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搜索文档
破解博物馆预约难|世界一流博物馆:提前预约和现场排队并行
新浪财经· 2025-07-07 08:16
博物馆参观热度 - 暑期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国内热门博物馆出现一票难求状况 [1] - 海外顶级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采用提前预约与现场排队相结合的入馆方式 [1] - 卢浮宫是全球人流量最大的博物馆 年参观量达900万人次 [4][16] 海外博物馆预约情况 - 大英博物馆免费入场 官网提供10分钟间隔的预约时段 7月每日均可预约 现场排队仅需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2] - 卢浮宫当月预约不困难 但黄金时段名额紧张 全价票22欧元 [4] - 大都会博物馆年参观量570万人次 票价30美元 预约无时间段限制 [5] - 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最后的晚餐》仅支持季度放票 参观时间严格限制为15分钟 [7] 博物馆扩建与改造 - 卢浮宫计划扩建新入口并设计《蒙娜丽莎》专属展厅 需特别门票参观 [9] - 大英博物馆通过分拆自然历史藏品和图书馆实现扩容 2023年启动西区改建竞赛 [11][13] - 大都会博物馆完成洛克菲勒展厅改造 空间扩大以展示非洲、古代美洲和大洋洲艺术 [13] - 国内故宫博物院建设北院 上海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分别新建东馆和西馆 [15] 全球博物馆客流数据 - 英国国家美术馆2024年参观量较2019年下降47% 减少280万人次 [18] - 大英博物馆2023年接待650万人次 创2015年以来新高 自然历史博物馆达630万人次 [18] -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参观量390万人次 同比增长16% 荷兰梵高博物馆增长9% [18] -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年接待370万人次 创前哥伦布文物参观纪录 [20] -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主馆年参观量570万人次 摩根图书馆因《彼得兔》展览客流增长81% [20]
暑期博物馆四大推荐:恐龙蛋、角岛鲸、兵法简、深空展
央视新闻· 2025-07-05 13:41
广东河源恐龙博物馆 - 馆藏超2万枚恐龙蛋化石 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1][3] - 恐龙蛋化石种类丰富 包括珠宝级晶体蛋 袖珍蛋 伤齿龙蛋等 承载白垩纪信息 [3] - 提供化石修复体验活动 暑期可参与互动 [6] - 石峡恐龙蛋保护区发现100多枚裸露恐龙蛋化石 8组168个恐龙脚印 20具恐龙骨骼化石 形成全球罕见"三位一体"恐龙遗迹 [7] - 兼具科学保护与科普教育功能 成为研究恐龙与地球演变的重要基地 [9] 厦门科技馆 - 暑期日均游客突破1万人 设有近400件互动展品 [11] - 《大鲸家族》特展国内首创 展出全球首次公开的10米长角岛鲸标本(2021年海南搁浅制成)[11][13] - 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完整保存6米小鳁鲸"海海" 展示肌肉血管结构及退化后腿骨骼 [15][16] - 互动装置包括抹香鲸心脏标本(主动脉构造揭示深海生存智慧) 心率对比仪 X光手骨屏 体感虎鲸游戏等 [17] - 设置"鲸鱼故事剧场"沉浸式科普 结合常设展区满足多元科学兴趣 [19] 山东博物馆银雀山汉简展 - 展出1972年出土的西汉前期近5000枚竹简 首次系统展示银雀山汉墓简牍 [21][23] - 并列呈现《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 以实物证实两位军事家并存 终结史学争议 [23] - 运用高清复原与互动技术展示"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等真迹 配套学术讲座与简牍制作活动 [23] 国家博物馆宇宙考古展 - 7月3日开放 通过艺术加工将20年宇宙探索数据可视化 [24][26] - 展品包括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模拟器 星际时钟 动态宇宙模型及"南宋天文图碑拓片"(记载1434颗恒星 星位与现代星表高度吻合)[28] - 展览持续三个月 需实名预约购票 [28]
