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

搜索文档
|晒书客·果月之书|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18:59
(原标题:|晒书客·果月之书|) 云也退/文 《纳粹与哲学家: 一个人的流亡史》 (德)卡尔·洛维特/著 区立远/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5月 要想进入德国哲人深邃的思想殿堂,从他们的回忆录入手是条途径。卡尔·洛维特的这本1939年出版的 回忆录,内有不少篇幅谈他和海德格尔的交往。海德格尔是纳粹上台后的御用哲学家,洛维特是海的学 生,也感恩后者对他思想的重大启发。但他是个犹太人,在写完这本书前就被迫流亡。 洛维特很伤心。因为他早已把自己看做德国人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是一名德军士兵,受重 伤后在意大利服刑。他获得过勋章,在德国学术界也是顶级的精英。不得不离开德国,他压抑住痛切之 心,着手分析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里的核心理论,是如何被极端右翼民族主义利用的。 不过他也没有一味地让思想者为政治后果负责。书中最出色的段落之一,是他表达对自己的意大利被囚 期的感恩,他说,在意大利他认识了更有人性的人——意大利人,他看到,政权残酷也好,战争也好, 并不必然导致像德国那样野蛮残忍的后果。在意大利,"我做战囚恶经历唤醒了我对这个国家、这里的 人民的永久热爱……在罗马,在那些哪怕很小很小的村子里,人 ...
志愿微光汇聚向上力量 青春集结点亮城市之光
央广网· 2025-09-06 15:21
活动规模与参与 -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招募998名青年志愿者从1.9万名报名者中选拔而出 [1] - 志愿者覆盖10所高校并服务于嘉宾接待、场站迎送、证件注册、物资分发等50余类岗位 [1][11] - 语言类服务岗包含235名天津外国语大学志愿者参与城市英文标识整改及外事服务工作 [7] 文化传播与展示 - 非遗体验区通过漆扇制作等互动形式展示天津郑氏漆器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 [2][5] - 志愿者通过专业翻译将晦涩工艺原理转化为通俗语言并获外国媒体主动传播 [2][5] - 文化展示岗位形成协作合力助力中国传统文化跨越语言隔阂实现国际传播 [5] 科技创新展示 - 科技互动展区展示全球首款双模态仿生灵巧手集成1140个触觉传感单元并实现15种人类感知维度 [8][11] - 展品包含自动充电机器人等硬核科技并获得外国专业人士点头称赞 [8] - 志愿者需掌握技术资料并每日进行1小时英语对话练习以应对专业提问 [8] 城市服务与保障 - 志愿者参与市区公共标识英文整改工作并逐字核对准确性 [6][7] - 部分志愿者家庭全员参与服务保障工作包括安保、区域改造等核心环节 [6] - 志愿者单日步数超过1万步并通过专业服务融入城市风貌提升 [7]
外卖大战,不见霸王茶姬的身影
36氪· 2025-09-02 17:35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营收33.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 [3] - 经调整净利润6.298亿元,净利润率18.9% [3] - 毛利率提升至53.9% [3] - 海外GMV达2.532亿元,同比大涨77.4% [3] - 全球门店规模7038家,注册会员突破2.069亿人,季度净增1455万人次,同比增长42.7% [3][10]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聚焦高价值品牌战略 [4][5] - 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提升效率,原料、仓储和物流成本同比下降1.5% [5][9] - 73.9%的小程序订单来自复购客户,外卖GMV占比逆势提升至52% [10] - 推出区域限定产品(如江苏"万象碧螺"、广东"红柑"系列)强化文化差异化 [9] 产品创新与供应链 - 以经典单品"伯牙绝弦"形成差异化,区别于行业主流果茶品类 [8] - 结合地域文化推出时令限定产品(如荔枝季"一骑红尘"、浙江"风荷曲苑") [9] - 下半年启动核心原料全面升级计划,覆盖茶叶、奶源、糖浆等品类 [21] 海外市场扩张 - 海外门店达208家,覆盖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市场 [12] - 印尼门店开业首周获5000+注册用户,首批新店吸引35000+注册用户 [12] - 北美市场开设洛杉矶首店,并组建本地化高管团队(如首席商务官Emily Chang) [12][15] - 东南亚推出本地化产品(马来西亚"谷香焙茶"、新加坡国庆限定"兰花碧螺春") [14]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 推行"员工第一"理念,为全员提供补充医疗保险"CHA保宝" [19] - 在中国1350家门店推行"夜洁计划"减轻员工负担 [19] - 在新加坡开设"无声门店"雇佣听障人士,上市敲钟包含无声员工代表 [18] - 开展"高温关怀行动"向环卫工人、交警等免费提供茶饮 [20] 全球化与文化传播 - 以茶文化为核心,通过产品命名、包装设计强化东方文化关联(如马来西亚非遗联名产品) [18] - 在海外市场举办茶文化体验活动(如菲律宾门店开设茶叶鉴赏课) [18] -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HA"体现茶文化传播使命 [18]
