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usic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开盘涨跌不一,腾讯音乐涨超4%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21:4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互现,道指跌0.04%,纳指涨0.15%,标普500指数涨0.11% [1] - 腾讯音乐涨超4%,公司拟议收购喜马拉雅控股 [1] - 台积电涨超2%,5月营收同比增长39.6% [1] - 食品巨头斯马克跌超6%,Q4营收不及预期 [1] 科技行业动态 - 英伟达和慧与将在德国建造超级计算机,项目名为"蓝狮",将使用英伟达的"Vera Rubin"芯片,于2027年初开放 [2] - IBM计划2029年前推出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 [3]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控股,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其全资附属公司 [4] - 交易对价包括12.6亿美元现金、不超过腾讯音乐已发行普通股总数5.1986%的A类普通股,以及不超过总股数0.37%的A类普通股 [4] - 腾讯音乐美股盘前涨超5% [4] VinFast经营业绩 - 越南电动车商VinFast一季度交付36330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296% [5] - 一季度总营收达16306.4万亿越南盾(约合6.57亿美元),同比增长149.9% [5] - 季度净亏损为176938亿越南盾(约合7.12亿美元) [5]
音综,请停止寻找下一个单依纯
虎嗅· 2025-06-10 21:00
综艺市场现状 - 《奔跑吧》第九季以峰值0.87、平均值0.74的收视率稳居卫视综艺榜首,超越同期《歌手2025》[3] - 2024年6月四档音乐综艺同时竞争但均未形成显著优势[4] - 《歌手2024》通过直播形式成功引发大众对专业歌手能力的关注,形成全民讨论热潮[8] 音综发展历程 - 2004年《超级女声》开创多元审美风潮,推动张靓颖、尚雯婕等音乐人崛起[13] - 2005-2016年《中国好声音》四季均进入综艺收视前十,创造28亿元财富,冠名费从6000万飙升至5亿[16] - 2018年《偶像练习生》标志音综核心从音乐转向真人秀,CP互动和粉丝运营成为重点[21][23] 行业问题分析 - 音综同质化严重,90%节目采用对抗竞演模式+现场投票机制[31] - 流量明星占据专业舞台现象加剧,如马嘉祺在《我是歌手》存活三期引发专业性质疑[26][27] - 国内缺乏权威音乐榜单平台,导致音综被迫承担评判功能[38] 商业化表现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其中票房收入579.54亿元[43] - 网络神曲《跳楼机》版税收入达4000万元,相当于SM娱乐2024年净利润的47%[44][45] - 音综植入广告效果显著,如《歌手》系列牛奶植入形成话题效应[55][58] 国际对比与动向 - 日本拥有《Music Station》等多元化音综,形成专业细分赛道[36] - KPOP加速进军中国市场,2025年Q1对华专辑出口达1296万美元占全球营收25%[49] - 腾讯音乐12.9亿元收购SM娱乐股份,或为打造中国版Billboard铺路[41][42]
LiveOne (NASDAQ: LVO) and Subsidiary PodcastOne (Nasdaq: PODC) Appoint Canary Capital's Steve McClurg as Chief Advisor to CEO Rob Ellin
Globenewswire· 2025-06-07 00:44
文章核心观点 LiveOne宣布任命Steve McClurg为首席顾问,其将凭借在加密货币、区块链等领域的经验助力公司战略增长,聚焦数字资产创新等方面 [1] 公司动态 - 任命Steve McClurg为首席顾问,他将在指导公司战略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聚焦数字资产创新、播客资产货币化和机构市场整合 [1]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Ellin对Steve McClurg的加入表示欢迎,认为其在传统金融和加密领域的经验将助力公司进入数字市场 [2] - Steve McClurg表示期待为PodcastOne和LiveOne团队做贡献,认为公司产品有高增长潜力,且认可Robert Ellin [2] 公司介绍 - 总部位于洛杉矶,是屡获殊荣的以创作者为先的音乐、娱乐和技术平台,通过会员、现场和虚拟活动在全球提供优质体验和内容 [3] - 旗下子公司包括Slacker、PodcastOne等 [3] - 可在iOS、Android等多平台及STIRR的OTT应用程序上使用 [3] 顾问背景 - Steve McClurg在加密货币、区块链、代币化和资本市场有数十年经验 [1] - 拥有加密、区块链、DeFi、代币化等多方面专业知识,是数字资产领域公认的领导者 [5] - 曾将Valkyrie出售给CoinShares,为区块链项目提供建议,有构建和推出代币化投资工具的经验 [5]
又一位歌手“下海”OnlyFans,真穷还是哭穷?
