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搜索文档
广西广电:2024年报净利润-8.83亿 同比下降26.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22:2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4年为-0.53元,较2023年的-0.42元下降26.19%,连续三年为负值[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0.92元大幅下降57.61%至2024年的0.39元,显示公司资产质量显著恶化[1] - 每股未分配利润恶化明显,从2023年的-0.87元降至2024年的-1.40元,降幅达60.92%[1] - 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为13.59亿元,较2023年下降3.21%,较2022年下降19.16%[1] - 净利润亏损扩大,2024年净亏损8.83亿元,较2023年增亏26.5%,但较2022年10.37亿元亏损有所收窄[1] - 净资产收益率恶化至-80.68%,较2023年下降117.47个百分点,显示资本回报能力急剧下滑[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合计46.92%,较上期减少2461.23万股[2] -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27.84%未变,南宁广播电视台(6.51%)和柳州市广播电视台(4.56%)分列二三位[3] - 新进股东陈宣炳持股1.34%,梧州市广播电视台完全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股2.33%)[3] - 河池市广播电视台减持807.42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02%,其余广电系股东持股保持稳定[3]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2024年度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延续不分配不转增政策[3]
广西广电:深化国企改革 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1: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5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83亿元 [1] - 业绩亏损主要受有线收视业务收入下降、运营成本高企、财务费用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等因素影响 [1] - 有线电视用户保有量不断下滑,反映出传统广电行业受新媒体冲击的艰难处境 [1] 主营业务现状 - 公司是广西唯一的有线广播电视运营商,主要从事广电网络建设运营、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等业务 [1] - 传统广电业务面临"明日黄花"困境,新媒体崛起导致主营业务持续萎缩 [1] - 正在筹划重大资产置换,拟将广电科技100%股权与北投集团持有的交科集团不低于51%股权进行置换 [3] 转型改革措施 - 构建"智慧广电+"应用生态体系,推进市场化经营改革 [2] - 推进市县分公司三项制度改革,优化人员结构,公众、政企及技术支撑人员占比约85% [2] - 深化农网运营改革,农村用户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农网电视用户降幅同比减少7.8%,宽带用户降幅同比减少8.5% [2] - 优化网格经营结构,将全区划成1363个网格,农网乡镇承包占比达57% [2] 运营管理优化 - 运维工单和客服运维工单超时率均降低至5% [3] - 2024年累计回款3.73亿元,冲抵坏账7850万元 [3] - 采取诉讼和以资抵债等方式追讨逾期款项,诉讼标的金额超1亿元,以资抵债收回逾期款超千万元 [3] 战略转型方向 - 资产置换完成后,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数智工程、数智信息、勘察设计"等 [4] - 交科集团是科技型国有企业,专注数字经济、智慧高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该资产置换在广电行业内属重大无先例,为国企改革探索新路径 [4]
湖北广电:2024年报净利润-7.95亿 同比下降21.9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8:5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持续为负,2024年为-0.70元,较2023年的-0.57元下降22.81%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4.57元降至2024年的3.87元,降幅15.32%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恶化明显,从2023年的-0.51元降至2024年的-1.22元,降幅达139.22% [1] - 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为15.91亿元,较2023年19.68亿元下降19.16% [1] - 净利润亏损扩大,2024年亏损7.95亿元,较2023年6.52亿元亏损扩大21.93% [1] - 净资产收益率进一步恶化,从2023年的-11.57%降至2024年的-16.44%,降幅42.09%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比例46.12%,较上期减少3553.14万股 [2] - 武汉广播电视台减持2513.14万股,持股比例从8.10%降至7.89% [3] - 湖北省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减持1040万股 [3] - 其他主要股东持股数量保持不变 [3] 分红情况 - 