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
搜索文档
粉丝经济效能释放AI产品落地创收 果麦文化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6.51%
全景网· 2025-10-28 16:24
作为互联网驱动的新型出版公司,果麦文化成功开辟"出版+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出版行业变革 加速,更全面投入AI技术以实现"科技化"战略升级。 10月27日,果麦文化(301052)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97亿元,同比增 长26.51%,归母净利润1206.58万元,扣非净利润997.3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 48.90%。 果麦文化聚焦出版发行富含"价值和美"的图书产品,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严格遵循"果麦方法论"开展 运作。同时,公司以内容为驱动开发互联网产品,既通过这些产品连接用户、实现互联网营销、销售及 其他衍生业务,又依托互联网用户数据与反馈反哺内容迭代研发,最终构建起"出版+互联网"的交互驱 动良性循环。果麦文化独特的商业模式为公司带来了显著高于行业水平的出版业绩。开卷数据显示, 2025年上半年,果麦文化的品种效率(注:品种效率=单品种平均码洋/行业单品种平均码洋)达到行业 均值的9.69倍。 在版权图书出版发行核心领域,公司精准布局多条垂直赛道,包括学术文化、心理自助、女性成长、文 学、教辅及粉丝经济,持续推出多部畅销书。其中,华语乐坛知名歌 ...
全城瞩目!李宇春主题快闪店空降杭州远洋乐堤港
新浪证券· 2025-10-28 13:19
活动自发布起便在社交媒体迅速发酵,现场秒变打卡圣地。狂热粉丝凌晨2点便开始排队,限量明星周 边发售首日即吸引超3000人次现场等候。商场加推的1000张手幅上线8小时售罄,充分展现了粉丝经济 的强大变现能力。活动期间,乐堤港同时段客流环比增长248%,商场整体客流环比提升23%,营业额 环比提升35%,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亮眼成绩单。 粉丝经济效应显著,商业转化成果亮眼 10月21日至26日,远洋集团旗下远洋商业项目杭州乐堤港独家呈现李宇春2025"皇后与梦想"巡回演唱会 主题快闪店,以沉浸式音乐体验与限量周边 collection,为杭城市民和歌迷朋友打造了一场融合音乐、 艺术与商业的打卡盛宴,开创了粉丝经济与商业空间联动的新模式。 沉浸式音乐体验,打造打卡新地标 本次快闪店位于远洋乐堤港A区L1西中庭,精心设计了多个互动体验区:"二十年心声"耳机墙让粉丝沉 浸式聆听李宇春十张经典专辑,在旋律中回溯音乐旅程;"皇后与梦想"主题报刊亭提供演唱会纪念报 纸,供粉丝与春春笑脸同框;而"致春春"明信片寄语墙则成为情感传递的纽带,让心意跨越人海抵达。 活动期间,每晚18:00-22:00,远洋乐堤港杭州碗1000平米 ...
小米汽车陷入困境,问题出在哪?
新浪财经· 2025-10-28 04:11
雷军停更微博十八天,小米汽车的舆论大厦,塌了。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公关危机,而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信任崩塌"。当一款车的负面舆情高达96%,净情感 值跌到-96%,这不是数据,这是千千万万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 小米却想用互联网的速度,跑赢工业的节奏。结果呢?2025年两次召回,11.7万辆车被点名,用户怒 斥"丧事喜办"。曾经的"效率神话",现在成了"赶工铁证"。 更致命的是,小米还在玩"粉丝经济"的老把戏。发布会搞得像演唱会,雷军一出场,掌声雷动。可车主 不是米粉。你花二十多万买车,图的不是创始人穿什么T恤,而是车子能不能平安到家。 曾经那个"为发烧而生"的小米,那个靠"性价比"和"米粉文化"横扫手机市场的雷军,怎么一造车,就翻 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答案不在营销,不在公关,而在思维,用造手机的"快",去碰造汽车的"慢",结果撞得头破血流。 手机是什么?是快消品。坏了,换一个;卡了,重启一下;系统有bug,下个更新就搞定。用户容忍度 高,试错成本低。小米靠"快速迭代"打天下,没问题。 但汽车是什么?是铁壳子裹着人,一上路,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你不能指望车主,在高速上突然弹出 个"系统正在升级,请稍候",更不能用" ...
