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Quantum Technology
icon
搜索文档
MicroCloud Hologram Inc. Proposes an Innovative Solution for Precisely Controlling the Phase Distribution of Quantum Photonic States
Globenewswire· 2025-09-18 20:00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提出创新的量子全息技术,旨在解决传统量子超表面在控制光子态相位分布方面的局限性,该局限性此前限制了其在量子信息编码、高精度量子测量和复杂量子态生成等任务中的应用 [1] - 该技术的核心是综合运用电磁诱导透明和长程里德堡相互作用,以实现对量子光子态相位的精确控制 [2] - 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通过高分辨率光刻在原子阵列基底上制备对应于目标相位分布的全息结构;其次,在已制备全息图的原子阵列上,协同调控EIT和里德堡相互作用,通过精确控制这两种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度和时序,使穿过原子阵列的光子相位根据全息图编码的信息进行精确调整 [3] 技术应用前景 - 该技术突破在量子通信领域可实现高保真度的量子态传输,通过精确的相位编码提升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性和效率 [4] - 在量子计算领域,该技术有助于构建更复杂、更稳定的量子逻辑门,利用精确控制的光子态相位来执行量子算法 [4] - 在量子传感领域,基于相位敏感的量子干涉测量技术,可实现对微弱物理量的超高精度检测,为基础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强大工具 [4] 公司业务与战略投资 -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全息技术服务,业务范围包括高精度全息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独家全息激光雷达点云算法架构设计、突破性技术全息成像解决方案、全息激光雷达传感器芯片设计以及全息车载智能视觉技术,服务于提供可靠全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客户 [6] - 公司同时为客户提供全息数字孪生技术服务,并建立了专有的全息数字孪生技术资源库,该资源库通过结合公司的全息数字孪生软件、数字内容、空间数据驱动的数据科学、全息数字云算法和全息3D捕获技术,以3D全息形式捕捉形状和物体 [6][7] - 公司专注于量子计算和量子全息技术的开发,并计划在包括比特币相关区块链开发、量子计算技术开发、量子全息技术开发以及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衍生技术开发在内的前沿技术领域投资超过4亿美元 [7]
才A+轮就拿了1个多亿融资,“湖州三小龙”之一加速仪器国产化进程
仪器信息网· 2025-09-15 11:58
公司融资与战略布局 - 国测量子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其中国新基金领投1亿元 常金控 国科嘉和元齐资本跟投[1][3] - 资金将用于加速核心技术研发 产业链整合和规模化生产布局[1][3] - 公司曾获华为哈勃科技战略投资 被列为"湖州三小龙"之一[3] 技术发展与产业目标 - 公司致力于量子时频精密测量技术研发 成功攻克多项核心技术难题[3] - 重点推动芯片原子钟 高端稳频激光器等产品的产业化进程[3] - 旨在应对量子精密测量领域高端设备国产化挑战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3] 行业地位与背景 - 量子科技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3] - 公司是北京大学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设立的产业化公司[3] - 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代表性企业 致力于我国量子科技产业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3]
/C O R R E C T I O N from source -- BTQ Technologies Corp./
Prnewswire· 2025-09-11 00:16
核心观点 - 美国后量子金融基础设施框架(PQFIF)将公司量子安全稳定币网络(QSSN)列为量子安全代币化存款试点项目的参考模型 显示量子安全控制从概念转向实施阶段[1][3] - 量子工业标准协会(QuINSA)一致批准QSSN成为全球标准倡议 推进其向ITU、ISO、ETSI和IEEE提交标准 公司主导技术设计和标准化路线图[1][5][7]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与顶级稳定币发行方启动试点项目 目标覆盖280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2024年链上交易量达5.7万亿美元) 通过最小化用户体验变更实现量子安全升级[7][8][10] 监管认可与标准进展 - PQFIF为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从当前加密向后量子密码迁移的实践路径 强调投资者保护和市场完整性 与NIST新兴标准保持一致[1][3] - QuINSA由诺基亚、三星SDI、SK电信、LG U+和ETRI等行业领导企业组成 QSSN成为其官方工作组项目 技术路线与韩国量子技术产业法、美国NIST PQC迁移计划和欧盟量子网络倡议协同[5][7] - 美国机构根据NIST FIPS 203/204/205和NSA CNSA 2.0指南推进后量子迁移 为关键系统设定2035年前实施路径[9] 技术方案与商业应用 - QSSN为发行方最敏感功能(铸造、销毁、暂停/升级和初始合约部署)添加量子安全控制层 保持最终用户、钱包和现有集成操作不变[4] - 该方案已应用于摩根大通式美元存款代币(JPMD)和法币支持稳定币 特权操作由标准密钥和后量子签名共同签署 避免昂贵系统 overhaul[6][8]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5日在法兰克福研讨会上展示QSSN能力 演示金融机构和DeFi协议的量子安全稳定币发行[11] 市场定位与发展规划 - 稳定币市场规模达2800亿美元(截至2025年9月创历史新高) 2024年链上交易量达5.7万亿美元[7][9] - 公司采用分阶段商业化部署策略 优先整合主流稳定币协议和跨链结算验证 2026年规划包括支持多网络主要稳定币、结算压缩技术和抵押管理功能[10] - 公司处于数字化货币正式化和后量子安全迁移两大趋势交汇点 在GENIUS法案规范的数字化货币市场中占据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地位[12]