公司2024年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进超高清技术端到端全链条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4-27 07:29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布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全面推进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发展 [1] - 第31届CCBN2025展会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重点展示超高清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1] - 未来三年计划实现50个超高清频道落地和6.5亿终端普及,推动行业从"跟跑"转向"领跑" [1] 技术特性与创新 - 超高清技术具备高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宽色域和高量化精度五大特性 [1] - 技术综合应用可提升画面细腻度达4倍以上,重新定义视听内容创作逻辑与用户体验 [1] - 高帧率支持复杂运动镜头捕捉,宽色域技术能还原自然界90%以上色彩 [1] 产业链现状与挑战 - 当前产业链存在内容生产意愿不足、网络传输质量不均、终端普及率低三大瓶颈 [2] - 制作成本较传统高清提升30%-50%,但播出需求不足导致内容供给缺口 [2] - 传输网络容量仅能满足高清需求,超高清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2] 发展策略与前景 - 实施"制作一批、修复一批、引进一批"策略,2025年底新制电视剧基本实现超高清化 [2] - 超高清将拉动5G和千兆光网利用率提升40%-60%,带动面板芯片产业链升级 [2] - 预计大尺寸超高清电视销量将实现200%增长,医疗安防领域催生远程诊断等新场景 [2]
电广传媒:2025一季报净利润0.03亿 同比下降89.2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6 02:3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0020元,同比下滑90% [1] - 每股净资产7.27元,同比微降0.27% [1] - 每股公积金4.53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1.00元,同比增长2.04% [1] - 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2.67% [1] - 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9.29% [1] - 净资产收益率0.03%,同比下降88.89个百分点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34148.34万股,占流通股24.1%,较上期减少1792.18万股 [1] - 芒果传媒持股23614.20万股(16.66%)保持稳定 [2]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682.71万股至1185.24万股(0.84%) [2] - 南方中证1000ETF减持111.85万股至1060.48万股(0.75%) [2] - 北京鼎新隆文化增持17.89万股至702.21万股(0.50%) [2] - 胡立波新进持股612.38万股(0.43%) [2] - 华夏中证1000ETF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股627.89万股) [2] 分红情况 - 本报告期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2]
新媒股份:2025一季报净利润1.61亿 同比增长8.78%
同花顺财报· 2025-04-26 02:2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 7000元 同比增长7 69% 较2024年一季度的0 6500元有所提升 但低于2023年一季度的0 7400元 [1] - 每股净资产16 35元 同比下降1 33% 较2024年一季度的16 57元有所下降 但高于2023年一季度的15 75元 [1] - 每股公积金5 07元 同比下降6 8% 较2024年一季度的5 44元有所下降 与2023年一季度持平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9 85元 同比下降1 6% 较2024年一季度的10 01元有所下降 但高于2023年一季度的9 18元 [1] - 营业收入4 07亿元 同比增长1 5% 较2024年一季度的4 01亿元有所增长 且高于2023年一季度的3 57亿元 [1] - 净利润1 61亿元 同比增长8 78% 较2024年一季度的1 48亿元有所增长 但低于2023年一季度的1 7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4 37% 同比增长10 91% 较2024年一季度的3 94%有所提升 但低于2023年一季度的4 80%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3046 65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56 93% 较上期减少5 25万股 [1] - 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持有8952 41万股 占总股本39 07% 持股数量未变 [2] - 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 持有1521 42万股 占总股本6 64% 持股数量未变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55 39万股 占总股本1 11% 较上期增加9 98万股 [2]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三只产品新进前十大股东 合计持股563 06万股 占总股本约2 45% [2] - 杨竣凯持股157 04万股 占总股本0 69% 较上期增加2万股 [2] - 苏晓辉新进前十大股东 持股135 04万股 占总股本0 59% [2] - 上期前十大股东中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只产品及富国文体健康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退出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吉视传媒闪耀CCBN展会:科技领航,开创生态保护与数字传播新纪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3:25