这个暑期,上百场活动带你“玩转”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京报· 2025-07-04 19:33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暑期活动 - 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展将亮相,展示辽风酒器与宋韵首饰工艺 [2] - 推出8场全年龄段公益讲座和8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聚焦殷商文明与运河文化 [2] -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将连演五场公益儿童剧《甲骨文学校》,结合殷商历史知识 [3] - 七大文创空间焕新升级,增设XR/MR沉浸展和殷商主题体验空间 [3] - 推出非遗主题活动、殷商特展讲座及丛书签售会等配套活动 [3] 北京城市图书馆暑期安排 - 以"踏浪书海 阅夏乘凉"为主题,推出超200场"阅+X"多维活动 [4] - "童趣扬帆"包含国际插画展、4D电影节等50余场日常活动 [4] - "匠心文韵"展示古籍版画、非遗手作体验及修复课程 [4] - "艺海拾光"开放顶级Hifi设备、专业录音室,新增16场活动 [4] - 24小时图书馆休闲区延长服务至每日9:30-21:00 [5] 北京艺术中心演出计划 - 推出23台47场演出,涵盖国际顶尖佳作与传统文化精品 [6] - 国际项目包括法国《海底两万里》、俄罗斯冰上芭蕾《天鹅湖》及日本爵士音乐会 [7] - 国内剧目含胡德夫民谣音乐会、亲子剧《蒸汽世界》及京津冀戏曲汇演 [7] - 新增"文化粮仓艺术空间",整合咖啡、文创与音像产品 [7] 通州区暑期系列活动 - 以"运河上的通州"为核心IP,策划四大板块近50项活动 [9] - 推出"运河有戏"演出季,包含《卡门》、合唱大会等节目 [9] - 环球度假区回归"环球酷爽夏日"限定活动,热门IP集体亮相 [10] - 开启运河体育奇遇季,举办骑游、夜跑及多项赛事 [11] - 商圈推出潞源邻里节、水枪大战等潮玩活动 [11] 市集与消费活动 - "潞夏商韵 遇见好物"市集连续9周举办,设五大主题板块 [8] - 联动故宫、大英博物馆等推出文博文创专区 [8] - 推出"惊喜票根"消费券,餐饮满50减10、商品满80减20 [8] - 商业综合体"源·心"集合21个特色品牌与非遗体验区 [10][11]
北京市朝阳区20万张文旅消费券明起免费领
北京青年报· 2025-07-04 09:10
朝阳区博物馆发展现状 - 朝阳区目前拥有90家博物馆 博物馆覆盖率达每十万人2 6座 [1] - 80%以上博物馆免费开放 2024年接待观众超2400万人次 [1] - 本地居民人均参观博物馆2 2次 逛博物馆成为文化生活"新常态" [1] 2025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活动 - 7月文创主题落地朝阳区 打造"博物馆+"活动平台 [1] - 活动覆盖蓝色港湾 合生汇 侨福芳草地 DT51等商圈 [1] - 采用"文化IP+商业空间+互动体验"创新模式 构建文商旅体多元生态 [1] 各商圈特色活动规划 - 蓝色港湾将举办"北京消夏文创妙会" [2] - 合生汇联动50家博物馆打造限定印章IP 引入顶流集章品牌 [2] - 侨福芳草地主打文旅融合 构建"文化展示-旅游推介"闭环体验 [2] - DT51结合AR科技 体育博物馆与迪卡侬体验区创新体育文博概念 [2] 文旅资源整合与消费促进 - 推出"博物馆进商圈"跨界联动 提供文化体验与消费购物一体化服务 [2] - 整合博物馆 酒店 餐饮 演艺空间四类资源 推出约80项暑期优惠 [2] - 7月5日起发放20万张朝阳文旅消费券 可在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等场所领取 [2]
看戏逛馆听演唱会,这里有一份暑期文化消费攻略
新京报· 2025-06-30 22:37
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 - 北京市商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时尚场景育新、时尚活动提升、时尚品牌创新、时尚产业赋能等5大专项行动共21项举措 [1] - 方案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融合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和多元资源,提升文化消费品质 [1] 演艺新空间推动文化消费 - 北京市文旅局制定《北京市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推出10条举措支持演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 [2] - 吉祥大戏院推出360度沉浸式舞剧和"戏曲咖啡",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文物古建通过"会馆有戏"品牌融入非遗艺术 [2] - 爱乐汇在三里屯、华熙LIVE·五棵松等商业空间打造演艺新空间,累计推出5000余场音乐表演 [2] - 77剧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将工业遗迹转化为互动式观演空间,年轻观众占比超70% [2] - 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繁星戏剧村采用"演艺+餐饮+文创"模式,年演出场次均超600场 [2] 科技赋能文化体验 - Re睿·国际创忆馆利用AI/VR技术将工业筒仓改造为时光舱,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采用数字技术展示壁画 [3] - 平谷区大溶洞全息投影数字化应用项目计划暑期推出 [3] - 前门"科技体验馆"融合老北京韵味与现代科技,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提供铜画手工体验 [3] 非遗与老字号创新 - 王府井工美大厦"予寻空间"举办"非遗焕新 无界共生"大展,展示1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品 [3] - 首钢园六工汇开设全市首家双品牌主题店 [3] - 全聚德中轴食礼推出京味儿下午茶,京扇子提供定制折扇服务 [3] 暑期文化消费活动 - 同仁堂知嘛健康隆福寺店7月2日开业,打造中医药文旅消费标杆 [4] - 北京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展示数万件珍贵标本,八达岭机场提供低空飞行、直升机观光等体验 [4]
