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乐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国产”三重奏组合,用贝多芬为成立20年做总结
第一财经· 2025-05-19 10:21
今年,钢琴家张佳林、小提琴家张精冶及大提琴家宋昭创立的基因三重奏迎来成团20周年。 20年前,三位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大男孩,以"玩"为目的,组建了一支室内乐三重奏。个性完全迥异的三个 人,经历诸多磨合争吵,一路并肩走来,成为国内成立最早、时间最久的室内乐组合。 今年,钢琴家张佳林、小提琴家张精冶及大提琴家宋昭创立的基因三重奏,迎来成团20周年。他们为此举行"时光 重现——基因三重奏二十周年典藏版音乐会",从北京、天津、上海到广州,一路开启贝多芬巡演之路。 三重奏第一次登台是在2005年4月24日,演出的第一首曲目是贝多芬的《D大调第五号钢琴三重奏"幽灵"》。早 年,三个年轻人常常在酒后"畅想":什么时候能把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全录成唱片?"当时就呵呵一笑,觉得根本 是没影的事儿。"没想到20年后,他们已经录制了包括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在内的七张唱片,演出邀约不断。 "我们凑在一起,从来没有远大崇高的目标,也没想过成名致富。我们只是为了兴趣,为了彼此能多一种交流方式 去演奏。"张佳林说,这支"体制外"室内乐组合,不靠组合谋生,只希望生活因音乐的存在而变得单纯,谈不上坚 守,而是纯粹的赤诚。他们从未刻意维持,只是 ...
抠门的年轻人,为什么在演唱会上一掷千金
凤凰网· 2025-05-12 09:49
音乐节经济效应 - 大湾区超级草莓音乐节吸引8万名乐迷 带动东莞相关行业消费2 8亿元 人均消费达3500元 显著高于全国五一假期人均574元的水平[2][3] - 音乐节期间东莞虎门美思威尔顿酒店入住率同比上升70% 虎门镇商圈消费同比增加35%[2][7] - 周杰伦海口演唱会4天吸引15 46万人次 拉动旅游收入近10亿元 显示演唱会对区域消费的强拉动能力[7] 消费行为特征 - 音乐节消费呈现"悦己消费"特征 年轻人为精神文化体验愿意高额支出 有粉丝五一期间跨城追星4场花费超2万元[8][11] - 此类消费具有积蓄释放特性 粉丝会为短期高消费提前缩减日常开支 形成消费需求的周期性波动[8] 行业运营模式 - 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采用多舞台重体验设计 3天54组艺人参演 涵盖国际组合与大湾区本土明星 强化吸引力[6] - 地方政府深度联动文旅资源 围绕音乐节推出180多项配套活动 形成"音乐+文旅"的复合消费场景[7] 区域经济优势 - 东莞依托珠三角区位优势 周边香港广州深圳等高消费力城市人群便捷抵达 叠加本地制造业年轻人口基础 形成独特客源优势[4] - 全国五一期间超30场音乐会覆盖一二线城市 63场演唱会吸引数万跨城观众 显示文旅消费向事件驱动型转变[8] 经济理论映射 - 音乐经济验证效用理论 服务型消费通过满足主观心理需求创造经济价值 比物质生产更直接触发消费意愿[12] - 文旅消费的短期爆发性增长表明 刺激政策需聚焦人的即时体验满足 才能形成"努力工作-消费满足"的正向循环[12]
来贵阳,感受一场路边音乐会(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5-10 06:29
路边音乐会发展概况 - 贵阳路边音乐会已举办400余场,现场观众达300余万人次,7万余名市民游客登台表演[4][11] - 活动形式为无门票、零距离、非商业性质,结合古城墙等历史地标与现代音乐元素[4] - 起源于1937年筑光音乐会的街头表演传统,2023年由文旅部门整合为品牌化活动[5][6] 参与主体与特色 - 80余支乐队和1500余位音乐人参与演出,包含折耳根乐队等本土原创团体[8] - 活动设置劳动者专场、民族主题专场等,鼓励市民通过公众平台报名合唱环节[6] - 折耳根乐队通过方言原创歌曲《弹珠珠》传播本土文化,演出后迅速走红[7] 运营与传播模式 - 采用新媒体志愿者机制,73场文昌阁音乐会全网曝光量超50亿次[9] - 每场活动由公安、交管等多部门协同保障安全,并优化网络直播体验[10] - 结合节假日推出红色主题、高校对决等差异化内容,覆盖不同区域[10] 城市文旅融合 - 活动促进文商旅融合,培育"爱乐之城"城市名片[11] - 市集乐队等团体将民族乐器、非遗技艺融入音乐表演[8] - 政府通过提供表演平台扶持本地原创音乐发展,10余位音乐人将音乐会作为作品首发地[8]
饭圈冲进音乐节,票房和反噬并存?
