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玩法+IP构成集换式卡牌核心要素 新型消费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 2025-08-01 11:28
我国集换式卡牌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空间潜力较大 2024年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规模263亿元(yoy+110.4%),位列全球第一,是泛娱乐品包中增长最快的包 类。战标美日,我国TCG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但自2018年起已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到2029年市 场规模有望达到446亿元。增长动能主要来自于供需共振:需求侧看,我国近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 增长,支撑消费结构向改善型转变,"悦己消费"需求提升,愿意为IP情绪价值消费的泛二次元用户高达 5.03亿人,推动以卡牌为表产的泛娱乐消费成为新增长极;供给侧看,一方面,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表 产的国品IP崛起,带动我国IP衍生包市场日益繁荣,催化出卡游、泡泡玛特等本土潮玩公司,供给持续 扩容;另一方面,我国TCG品业链逐渐成熟,卡牌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催化一级市场(授权+生品+销售)进 一步扩容。 玩法+IP构成集换式卡牌核心要素 1)玩法赋能:集换式卡牌具有低单价+高溢价+高复购率的特点,其盲盒机制的"不确定性"及即买即抽 的"即时反馈"提供强情绪刺激,卡牌独有的稀有度分级+TCG战,玩法又赋予了强收集+社交属性,推 动卡牌成为最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潮玩品包之一 ...
易烊千玺演唱会带动上海文旅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27
在消费场景上,粉丝经济呈现出"线上狂欢+线下体验"的双重特征。演唱会前夕,社交媒体上"易烊千玺上海打卡攻略"话题阅读量超2亿,外滩、武康路、迪 士尼等标志性景点成为粉丝"朝圣"地。美团数据显示,演唱会周边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55%,其中网红奶茶、特色小吃等"轻消费"品类最受欢迎。此外,官 方推出的演唱会限定周边产品,如应援手环、主题徽章等,在开售首日即售罄,部分二手平台溢价超3倍,展现出粉丝强大的消费潜力。 文旅融合催生新业态 此次演唱会的成功,不仅在于明星个人影响力,更得益于上海文旅产业的深度协同。为承接流量红利,上海市文旅局联合多家企业推出"演唱会+旅游"套票 产品,将门票与东方明珠观光、黄浦江游船等特色项目捆绑销售,吸引大量粉丝延长停留时间。据统计,演唱会期间,上海本地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 30%,其中"夜游黄浦江""城市观光巴士"等夜间经济项目成为新热点。 易烊千玺演唱会引爆上海文旅消费,城市经济与文化活力双提升 "追星经济"激活城市消费链 作为国内顶流艺人,易烊千玺的演唱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据主办方透露,上海站门票开售即秒罄,其中外地观众占比达65%。这一群体不仅为演 唱会本身贡献票房,更带 ...
2025情绪价值系列报告之音乐:版权拓展有望驱动音乐行业从付费增长转向流量、付费双增
东方证券· 2025-07-28 1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流媒体音乐长期抗宏观逆风韧性强,增速显著高于 GDP 和社零增速,2021 - 2024 中国流媒体音乐行业收入 CAGR 22% [9] - 流量侧,内容池拓展有望驱动音乐市场从存量博弈转向流量增长,如字节系靠导流弯道超车、网易云音乐靠孵化独立音乐人及补充 Kpop 版权稳定流量、腾讯音乐靠收购整合有望扭转流量趋势 [9] - 付费侧,内容池与权益扩容驱动音乐平台付费提升,付费墙内比例提升驱动付费率增长,SVIP 版权和权益池扩容驱动 ARPPU 提升 [9] - 成本侧,头部版权经营杠杆持续优化驱动毛利率增长,AI 