上升时新兴市场利率表现不佳,但此次美国长期利率压力对新兴市场的负面溢出效应可能小于以往,原因包括对美国例外主义的重新评估可能导致美元走弱,以及新兴市场外部基本面改善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市场现状 - 中美关税减免使周期性和风险资产大幅反弹,市场消除了一些全球增长下行风险,这使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市场陷入困境,前端主导的表现面临压力 [2] - 市场关注点从美国周期性增长风险迅速转向美国财政轨迹,导致美国国债市场后端压力恢复,引发新兴市场投资者对溢出效应的担忧,尤其是新兴市场长期利差处于历史低位时 [6] 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对美国市场的敏感性 - 过去一年,新兴市场利率对美国市场发展的整体敏感性稳步下降,正回归到2022年通胀冲击前的典型水平 [12] - 匈牙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市场对美国长期利率的敏感性通常较高,近期智利和南非的敏感性异常高,而波兰和捷克的敏感性已稳定正常化,印度、以色列和泰国的敏感性相对历史水平较低 [13] 美元走弱对溢出效应的影响 - 美国后端利率上升对新兴市场利率的溢出效应可能较小,因为长期国债抛售压力可能源于对美国财政发展的担忧,这可能导致美元走弱 [19] - 过去五年的数据显示,若美国10年期国债抛售发生在美元广泛走弱的环境中,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往往较小,这种效应在高收益新兴市场更为明显,如巴西、匈牙利、波兰、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哥伦比亚 [20] 新兴市场外部基本面的改善 - 过去五年新兴市场外部基本面的改善有助于降低对美国利率上升的敏感性,较低的经常账户失衡、更好的净外部资产头寸和更稳健的政策组合往往会降低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市场对外部市场压力的敏感性 [30][31] - 新兴市场净外部资产头寸在2019 - 2024年间普遍改善,经常账户余额也比以往美国利率上升时期更好,多数新兴市场亚洲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例为正,南非、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接近零 [37] - 新兴市场本地债务市场的外国参与度相对较低,这应降低因外部市场压力导致无序抛售的风险,尽管外国所有权本身不能完全反映新兴市场的相对敏感性,但仍有助于降低外部脆弱性 [38] 最佳交易建议 - 继续持有2024年10月3日以6.82%开仓的印尼1年期SRBI债券,目标收益率5.70%,止损收益率6.70%,当前收益率6.41% [47] - 继续持有2025年1月10日以42.30开仓的泰铢/韩元空头头寸,目标汇率39.0,止损汇率44.0,当前汇率42.34 [47] - 继续持有2025年2月3日以1.41开仓的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消费指数与基础设施指数的相对表现配对交易,目标比率1.70,止损比率1.25,当前比率1.28 [47] - 买入2025年3月7日以 - 0.03开仓的SFRZ5 96.25看跌期权并卖出0QZ5 96.25看跌期权(净溢价),目标0.20,止损0.06,当前价格0.12 [47] - 按贝塔加权买入2025年4月17日以 - 0.77开仓的3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与名义国债(1:0.7x),目标 - 0.97,止损 - 0.77,当前价格 - 0.84 [48] - 买入2025年4月25日以0.9282现货水平开仓的3个月挪威克朗/瑞典克朗0.9450/0.9700看涨期权价差,当前价格0.9398 [48] - 继续持有2025年5月2日以 - 0.30开仓的3年期SOFR - UST互换利差多头头寸,目标 - 0.23,止损 - 0.30,当前价格 - 0.28 [48] - 继续持有2025年5月2日以0.00开仓的3m10y美元支付方在3m 5s10s30s支付方飞鹰式期权(基点收益),目标0.10,止损 - 0.05,当前价格0.00 [48] - 继续持有2025年5月16日以0.51开仓的10年期10年英国国债与美国国债的多头头寸,目标0.10,止损0.71,当前价格0.44 [48] - 买入2025年5月20日以0%开仓的波兰、匈牙利、乌拉圭和牙买加主权美元债券等权重篮子,总回报目标3%,止损 - 1.5% [48]
高盛:经济指标更新-关税利好消息提升全球增长展望
