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s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周报:华为首款鸿蒙电脑接入DeepSeek,模型与芯片深度协同
华安证券· 2025-05-11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2025 - 05 - 06至2025 - 05 - 09),上证指数周涨跌+1.92%,深证成指涨跌幅为+2.29%,创业板指数涨跌幅+3.27%,科创50涨跌幅为 - 0.60%,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0.64% [4] - 板块行业指数中,印制电路板表现最好,涨幅为5.00%,模拟芯片设计表现较弱,跌幅为2.11%;板块概念指数中,传感器指数表现最好,涨幅为4.14%,半导体设备指数表现最弱,跌幅为0.44% [4] 人工智能自立自强,聚焦AI应用+AI终端 - 习主席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5] - 华为首款鸿蒙电脑搭载鸿蒙AI,接入盘古大模型和DeepSeek,与权威数据合作,实现模型与芯片深度协同 [5] - 人工智能应用重塑各行各业,AI智能硬件终端包括AI耳机、AI眼镜、AI手机和AIPC等,且AI硬件需要云端AI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5] AI相关公司 - AI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公司有生益科技、胜宏科技、工业富联、中际旭创、新易盛等 [6] - AI眼镜相关端侧芯片公司有恒玄科技、泰凌微、中科蓝讯、炬芯科技等 [6] - AI手机和耳机相关公司有思泉新材、领益智造、立讯精密、华勤技术、歌尔股份等 [6] - AIPC和鸿蒙PC相关公司有华勤技术等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重要细分电子行业新闻梳理 电子行业要闻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9%,达6870万部,华为、小米、OPPO前三,荣耀与苹果出现负增长,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 [14] - 三星显示预计最早6月、最晚7月量产三星电子首款三折叠手机显示面板,初期产量预计20 - 30万片,首款三折叠手机有望今年下半年推出,初期发售区域包括韩中两国 [20] - 2025年全球XR显示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6%,AR眼镜将增长42%,LCD预计仍主导VR显示技术,2025年占87%出货份额,AR领域硅基OLED份额预计降至75% [22][23] - 2025年第一季度,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6.6%,联想、惠普、戴尔前三,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PC市场前景 [24] - 2025年第一季OLED显示器出货量约50.7万台,同比增长175%,预估全年出货量将达258万台,年成长率高达81%,整体显示器渗透率将成长至2% [25] 市场行情回顾 行业板块表现 - 本周(2025 - 05 - 06至2025 - 05 - 09),上证指数周涨跌+1.92%,深证成指涨跌幅为+2.29%,创业板指数涨跌幅+3.27%,科创50涨跌幅为 - 0.60%,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0.64% [30] - 板块行业指数中,印制电路板表现最好,涨幅为5.00%,模拟芯片设计表现较弱,跌幅为2.11%;板块概念指数中,传感器指数表现最好,涨幅为4.14%,半导体设备指数表现最弱,跌幅为0.44% [30] 电子个股表现 - 本周(2025 - 05 - 06至2025 - 05 - 09)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慧为智能、源杰科技、莱宝高科、金龙机电、生益电子;表现较弱的是芯原股份、翱捷科技 - U、乐鑫科技、伟测科技、华虹公司 [46] - 今年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慧为智能、胜宏科技、蓝黛科技、南亚新材、思瑞浦;表现较弱的是国星光电、国光电器、亚世光电、灿芯股份、润欣科技 [46]
电子行业跟踪周报:架构级创新,华为UBMesh直击大模型训练的“通信墙”与成本痛点-20250511
东吴证券· 2025-05-11 22: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面向AI训练集群诉求华为推出UB Mesh架构 其采用nD - FullMesh拓扑结构 降低信号传输开销和成本 提高系统可靠性 且通过统一总线实现多组件互连与资源动态池化 [6] - UB Mesh机架架构以单机柜64个NPU为核心 可形成4D层级互连和8000卡规模的集群 满足大规模LLM训练需求 [2] - 相同训练基准下 UB Mesh较Clos实现2.04倍的成本效益提升 降低网络基础设施成本和运营成本 [3] - 芯片及网络架构创新持续推进 昇腾有望推动产业链相关公司业绩及估值双升 获得国内算力芯片较大市场份额 打开国产AI服务器零部件成长空间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UB Mesh架构介绍 - UB Mesh是全新AI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采用nD - FullMesh拓扑结构 从单板内1D全连接扩展至跨机柜的4D/5D拓扑 多数传输0 - 2跳内完成 降低信号传输开销 且最大限度利用短距离直接互连 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6] - UB Mesh主要组件通过统一总线Unified Bus连接 NPU和CPU配备UB IO控制器 还提供低基数和高基数交换机 实现多组件互连与资源动态池化 消除协议转换需要 降低开销 [6] UB Mesh机架架构 - UB Mesh机架架构以单机柜64个NPU为核心 机架内8个NPU板各集成8个NPU形成2D FullMesh互连 CPU独立部署 