小红书一路暴涨,员工身价翻倍,赚翻了
新浪财经· 2025-10-21 18:50
公司估值与期权动态 - 2025年以来公司三次上调员工期权授予价,从3月的13.5美元/股升至10月的25美元/股,每股收益从12.5美元增至23美元 [3][4] - 离职员工期权回购价格从10美元提升至17.5美元 [3] - 公司估值自2021年融资后达200亿美元,2025年3月底估值260亿美元,至9月估值在三个月内上涨19%至310亿美元 [4] 电商业务战略演进 - 2023年8月公司进行重大组织调整,整合电商与直播业务成立平行于社区部的一级交易部,由COO柯南负责 [8] - 公司彻底关闭自营跨境电商“福利社”及平台“小绿洲”,确立依托平台笔记与直播内容驱动交易的核心模式 [9] - 公司战略转向高调押注以人为中心的买手电商,买手、主理人等个体成为关键角色 [9] 电商业务表现与模式 - 平台头部买手表现亮眼,章小蕙直播间以1.8亿GMV创历史新高,一颗KK、伊能静等主播单场销售额破千万,客单价高达万元 [10] - 2025年上半年千万级直播间数量达去年同期1.6倍,显示直播电商规模化增长趋势 [13] - 平台主播粉丝贡献率高达80%,客单价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印证社区用户强劲消费能力与对意见领袖的高度认可 [13] 内容社区与品牌升级 - 2025年7月公司启用新App Slogan“你的生活兴趣社区”,将重心从工具属性转向情感连接,旨在提升商业价值转化效率 [14] - 平台通过引导用户深耕兴趣获取更细腻消费偏好数据,以提升广告业务的精准度和定价能力 [16] - 平台游戏与二次元内容笔记量已跃居第三、四位,增速超160%,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7] 多元化业务布局 - 2025年8月公司首次举办大型线下漫展REDLAND,集结超50个头部动漫游戏IP,正式进军二次元线下领域 [17] - 公司推出本地生活会员业务“小红卡”,基于用户真实讨论数据筛选精选门店,会员售价168元/年,可在上千家合作门店享9折优惠 [19][21] - 公司选择“人与兴趣”差异化赛道,将社区氛围和用户特质转化为核心商业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 [19]
“票根经济”“粉丝经济”成为商家核心运营策略 一场演唱会为何能成为“行走的GDP”
四川日报· 2025-10-17 10:51
演艺活动的经济拉动效应 - 截至6月25日,东安湖体育公园举办19场大型商业演出,票房收入约2.445亿元,吸引观众约44.2万人次,拉动综合消费超16.626亿元 [1] - 一场大型演艺活动带动上万人衣食住行,有效撬动城市消费热情 [1] 酒店行业的业绩提升 - 张学友演唱会期间,木棉花酒店接待客流量达1500至2000人次,日均收入增长近10万元,外地客人占比提升80%至90% [2] - 去年1月至9月,酒店承接25场演唱会活动,场均创收约30万元,带动酒店日均收入提升一倍以上 [3] - 酒店通过定制票根、特色房卡套及组织余兴派对等方式,将服务延伸至演出结束后,将酒店变为情绪消费场所 [2] 零售商业的客流与销售增长 - 演唱会期间,龙湖成都东安天街商场客流较平时增长超45%,餐饮业绩涨幅超30% [5] - 因演艺经济带来的直接营业额提升,商场每月在250万元以上 [5] - 演唱会期间,商场内好利来门店交易笔数较平时增加100至200笔,烤匠门店每日客流稳定增加几十桌 [5] 商业运营策略创新 - 商场将票根经济和粉丝经济作为核心运营策略,顾客出示演唱会电子票根可获商家折扣,最大折扣达八折 [5] - 商场针对不同明星和粉丝群体设计消费福利,部分餐饮品牌安排粉丝专属接送车及延时经营服务 [5] - 东安湖体育公园高频演艺活动吸引陶德砂锅、达美乐、祐禾等餐饮品牌入驻,带动区域首店经济效应 [6]
一场演唱会为何能成为“行走的GDP”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23