上博举办红山文化考古特展,呈现玉器和龙崇拜的渊源
第一财经· 2025-06-27 09:35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考古特展",展期从6月26日至10月8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 [1] - 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联合20家博物馆与考古机构共同举办 [1] - 展览精选300余件文物,全面展示红山考古百年成果及最新发现 [1] 红山文化历史背景 - 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至5000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3] - 红山文化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覆盖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北部 [3] - 距今5500年左右,红山文化出现"坛、庙、冢"礼制建筑和玉礼器系统,进入文明阶段 [3] 红山文化社会特征 - 红山文化以渔猎经济为主,农业逐步发展,处于东北渔猎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汇地带 [3] - 红山文化晚期出现聚落等级分化,形成由神庙、祭坛、积石冢构成的祭祀体系 [6] - 牛河梁遗址群的规划建设集中反映了红山古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成就 [7] 红山文化玉器系统 - 红山文化继承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传统,将玉器雕琢技术推向新高度 [7] - 红山文化晚期形成中国最早的玉礼制系统,以玉龙、勾云形器等为代表 [7] - 红山玉器组合包括动物形玉雕、斜口筒形器和方圆形玉璧等 [7] 展览内容设计 - 展览以故宫博物院藏"C"型玉龙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玦形玉龙为引 [10] - 展览分为"龙出辽河""龙行红山""龙衍九州"三个单元 [10] - 展览通过文物展示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 [10] 文创产品开发 - 配合展览推出153款文创产品,涵盖三大系列:"是以红山""来龙去脉""以玉为礼" [10] - 文创产品包括冰箱贴、毛绒玩具、布包、书签、雪糕和各种材质首饰等 [10] - 文创设计元素来自红山文化陶器、玉器及龙文化主题 [10]
香港将举办古埃及文明大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7 09:01
展览概况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将于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8月31日推出"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 [1] - 展览汇集250件来自埃及7家重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所有文物均首度在香港亮相,部分首次在埃及境外巡展 [1] - 展览分为"法老的国度""图坦卡门的传奇""萨卡拉的秘密""古埃及世界"四个单元,展品年代跨度约7300年至2000年 [1] 展品内容 - 展品涵盖法老与诸神雕像、浮雕、石碑、黄金饰物、大型成套木乃伊棺和动物木乃伊等 [1] - 展品来源包括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机构及萨卡拉考古遗址最新发现 [1]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精选中国古代文物参展,并展示中埃近年考古遗址保护合作成果 [1] 展览意义 - 这是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第二次直接与亚洲地区博物馆合办埃及文物大展 [1] - 展览将成为香港历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展期最长的古埃及文物珍宝展 [1] -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表示希望通过展览向全球观众分享古埃及文明的丰富内涵 [2] - 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指出展览是中埃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 [2]