可实现CPU/NPU比例灵活调整及资源池化 机架间通过低基数交换机聚合接口 形成4D层级互连 四机架构成Pod后总规模达1024个NPU 还可构建8000卡规模的集群 [2] UB Mesh性能与成本效益 - 相同训练基准下 机架内2D - FM架构与Clos架构训练性能差距在7%以内 硬件成本低 机架间互连性能与Clos架构几乎相同 且可调整带宽比例匹配特定需求 [3] - 从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看 UB Mesh将网络基础设施成本比例从67%降至20% 节省98%的高性能交换机和93%的光模块 运营成本降低35% 较Clos实现2.04倍的成本效益提升 [3] 昇腾相关情况 - 华为正筹备昇腾920系列芯片 基于中芯国际6nm工艺打造 单卡算力超900TFlops(BF16) 内存升级到HBM3 单卡提供400GB/s带宽 [7] - 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提供300PFlops的密集BF16计算能力 硅基流动基于该超节点及SiliconLLM运行的DeepSeek - R1单卡Decode吞吐突破1920 Tokens/s 比肩H100部署性能 [7] - 在国内算力需求高增 海外算力芯片供应不稳定背景下 昇腾有望获得国内算力芯片较大市场份额 打开国产AI服务器零部件成长空间 [7] 产业链相关公司 - 中芯国际、华丰科技、南亚新材、芯碁微装、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欧陆通 [7]
【电子】25Q1电子行业AI、PCB等领域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快——电子行业2025年一季报总结(刘凯/黄筱茜)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11 21:28
电子行业2025Q1业绩表现 - 2025年Q1全行业(A股)67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30.7亿元,同比+18%,环比+13%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名前3的子行业为显示(25.1亿元,+565%)、AI供应链(128.2亿元,+65%)、PCB(52.9亿元,+58%) [2] - 细分领域中增速前5为显示-设备(0.75亿元,+1172%)、PCB-PCB材料(0.39亿元,+361%)、LED-LED芯片(2.04亿元,+279%)、显示-面板(27.55亿元,+211%)、消费电子-盖板(6.15亿元,+145%) [2] 电子行业市值前5公司业绩 - 工业富联(52.31亿元,+25%)、海光信息(5.06亿元,+75%)、寒武纪-U(3.55亿元,扭亏)、海康威视(20.39亿元,+6%)、北方华创(15.81亿元,+40%) [3] 半导体子行业市值前5公司业绩 - 海光信息(5.06亿元,+75%)、寒武纪-U(3.55亿元,扭亏)、北方华创(15.81亿元,+40%)、韦尔股份(8.66亿元,+55%)、中微公司(3.13亿元,+26%) [4] AI产业链市值前5公司业绩 - 工业富联(52.31亿元,+25%)、海光信息(5.06亿元,+75%)、寒武纪-U(3.55亿元,扭亏)、中际旭创(15.83亿元,+57%)、浪潮信息(4.63亿元,+51%) [5]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 这场“国字号”活动释放了哪些信号
四川日报· 2025-05-10 06:33
产业转移新趋势 - 产业转移项目60%以上为创新型、引领型、高新技术型项目,延续去年趋势 [6] - 签约项目包括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磁性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钒液流储能等新兴产业领域 [6] -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在资阳开展火箭研发生产,3发火箭已进入发射阶段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四川重点承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7] - 深圳市美亚迪光电追加2.5亿元投资,建设智能工厂并设立MicroLED技术研究院 [8] - 产业转移方向升级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8] 产业链生态构建 - 活动设置8场专题对接,围绕四川"15+N"重点产业链展开,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 [9] - 四川星空钠电电池通过活动扩大产业链"朋友圈",解决前端配套与终端应用需求 [9] - 绵阳集聚30余家无人机产业链企业,形成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11] 企地合作与营商环境 - 政府发布重点产业链机遇清单,覆盖21个市州园区及项目信息 [12] - 2024年四川举办87场产销对接活动,签约604个项目,协议金额超1100亿元 [12] - 成都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绵阳优化机器人、核医疗赛道支持政策 [13][14]
天山电子(301379) - 2025年05月0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8:22
