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
搜索文档
首日涨幅86.7% 八马茶业12年IPO修成正果
北京商报· 2025-10-29 00:40
上市表现与资本反响 - 公司于10月28日成功登陆港交所,开盘价80.1港元/股,较发行价50港元/股上涨60.2%,收盘价93.3港元/股,涨幅达86.7%,全日成交额3.55亿港元,总市值79.35亿港元 [1] - 新股公开发售获得2680.04倍超额认购,申购资金1206亿港元,创下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认购纪录,募资净额3.9亿港元将用于扩建生产基地 [2] - 公司曾五次递表寻求上市,最终选择港交所因其上市流程相对灵活、市场国际化程度高且对茶企接纳度较高 [3]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21.43亿元及10.6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及1.2亿元,呈现增长趋势 [2] - 公司毛利率表现较好,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53.3%、52.3%、55%及55.3% [2] - 公司成立于1997年,已构建遍布全国的“直营+加盟”及“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体系,并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终端门店,具备强大跨区域经营实力 [2] 股权结构与品牌背景 - 公司为典型的福建家族企业,实控人为王文礼、王文彬家族成员,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合计控制55.9%的投票权 [4] - 公司与“福建商帮”存在联姻关系,七匹狼实控人之子为王文彬女婿,七匹狼通过相关实体持有公司股份,并曾获得IDG资本、天图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4] - 公司拥有核心品牌“八马”,产品覆盖全品类茶叶及茶衍生品,并设有“信记号”子品牌专注高端普洱茶,“万山红”子品牌瞄准年轻及女性消费者 [5][6] 行业格局与公司定位 - 中国茶叶市场竞争格局高度分散,截至2024年末有超过160万家相关企业,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仅约5.6%,销售收入合计约82.02亿元 [6] - 按销售收入计,公司位居行业第一,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约1.1%提升至2024年的约1.7% [6] - 行业整体面临“有品类无品牌”的困境,公司提出“文化升维”战略,致力于将茶叶从农产品转变为文化载体 [5] 行业挑战与发展路径 - 茶叶市场存在“大产业小企业、强品类弱品牌”的格局,公司需在精细化与标准化中找到平衡,并兼顾高端市场与年轻消费群体 [1] - 尽管在高端市场领先,但市场高度分散带来隐患,如加盟商流失导致单店效益下滑,公司需加快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并优化加盟商政策 [6] - 传统茶业资本化道路不畅主要因行业未进入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及规模化阶段,资本对该行业有所取舍 [7]
八马茶业港股上市AB面:资本热捧股价狂涨86%,但业绩却增不动了,加盟商也在减少
搜狐财经· 2025-10-28 22:53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6980 HK,开盘股价一度上涨超60%,收盘报93.35港元/股,较发行价50.00港元上涨86.70% [2] - 全球发售900万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2680.04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13.58倍认购,全球发售净筹资约3.90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劲,分析认为受蜜雪冰城上市影响,内地茶饮品牌在港股受待见程度提升,且公司在品牌、规模及供应链完整度方面有优势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97年,由王文彬三兄弟创立,拥有核心品牌“八马茶业”及子品牌“信记号”、“万山红”,产品覆盖全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等非茶产品 [5] - 茶叶产品销售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86.5%、88.7%、88.6%、90.2% [5] - 按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公司于2024年末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按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和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2024年高端茶叶市场份额为1.7% [5][8] 股权结构与财富效应 - 公司为家族企业,王文彬三兄弟及其配偶和妹妹构成一致行动人,上市前合计控制公司55.9%股权,全球发售完成后持股比例降至49.98% [6] - 以上市首日36.85亿元市值涨幅计算,创始人家族身家增长超18亿元 [6] - “亲家”七匹狼家族通过关联公司泉州汇鑫富和晋江百应成突击入股,分别持股2.61%与1.95%,周士渊(七匹狼创始人周永伟之子、王文彬女婿)为关键关联人 [7] 财务业绩与营销投入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2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 [10] -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77%和23.92%,2024年增速大幅放缓至0.99%和8.99% [11]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由增转降,营收10.63亿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17.8% [12] - 同期销售及营销开支巨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6.17亿元、6.81亿元、6.92亿元、3.32亿元,占营收比例均超31% [8] - 广告及宣传开支持续增长,同期分别为2.09亿元、2.52亿元、2.76亿元、1.38亿元,三年半累计支出约8.75亿元,占营销开支比例从33.9%升至41.6% [9][10] 销售渠道与增长挑战 - 销售严重依赖加盟渠道,截至2025年10月12日,公司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其中加盟店3482家,占比高达93.7% [13]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向加盟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均接近50%,分别为50.2%、50.6%、50.9%与49.1% [13] - 加盟商数量增长乏力,2022年至2024年末分别为1033名、1202名、1252名,净增数量从169名降至50名,2025年上半年净减少24名至1228名 [14][15] - 加盟门店数量增长放缓,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579家、3054家、3255家,2024年净增201家,远低于2023年的475家 [16] - 公司面临与前加盟商的诉讼,被要求支付款项合计405.92万元,庭审定于2025年11月举行 [16] 产品与客户消费趋势 - 茶叶产品每公斤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694元整体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657元 [13] - 线下直营门店会员平均年度购买金额由2022年的2860.4元降至2024年的2469.6元,显示客户消费能力减弱 [13]