外卖大战,不见霸王茶姬的身影
36氪未来消费· 2025-09-02 17:18
财务业绩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33.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 [4] - 经调整净利润6.298亿元,净利润率达18.9% [4] - 毛利率提升至53.9% [4] - 海外GMV达2.532亿元,同比大涨77.4% [4] 运营数据与用户增长 - 全球门店规模达7038家 [4] - 注册会员数突破2.069亿人,季度净增1455万人次 [4][15] - 73.9%的小程序订单来自下单两次及以上注册客户 [15] - 外卖GMV占比逆势提升至52% [15]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聚焦高价值品牌战略 [7] - 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提升效率 [7] - 原料、仓储和物流成本同比下降1.5% [15] - 以"产品+文化"组合打造差异化优势 [14] 产品创新与区域化策略 - 推出区域限定产品如江苏"万象碧螺"、浙江"风荷曲苑"、广东"红柑"系列 [14] - 伯牙绝弦作为标志性单品形成差异化 [13] - 海外推出马来西亚"谷香焙茶"、新加坡国庆限定"兰花碧螺春" [20] - 结合非遗文化进行产品联名(如马来西亚Songket织线工艺) [27] 全球化扩张进展 - 海外门店达208家,覆盖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市场 [18] - 上半年海外净增52家门店,新进入印尼市场(开设8家) [18] - 北美首店落地洛杉矶,第二家试营业中 [18] - 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如马来西亚联大集团) [21] - 聘请资深高管负责北美业务拓展 [24] 本地化运营成果 - 印尼雅加达门店开业三天销量破1万杯,首周获5000注册用户 [19] - 泰国门店正式开业后日均杯量增长54% [19] - 通过茶叶文化讲座等形式深化本地文化连接 [27] -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文化适配产品 [20][27] 企业文化建设 - 推行"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价值观 [28] - 为全球员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险"CHA保宝" [28] - 实施"夜洁计划"减轻员工负担,1350家门店已采纳 [28] - 开设新加坡"无声门店"雇佣听障人士 [27] - 开展"高温关怀行动"向户外工作者免费赠饮 [29] 未来发展战略 - 下半年启动核心原料全面升级计划 [30] - 持续通过会员生态释放价值 [30] - 以稳健步伐向"东方星巴克"目标迈进 [31]
文化观察:出海微短剧如何摆脱“低级感”?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07:2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微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 [2] - 浙江微短剧承制机构数量、平台规模和生产能力均稳居全国前列 [3] - 横店2024年1月至7月接待超过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 预计全年突破4000个 [3] 产业布局与区域优势 - 浙江形成完整微短剧产业链 覆盖横店、象山等老牌影视基地及余杭、衢江、南浔、临海等新兴区域 [3] - 横店成立竖屏剧运营中心并改造近千个专供微短剧拍摄的场景 [3] - 浙江制造微短剧作品风靡东南亚、欧美及中东等海外市场 [3] 内容创作瓶颈 - 商业性与艺术性失衡导致豪门恩怨、逆袭复仇等套路化题材扎堆出现 [4] - 全球化与本土化失衡使作品失去文化根基 既缺乏中国特色又难融入目标市场 [4] - 技术赋能与内容创新失衡表现为AI生成剧本雷同、算法剪辑破坏叙事节奏、过度美颜导致演员表情失真 [4] 发展战略与政策导向 - 国家广电总局建议微短剧朝"向上提质、向下扎根、向外拓展"三大方向推进 [5] - 浙江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和人才培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 - 产学研协同机制建设提上日程 高校与产业携手保持艺术探索同时推动作品规模化平台化 [8] 文化传播价值 - 微短剧作为文化"新三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新名片" [2] - 需深度挖掘中华文化精髓并结合海外受众喜好实现本土化表达 [7] - 应通过提升团队素养、强化政府监管与平台审核建立黑名单机制杜绝低俗内容 [7]
把文化讲“活”:网络大V在流量之上的追求
新浪财经· 2025-08-16 17:35