存在了189年的西夏王朝,留下了哪些珍宝?|博物馆巡游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7:32
西夏陵博物馆概况 - 博物馆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考古遗址公园内,是一座全面展示西夏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1][4] - 2024年5月18日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1][4] - 展厅面积5400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509件,其中一级文物23件[1][5] 馆藏文物 - 一级文物包括西夏陵出土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文臣头像、雕龙栏柱、石马等[1][5] - 贺兰县宏佛塔出土的西夏绢画、泥塑佛像头、罗汉头、贴金木雕观音像、西夏木雕女伎乐等[1][5] - 其他重要文物:彩绘红陶俑、西夏文铜牌、西夏文写本《孝经传》、西夏文刻本《音同牙音》、西夏文写本佛经等[3][5] - 佛教相关文物:胜乐轮威仪父母曼陀罗、绿度母、擦擦(模制泥佛)、佛头像、罗汉头像等[3][6] - 建筑构件:雕龙望柱、绿釉鸱吻、绿釉套兽等[6] 西夏历史文化特征 - 西夏王朝由党项族人创立,自称"大白高国",存在189年(1038~1227年)[1][5] - 文化上既有对汉文化的借鉴,又融合党项族传统文化及吐蕃、回鹘、契丹等周边民族文化[1][5] - 体现在西夏文字、绘画、佛教造像、建筑构件等方面,形成多元文化特征[1][5]
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开馆试运行
人民网· 2025-06-20 23:34
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开馆 - 内蒙古博物院新馆于6月20日在呼和浩特市开馆试运行 [2][4][6][7][9][10][12][14][15][17] - 新馆建筑面积达14.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9万平方米 [2][4][6][7][9][10][12][14][15][17] - 馆内设有10个基本陈列,展出3000余件展品,包含633件珍贵文物 [2][4][6][7][9][10][12][14][15][17] 智能化服务与互动体验 - 引入全息投影AI讲解、数字文物互动、机器人导览、VR体验等智能化服务 [2][4][6][7][9][10][12][14][15][17] - 智能导览机器人可表演节目并与观众互动 [4][9] - 提供文物拼图等互动体验项目,吸引儿童参与 [17] 文化展示与游客参与 - 多角度展示北疆文化魅力,吸引游客参观拍照 [2][7][10][12][14][15] - 开馆当日举办试运行开馆仪式 [6] - 游客可体验数字化文物互动和VR技术 [9][17]
焕活文旅空间 重庆民办博物馆何以觅得新生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9:31
博物馆概况 - 两江贝岭博物馆是重庆民办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超3000平方米,以"国际化视野"与"场景化体验"为核心理念 [1] - 博物馆馆藏1000余件文物跨越战国至明、清时期,包含陶瓷艺术、青铜艺术、书画艺术、石雕石刻艺术等十余个主题展厅 [2] - 博物馆创新融合艺术收藏、文化创意与休闲消费,为市民游客搭建触摸千年文化的立体通道 [1] 文物特色与传承 - 博物馆有三组特色"文物CP":汉代彩绘陶马、青铜香薰炉与青铜鸳鸯钮,承载古人生活智慧与情感寄托 [3] - 汉代彩绘陶马灵动的关节设计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与精湛工艺 [3] - 青铜香薰炉睡鸭造型呼应李商隐诗句,青铜鸳鸯钮与重庆鸳鸯街道地名相呼应 [3] - 博物馆推出系列创意文创产品,如"对鸭"冰箱贴、青铜鸳鸯钮香氛挂饰,以及与"找山咖啡"联名的特调饮品"睡鸭醒春" [4] 运营模式与发展 - 博物馆探索"以馆带产,以产促馆"的运营路径,打造艺术家驻留工作室、书法文化体验馆等美学空间 [5] - 计划延伸发展文旅融合产业,形成"展示+餐饮+文创"一条龙融合业态 [6] - 博物馆参与协办《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展》,首次与国内11家博物馆联动 [7] 园区改造与规划 - 宝林院子园区外墙因年久失修出现瓷砖空鼓脱落,重庆两江新区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启动修缮设计,涉及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 [6] - 园区计划利用周边N37°月光之城的商业流量、学校研学需求、住宅区生活场景,打造"社区文化枢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