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谈中国创新药热潮:后续还会有更多交易,关注CXO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6-17 16:45
生物技术板块重估 - 中国生物技术板块年初至今上涨72%,远超MXCN指数的17%涨幅 [1] - 核心驱动力来自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与全球制药巨头的授权交易激增,特别是在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领域 [1][2] - 包括康方生物与Summit、3S Bio与辉瑞、博腾股份与BioNTech/BMS等在内的一系列交易被投资者比作医疗健康领域的"DeepSeek时刻" [2] - 高盛预期这一势头将持续,更多交易即将达成 [1][3] CDMO/CRO板块机会 - CDMO/CRO板块年初至今上涨25%,泰格医药一季度新订单同比增长20% [3] - 定价在2024年四季度企稳,利润率压力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缓解 [3] - 三星生物制品分拆Bioepis的讨论成为焦点,Bioepis占35%、CDMO业务占65% [3] - 具有更高后期和商业化制造敞口的公司展现更强韧的盈利能力,如药明康德和雅本化学 [7]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 - 医疗器械板块年初至今下跌4%,医疗服务板块下跌7% [4] - 设备招标年初至今持续显示复苏迹象,5月份同比增长91%,尽管环比下降13% [4] - 联影医疗预计在二季度实现中国市场增长转正(2025年预期总收入/盈利分别增长24%/42%,国内增长20%,海外增长40%) [4] - 迈瑞医疗预计在三季度实现中国市场转正(2025年预期总收入/盈利分别增长4%/5%,国内下降6%,海外增长16%) [4] 其他行业动态 - 全球大型制药/生物技术公司认识到中国资产价值,BD交易仍是持续优先事项 [5] - CSPC已宣布与阿斯利康的首个平台化合作协议,预计还有2笔交易将公布 [7] - 中生制药管理层透露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重大交易可能即将达成 [7] - 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的收入贡献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2026年变得更加明显 [7]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03:17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56元(含税),以总股本扣除回购股份后的134,345,456股为基数,合计派发现金红利75,233,455.36元(含税)[2][4] - 差异化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60元(含税),不送红股且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4] - 除权除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减去虚拟分派的每股现金红利0.5513元[7] 分配实施细节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3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24日[8][18] - 除回购专用账户外,所有登记在册股东均可获得现金红利,部分股东由公司自行发放[3][9][1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自然人股东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税[11][12] 回购股份价格调整 - 因权益分派实施,回购价格上限从50.00元/股调整为49.45元/股,调整起始日为2025年6月24日[16][20] - 调整后回购数量测算为1,011,122股至2,022,244股,占总股本比例0.7410%至1.4820%[20][21] - 回购方案其他条款不变,资金总额仍为5,000万元至10,000万元[17][21] 差异化分红计算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按参与分配股本134,345,456股计算,摊薄至总股本后每股0.5513元[7][20] -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因不涉及送股或转增股本[7][20]
英诺特: 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6 19:51
回购方案调整 - 调整前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不超过人民币50元/股 [1] - 调整后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不超过人民币49.45元/股 [1] - 股份回购价格上限调整起始日期为2025年6月24日 [1] 回购基本情况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1]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 [1] -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回购实施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1] 调整原因 - 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需相应调整回购价格 [2] - 公司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6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 [2] - 根据监管规定除权除息事项需调整回购价格上限 [3] 调整计算细节 - 调整公式为(调整前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3]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约为0.5513元/股 [4] - 因未进行转增股本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 [3] - 经计算调整后价格上限为49.45元/股 [5] 回购数量测算 - 调整后回购数量约为101.11万股至202.22万股 [3] - 占总股本比例约为0.741%至1.482% [6] - 具体回购数量以实际实施情况为准 [6] 方案实施安排 - 除价格调整外回购方案其他事项无变化 [6]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 [6] - 将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6]
英诺特: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6 19:27