人工智能与智慧化应用 - 公司在数据要素领域提供六大服务和三大产品,包括数据流通、数据场景、数据资产、可信数据空间、产业人才培养、数据生态服务,以及AI智能数据价值挖掘平台、数据资产价值管理平台、数字存证平台 [2] - 在算力建设方面,公司与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智算云腾科技合作,按需建设稳定算力与弹性算力基础设施,赋能智慧广电、文化、政务、教育、金融等领域 [2] - 公司采用"大模型+小模型"协同架构,推出"3+4"智元矩阵战略,包括智元数智云平台、内容安全智脑、智元AI一体机三大核心产品 [3] - "吉视智能修复系统"与"吉视媒资内容智能审核系统"已成熟应用,分别针对老旧影片修复和内容智能审核 [3] 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 - 公司展示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整合卫星遥感、巡航无人机及近3万台野保相机,覆盖1.41万平方公里区域,实现全天候超清实时监测 [5] - 系统AI算法识别东北虎、东北豹个体准确率超90%,累计存储有效视频1500余万条,涵盖百万次野生动物活动记录 [5] - 野生东北虎数量从27只增至70只,东北豹从42只增至80只,分布范围覆盖公园全境80%以上区域 [5] - 东北虎豹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在国内外平台设立近20个账号,发布短视频1700余条,其中"狐假虎威"播放量突破1600万次 [7] - 通过"云游东北虎豹国家公园"4K超高清慢直播等形式向全球展示生态全景 [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深化个体识别算法优化,开发动物自动跟踪及视频流预警切换功能,树立"AI+生态保护"技术标杆 [7] - 计划与全球自然保护机构合作,推动东北虎豹成为世界级生态保护符号 [7]
ST广网:2024年报净利润-10.59亿 同比下降69.17%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22:08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 26925.51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 37.87%,较上期变化: -272.92万股。 | 名称 | 持有数量(万股) | 占总股本比例(%) | 增减情况(万股) | | --- | --- | --- | --- | |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 20759.06 | 29.20 | 不变 | |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1952.70 | 2.75 | 不变 | | 同方股份(600100)有限公司 | 941.35 | 1.32 | 不变 | | 赵章财 | 847.42 | 1.19 | 146.73 | | 张素芬 | 661.00 | 0.93 | 不变 | | 西安黄河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498.55 | 0.70 | 不变 | | 张永刚 | 370.00 | 0.52 | 58.00 | | 叶少荣 | 319.35 | 0.45 | 新进 | | 钱冶中 | 309.04 | 0.43 | 新进 | | 马永强 | 267.04 | 0.38 | 新进 | | 较上个报告期退出前十大股东有 | | | | | 罗丹 | 595.20 | 0.8 ...
中广天择: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快讯· 2025-04-24 18:22
年报披露延期 - 公司原定2025年4月26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1] - 因年报编制工作尚未完成 披露时间延期至2025年4月30日 [1]
看东方联手票星球打造「车展+文旅商体展」平台,扫码抢券玩转上海!
第一财经· 2025-04-23 21:42
2025上海车展专享消费季活动 - 上海广播电视台SMG看东方平台推出车展专享消费券 联动票星球平台打造"惠赢未来-车迷观演体验站" 涵盖200多个文体展活动 [1][4] - 活动设置音乐现场 剧场演出 展览玩乐 体育赛事四大板块 并提供专项优惠券 同时开设外国友人精选区 [4] - 消费券分为演出券 景点券 娱乐券三大类别 共10种优惠面值 领取时间为4月23日至5月5日 使用期限相同 [11] 票务合作与演出内容 - 与国内三大综合一级票务平台票星球深度合作 打造全品类演出平台 [3][4] - 重点推荐三部现象级演出:《新世界:破笼之宴》采用"戏剧+宴会"创新模式 [14] 《不眠之夜》驻演超2100场 首轮预售票万张100小时内售罄 [15] 原版音乐剧《SIX》获35项戏剧大奖 伦敦西区常年售罄 [16][18] 消费券使用与附加服务 - 通过SMG看东方小程序领取消费券 即领即用 无需抢购 [6][7] - 消费券适用项目包括上海中心J酒店101层餐厅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金山城市沙滩等高端消费场所 [20] - 活动提供200+精选演出和100+甄选好物 覆盖餐饮 景点等全方位消费需求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