U.S. PQFIF Highlights BTQ's QSSN for Post-Quantum Digital Money; QuINSA Unanimously Advances QSSN as a Global Standards Initiative
Prnewswire· 2025-09-10 19:30
核心观点 - 美国后量子金融基础设施框架(PQFIF)将公司量子安全稳定币网络(QSSN)列为量子安全代币化存款试点项目的参考模型 显示量子安全控制从概念转向实施阶段[1][2] - 量子工业标准协会(QuINSA)一致批准QSSN成为全球标准倡议 推进向ITU/ISO/ETSI/IEEE提交标准 公司主导技术设计和标准化路线图[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与顶级稳定币发行方启动试点项目 目标抓住280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机会(2024年链上交易量达5.7万亿美元)[5][6][8] 技术认可与标准化进展 - PQFIF框架为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从当前加密向后量子密码迁移的实践路径 强调投资者保护和市场完整性[1] - QuINSA成员包括诺基亚 三星SDI SK电信 LG U+和ETRI等全球行业领导者[4] - QSSN技术路线与韩国量子技术产业法 美国NIST PQC迁移计划和欧盟量子网络倡议保持一致[4] 技术优势与实施特点 - QSSN为发行方最敏感功能(铸造 销毁 暂停/升级 初始合约部署)添加量子安全控制层 无需改变最终用户操作方式[3] - 该方案可应用于多种模型 包括摩根大通式美元存款代币(JPMD)和法币支持稳定币 特权操作同时使用标准密钥和后量子签名进行双重签名[5] - 采用基于标准的方法满足美国量子弹性要求 避免昂贵的系统 overhaul[5] 市场机会与商业部署 - 稳定币市场规模达到2800亿美元流通量(截至2025年9月的历史新高) 2024年链上交易总量约5.7万亿美元[6] - 美国机构正按照NIST FIPS 203/204/205和NSA CNSA 2.0指南推进后量子迁移 为关键系统设定到2035年的过渡路径[6] - 公司采用分阶段方法推进QSSN商业化部署 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试点项目 重点集成领先稳定币协议和跨链结算验证[8] 产品发展路线图 - 开发路线图优先考虑2026年快速扩展 包括支持多网络主要稳定币 结算压缩技术提高效率 以及抵押管理和即时最终性选项等高级功能[8] - 平台设计目标为随时间推移支持每日数十亿美元的结算价值[8] - 将于2025年9月25日在法兰克福DeFi技术研讨会上展示QSSN能力 演示金融机构和DeFi协议的量子安全稳定币发行[9] 行业定位与战略价值 - 公司处于数字化货币正式化和向后量子安全紧急迁移两大趋势的交汇点[10] - 定位为安全可扩展稳定币和代币化资产市场的关键技术提供商[7] - 在GENIUS法案下 稳定币和代币化存款将成为受监管数字货币市场的锚点[10]
“光谷青桐汇Ultra”量子科技专场举办 首次面向未来产业遴选培育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8:46
活动概况 - 光谷青桐汇首次举办量子科技成果产业化专场活动 聚焦量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1] - 活动通过专家主题分享和项目路演展示量子科技最新创新成果 并组建青桐Venture Lab搭建产学研桥梁 [1] 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进展 - 6个项目覆盖电力检测 气象观测 导航定位核心场景 包括量子电流互感器 激光雷达应用方案等 [2] - 武汉中科坤德科技有限公司实现100%国产化铷原子钟 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中科泰菲斯研究团队成功研制我国首台芯片原子钟原理样机 技术成熟度高 [2] - 武汉量科芯国科技有限公司原子钟和原子磁强计性能领先 [2] 量子通信领域突破 - 中科问天量子科技构建新一代量子内生安全物联平台 [2] - 上海循态量子实现超300公里安全传输的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技术 [2] - 武汉沐宸量子科技开发后量子密码芯片 可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保障金融政务安全 [2] 产业生态建设 - 武汉依托光电子产业优势 在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等领域快速布局 现有约30家量子相关企业聚集光谷 [3]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起首期1亿元量子科技基金 重点投资早中期项目 已储备长江量子 中科酷原等多个项目 [3] - 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 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 [3]
瞭望 | 量子科技照进未来
新华社· 2025-08-25 16:24