差异化分红原因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112,740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5483% [3] - 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 回购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等权利 计算相关指标时需从总股本中扣减已回购股份数量 [3] - 因此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差异化分红 [3] 差异化分红方案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6,859,675.26元 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21,180,998.74元 [3] - 公司总股本136,458,196股 扣减回购专用账户股份2,112,740股后剩余股本134,345,456股 [3] - 以剩余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6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75,233,455.36元 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48% [3] 差异化分红计算 - 实际参与分配股数为134,345,456股 [3][4] - 采用除权除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除权(息)参考价格=(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4] - 本次仅进行现金红利分配 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送红股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 [4] 实际测算结果 - 申请日前一交易日(2025年5月26日)收盘价格为33.45元 [5] - 实际分派计算的除权除息参考价格为(33.45-0.56)÷(1+0)=32.89元/股 [5] - 虚拟分派计算的除权除息参考价格为(33.45-0.5513)÷(1+0)=32.8987元/股 [5] - 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影响绝对值为0.0265% 小于1% 影响较小 [5]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差异化分红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等法律法规 [6] - 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6]
英诺特: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6 19:19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实施差异化分红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60元(含税) 不送红股 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 - 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为基数 实际可参与利润分配的股数为134,345,456股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5,233,455.36元(含税) [2] - 每股现金红利0.56元(含税)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经摊薄调整后为0.5513元/股 [2] 除权除息安排 - 除权(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0.5513)÷(1+0) 即前收盘价格直接扣除虚拟分派现金红利 [2]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现金红利发放日等关键时间节点需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为准 [1][3] 红利派发实施 - 除特定股东外 其余股东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结算公司保管 [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的2,112,740股不参与本次权益分派 [2][3] - 广州英斯盛拓等特定股东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 [4] 税收政策差异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 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税 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补缴(1个月内税负20% 1-12个月税负10%) [4][5]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自然人股东解禁前股息红利按10%计税 税后每股派发0.504元 [5] - QFII及香港市场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 税后每股派发0.504元 [6] - 其他机构投资者自行缴税 税前每股派发0.56元 [7]
生物技术公司Sarepta盘前下跌30%,公司报告出现第二例基因治疗相关死亡。
快讯· 2025-06-16 16:11
生物技术公司Sarepta盘前下跌30%,公司报告出现第二例基因治疗相关死亡。 ...
安徽农业大学:产教融合实践打通学生就业“立交桥”
中国青年报· 2025-06-13 16:23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眼下,正逢夏收时节,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5届应届毕业生杨森林已经奔波在农忙的道路上。在合肥 市肥东县一处试验田,眼前一片金黄的麦田收割完毕,杨森林忙碌起来,别人眼中普通的麦粒对他来说 却是一个个"宝贝","这些都是不同的种质资源,我们从中分析鉴定出优异基因,进行遗传改良,就可 能成为一个优质品种的原材料。" 今年一开年,杨森林就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公司签约就业协议。一边忙着毕业事宜,一边忙着农业业务 上的事。对杨森林来说,见证和助力麦田丰收,就是最好的毕业论文和求职简历。几个月下来,他褪去 了大学生的青涩,俨然成了公司的"老员工"。 安徽农业 大学农学院学生在麦田里实践。安徽农业大学供图 和杨森林一样,当时和这家公司签约的还有农学院十几名毕业生。之所以一次性签约多名毕业生,用公 司负责人的话来说:"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一个词:放心。" 近三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共有本硕毕业生26103人,其中68.6%的毕业生扎根基层一线就业,74.37%毕 业生留在安徽就业,475名毕业生扎根西部,202名毕业生应征入伍。 从学生到员工"无缝对接" 这种"在校如在企、入企即上岗" ...