短视频内容创作行业 - 气象、文学、古典乐等非主流领域在短视频平台可孵化千万级流量大V [1] - 上海推出"沪九条"政策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 外滩FTC成为创作集聚区 [1] - 网络大V通过专业内容+亲切表达实现文化破圈 如宋英杰将气象知识转化为"贯口"式幽默传播 [3][5] 知识教育类账号运营 - 小红书账号"小亭不停课"以1分钟学习视频形式积累82万粉丝 成为平台知识教育类头部 [5] - 账号通过碎片化阅读实现深度价值 帮助粉丝解决实际困惑并重建生活信心 [7] - 政务号"知不同学"在小红书发布严肃内容仍获8万粉丝 170条笔记收获37万互动 [15] 文化艺术内容变现 - 钢琴家孔祥东通过日常化内容展现"活人感" 生活场景类视频获得意外传播效果 [8][9] - 编剧王丽萍坚持从真实生活取材 反对AI生成内容 账号聚焦影视创作幕后故事 [11] - 网络作家吴鑫强调角色塑造需兼具理想主义与人性弱点 细节描写决定作品深度 [13] 政务新媒体创新 - "青春上海"账号通过UP主合作实现破圈传播 单期团课吸引4800万青年参与 [21] - 政务号运营核心在于捕捉年轻人真实需求 全网粉丝达1200万 [19][21] - 《人生Plan B》栏目联合B站UP主创造600万+阅读量 [21] 出版与IP开发现状 - 上海书展成为内容创作者与读者直接互动的重要场景 [23] -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占比从0%起步 现已成为重要IP来源 [25] - 《大奉打更人》作者称上海推动其写作量与收入双提升 [25]
国际球星“引进来” 布依蜡染“走出去”
消费日报网· 2025-08-15 11:13
贵州榕江"村超"赛事发展 - 2025年贵州榕江"村超"球场吸引数万名观众 国际球星罗伯特·巴乔与卡洛斯参与活动点燃现场氛围 [1] - 2024年"村超"国际化进程加速 吸引50多个国家1200余名球员参与 并与英超达成合作 衍生出"非洲村超"等赛事 [6] - 赛事从草根活动发展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成为贵州"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实践 [6][7] 非遗文化与国际交流 - 布依族蜡染传承人伍德华创作卡洛斯进球瞬间蜡染肖像 融合足球动态与传统冰裂纹工艺 [1][3][5] - 蜡染作品长80厘米宽60厘米 历经7天画蜡染色脱蜡工序完成 采用靛蓝色体现布依族文化特质 [5] - 卡洛斯参与蜡染足球创作并签名 作品将展示于六月六布依蜡染坊 推动非遗文化国际传播 [1][7] 文化跨界融合效应 - "村超"赛事延伸至文化领域 蜡染工艺通过足球主题作品突破传统题材限制 [7] - 非遗与体育结合形成文化纽带 蜡染从地域符号升级为世界共享的文化财富 [7] - 活动促成贵州蜡染与国际球星深度互动 卡洛斯称肖像画为其"职业生涯最难忘进球之一" [1][3] 产业联动与品牌塑造 - 贵州省文旅厅与贵旅集团策划非遗文化交流 邀请国际球星参与蜡染创作 [3] - 伍德华创新设计蜡染足球作品 突破传统球衣形式 强化文化独特性 [3][5] - "村超"热度带动本土非遗曝光 蜡染坊计划将联名作品作为核心展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7]
《白蛇传》,传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核心观点 - 《白蛇传》作为中国经典民间传说 通过文化展览 戏剧演出 影视改编 歌剧创作 游戏开发及AI技术应用等多种形式持续实现全球化传播与商业化创新 展现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与产业价值 [1][2][3][4][5] 文化展览与文创开发 -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以"西湖梦寻 喜见昇卿"为主题展出戴敦邦《白蛇传》插画原稿及《雷峰塔经卷》等典籍版本 同步推出的《白蛇传》系列文创受国内外观众青睐 [1] - 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举办"乙巳蛇年 至此青白"艺术特展 展出《白蛇传》主题月份牌年画和摄影作品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通过AI技术将摄影处理成月份牌风格获广泛好评 [4] 国际传播与译本发展 - 1834年法国汉学家儒莲将《雷峰塔奇传》译为法文《白蛇精记》 同年英文摘要《白与青;或蛇仙》发表于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刊》 成为英语世界最早白蛇故事文本之一 [2] - 各国持续产生基于不同底本的译本 相关书籍被多国图书馆收藏 [2] 戏剧演出与国际奖项 - 2003年"田汉版"京剧《白蛇传》在澳大利亚第二十七届嘉年华多元文化艺术节演出11场 由澳大利亚艺术家设计舞台灯光与美术 获当地观众热烈反响 [2] - 2024年中国北方昆曲剧院昆剧《白蛇传》参加英国爱丁堡艺穗节 荣获亚洲艺术奖最佳剧作奖 连续4天演出座无虚席 [2] 影视改编与产业影响 - 1958年日本东映动画推出首部长篇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 融合皮影戏 剪纸等中国元素 在日本 美国 巴西 法国上映并获柏林市民文化奖 墨西哥政府名誉奖 对日本动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 