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 量子科技包含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支柱,是国家明确大力发展的未来产业 [3] - 中国以合肥、北京、上海为枢纽的产业生态,与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1] - 量子纠错、异构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突破将决定下一阶段各国量子科技竞争力格局 [1] 区域量子产业生态布局 - 合肥汇聚量子企业93家,覆盖量子芯片、测控设备、软件、应用及产业资本全链条,产生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等前沿成果 [4] - 上海选择中性原子量子计算路线,在60毫秒内成功构建多达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 [4] - 北京研制出微型芯片原子钟,发布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三枚超导量子计算芯片 [4] - 深圳将量子信息列为八大未来产业之一,济南以量子通信为特色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5] 量子技术商业化进展 - 量子通信领域已形成广域网络和实用终端产品,中国建成全球最大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 [6] - 量子密信应用服务用户近600万,广泛应用于政务、政法公安、金融等行业 [6] - 量子精密测量在导航、医疗、工业生产等场景初显应用价值 [7] - 量子计算专用领域价值探索拓展至金融、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七大领域 [7] 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 - "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为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超53万个量子计算任务 [7] - 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处理特定问题速度比最快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 [13][14] - 中国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数量超2000件,居全国前列 [12] - 在医疗领域实现乳腺钼靶图像筛查精度显著提升,在算力调度场景实现组合优化问题求解 [7]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建立四维评价体系(技术团队、技术水平、市场前景、转化风险),技术水平占比60%具有决定性作用 [1][8][9] - 实行分级入库管理(A/B/C级),B级以上成果可获基金优先支持及政策倾斜 [9] - 设立高容忍度种子基金,对"科大硅谷"引导基金给予最高50%风险容忍度 [10] - 建设7家概念验证中心,对成果转化前景进行立体研判 [11] 场景驱动与生态建设 - 成立场景工作专班,建立新技术清单与开放应用场景清单,覆盖市政管网、消防救援等十余领域 [1][11] - 对首次应用新场景的大企业给予百万元资金支持,组建真实场景实验室进行长周期测试 [11] - 成立国有企业场景创新联盟,推动量子加密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数据保密传输系统 [11] - 量子印章在政府服务窗口试点,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12] 产业链发展需求 - 量子计算机依赖极低温制冷系统、测控电子学设备及算法开发工具链,需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 [14] - 需通过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自主化,构建"设计—制造—封装"全自主供应链 [14] - 建议以合肥、上海、北京为核心建设国家级量子计算产业示范基地 [14]
研判2025!中国量子测量(量子传感)产业链、市场规模及投融资分析: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国防军事为主要应用领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0 08:36
量子测量技术概述 - 量子测量利用量子力学特性如量子态分立性、相干性和纠缠性实现超高精度传感测量 [1] - 量子传感器具有超高精度、高灵敏度和超快响应速度特点 突破传统传感器精度天花板 [1][2] - 典型量子传感器包括量子化学传感器、原子钟、量子重力仪、量子干涉仪、量子磁力计和量子温度计 [2][4] 量子测量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量子测量市场规模达16.7亿美元 同比增长14.4% [1][10] - 北美地区占比38.9% 欧洲占比28.1% 中国占比18.0% [1][12] - 中国量子测量产业规模2024年增长至21.4亿元 同比增幅超30% [1][16] 技术应用领域 - 当前应用以军事国防为主占比43.2% 民用占比30.6% 科研占比26.2% [8] - 国防军事领域用于威胁检测、态势感知和早期预警系统 [8] - 民用领域在医疗、通信、能源和交通等行业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层结构 [5] - 感知层负责探测温度、压力、旋转和位置等物理量 [5] - 平台层结合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决策支持与数据保障 [5] 全球融资情况 - 2024年全球量子测量领域融资规模达3.6亿美元 同比增长51% [14] - 融资数量为11例 美国在投融资方面优势显著 [14] - 融资集中化趋势明显 为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14] 中国企业融资动态 - 中科酷原2025年2月和7月完成两次战略融资 7月融资达数千万人民币 [18][20] - 国测量子2025年5月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河北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粤科金融和湖州经开集团 [18][20] - 2024年9月国测量子获得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战略投资 [20] 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5-10年将基于新原理、新材料开发更多类型量子传感器 [1][21] - 量子传感器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1][21] - 技术持续突破将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升级 [21]
Rigetti Computing: Sell RGTI Stock Ahead of Its Earnings?