中国Biotech硬科技全球突围:不再低调的“原研者”
36氪· 2025-06-13 07:26
中国Biotech企业技术出海 - 百奥赛图自主研发的RenMab®全人抗体小鼠平台获得日本专利局发明专利证书,标志着中国Biotech企业在全球知识产权竞争中取得突破 [1] - 该平台利用超大片段染色体工程技术(SUPCE®)实现小鼠抗体可变区基因整段人源化替换,解决抗体药物开发中人源化改造难题 [2] - 技术平台已与德国默克、强生/杨森、百济神州等海内外龙头企业达成授权合作,衍生"千鼠万抗"工程构建超百万全人抗体库 [4] 全球授权交易与商业化进展 - 信达生物IBI3009(DLL3靶向ADC)与罗氏签署全球许可协议,首付款80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亿美元+双位数销售分成 [5]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94起,2025Q1达41起,累计金额超369亿美元,涉及PD-1/VEGF双抗、ADC、TCE等热门领域 [6] - Pfizer以60亿美元(含12亿预付款)获得三生制药双抗授权,Merck以28亿美元获得LaNova PD-1/VEGF双抗全球权益 [6] 技术平台与知识产权布局 - 百奥赛图RenMab平台已在近10个国家获专利授权,40项全球专利申请审查中,"千鼠万抗"工程已产出近200个授权/转让抗体分子 [4] - 行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平台/IP出海",平台技术涉及基因工程、蛋白设计等复杂领域,要求强化研发基础与法律策略 [7] - 头部企业如百奥赛图、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已在技术原创性和全球专利布局上形成系统性能力 [8] 行业竞争范式升级 - 未来竞争焦点转向技术生态构建,AI药物发现、TCR-T等新技术要求平台具备临床验证能力与产业链协同效应 [9] - 行业从"模仿速度"转向"原创能力"比拼,需建立技术护城河并参与全球研发规则制定 [10] - PD-1/VEGF双抗Ivonescimab在中国III期临床显示优于Keytruda的疗效,ADC领域2024年授权金额近100亿美元 [6]
美股异动 | CureVac(CVAC.US)盘前涨超31% 获BioNTech(BNTX.US)以12.5亿美元收购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9:41
收购交易概述 - BioNTech以全股票方式收购CureVac,交易价值约12.5亿美元 [1] - CureVac股东每股可换取5.46股BioNTech股票,溢价34% [1] - 交易完成后CureVac股东将持有BioNTech 4%至6%股份 [1] - 消息公布后CureVac股价盘前上涨31.20% [1] 战略转型与业务整合 - CureVac已从传染病研究转向癌症免疫疗法,去年将疫苗业务出售给葛兰素史克 [2] - BioNTech首席执行官称收购将整合"互补的资源"以增强癌症治疗能力 [2] - 此次收购是BioNTech将新冠疫苗收益投入癌症治疗的最新举措,本月早些时候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111亿美元抗癌药物授权协议 [2] 股东与政府角色 - 德国政府持有CureVac 13.3%股权,将通过交易获得约1.63亿美元BioNTech股票 [2] - 预计超半数CureVac股东(包括主要投资者Dietmar Hopp)将支持交易 [2] 行业竞争背景 - 两家公司结束数十年竞争关系,新冠疫苗研发期间竞争达到顶点 [1] - BioNTech通过与辉瑞合作率先完成疫苗研发,成为欧洲领先生物技术公司 [1] - CureVac因疫苗临床试验效果不佳未能上市 [1]
港股异动 | 晶泰控股(02228)盘中涨超5% 宣布完成收购LCC科技公司 进一步增强“AI+机器人”探索实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0:06
股价表现 - 晶泰控股(02228)盘中涨超5% 截至发稿涨4 28%报6 08港元 成交额5 14亿港元 [1] 收购事项 - 公司完成对英国LCC科技公司的收购 增强集团"AI+机器人"智能自主实验平台在化学空间探索领域的实力 [1] - LCC科技公司总部位于英国朗科恩 长期致力于新颖分子特别是新型手性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技术研发 [1] 技术平台 - LCC科技公司开发的PACE技术平台结合AI软件与自动化技术 能在上亿个分子的手性化学库中进行虚拟筛选目标分子 [1] - PACE平台通过自动化装备高效完成分子合成并投入实体测试 用户涵盖欧美亚跨国药企及生物技术公司 [1] 数据资产 - LCC科技公司积累的手性化学分子实体库和数据库在分子质量与多样性方面全球领先 为AI模型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持 [2] - 公司在高通量微量分子建库领域拥有完整技术解决方案 与集团智能实验平台形成优势互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