演艺活动的核心经济拉动效应 - 一场大型演艺活动远不止票房收入,更有效撬动城市消费热情,例如截至6月25日累计举办19场大型商业演出,票房收入约2.445亿元,累计吸引观众约44.2万人次,并拉动交通出行、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等综合消费超16.626亿元 [1] - 演唱会成为“行走的GDP”,其背后的情绪消费让歌迷愿意留宿酒店,显著提升外地客源占比 [2] 酒店行业的业绩提升 - 演唱会期间酒店接待客流量达1500至2000人次,日均收入增长近10万元,外地客人占比提升80%至90% [2] - 酒店通过延伸服务如组织“余兴派对”、定制演唱会票根和特别设计房卡套来承接流量,去年1月至9月共承接25场演唱会活动,场均创收约30万元,带动酒店日均收入提升一倍以上 [2][3] 零售与餐饮业的客流与业绩增长 - 演唱会期间商场客流较平时增长超45%,餐饮业绩涨幅超30%,因演艺经济带来的直接营业额提升每月在250万元以上 [4] - 商场内门店交易笔数较平时增加100至200笔,餐饮门店每日客流稳定增加几十桌 [4] 商场的核心运营策略与长期发展 - 商场将“票根经济”和“粉丝经济”作为核心策略,顾客出示演唱会电子票根可获最高八折优惠,并针对不同明星和粉丝群体设计消费福利 [4] - 商场安排粉丝专属接送车和延时经营服务,满足散场粉丝接送及就餐需求 [4] - 演艺经济为商场注入长效发展动力,高频举办的演唱会和赛事表演强势吸引客流,并吸引新餐饮品牌入驻,带动区域首店经济效应 [5]
中国消费市场迎来“青春期”? | 新刊发售
第一财经· 2025-10-16 16:3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消费市场的主旋律是情绪价值成为核心驱动力,传统消费决策要素如价格、功能和品牌知名度正在让位 [6] - LABUBU作为泡泡玛特旗下潮玩IP,是情绪价值消费的代名词,其风靡全球的现象成为年度消费世界最大谜题 [2] - 第一财经金字招牌调研显示,潮玩为新增品类,泡泡玛特在该品类中拔得头筹,同时出现迄今为止最多的12个失金品牌,反映消费者品牌偏好的重大转变 [4] 金字招牌品牌偏好度调查 - 泡泡玛特在潮玩品类中获得第一,潮玩是今年调研新增品类 [4] - 调研出现12个失金品牌,意味着12个消费品类中消费者改变了维持至少3年的品牌偏好 [4] 未来消费行业趋势 - 餐饮行业:外卖大战可能改变品牌与购物中心合作模式,技术创新成为驱动行业效率革新和体验优化的关键动力 [17] - 现制茶饮:未来竞争取决于强供应链、健康理念与情绪共鸣 [17] - 包装饮料:即饮茶和功能型饮料增长显著,存量市场微创新成为新看点 [17] - 生鲜零售:差异化发展是唯一路径 [17] - 零售商业地产:免税与折扣业态将重塑中国零售版图 [17] - 服装行业:超级单品必须扎根场景而非品类 [17] - 奢侈品行业:高净值客户是增长的稳健基石 [17] - 潮玩行业:潮玩消费快乐转瞬即逝,复购转化是关键挑战 [17] - 演出市场:已从井喷式狂欢走向理性繁荣 [17] 年度案例深度分析 - 老铺黄金通过独家供货、顶级商场选址、稀缺氛围和服务以及高客单价设计,将黄金生意奢侈化,在北京SKP开出第三家独立门店 [22] - 运动品牌消费决策不再与运动直接相关,可隆等品牌成为区域消费符号,反映中产消费转向 [24] - 优衣库在日本和中国市场增长天花板隐约可见,在国际市场讲述新"服装的全民"故事并与快时尚切割 [26] - 霸王茶姬依靠供应链、门店管理能力及独特营销策略实现翻身,但成功经验的边际效应出现递减趋势 [30] 新兴行业与人才动态 - 低空经济成为新的人才风口,中国大学竞相布局该产业,高校扩招和飞手激增背后存在供需错配挑战 [32] 文化IP与粉丝经济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形象如孙悟空、葫芦兄弟将通过《浪浪山小妖怪》等作品重返大银幕 [41] - 2025年粉丝经济进一步进化,商家核心要义是短平快 [49]
第五届华强「超V趣乐季」,一场与消费者的情绪共振!