有望驱动供给去中心化 [9] - 行业催化在于各音乐平台补充版权资源,高价值版权新增对平台流量、付费有驱动作用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情绪价值驱动在线音乐平台收入高增长 - 中国在线音乐平台增速多年维持高增长,2024 年收入达 271 亿,同比增长 25%,2021 - 2024 年 CAGR 22% [18] - 10 元在线音乐月费提供巨大情绪价值,音乐行业抗宏观逆风韧性凸显,在不同经济增速的发达国家,流媒体音乐收入增速跑赢 GDP 和社零增速 [20] 流量:版权拓展有望驱动流量从存量博弈转向增长 - 中国音乐行业非去重 DAU 此前整体稳定,腾讯系 DAU 此前持续回落,网易云音乐 DAU 较为稳定略微下滑,字节系 DAU 份额持续提升 [22][24][26] - 用户肖像分化,番茄畅听主打中老年,汽水吸收男性用户,网易云学生党占比最高 [30][32]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强化 Kpop 和长音频用户心智,网易云音乐 2024 年补充 Kpop 版权库抵御分流,腾讯音乐 2025 年收购韩国 SM、拟收购喜马拉雅有望驱动流量趋势反转 [36][38][43] 付费:权益扩容驱动音乐平台付费提升 - 小额娱乐消费抗通缩能力强,中国音乐平台付费率有较大提升空间,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付费率持续增长 [46] - 付费率方面,付费墙内比例持续提升驱动付费率增长,网易云音乐在付费墙设置层面有更大提升空间 [48] - ARPPU 方面,腾讯音乐收购整合有望驱动 SVIP 占比跳涨,网易云音乐当前 ARPPU 提升受阻但未来潜在消费能力最强 [51][55] 成本:经营杠杆持续提升,AI 有望驱动供给去中心化 - 头部版权经营杠杆持续优化驱动毛利率增长,AI 音乐功能逐渐完善驱动供给增长,AI 驱动音乐生产平权有望使毛利率持续优化 [61][63][66] 投资建议 - 有声内容扩容和粉丝经济业务精细化运营有望驱动音乐平台流量从存量博弈转变为用户增长,建议关注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 [4][13][68] - 腾讯音乐收购韩国 SM、拟收购喜马拉雅,流量侧有望回拉 Kpop 用户、引入长音频用户,付费侧有望驱动 SVIP 增长加速 [4][13][69] - 网易云音乐 2024 年补充 Kpop 版权,流量稳定,付费率因 88VIP 导入和付费墙比率提升等因素有望快速拉升 [4][13][69]
马斯克开饭店,麦当劳哭了
36氪· 2025-07-24 17:37
最近,特斯拉位于美国好莱坞的餐厅正式开业,瞬时引爆了全球关注。 这家餐厅从设计图流出之初就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如今的实体更是将科幻感拉满:整体建筑形如一个降落在地球的巨大飞碟,内部则充满了浓郁的复古未 来主义气息。 一楼可边充电边用餐,二楼常规座位超250人,餐厅外部两块巨大的LED屏幕还会播放经典电影片段,将其瞬间变为一个露天汽车影院。 当然,马斯克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展示其科技肌肉和品牌文化的机会。 餐厅里,你可以看到最新一代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为你送上爆米花;你吃到的汉堡,是用酷炫的Cybertruck造型包装盒装着的;吃饱喝足,还能顺手买一 件印有餐厅标志的T恤或周边摆件。 据报道,这家餐厅在开业当天,仅6个小时的营业额就高达4.7万美元。 一个造车的,为什么要去开餐厅?这跨界幅度之大,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拉长,回顾特斯拉的跨界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这盘棋,马斯克早已开始下了。 01、特斯拉跨界,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实际上,推出跨界产品,一直是特斯拉行之有效且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这种策略能巧妙地利用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不耗费大量传统广告预算的情况 下,持续制造话题,保持品牌热度。 2 ...