36氪· 2025-05-06 19:33
音乐节跨界现象分析 - 本届五一音乐节显著特点是演员跨界参演成为主流趋势 包括网红和影视演员两类人群 例如赵露思 张晚意 张新成 岳云鹏等 [10][12] - 跨界逻辑本质是流量变现 从音乐类型拼盘转向吸引演员粉丝群体 但部分演员如赵露思 任嘉伦曾参与影视OST演唱 并非完全无音乐背景 [12] - 音乐节阵容变化导致观众结构改变 从乐迷为主转向演员粉丝与乐迷共存 引发群体冲突 [16] 市场表现与商业影响 - 今年音乐节票价区间199-1680元 除草莓音乐节等头部IP外 多数场次存在余票 未出现往年一票难求现象 [13] - 五一期间全国举办近30场音乐节 带动文旅消费显著 例如成都音乐节吸引87%外地观众 创造1.2亿元消费 海口 滁州等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4倍 2.4倍 [14][15] - 主办方通过流量艺人提升票房动机明显 但实际操作中因流程管理混乱导致口碑下滑 如元气森林音乐节因乐队迟到压缩崔健等音乐人演出时间至7分钟 [21] 行业冲突与结构变化 - 粉丝文化与乐迷群体产生激烈碰撞 典型案例包括罗云熙与周深粉丝因4分钟超时问题爆发网络论战 尽管艺人私下关系良好 [18] - 音乐节核心功能被削弱 对新兴音乐人的展示窗口受流量挤压 当音乐人不再是主角时 行业生态遭受破坏 [24] - 观众体验普遍不佳 乐迷与粉丝均对跨界形式不满 有建议提出按音乐类型或艺人专区分场次以改善体验 [8]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强势复苏 多点开花
快讯· 2025-05-06 07:25
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文旅市场迎来强势复苏,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反向旅游、China Travel+China Shopping的火爆以及音乐节的人头攒动,都是市场复苏的缩影。专家认为,假期是拉动内需、激活消费 潜力的关键节点,文旅市场的热络景象反映出我国服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证券报) ...
提质创新扩能 江苏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4-29 07:21
文旅消费增长 - 2025年一季度江苏644家A级景区、75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及84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56亿人次,游客消费总额1106.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3%和11.57% [1] - 江苏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1673.86亿元,同比增长11.23%,占全行业异地消费28.90%,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10.59% [1] 新消费业态创新 - 非遗中国年活动融合传统鱼灯、无人机表演、历史名人互动及苏绣LED装置,打造虚实相生的东方美学体验 [2] - 盐城推出4条春季主题旅游线路及28个点位,宿迁宿城针对长三角大学生推出花海微度假活动 [2] - 首版江苏省米其林指南覆盖南京、苏州、扬州74家餐厅,引发预订热潮 [2] - 扬州枣林湾音乐节吸引6万余名观众,带动周边住宿爆满 [2] 文旅融合模式拓展 - "水韵江苏"主题旅游列车整合非遗展示、特色线路及优惠措施,覆盖银发游、亲子游等多元需求 [4] - 南通平园池飞行基地通过低空体验项目带动2024年村营收36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至3.4万元,农业旅游总收入超4000万元 [4] - 大运河江苏段开发沉浸式夜游项目如淮安里运河画舫及扬州"大运扬州"演艺,成为文旅热点 [5] 科技赋能文旅转型 - 徐州《彭城风华》融合水特效、机械舞台等科技重现大汉文化,"数智牛首"运用元宇宙技术构建文化应用场景 [7] - 2025年一季度江苏入境游客118.6万人次,外籍游客同比增长15.56%,入境旅游消费65.47亿元,同比增长21.69% [7] 地理资源与政策驱动 - 江苏依托10万条河流、290个湖泊及954公里海岸线构建"四水共融"文旅格局 [6] -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释放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潜力,推动数字文旅发展 [7]
羚邦集团(02230) - 自愿公告 - 集团首次举办现场音乐会 “Tatsuya Kitani A...
2025-02-12 16:3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羚邦集团将以“Ani - Music - One®”扩展音乐及现场表演新业务[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举办“木谷竜也亚洲巡回演唱会2025香港及曼谷站”[3] - 演唱会分别于2025年5月2日和5月11日举行[5] - 与有多年筹J - Pop演唱会经验的之尊娱乐制作有限公司共同举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