业务协同 - 公司通过武汉鼎典产业基金投资新存科技和天链芯,三方全链条布局推进三维相变存储材料应用,助公司巩固液晶显示模组领先地位,加速向新兴领域渗透 [1][2] 业绩增长 - 2024年度营收14.77亿元,同比增长16.54%;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39.99%;扣非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50.26%;现金流量净额1.22亿元,同比增长82.0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95亿元,同比增长31.52%;净利润3594万元,同比增长42.24% [2] - 业绩增长驱动力包括技术创新、战略布局、产业链延伸、新产品研发及降本提效 [3] 关税影响 - 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小,液晶显示模组未列入关税征收名录,直接出口美国产品占比低,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客户黏性强 [3][4] 车载领域 - 2024年研发投入6990.15万元,同比增长25.92%;研发人员253人;拥有专利67项,8项核心技术应用于生产 [4] - 液晶显示产品在车载多应用市场订单快速增长,已配套多款知名车企车型 [4] 产品研发 - 智慧串口显示模组与国际家电品牌合作完成小批量试产验证,2025年计划批量交付 [5][6] - LC可变光式防眩后视镜模组完成小批量验证,预计2025 - 2031年全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15.8% [6] 募投项目 - 调整募投项目,“光电触显一体化模组建设项目”部分进入批量生产,灵山基地力争2025年底完成建设 [7] 分红规划 - 拟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后为基数,每10股派现4元、转增4股,后续坚持稳定利润分配政策 [8] 激励计划 - 2024年初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27名核心对象,预计2025年首期归属 [8] - 2024年12月披露股份回购方案,截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2633900股,占总股本1.8565%,回购计划仍在实施 [8]
Panasonic is cutting 10,000 jobs in a bid to boost efficiency
Business Insider· 2025-05-09 17:36
裁员计划 - 公司将裁员10,000人以提高效率 其中日本和海外各裁减5,000人 约占公司近230,000名员工的4% [1] - 裁员主要针对销售和间接部门 旨在优化全球范围内的人员配置 [2] - 裁员将在2026年3月结束的财年内完成 预计产生近9亿美元成本 [2] 市场反应与股价 - 公司股价在东京市场收盘时上涨2% [3] 供应链调整 - 旗下Panasonic Energy计划减少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依赖 北美业务总裁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削减中国供应链 [3] 员工福利政策 - 2022年公司采纳日本政府推荐的四天工作周制度 旨在降低员工过劳风险 [3] - CEO曾向投资者强调必须支持员工福祉 [4] 外部经济环境 - 特朗普关税政策和中美贸易战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3]
套现或超3亿元!朗科智能股东连年减持,致使公司控股权被稀释
华夏时报· 2025-05-09 14:59
股东减持计划 - 朗科智能五位股东刘晓昕、刘孝朋、郑勇、潘声旺、张和平拟合计减持不超过793.70万股,占总股本2.59% [2] - 刘晓昕及刘孝朋各计划减持不超过306.37万股(占总股本1%),郑勇计划减持不超过120万股(占总股本0.39%),潘声旺和张和平计划清仓式减持46.61万股和14.35万股 [4][5] - 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3日至9月2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竞价90日内不超过1%,大宗交易90日内不超过2% [4][5] 股东历史减持情况 - 自2019年起,刘晓昕累计减持105.8万股套现2346.26万元,本次减持后累计套现或达5648.93万元 [6] - 刘孝朋累计减持388.15万股套现6177.47万元,本次减持后累计套现或达9480.14万元 [6] - 郑勇累计减持64.8万股套现559.61万元,本次减持后累计套现或达1853.21万元 [6] - 潘声旺累计减持986.38万股套现1.21亿元,本次减持后累计套现或达1.26亿元 [6] 控股股东持股被动稀释 - 因发行可转债转股导致总股本增加,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29.81%被动稀释至28.81%,触及1%整数倍 [7] - 专家认为持股比例下降可能削弱控股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尤其在面对潜在竞争对手时 [7] 公司经营风险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需求波动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8]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终端产品智能化吸引新进入者,若不能持续技术创新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8] - 贸易及汇率风险:国外业务营收占比53.60%,贸易政策变动及汇率波动可能影响经营业绩 [8] - 新产品风险:新技术或新产品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经济效益未达预期 [9] - 运营管理风险:公司规模扩大后若未能及时提升管理能力可能影响运营效率 [9] 行业背景 - 公司从事电子智能控制器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LED和HID照明电源等领域 [7]
未知机构:【风口研报·公司】高毛利军品+半导体产品进入收获期,相关收入有望实现倍增,这家电子器件厂商25年迎业绩拐点;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和丝杠-中的核心“关节”-20250509