腾讯音乐20250721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成立于 2016 年,由腾讯与中国音乐集团(CNC)合并而成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展历程与战略合作**:发展分三阶段,2016 - 2017 年与环球音乐和 Spotify 合作;2018 - 2020 年拥有大部分独家核心版权并与多方合作;2021 年至今独家版权概念消失但仍掌握超 90%核心版权资源;2025 年 5 月收购 SM 娱乐股份成第二大股东,交易金额约 12.9 亿元 [3] - **核心业务**:在线音乐服务 2024 年占比 75%,涵盖会员订阅等收入;社交娱乐服务占比约 25%,包括直播打赏等收入 [5] - **粉丝经济新动作**:2025 年 6 月 30 日 QQ 音乐上线 Bubble 产品,为艺人与粉丝沟通,首批上线 SM 和 JYP 旗下顶流艺人 [6] - **业绩表现**:2024 年在线音乐订阅收入 152 亿元,同比增 26%,毛利率从 35%升至 42%;预计 2025 - 2026 年社交娱乐服务收入企稳回升 [7] - **用户情况**:截至 2024 年底月活用户 5.56 亿,曲库 2.6 亿首;2024 年 Q4 付费用户 1.21 亿,付费率 21.8%,全球市场份额 14%,有增长空间 [2][8][9] - **产品生态与商业模式**:采用免费加广告加订阅模式转化免费用户;收购喜马拉雅股份结合阅文 IP 扩展长音频市场 [10] - **硬件生态拓展**:依托微信、QQ 社交优势打造“音乐 + 社交 + UGC”闭环;与智能硬件厂商合作,与车企合作车机版,车载用户日均播放时长超移动端 15% [11][12] - **提升用户付费心智和市场份额**:后版权时代动态调整付费内容比例和折扣吸引新会员;2025 年一季度 ARPU 值提至 11.4 元,缩减折扣,分层会员机制吸收高质量会员 [13] - **未来发展目标**:未来两到三年将 ARPU 提至 13 - 15 元,占据在线音乐市场约 70%份额,主打高质量用户群体 [14] - **创新技术举措**:在 AIGC 领域算法推荐、内容创作和用户体验优化;自研琴乐大模型压缩成本;打造虚拟偶像演唱会等创新产品 [4][15] - **2025 年业绩预期**:预计全年收入 310 亿元,在线音乐增速 16%,社交娱乐降 12%;毛利率升至 45%,正常归母净利润 89 亿元,对应市盈率约 26 倍;ARPU 值预计增 1.1 - 1.2 元 [4][16] - **投资建议**:看好发展前景,相关衍生业务将推进,建议投资者关注 [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长视频平台腾讯视频和爱奇艺 ARPU 值分别达 16 元和 18 元,比在线音乐平台高约两倍,腾讯音乐通过提供 SVIP 权益提升高价值用户商业化价值,目前 SVIP 会员体量超 1000 万人 [13] - 演唱会及线上线下偏情绪价值消费成核心趋势,高质量年轻用户愿为提升生活体验及情感价值陪伴消费 [16]
周杰伦,隐形的商业大佬
创业家· 2025-07-20 18:35
核心观点 - 周杰伦构建了以个人IP为核心的庞大商业生态系统,横跨音乐版权、演唱会经济、品牌代言、资本运作等多个领域 [2] - 其商业价值体现在音乐版权的长尾效应、演唱会的超高收益、IP证券化及粉丝经济的强大变现能力 [2][4][10][17][22] - 周杰伦模式难以复制,因其经典作品积累、敏锐的商业嗅觉及适度的稀缺性 [26] 帝国根基(音乐版权) - 2007年创立杰威尔音乐,带走价值上亿的音乐版权,通过授权索尼音乐持续获利 [4] - 2018年腾讯音乐以3年5.7亿元天价买下独家授权,创华语音乐版权纪录,推测后续年授权费约2亿元 [5] - 2022年专辑《最伟大的作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为周杰伦带来超1.4亿元收入(按平台与版权方3:7分成) [5] - 经典老歌在短视频平台二次传播价值显著,抖音版权授权费被业内估算为“九位数” [6] 印钞机(演唱会经济) - 2024年“嘉年华”巡演42场总收入23亿元,周杰伦团队分成超16亿元(70%行业惯例) [11] - 