持续火热!4只港股同日上市 最高涨幅超150%丨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10-28 22:49
上市首日表现 - 四家公司于10月28日登陆港股市场,包括八马茶业、滴普科技、三一重工和剑桥科技 [2] - 滴普科技首日收盘涨幅达150.56%,表现远超预期 [2] - 八马茶业和剑桥科技首日收盘涨幅分别为82.70%和33.86% [3] - 三一重工暗盘下跌2.44%,但首日收盘上涨2.82%,最终未破发 [5] 公司市值与募资规模 - 三一重工总市值最高,达到2166亿港元 [6] - 剑桥科技、滴普科技、八马茶业的总市值分别为412亿港元、218亿港元和78亿港元 [6] - 三一重工本次募资约135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市场前三大IPO [7] - 剑桥科技、滴普科技、八马茶业的募资总额分别为46亿港元、7.1亿港元和4.5亿港元 [7] 新股认购情况 - 新股涨幅与超额认购倍数呈正比关系 [8] - 滴普科技超额认购倍数达7569.83倍,为港股主板史上的“超购王” [9][10] - 八马茶业、剑桥科技、三一重工的超额认购倍数分别为2680.04倍、338.7倍和52.93倍 [10][11][12] 滴普科技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专注于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13] - 中国企业级AI应用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4年为386亿元,预计2029年达23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0% [13] - 2024年滴普科技市场份额为0.6% [13] 滴普科技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29亿元、2.43亿元和1.32亿元 [14]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5.03亿元、12.55亿元和3.08亿元,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14]
持续火热!4只港股同日上市,最高涨幅超150%丨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10-28 21:01
四家公司上市首日表现 - 滴普科技暗盘涨幅94.67%,收盘涨幅达150.56% [2] - 八马茶业暗盘涨幅78.80%,收盘涨幅达82.70% [2] - 剑桥科技暗盘涨幅36.90%,收盘涨幅达33.86% [2] - 三一重工暗盘下跌2.44%,但收盘上涨2.82%,未破发 [2] 四家公司市值与募资规模 - 三一重工总市值2166亿港元,募资额约135亿港元,为今年港股前三大IPO [2][3] - 剑桥科技总市值412亿港元,募资总额46亿港元 [2][3] - 滴普科技总市值218亿港元,募资总额7.1亿港元 [2][3] - 八马茶业总市值78亿港元,募资总额4.5亿港元 [2][3] 新股认购情况 - 滴普科技超额认购倍数达7569.83倍,成为港股主板“超购王” [4] - 八马茶业超额认购倍数达2680.04倍 [5] - 剑桥科技超额认购倍数达338.7倍 [6] - 三一重工超额认购倍数仅52.93倍,散户认购热情相对较低 [6] 滴普科技业务与市场前景 - 公司专注于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6] - 2024年中国企业级AI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38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达239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44.0% [6] - 2024年滴普科技市场份额为0.6% [6] 滴普科技财务业绩 - 2023年、2024年、2025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29亿元、2.43亿元和1.32亿元人民币 [7] - 同期分别亏损5.03亿元、12.55亿元和3.08亿元人民币 [7]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今年以来港股IPO持续火热,超高募资额频现 [3] - 在三一重工上市前,已有7家公司实际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最大为宁德时代约410亿港元 [3] - 三一重工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3]
四家跨行业企业同日港股上市 募资超185亿港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20:51
中新社香港10月28日电 (记者 戴小橦)八马茶业、滴普科技、剑桥科技及三一重工四家分属消费、科 技、高端制造赛道的企业28日集体登陆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港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悉数 高开,合计募资额超185亿港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四家跨行业企业同日集中登陆港交所,进一步印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包容 性与吸引力。港交所凭借"互联互通"机制优势、国际化的投资者结构与灵活的上市制度,成为连接中国 内地优质企业与全球资本的重要桥梁。此次集中上市形成的"集群效应",不仅丰富了港股市场的行业结 构,填补了部分细分赛道的标的空白,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的投资选择,也进一步提升了港股市场的 活跃度与韧性。港股持续吸引优质企业上市,反映出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优质企业价值的长 期看好。(完)【编辑:陈海峰】 上市首日,四家企业股价呈现差异化表现。其中,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滴普科技以150.56%的涨幅领 跑,成为当日新股市场亮点;承载消费升级需求的八马茶业涨幅达86.7%,彰显大众消费赛道的稳健吸 引力;深耕光通信领域的剑桥科技上涨33.86%,契合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趋势。 而作为制造业龙头的 ...