Forbes· 2025-08-08 22:30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Rigetti Computing将于2025年8月12日公布财报 历史数据显示其财报发布后单日回报率为负的概率达57% 中位数亏损为-6.9% 最大单日亏损达-14.6% [3] - 分析师预计公司Q2营收为187万美元 同比下滑39.5%(上年同期为309万美元) 每股亏损收窄至0.04美元(上年同期为0.09美元) [4] - 公司当前市值45亿美元 过去12个月营收920万美元 运营亏损7400万美元 净亏损1.38亿美元 [5] 历史回报率统计 - 过去5年15次财报中 单日正回报发生概率40%(近3年提升至42%) 正回报中位数7.8% 负回报中位数-6.9% [8] - 存在1D/5D/21D多周期回报率关联性策略 通过分析短期与中期回报相关性可制定交易策略(如1D与5D回报强相关时 正回报后可持仓5天) [9] 行业定位与技术特征 - 公司属于早期量子技术企业 尚未实现盈利 业务涉及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 [4] - 行业对标显示Trefis High Quality投资组合表现优于标普500 累计回报超91% 可作为低波动替代选择 [6][9]
BTQ Technologies to Develop World's First Quantum-Secure Custody Treasury for Bitcoin, Ethereum and Other Digital Asse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QBits
Prnewswire· 2025-08-05 19:30
核心观点 - BTQ Technologies与QBits合作开发全球首个量子安全托管基础设施,用于保护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免受未来量子计算威胁 [1][3][7] - 该技术基于Quantum Canary Network测试网,整合了BTQ的CASH架构与QBits的PQC模块集成能力,为机构级数字资产提供量子级安全防护 [4][6][9] - 技术路线图包括2025年Q3完成QPoW集成测试、Q4实现Falcon签名聚合概念验证,标志着量子弹性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重要进展 [5][14][15] 技术合作与架构 - Quantum Canary Network作为公共测试网,将成为量子安全BIP提案、密码学原语和共识机制的首个验证平台 [4][6] - BTQ贡献专利CASH架构(支持每秒100万次后量子密码运算)及后量子密码IP,QBits提供PQC集成、量子硬件模拟和加密敏捷加速技术 [6][9][15] - QBits采用25光子玻色采样技术,探索超10^39量子态并实现15,000倍经典计算效率,展示实际量子优势 [8] 技术里程碑 - 2025年Q3:量子工作量证明(QPoW)集成测试,开发节能型后量子共识算法 [5][14][15] - 2025年Q4:Falcon签名聚合概念验证,基于晶格的高效签名方案 [14][15] - 混合量子-经典模拟由QBits主导,确保实际应用中的加密敏捷性与性能 [15] 市场与战略 - 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价值1.7万亿美元,面临量子计算威胁,行业预计未来十年内可能出现破解现有加密标准的量子计算机 [12] - BTQ将通过技术许可模式,向后量子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提供共识协议、托管基础设施及硬件创新 [11] - 公司垂直整合量子技术,覆盖硬件、中间件及后量子安全全栈方案,服务金融、电信、物流等多领域 [17] 技术优势 - CASH架构符合NIST ML-DSA算法及NSA CNSA 2.0标准,同时防御经典与量子计算攻击 [9] - 托管方案基于十年后量子密码研究经验,为数字资产管理设立机构级安全新标杆 [10] - QBits在量子通信与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加速了量子安全生态的落地 [16][17]
45亿砸向量子!欧盟放大招,中国企业悄悄入局?
新浪财经· 2025-08-03 06:19
欧盟量子科技投资 - 欧盟启动"量子旗舰计划"二期投资45亿欧元 是一期10亿欧元的4.5倍 [3][4] - 投资动机源于量子技术具有颠覆性潜力 若不参与将面临技术淘汰风险 [3][4] - 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比特并行计算能力 理论上可破解现有加密系统 [3] 全球量子竞争格局 - 美国通过《国家量子倡议法》5年投资82亿美元 中国已建成"京沪干线"量子通信网络 [4] - 欧盟技术进展落后于中美 需通过大规模投资保持竞争力 [4] - 量子研发具有高风险特性 如量子比特存在"退相干"技术瓶颈 [5] 中国企业角色转变 - 中国企业首次参与量子技术标准制定 实现从技术跟随到规则制定的跨越 [6] - 中国在量子通信(潘建伟团队)和量子计算(阿里云平台)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6] - 欧盟选择与中国合作源于技术互补和市场考量 中国在特种光纤等供应链环节具备竞争力 [7] 量子技术应用前景 - 量子通信可实现绝对安全加密 中国"京沪干线"已投入实际应用 [8] - 量子计算将颠覆药物研发流程 缩短新药开发周期从十年级到月级 [9] - 量子传感器精度达现有技术1000倍 可应用于医疗检测和地质勘探 [9][10] 全球合作发展趋势 - 量子研发需跨国协作 中国"墨子号"卫星与欧洲机构开展联合实验 [11] - 技术标准制定呈现开放态势 欧盟主动纳入中国企业参与 [11] - 核心专利仍存在竞争 但整体趋向技术共享模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