单场演唱会二级市场溢价率400%-1000%(500元门票炒至5000元),2025年三亚站带动当地消费超11亿元 [13] - 关联公司深度参与产业链(如锋尚文化负责策划、巨星传奇运营衍生品),实现利润内部化 [15] - 创新“文旅商演”融合模式,如厦门站联动地标打造“周同学”主题场景,提升IP附加值 [15][16] IP证券化(资本运作) - 2023年巨星传奇港股上市,周杰伦亲友团控股23 92%,IP业务2024年营收5 84亿元(同比增65%) [18] - 与杰威尔音乐签订10年IP授权协议,锁定变现优先权 [18] - 入驻抖音引发“周杰伦效应”,巨星传奇股价单日暴涨94%,市值增50亿港元 [18] - 布局NFT(幻想熊项目单笔交易超320万元)、元宇宙(“周同学”数智人合作中国移动) [19] 品牌代言 - 手握法拉利、Dior等5大全球顶级代言,年均代言费超2亿元 [20] - 差异化策略:奢侈品牌输出文化影响力,消费品牌直接拉动销售(如魔胴咖啡2020年创收3 33亿元) [21] - 代言周期长(志邦家居连续6年、帝舵表多年合作),粉丝愿为“陪伴感”支付溢价 [21] 粉丝经济 - 2020年快手直播30分钟观看6800万人次,礼物收入2928万元;2025年抖音账号单日吸粉千万 [23] - UGC传播矩阵繁荣(模仿者账号粉丝超160万,周杰伦F M账号带货5万人次) [25] - 粉丝情感消费闭环形成,巨星传奇IP组合触达2亿粉丝,联名产品销售额破10亿元 [25] 模式独特性 - 经典作品积累(华语音乐黄金期)、技术变革敏锐度(数字音乐到元宇宙)、稀缺性维护 [26] - “周同学”IP未来或通过AI实现“数字分身”运营,突破物理世界限制 [27]
LABUBU买家众生相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3:26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通过买断艺术家IP版权并纳入盲盒体系运营 如LABUBU系列2017年被收购后衍生出78个常规款和14个隐藏款 [6] - 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模式 线下实体店提供盲盒实际接触体验 线上支持预订查询但无法接触实物 [10] - 盲盒单品定价集中在69-159元区间 通过低单价策略降低消费门槛 刺激持续购买行为 [9] LABUBU产品热度驱动因素 - 全球明星效应显著 泰国女团Lisa的IG分享获320万点赞 蕾哈娜和贝克汉姆的曝光推动搜索量同比增长426% [6] - 社交属性强烈 24%的消费者因朋友圈刷屏或职场社交需求购买 部分用户将其作为身份象征和谈资 [13][14] - 隐藏款机制刺激收藏欲 联名款如可口可乐系列隐藏款引发跨地区抢购 香港门店因货源情报吸引内地消费者 [11] 二级市场生态 - 黄牛形成专业分工体系 初级黄牛抢购限量款 资深黄牛通过重量平衡测试等技术提供代购服务 加价幅度达2-5倍 [4][10] - 衍生市场活跃 娃衣定制等周边服务兴起 小红书相关内容形成新流量入口 [16] - 价格波动剧烈 新品发售初期溢价明显 但LABUBU捏捏系列因供货增加导致价格腰斩 [17] 财务表现与行业影响 - 2024年公司收入达130亿元 2025年Q1同比增长160% 海外市场收入激增500% [6] - 单品爆发力显著 LABUBU系列三次全球曝光直接拉动业绩 被类比为下一个"暴力熊"级IP [15] - 实体店投入巨大 每家门店设计精美 强化线下体验以维持用户粘性 [18] 用户行为特征 - 消费者动机多元 包括情感陪伴(24%) 社交需求(31%) 投资投机(22%) 其中23%用户会因潮流褪去快速转移兴趣 [12][18] - 情报网络关键作用 微信群和小红书群组分享店铺预售时间及隐藏款出货情报 影响购买决策 [11] - 代际差异明显 Z世代更易受KOL影响 而35岁以上用户多出于商务社交目的购买 [13][14]
900亿青岛啤酒卖水,征召张艺兴代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2:12