搜狐财经· 2025-10-11 17:43
核心观点 - 消费市场趋势正从物质消费转向体验消费,消费者更愿意为情感共鸣、独特记忆和可分享的瞬间付费 [1] - 公司通过整合国民IP、城市首演、圈层文化与周年庆典,打造多触点、强共鸣的“情绪供给”场域,重塑城市商业空间的体验价值 [1] - 体验经济浪潮下,IP与首演是商业引流的硬核引擎,通过将商业空间重塑为社交打卡热区,构建“内容即流量”的新消费场域 [3] IP运营与内容创新 - 宝安华强广场举办“熊出没·十二星座”全国首展,将IP角色转化为与消费者深度互动的“主人翁”,并通过IP主题巡游将购物中心变为沉浸式动画嘉年华 [4] - 项目融合动漫形象与星座文化,构建“一带一”甚至“一带多”的客群引流模型,国庆期间结合非遗火龙舞、英歌舞、烟火舞等传统节目,将商场塑造成城市文化展示窗口 [4] - 沈北华强广场推出“凤凰飞天”和“仙子临凡”两大城市首演,结合音综新星苏北北的东北首演,形成稀缺体验,通过社交媒体形成跨区域传播,将单点活动扩展为城市级社交事件 [5] - 郑州华强广场8周年庆典推出水上“火壶”表演,融合极限运动与传统民间艺术,打造视觉震撼、味蕾狂欢、潮玩互动于一体的体验 [5] 圈层文化与粉丝经济 - 郑州华强广场举办薛之谦粉丝应援会,打造专属“谦友”的暖心聚会;深圳宝安华强广场结合成毅热播剧《赴山海》设置应援大屏和打卡点,吸引大量粉丝到场,实现流量爆发式增长 [8] - 南通华强广场融合“王者荣耀城市争霸赛”与“COS天团秀”,打破次元壁垒,同步触达电竞爱好者与二次元群体,以圈层文化融合创造消费新场景 [8] - 前海华强乐淘里为职场人群打造专属放松与学习空间,通过双节游园会融合趣味游戏与节日氛围,并开展“防身术教学×办公舒缓拉伸”课程,精准触达职场女性需求 [12] - 梅林华强乐淘里联合华强创领寓开展“宋茶雅韵”活动,由专业茶艺师引导参与者学习点茶文化、品茶斗茶,沉浸式还原宋式风雅 [12] 亲子家庭与青少年互动 - 安阳华强新天地举办“鼎盛杯”青少年台球公开赛,为青少年搭建展示球技、交流切磋的平台,并通过赛事联动业态商户开展消费赠礼,推动消费闭环形成 [10] - 佛山华强广场联合佛山手作世界非遗技艺研创中心,通过手作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家庭客群的周末生活 [10] - 南通华强广场开展舞力派对、卡牌对战、歌声颂祖国活动,增强亲子互动,让家长参与孩子成长过程 [12] 仪式感与情感连接 - 深圳、沈阳、郑州、南通四地华强广场同步开启周年庆典,推出巨型蛋糕与消费者共享甜蜜,将传统庆典转化为可参与、可记录、可传播的情感体验 [6] - 深圳宝安与南通华强广场以“万份壕礼气球雨”空降中庭,通过隐藏丰富礼品打造视觉与感官盛宴,以情感化互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7] 高端社交与会员运营 - 芜湖华强新天地推出水上高尔夫私享会,满足城市精英的圈层社交与轻运动需求,打造集运动、休闲与社交于一体的高品质场域 [13] - 公司通过积分兑换、专属优惠、会员日特权等方式提升会员归属感和忠诚度,并定期开展消费者调研优化全流程服务体验 [13] - 定期举办会员专属活动如品鉴会、主题沙龙、主题生日会,为会员搭建交流互动、共享品质生活的平台 [14]
国庆档音乐节复盘: 超60组流量扎堆,谁才是带票之王?
36氪· 2025-10-11 17:12
国庆档音乐节市场概况 - 国庆档期间全国超过40个品牌、152场音乐节落地,市场呈现旺季特征 [4] - 音乐节类型多样化,涵盖国风、电子、说唱等垂类,并涌现出新品牌 [4] - 音乐节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前列,成为高频词 [1] 流量艺人主导演出阵容 - 超过67组流量艺人出演国庆档音乐节,阵容呈现高占比优势 [6] - 演员跨行占比最高,共计30组,如张新成、张晚意、任嘉伦等 [6] - 年轻偶像组合如ONER、R.E.D、univu5等也在音乐节频繁刷脸 [6] - 部分艺人演出场次密集,如黄子弘凡(6场)、ONER(5场)、王翊恩(4场) [7][8] 音乐节运营模式变革 - 新兴音乐节品牌运营模式趋向"流量拼盘",进行"大换血"变局 [9] - 部分音乐节流量艺人占比高,如襄阳国潮音乐嘉年华12组嘉宾中流量占7席 [10] - 音乐节主办方缩小"滚哈"音乐人占比,流量艺人可单开一日支撑票房 [10] - 多场次音乐节按不同风格划分演出内容的做法更加普遍化 [10] 流量艺人与音乐节的双向需求 - 音乐节市场面临阵容同质化、秀费陡增、票房难覆盖成本等焦虑 [14] - 主办方为刺激票房、增强阵容吸引力,倾向于打流量牌 [14] - 流量艺人入局为音乐节带来跨圈层关注度与话题度,优化阵容并刺激票房增量 [14] - 音乐节舞台成为流量艺人宣传曝光、打破圈层、吸引新受众的锚点 [18] 市场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多数流量艺人难以撑起40分钟全开麦演出,存在能力不足问题 [19] - 流量艺人演出多翻唱华语经典,缺乏大众金曲 [19] - 部分艺人团队坐地起价,如某青年表演嘉宾团队要求提升合作价格 [20] - 市场上存在流量艺人官宣前夕变卦、临时加价等现象 [21] - 粉丝文化蔓延引发番位、超时等争议事件,如多场音乐节出现粉丝骂战 [21]
阿里投资、田栩宁代言、日销4千万,这家初创潮玩公司凭什么?