上市首日股价高涨86.7% “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叩开港交所大门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20:43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八马茶业于10月28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天风国际 [1] - 公司全球发售900万股H股,发行价定为每股50港元,为招股区间上限,最高募资总额为4.5亿港元 [1] - 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额认购2680.04倍,刷新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认购纪录 [1] - 上市首日股价收盘报93.35港元,较发行价上涨86.7%,公司总市值达到79.35亿港元 [1] 战略意义与资本运作 - 公司上市引入新希望、安踏等战略投资者,构建跨行业资源协同网络 [2] - 上市被视为中国茶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证明了传统非标行业通过标准化和品牌化可成功对接资本市场 [3] - 公司引入IDG资本、天图资本、广发证券等机构,全明星股东阵容强化了其在资本市场的信誉与影响力 [5] 募集资金用途 - 35%的募集资金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及建造新生产基地 [3] - 20%用于提升品牌价值及扩大产品组合 [3] - 15%用于拓展及优化线下网络 [3] - 10%用于提升业务运营数字化水平 [3] - 10%用于收购或投资中国茶行业参与者 [3] - 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3] 行业地位与核心优势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和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 [4] - 公司铁观音销量连续10多年全国第一、岩茶销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红茶销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 [4] - 公司线下门店总数达3716家,为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 [4] - 2024年八马茶业品牌价值达313.59亿元,连续9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500强” [4][5] - 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数据显示线上销售占比达到35% [4] 产品与品牌实力 - 产品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全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等非茶产品 [3] - 品牌源自三百年制茶世家,董事长王文礼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4] - 品牌价值建立在“非遗技艺传承”与“高端中国茶品牌形象”的双重基石之上 [4] 全球化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将稳步拓展海外市场,计划拓展海外市场的线下渠道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在美国、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举办全球品鉴会 [7] - 香港上市将提升公司全球品牌知名度,借助国际资本加速推进海外市场渠道本地化与产品定制化战略 [7] - 2024年中国茶叶出口量约40万吨,产生约14亿美元收入,高端茶叶出口有望进一步增长 [6]
昇望基金产业赋能见成效|所投企业八马茶业成功上市
新浪财经· 2025-10-28 19:49
上市概况 - 八马茶业于2025年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6980 HK,被誉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80.1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0.2%,开盘市值达71.95亿港元 [1] - 暗盘交易于前一交易日(10月27日)最高暴涨100%,报100港元,市场热情高涨 [1] 市场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吸引16.9万份申请,超额认购达2684倍,申购资金1200亿港元,创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认购纪录 [2] - 国际配售部分亦获超额覆盖,基石投资者包括知名产业资本和长期基金 [2]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4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公司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2]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同时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 [2] - 铁观音销售量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武夷岩茶销售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2] - 旗下超3700家连锁店覆盖全国所有大陆省份,形成强大的线下网络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和21.4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63亿元 [3]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亿元 [3] - 公司毛利率稳定在52%以上,净利率持续提升 [3] 品牌与文化 - 公司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产品矩阵包括赛珍珠等亿元级单品 [5] - 品牌多次亮相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印东湖茶叙等国际外交场合,以及米兰世博会、迪拜世博会等国际盛会 [5] - “八马”品牌连续三年在中国连锁茶叶品牌中的品牌知名度排名首位 [5] - 