青岛啤酒跨界布局水饮业务 - 公司宣布艺人张艺兴成为水饮品牌"青啤优活"首位代言人,官宣微博转发量超100万[2][5] - 天猫旗舰店显示550ml24瓶装纯净水到手价31.9元(单瓶约1.33元),粉丝经济推动多链接售罄[4][5] - 通过2020年收购雀巢中国大陆水业务(含三家工厂)切入瓶装水市场,雀巢优活当时市占率仅0.4%[9] 多元化战略推进 - 公司提出以啤酒为主业,构建"快乐、健康、时尚"三大业务板块,水饮归属健康板块[10][11] - 除饮用水外,官网显示已推出红吨吨山楂饮、益生菌胡萝卜汁等产品,覆盖商务/家庭/户外场景[12] - 2024年整合饮料业务并收购即墨黄酒,明确"非啤酒业务跨产业布局"方向[17] 经营表现与资源整合 - 2024年营收321.38亿元同比降5%,啤酒产销量及营收均下滑,但2024Q1营收104.46亿元/净利润17.1亿元实现单位数回暖[17][18] - 2024年4月青岛饮料集团(含崂山矿泉水等老字号)并入,管理层称将整合优活矿泉水与饮料集团资源[19] - 新任董事长姜宗祥提出聚焦"五新"战略(新人群/需求/产品/渠道/场景)应对啤酒增长乏力[16][17] 品牌营销与市场定位 - 青啤优活包装设计与雀巢优活高度相似,产品页面强调"品质传承"关系[8][9] - 当前天猫旗舰店仅销售饮用水,其他官网展示饮品未上架[13] - 启用顶流代言人体现加码水饮决心,但具体业务整合路径尚未对外披露[22][20]
城市传媒20250716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城市传媒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上半年经营情况**: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3800 万 - 4600 万,虽盈利但同比大幅下降,原因有教辅图书销售受政策收紧影响、去年同期西海岸文化大厦停工停产损失造成报表差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如喜马拉雅被收购后权益评估下降)[2][4] - **教辅市场竞争格局及应对措施**:监管趋严使征订方式市场化,需求仍在但需新竞争渠道和方式。城市传媒加强线下营销体系,打造线上清华助学服务平台,优化内部效率实现线上线下联动[5] - **新兴业态进展**: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IP 版权运营等新业态投入,VR 教育领域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希望新兴业务在主营业务稳健基础上快速成长[6] - **教育领域战略规划和措施**:已覆盖超 100 所学校,未来加快扩展并覆盖家长群体,联动研学、AI 助学等服务,立体化提升教育教辅业务,发挥国有出版优势并学习民营公司策略[7] - **严监管对国有出版公司影响**:严监管使国有出版公司因与教育部门和学校联系紧密而具有无形优势,规范性和信任度重要,公司发挥优势并吸取策略性方法[8][9] - **青岛清华助学平台**:2024 年下半年上线,功能从图书推送销售扩展到研学信息发布、免费教育资源共享等,已覆盖超 100 所学校,目标青岛市全覆盖,高频互动弥补校内征订变动并推动新业务增量[10] - **2025 年秋季学期青岛市教材教辅征订情况**:教材新版本替代旧版本但科目数量稳定,平易教辅小学初中品种不变但印章配套率提升,高中新增 12 个品种[11][12] - **市场拓展情况**:教材教辅领域以山东省为根据地,科学教材山东占 90%以上、发行至宁夏和河南,数学教材山东接近 60%,书法教材山东接近 40%并拓展至七个省份;市场化教辅业务覆盖全国 26 个省份[13][14] - **市场化教辅业务情况**:覆盖全国 26 个省份,主要产品加分宝系列、状元课堂笔记等市场占有率较高[14] - **一般图书业务情况**:涵盖主题出版、儿童文学和品牌化建设等子板块,2025 年上半年推出定位高、影响力大作品,儿童文学形成品牌效应,下半年有新作推出,目标新增一个亿元产品群和四条千万元产品线[14][15] - **二次元类产品情况**:2024 年以来快速增长,合作方包括知名 IP、游戏公司和互联网平台,部分产品销量可观,计划拓展更多合作层面[16] - **AI 在教育领域发展情况及规划**:推出绘本大戏配套 