36氪· 2025-10-09 20:01
公司核心表现与战略 - 2025年9月,AYOR TOYS宣布田栩宁出任全球代言人,首日全渠道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其中上线6分钟破1000万元,30分钟破2000万元 [1] - 品牌登顶天猫、抖音、小红书潮玩类目第一,五大代言款包揽淘宝天猫潮玩商品榜前五 [2] - 在抖音、天猫、小红书三个平台,AYOR TOYS的单日(9月24日)GMV超过了泡泡玛特,9月单月GMV大幅超过了潮玩品牌tnt和量子之歌潮玩业务品牌奇梦岛Letsvan [2] - 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2025年9月完成阿里巴巴旗下投资机构(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15%股份投资 [2] - 公司采用全自营渠道,入驻抖音、天猫、小红书、京东等主流线上平台,截至发稿时,抖音粉丝13.7万,小红书5.6万,天猫4万 [2] - 公司自有IP包括"兔闪闪ShyShy"和"坏小孩 Kippo",其中"闪亮世界系列"搪胶毛绒新品曾在2025年8月登上天猫盲盒热销榜第一 [3] - AYOR TOYS引入外部品牌合作,2025年9月19日宣布三款来自青壹坊旗下潮玩品牌dodosugar的IP登入AYORTOYS宇宙 [3] - 公司正扩大外部品牌合作计划和意向 [5] 核心商业模式:“发行”策略 - 公司核心强调「发行」,即通过系统性动作将产品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而非依赖“粉丝经济” [6][7] - 发行策略利用明星代言激发情绪,以明星为起点带动粉丝传播,形成话题与讨论,通过圈层影响更大群体,实现流量到销售的闭环 [7] - 合作的代言人田栩宁INS粉丝数仅用5个月、11条动态就突破100万,抖音单条视频能轻松获得百万赞,其与黛珂合作预售两小时突破5000万销售额,当前代言报价为3个月400万元 [7] - 田栩宁晒出的"黑色兔闪闪"单品被粉丝追捧,田栩宁ayortoys品牌全球代言人话题有1700万讨论,6.2亿阅读量 [9] - 公司客群锁定「大众型泛圈层」,预计今年年内将实现全平台单月GMV破亿 [9] - AYOR TOYS不经营稀缺性,田栩宁同款均保持在售状态,以预售形式持续销售,这与初创潮玩品牌常规路径有较大差异 [10]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演变 - 2024年成为市场转折点,潮玩消费者规模从核心不到300万人左右扩大到了2~3亿,海外市场以惊人速度增长 [10] - 对于大众化泛人群,审美和设计并非首位因素,其消费更容易受情绪性引导,从"跟风"变成消费者 [10] - 泡泡玛特的LABUBU借助明星LISA快速出圈,证明了潮玩可以变成大众化消费品 [10] - 泛潮玩市场在切换竞争模式,早期品牌通过调控供给维护市场热度的方式面临增长瓶颈 [11][12] - 泡泡玛特、tnt潮玩、黑玩等品牌今年开始转变思路:为炒作降温,优化购物体验,采取常态化预售与滚动生产、逐步取消产品限量秒杀等措施 [13] - 多家玩具潮玩卡牌公司强化明星策略,签约品牌代言人动作显著增多 [14] - tnt潮玩在2025年8月和9月官宣白敬亭和欧阳娜娜为全球新奇代言人,Jellycat官宣杨幂为品牌潮趣合伙人,乐高聘任阿信为首席造乐官,Hitcard官宣鞠婧祎达成合作 [15] - 量子之歌奇梦岛的WAKUKU借助乐华娱乐的明星资源进行推广,频繁出现在虞书欣、章若楠等明星的生活场景及社媒账号上,其季度营收达6580万元 [15] - 品牌想要跨过「10亿级」门槛,需要突破原有圈层,利用情绪放大器扩大用户规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