2025年9月成功入选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官方用茶,品牌美誉度持续提升 [5] 供应链与技术 - 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茶园”,实时监测气象、土壤数据 [9] - 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AI技术精准控温,确保茶叶品质稳定 [9] - 公司是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茶行业承建单位,实现产品全程追溯 [9] 渠道与销售 - 构建“线下体验+线上裂变+私域复购”的三维渠道体系,线下闭店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10] - 线上在抖音乌龙茶类目稳居TOP1,通过“茶艺表演+工厂溯源”直播模式吸引消费者 [10] - 2024年“双11”期间,全渠道终端销售额突破3.2亿元,同比增长18% [13] 行业背景与投资逻辑 - 茶行业是万亿级市场,但品牌化率不足5%,存在巨大整合空间 [15] - 公司聚焦高香茶、调味茶等复购率高的细分品类,契合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 [15] - 投资逻辑基于品牌价值升维、渠道效率极致化和科技壁垒巩固 [15]
十二年长跑终撞线:深度解析八马茶业港股上市之路与未来棋局
搜狐财经· 2025-10-28 19:44
然而,这场风光无限的资本盛宴背后,却是一段长达十二 2025年10月28日,港交所的锣声为中国茶行业开启了新的篇章。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 加冕"高端中国茶第一股"。资本市场的反应异常热烈:公开发售获得惊人的1920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 高达864亿港元;上市首日,股价以86.5港元开盘,较50港元的发行价飙升73%,市值一度突破73亿港 元。这一系列数字,无疑为这杯"资本之茶"注入了强心剂。 ...
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上市背后的“三重护城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9:29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28日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被称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1][2] - 新股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2680.04倍,发行定价为每股50港元 [2]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86.5港元,较发行价大涨73%,公司市值接近73亿港元 [2]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中国茶叶市场高度分散,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仅约5.6% [2] - 公司茶叶连锁店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按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及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 [3] - 公司在铁观音销售收入上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首位,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 [5] 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 - 公司核心竞争力源于产品、渠道和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形成的飞轮效应 [6] - 公司董事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拥有近300年制茶世家历史 [7] - 公司坚持“品质好茶”与“品质好店”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好茶四大标准”和“三大选品标准”确保产品品质 [8] - 公司构建了“直营+加盟”连锁专卖店体系,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全国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实施“千城万店”战略 [10][11] 渠道网络与加盟体系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统一生产加工及物流配送支持加盟商,提升运营效率 [12] - 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116家 [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778家加盟商合作三年以上,占加盟商总数的63.4% [12] - 公司在全国25个城市建立25个实训基地,为门店运营提供标准化培训 [9]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 - 公司打造行业领先的“超级工厂”,拥有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和全球首条智能化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 [13] - 作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中国茶行业标准 [13] - 技术创新旨在解决茶叶非标准化难题,确保风味持续稳定 [13] 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 - 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渠道网络拓展、供应链和智慧工厂的智能化升级、品牌建设及国际化推广 [15]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发展战略,在巩固优势品类同时积极布局白茶、普洱茶等其他名优茶 [16] - 国际化推广将优先选择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作为出海试点 [15] - 据预计,到2029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元人民币 [16]
八马茶业上市首日报收93.35港元/股,涨幅86.7%
财经网· 2025-10-28 18:40
(编辑:王璨 林辰) 10月28日,八马茶业于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报收93.35港元/股,涨幅达86.7%,总市值为79.35亿 港元。 (东方财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