AI 阅读平台、AI 作文批阅系统、青知智教小程序等,推进 AIGC 内容生成辅助出版等,与已有业务融合赋能,未来探索更多产品场景及融合可能性[19] - **虚拟现实业务情况及推广模式**:有十年虚拟现实经验,去年研发推出“生命奇旅”主题 VR 大空间,今年春节试运营,全国 11 个城市 13 站展览,ToC 模式运营,计划年底全国落地 20 - 30 站,获国家电影局沉浸式电影备案,未来希望出海运营[20][21] - **研学业务情况及盈利能力**:整合资源组织执行超 200 场研学活动,营收达千万级以上,计划与政府合作搭建研学基地,拓展合作方提升接待和盈利能力[22] - **对外投资方向及规划**:关注文化产业相关投资机会,早期并购和基金投资代表性项目,去年起跟踪资本市场和经济情况,合适标的将灵活投资[23][24] - **2025 年分红策略**:上市前九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超 11 亿,加 2.8 亿回购股份注销共 14 亿,2024 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 51.5%。未来提升盈利能力,分红力求稳中有升,平衡投资与运营确保股东回报与公司良性运营[25] - **存货周转率下降原因**:受外部图书消费下降、市场竞争激烈、各行业需求收紧,以及内部教育板块增加教辅品种和库存备货影响,公司关注该指标并采取措施优化存货管理[26] - **应对主业压力和政策环境的措施**:适应新政策环境,凭借国有背书、内容和渠道优势参与教材和教辅发行,拓展一般图书领域,涉足二次元和新业态,推进 AI 加教育及 VR 加教育布局增强竞争力[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城市传媒在山东省科学、数学、书法教材的具体市场份额及发行范围[13] - 青岛清华助学平台今年秋季将在青岛市内四区推广[10] - 城市传媒一般图书业务主题出版和儿童文学的具体作品[14][15] - 二次元类产品的具体合作方和部分产品定价及销量[16] - AI 在教育领域产品的用户数量[19] - 虚拟现实业务“生命奇旅”主题 VR 大空间的票价及全国布局计划[21] - 研学业务的具体合作方和线路[22]
邓紫棋跨界写小说,热卖背后的出版营销新密码
第一财经· 2025-07-15 14:36
明星跨界出版现象 - 邓紫棋首本科幻爱情小说《启示路》预售首日销量突破20万册,销售额达4000万元,作为新人作者且无大量宣发的情况下表现亮眼 [1] - 90后音乐人曾轶可同期推出长篇科幻小说《TAYOUZI1 银壳下载》,售价52元,而邓紫棋小说分为89元和298元两个版本 [1] - 明星出书的热销逻辑核心在于粉丝经济,粉丝购书行为转化为情感互动与社群归属感,单用户平均购书量达2.3册,远超行业1.1册均值 [4][5] 粉丝经济与营销策略 - 预售日选在邓紫棋出道17周年纪念日,策划"作家再出道"话题推热搜,强化粉丝情感连接 [4] - 联合出品方番茄小说、果麦文化及五大唱片形成"流量+专业+营销"协同模式,从定稿到预售仅用45天,远超传统出版周期 [6][7] - 298元恒藏版设计为收藏品,包含限量编号卡、声纹解锁功能及周边,将书籍转化为明星IP衍生品 [2][6] 出版行业创新与趋势 - 番茄小说作为数字阅读平台探索"音乐IP小说化"模式,联合中科院开发区块链防伪标准,推动传统出版商业化新路径 [6][7] - 果麦文化建立"健康度评分系统",纳入阅读完成率、二手转售率等12项指标,避免单纯依赖销量数据 [11] - 软科幻题材崛起,结合元宇宙、量子力学等元素降低创作门槛,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渗透 [8][9] 内容创作与跨界融合 - 邓紫棋开创"音乐IP小说化"模式,小说内容延伸自同名专辑MV的三重世界观,融合科幻外壳与哲学思考 [1][8] - 番茄小说AI实验室自动识别300多个科幻术语并匹配科普资源,B站相关科普视频流量显著提升 [10] - 行业创作者身份多元化,题材涵盖国潮、非遗、职场等,科幻赛道成为热门但需警惕"数据拜物教"风险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