高盛·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0天中美关税暂停及关税利好消息使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上调至2.3%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FCI和增长图表 - 全球(除俄罗斯)FCI主要因短期利率和股票而放宽 [7] - 2025年墨西哥、中国、韩国、巴西、英国和欧元区增长更高 [7] - 自60天前和一周前,多个国家2025年GS GDP预测有变化,其中土耳其一周内上调1.2个百分点 [8][91] - 4月初步CAI中国降至+4.2%,印度升至+7.8% [10] - 全球CAI进一步低于潜在水平 [12] 关键工资和价格通胀图表 - 展示GS工资追踪指标和通胀指标 [17] - 展示GS就业 - 工人缺口情况 [18][19] 详细指标更新 金融条件指数(FCI) - 展示全球(除俄罗斯)、全球、美国、欧元区FCI水平及周变化和贡献情况 [22][25][27][29] - 展示各国FCI周变化和同比变化 [30][34] FCI脉冲 - 展示金融条件对实际GDP增长的影响(3季度中心移动平均),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4个季度及不同时间段情况 [36][37][39] 当前活动指标(CAI) - 展示CAI汇总情况,包括全球、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等,以及各国CAI数据 [42][43][44] MAP - 展示GS MAP惊喜指数,呈现21天移动平均的每日MAP分数 [50][52][54] 修剪核心通胀 - 展示GS修剪核心通胀情况 [58] 工资追踪指标 - 展示GS工资追踪指标和顺序工资追踪指标 [62][65] 就业 - 工人缺口 - 展示GS就业 - 工人缺口情况 [68][69][70] 工资调查领先指标 - 展示工资调查领先指标情况 [72][73] 自上而下财政脉冲 - 展示财政政策对实际GDP增长的影响(3季度中心移动平均),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4个季度及不同时间段情况,俄罗斯未来4个季度为2.8个百分点 [76][77][80] 产出缺口 - 展示最新短期利用率得分及各国情况 [82] GS预测与共识对比 - 展示2025年和2026年GS通胀预测变化,土耳其核心通胀在2025年和2026年均上调1.9个百分点 [87][89] - 展示2025年和2026年GS GDP预测变化 [91][94] - 展示2025年和2026年GS全球GDP预测与其他预测者对比 [96][98] 方法论说明 - 介绍金融条件、FCI脉冲、当前活动指标、MAP惊喜指数、修剪核心通胀、就业 - 工人缺口、工资调查领先指标、工资追踪指标、财政脉冲、短期利用率得分等指标的方法论 [102]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年中展望-叙事改善,现实严峻
摩根·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贸易摩擦暂缓上调今明两年GDP增速预测,但内需挑战仍在未摆脱通缩循环,新增政策支持或温和克制 [1][5] - AI中期可提高潜在GDP水平减轻人口老龄化阻力,但过渡阶段需提高社会福利支持减轻对就业市场冲击 [25] - “5R”政策框架是推动中国名义GDP强劲且可持续增长的最佳方案,但再平衡进展缓慢且不均衡 [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预测 - 今明两年实际GDP增速预测分别从此前的4.2%/4.0%上调至4.5%/4.2%,今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将落在4.0%,高于此前预测的3.7% [1][9] - 预计今明两年GDP平减指数增速将达到 -0.9%及 -0.7%,PPI通缩和CPI低通胀局面仍将持续 [1][6] - 预计今明两年家庭消费实际增速分别达到4.9%及4.6%,政府消费增速将从去年的1.4%上升到今年的7%及明年的5.5% [6][10][11] - 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从去年的9.1%升到今年略高于10%的水平,制造业投资将维持在7%的强劲水平,今明两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在 -10%及 -5%的疲软水平 [14] - 预计中国出口增速将从去年的5.9%下跌至今年的0%,明年有望反弹至3.5% [20] - 预计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于今年年底前达到7.15,并于明年年底前达到7.05 [6][51] 不同情境分析 - 基准情形:今明两年实际GDP增速分别为4.5%和4.2%,GDP平减指数分别为 -0.9%和 -0.7%,名义GDP分别为3.6%和3.5% [7] - 乐观情形:今明两年实际GDP增速分别达到4.7%和4.5%,GDP平减指数分别为 -0.6%和 -0.2%,名义GDP分别为4.1%和4.3% [7] - 悲观情形:今明两年实际GDP增速分别回落到4.2%及3.6%,GDP平减指数分别为 -1.2%和 -1.0%,名义GDP分别为2.9%和2.6% [7] A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AI中期可通过创造更多劳动力价值提高潜在GDP水平,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结构性阻力 [25] - 中国AI优势明显,本土GPU自给率或将从今天的34%提高到2027年的82% [27] - 短期内AI对经济的贡献主要来自投资,预计在AI带动下,新兴产业投资将在未来2 - 3年提振实际GDP增速0.2 - 0.3个百分点 [27] - AI在中长期将转化为生产力提升,有助于缓解中国劳动力萎缩的结构性压力 [27] - AI过渡阶段可能产生更大劳动力替代效应,需提升社会福利、增加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创造更多就业 [28] 增量政策分析 - 0.5 - 1万亿人民币增量财政政策出台时间或推迟至今年四季度,聚焦于城镇基建更新 [34] - 央行下半年或将额外降息15 - 20个基点,并降准50个基点 [2][7] - 央行五月初设立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起始额度为5000亿人民币 [36] “5R”政策框架分析 - “5R”政策框架包括再通胀、再平衡、重组债务、改革以及提振企业信心,是推动中国名义GDP强劲且可持续增长的最佳方案 [43] - 政策层越发意识到解决经济失衡的重要性,但路径依赖可能持续存在,投资仍是政府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 [43][44] - 社会福利改革将直接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并降低家庭储蓄率,但对GDP的影响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能否得到提升,需要其他结构性改革配合 [45] 通缩情况分析 - 预计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今明两年分别达到 -0.9%及 -0.7%,名义GDP增速将停留在今年3.6%,明年3.5%的较低水平 [46] - PPI通缩和CPI低通胀仍将持续,2026年随着关税影响褪去,通缩压力或将有所缓和 [46][47] 人民币展望 - 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将温和升值,同时兑一篮子货币贬值,但贬值幅度不会太大 [51] - 中方会试图提升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供应链合作,中美将陷入长期博弈 [51]
信息洪流,如何“熵减”?中金点睛大模型为投研效率加码
中金点睛· 2025-05-24 08:57
中金点睛大模型核心功能 - 改善大模型生成内容的准确性问题,精准定位权威数据,穿透数据噪音[1][2] - 深度思考中金智慧,提炼关键影响因素,直达投资核心观点[1][3] - 提炼会议全链路价值,支持中英文会议识别与内容深度理解,输出双语脱水版全文[4][5] 数据与知识库能力 - 接入12万条全行业精品指标及全量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提供数据推理计算和条件选股功能[1] - 基于中金研究知识库,智能理解用户意图,可视化呈现关键指标[1] - 融合中金分析师积累的总量、行业、个股研究框架,引文角标可溯源参考资料[2][3] 用户体验与隐私保护 - 提供PC端链接与手机端小程序双渠道接入[8] - 会议文件24小时内物理删除不留痕,保护用户隐私[5] - 支持API或本地化对接方式,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5] 行业定位与发展目标 - 旨在提高投研效率,助力金融领域价值信息传递,活跃资本市场[1][5] - 推动投资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数字化先锋"[7]
高盛:日本经济分析师-中国在输出通缩吗?
高盛· 2025-05-23 1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参与者担忧中国“输出通缩”,报告研究中国是否向日本“输出通缩”及对日本物价的潜在影响 [3] - 中国产品相对价格下降约15%,一半因人民币兑美元走弱,一半因国内供需失衡,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小 [3] - 中国进口占日本总进口价值超20%,对日本CPI直接影响有限,过去几年使日本新核心CPI累计下降0.4%,同比增长峰值影响约0.2pp,未来对日本CPI累计下行压力预计小于0.2%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衡量来自中国的通缩风险 - 美国大幅提高关税引发全球商品市场通缩风险担忧,中国虽与美国达成90天暂停报复性关税协议,但仍面临高关税,经济受负面影响 [4] - 中国经济放缓和潜在通缩压力对日本重要,因中国进口占日本总进口价值超20%,中国钢铁出口价格暴跌,引发欧盟和亚洲国家反倾销措施 [5] 中国是否在出口相对便宜的商品 - 