2006年东映动画将《白蛇传》改编为音乐舞台剧 在东京连演19天 [3] 歌剧创作与文化融合 - 2010年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的英语四幕歌剧《白蛇传》在美国波士顿首演 波士顿市政府将2月24日定为"《白蛇传》日" [3] - 该歌剧融合京剧旋律与西方美声 将埙 竹笛 二胡等传统乐器融入管弦乐 2011年获美国普利策音乐奖 评委评价其"融合东西方音乐精神" [3] 科技应用与当代创新 - 基于《白蛇传》开发的游戏已上线多款 AI生成的白蛇故事引发关注 [4] - 中外文化交流节目《小伙小妹换游记》中坦桑尼亚嘉宾扮演许仙与白素贞漫步西湖 亲身阐释东方爱情传奇的文化意义 [4] 文化IP价值与全球化 - 《白蛇传》在千百年间与异域文化交融 不断翻新形式载体 持续焕发生命力 [1][5] - 通过内容重构与跨文化融合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传播 成为兼具中国属性与世界影响力的艺术IP [4][5]
从暨大走向南洋的文化传播者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暨南大学在马来西亚的教育与文化影响 - 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自1906年创办以来为马来西亚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 [1] - 该校是中国最早在马来西亚招生的高校之一,目前约有200名马来西亚学生就读 [1] - 校友余薇君在马来西亚斯里吉隆坡国际中学执教19年,创新采用吟唱、剪纸、写春联等方式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1] - 余薇君的教学方法使中文教育从必修课变为文化盛宴,学生成绩连年全A [1] 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 - 余薇君的课堂通过"活态传承"方式,让中文教育超越语言本身,成为连接中马的情感纽带 [1] - 校友曾维龙现任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助理教授,专注于梳理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发展脉络 [2] - 曾维龙特别关注未被主流选集收录的作家作品,让边缘化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走向国际汉学研究 [2] - 校友陈韵传从新闻主播转型为自媒体创业者,创办"访问"网站聚集优秀中文内容创作者 [3] 传媒领域的文化传播 - 陈韵传抓住网络风口组建摄影团队,致力于提升中文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 [3] - 校友郑彦欣在广告公司运用专业剪辑技能,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各类视频作品 [3] - 这些传媒领域的努力让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传播更广 [3] 暨南大学的文化影响力 - 暨南大学马来西亚校友的努力构成一幅"南洋文化星图" [3] - 校友们的工作证明文化传播需要从地理意义上的"走出去"升华为价值层面的"走进去" [3] - 明年暨南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 [3]
这位“木兰”有个中非影视梦(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9 08:45
中非影视文化交流 - 贝宁青年演员木兰在2025中非电影周期间参与宣传活动,其参演电影《维和防暴队》在湖南长沙影城展映,她表示肩负通过银幕记录中非友好关系的使命 [6] - 木兰曾出演电影《维和防暴队》、电视剧《幸福草》等影视作品,今年初获颁"中贝电影推广大使"荣誉证书 [6] - 木兰在《维和防暴队》中饰演一位在村庄袭击中失去家人的母亲,为演好角色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与维和人员交谈和角色心理对话 [7] 影视作品表现 - 在《幸福草》中,木兰饰演南太平洋村民玛莎,展现角色从排斥到接纳中国文化的成长过程,她表示诠释角色成长带来成就感 [8] - 作为外籍演员,木兰参与剧本修改工作,查阅资料并向外交人员请教以使内容更贴合当代年轻人情感 [9] 个人背景与发展 - 木兰中文名由中国师傅所取,寓意勇敢无畏,她希望成为非洲的花木兰 [10] - 木兰自幼喜爱中国文化,2010年开始在贝宁孔子学院学习中文,2013年赴重庆工商大学攻读国际商务,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 [10][11] - 在中国学习生活期间,木兰受到中国朋友和同事的照顾,逐渐融入中国生活 [11] 未来计划与愿景 - 作为中贝电影推广大使,木兰计划将非洲故事带向世界并将中国电影技术引入贝宁,助力本土电影业成长 [12] - 木兰正在筹拍一部中贝合拍故事片,讲述中国人非洲探险的故事,首次尝试幕后工作,旨在记录非中友谊 [12] - 除影视工作外,木兰计划在贝宁开展儿童教育项目,培养年轻人文化自信,学习中国教育模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