未知机构· 2025-05-09 1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真空器件、轴承、军工、半导体、人形机器人 [1][2][4][13][17] - **公司**:国力股份(688103)、苏轴股份(430418) [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力股份 - **核心观点**:2025年是业绩拐点,高毛利军品和半导体业务有望翻倍增长 [1][4][9] - **论据** - **新能源下游稳定增长**:2024年直接接触器(新能源车及充电设施)、交流接触器(风光储)分别实现收入4.13、1.34亿元,为业绩提供安全垫 [7] - **军工业务中短期增长性凸显**:公司是较早进入国产军用真空继电器供应商,近年开发军用直流接触器市场,产品扩充、收入提高;特种业务控制盒2024年6月批量交付,防务领域控制盒稳定交付,真空继电器交付预计今年逐步恢复;各主要业务板块客户需求乐观 [10][11] - **半导体业务长期成长可期**:产品应用于等离子体刻蚀等设备,2024年与华为技术业务推进并完成一定量出货,与北方华创等验证取得进展;随国产替代加速和产品良率提高,2025年收入明显增加 [4][5] - **盈利预测**:华西证券陆洲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3/15.29/19.16亿元,归母净利润1.25/2.07/3.02亿元,EPS分别1.32/2.17/3.17元 [1][5] 苏轴股份 - **核心观点**:在人形机器人轴承领域有先发优势,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 [2][13][14] - **论据** - **市场需求大**:人形机器人轴承用量大、价值高,是新增长极;2025年为轴承市场带来4330万元增量空间,2035年达89.51亿元;单台人形机器人轴承价值量约11200元,占总价3.08% [17] - **技术优势**:全面掌握各环节关键技术,利用汽车轴承技术优势拓展至机器人领域;部分产品性能达国际主流水平,如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用超薄精密滚针轴承产品性能满足瑞典SKF公司相关指标 [20][21] - **客户优势**: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覆盖全球头部汽车Tier1企业;供货验证周期长,公司先发优势显著 [2][14][22] - **盈利预测**:申万宏源刘靖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68/1.85/2.09亿元,同比增长11.3%/10.3%/13.1%,对应PE为33/30/27倍 [2][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力股份**:2024年真空继电器(军工)、真空电容器(半导体)、真空有源器件(大科学装置)分别实现收入1.20、0.73、0.38亿元;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每股收益、ROE、市盘中等财务数据及变化情况 [6][7] - **苏轴股份**: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等财务数据及同比增长率 [16]
A500指数ETF(159351)连续三日“吸金”,中航成飞涨超5%,一个月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0:12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中船系、减肥药、银行等板块和概念股涨幅居前 [1] - 中证A500指数跌0.26%,成分股中航成飞涨超5%,中鼎股份、百济神州-U、信立泰、安克创新等跟涨 [1] - A500指数ETF(159351)跌0.42%,成交额超6700万元,连续三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1.8亿元 [2] 指数及ETF特征 - 中证A500指数优选各行业市值代表性强、表征行业龙头的500只股票,兼顾大市值的同时均衡覆盖A股各行业核心龙头资产 [2] - 该指数在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权重较大,成长属性更强 [2] - A500指数ETF(159351)配备场外联接基金(A类022453;C类022454) [2] 公司回购与增持动态 - 5月7日超过120家A股公司发布回购增持相关公告 [2] - 近一个月内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其中252家公司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681.94亿元,118家公司重要股东拟增持金额上限合计约456.10亿元 [2] 机构观点 - 市场有望重回活跃态势,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重大政策或激发五月市场成交热情 [3] - 行业配置三条主线:TMT景气度贯穿全年、低位周期股"困境反转"(石油石化、有色金属估值修复)、稳健类板块(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估值偏低) [3]
TTM Technologies, Inc. Announces Retirement of Founder and Board Member, Kent Alder
Globenewswire· 2025-05-09 04:05
文章核心观点 - TTM Technologies宣布创始人Kent Alder退休,他带领公司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全球电子行业领导者,其领导和贡献对公司影响深远 [1][2] 公司发展 - Kent Alder于1998年创立TTM,将其从一个小业务发展成全球电子行业领导者 [2] - Kent Alder以诚信、诚实、清晰沟通和卓越绩效等核心价值观引导TTM取得重要里程碑,建立了注重道德领导和卓越运营的企业文化 [2] 公司荣誉与传承 - 为表彰Kent Alder的贡献和领导,TTM设立“阿尔德奖”,每年颁发给表现出色的内部团队,未来将继续颁发该奖项以巩固其遗产 [3] 公司业务 - TTM Technologies是全球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制造商,产品包括任务系统、射频组件、射频微波/微电子组件以及快速交付和技术先进的印刷电路板 [1][4] - TTM代表上市时间,其一站式设计、工程和制造服务可帮助客户缩短新产品开发和上市时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