日本从中国进口价格指数过去几年持平,但该指数不适合分析,因中日进口商品不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12] - 计算约1200种商品进口价格发现,2023年前中国产品日元计价价格与其他国家相似商品持平,2023年后其他国家进口价格上涨,中国产品价格持平,相对变便宜 [17][18] - 过去两年中国产品相对价格下降约15%,剔除人民币贬值影响后约10%,主要因中国供需失衡和人民币走弱 [22][26][27] 哪些中国产品相对便宜 - 不同类别中国产品价格下降程度和时间差异大,工业原材料进口价格自2022年明显下降,反映房地产低迷;耐用消费品和通用机械在房地产低迷前价格就低于其他国家,可能因产能过剩 [34][35] - 电气设备和非耐用消费品相对价格下降有限,剔除人民币贬值影响后无明显降价趋势,电气设备中不同产品价格变化相互抵消,非耐用消费品中低价服装生产基地转移使部分中国服装价格相对上升 [36] 是什么引发了中国的通缩输出 - 中国通缩输出常归因于国内供需失衡和美国关税增加,但美国关税政策并非引发中国大规模通缩输出的原因,2018 - 2019年美国关税增加时中国产品相对进口价格未大幅下降 [48][49] - 分析约1200种商品发现,中国产品在美国进口份额每下降10pp,相对价格下降1pp,2019年平均市场份额下降6pp,对中国通缩输出影响小,过去几年相对进口价格下降主要因中国供需失衡 [50][52][53] 中国的通缩输出会改变日本的潜在价格趋势吗 - 中国进口价格下降15%对日本CPI的影响约为所有进口价格下降15%影响的三分之一,虽中国占日本总进口价值20%,但影响相对较大,因进口商品多为CPI中的消费品 [55][60] - 过去几年中国产品价格下降约15%使日本CPI累计下降约0.4%,同比增长峰值影响约0.2pp,未对日本潜在价格趋势造成强大通缩压力 [61] - 预计2025 - 2026年中国PPI进一步下降,通缩压力持续,但经济政策支持下PPI下降速度将放缓,对日本CPI负贡献约0.2pp,同比增长峰值影响小于0.1pp,暂不改变通胀预测 [62]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A 股市场情绪走低 ---缺乏明确方向
摩根· 2025-05-23 1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在新兴市场/亚太除日本框架内对中国股票的等权重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投资者情绪较上一周期下降,交易量降低,市场缺乏明确方向,但鉴于持续的结构性改善以及关税和盈利的积极进展,上调了中国股票的指数目标,不过更看好离岸市场 [1][14][15] - 宏观层面喜忧参半,经济团队上调2025和2026年GDP增长预测,但国内投资和消费未达预期,通缩持续,预计会有针对基础设施的轻度、延迟刺激措施 [4] - 4月房地产数据全面恶化,房地产团队认为5、6月实体市场可能加速下滑 [5] 各部分内容总结 A股市场情绪 - 加权MSASI和简单MSASI较5月14日分别下降10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至61%和49% [2] - 创业板、A股、股指期货和北向资金的日均成交额较上一截止周期(5月8 - 14日)分别下降15%、11%、20%和11% [2] - RSI - 30D较5月14日下降2个百分点 [2] - 市场共识盈利预测修正广度仍为负且降幅加快 [2] 资金流向 - 5月15 - 2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2亿美元,年初至今和当月净流入分别达到791亿美元和19亿美元 [3] 宏观经济 - 经济团队将2025和2026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4.5%和4.2%(此前为4.2%和4.0%) [4] - 二季度GDP因关税休战阻力减小而表现较强,4月生产因转运前置好于市场预期,但国内投资和消费未达预期 [4] - 资本支出普遍放缓,制造业资本支出因关税不确定性减弱,一季度前置的基础设施资本支出有所回调 [4] - 零售销售的主要拖累因素是情绪疲软和以旧换新计划效果减弱,黄金购买量激增 [4] - 通缩持续,结构性问题(住房、消费)继续对价格施加下行压力,预计会有针对基础设施的轻度、延迟刺激措施 [4] 房地产市场 - 4月房地产销售同比降幅加深,建筑活动恶化,房地产团队认为5、6月实体市场可能加速下滑 [5] 指数目标 - 2026年6月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基本情景目标分别为78、24500、8900和4000 [14] MSASI指标 - 摩根士丹利A股情绪指标(MSASI)于2019年3月13日推出,基于九个指标编制,旨在提供衡量市场情绪水平的量化指标 [16] - 九个指标包括:未平仓保证金交易、新投资者注册数量、A股成交额、创业板成交额、北向资金成交额增长率、股指期货成交额增长率、30日相对强弱指数、涨停A股数量、盈利预测修正广度 [17][18][19][20][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