虎嗅· 2025-06-06 08:34
最近,纽约市议会通过了第368号决议,呼吁为艺术家提供公平的报酬,议会还支持通过2024年美国国会提出的《音乐家生计工资法案》。 那么,在流媒体时代,即便是有作品、稳定有听众的艺术家,也可能陷入债务泥潭吗?这究竟是个别艺术家的落魄趣闻,还是整个音乐产业系统性失衡的 缩影? 知名音乐人,为什么屡屡喊穷? 去年秋天,Kate Nash在结束北美和欧洲巡演后整理账目时,才意识到自己基本上要负债了,尤其是在她正为推广最新专辑《9 Sad Symphonies》而努力的 情况下。 对于一位从事音乐创作近二十年,并且能够售罄演唱会的资深音乐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令人担忧的。 回顾Kate Nash的职业生涯,2007年,她凭借其独立流行专辑《Made of Bricks》一举成名,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这张专辑不仅让她赢得了商业上的成 功,也收获了批评界的高度赞誉。 之后,她陆续发行了几张专辑,并在演艺领域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甚至在Netflix剧集《GLOW》中出演角色,展现了多才多艺的形象。 直到去年11月,当她发现一堆未付款的账单时,才意识到,她或许需要另寻生路。在这种困境下,她做出了一个令人没那么意外的决定:加入 O ...
LiveOne (NASDAQ: LVO) to Announce Fiscal Yea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and Host Investor Webcast on Wednesday, June 18,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6-05 22:2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将公布2025财年初步财务结果并举办投资者网络直播,重申音频收入和调整后EBITDA目标,通过AI技术提升效率并实现成本节约 [1][5]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屡获殊荣、以创作者为先的音乐、娱乐和技术平台,总部位于洛杉矶,旗下有多个子公司,可在多种平台使用 [3] 财务信息 - 重申2025财年音频收入超1.08亿美元,调整后EBITDA超1600万美元 [5] - 为补充按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公司采用非GAAP财务指标评估运营表现,包括贡献毛利(亏损)和调整后EBITDA [5][6][7] - 贡献毛利(亏损)定义为收入减去销售成本,调整后EBITDA定义为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并排除多项非运营成本 [8] 业务发展 - 公司认为合理整合AI可扩大并个性化节目,同时保持Slacker Radio以人类为中心的特色 [2] - 利用先进AI技术推出25个以上新广播电台和主持人,提高效率 [5] - 削减Slacker三分之一员工,实现额外130万美元成本节约 [5]
SIRIUSXM AND KIDZ BOP COLLABORATE FOR "DADDY DANCE OFF" DURING THE KIDZ BOP LIVE CERTIFIED BOP TOUR
Prnewswire· 2025-06-05 19:00
Tour Kicks Off Father's Day Weekend and Hits 42 Cities this Summer. Tickets On Sale Now at kidzbop.com/tour NEW YORK, June 5, 2025 /PRNewswire/ -- KIDZ BOP, the #1 music brand for kids, announce that several SiriusXM personalities will serve as the "Daddy Dance Off" hosts at the KIDZ BOP LIVE Certified BOP Tour. The energetic virtual hosts include Radio Andy's Andy Cohen, 90s on 9's Downtown Julie Brown, SiriusXM Hits 1 The Morning Mash Up's Ryan Sampson, Nicole Ryan, and Stanley T and Pop2K's Rich Davis. E ...
Spotify Early Winner From Taylor Swift Buying Back Old Albums: A 'Love Story' For Fans, Streaming Company
Benzinga· 2025-06-05 06:35
音乐版权与流媒体影响 - Taylor Swift重新获得旧专辑所有权后 旧歌流媒体播放量激增 其中Big Machine时期专辑单日播放量增长110%至430% [1][3] - 宣布版权回归当日 Swift全部作品单日播放量达3064万次 较日均水平增长551% [3] - 具体专辑表现差异显著 《Speak Now》全球播放量增幅最高达430% 《Taylor Swift》和《Reputation》分别增长220%和160% [4] Spotify平台受益 - Swift粉丝集中回流Spotify平台 推动公司股价单日上涨447%至70108美元 创52周新高 [7] - 2025年迄今Spotify股价累计上涨567% 近一年涨幅超114% [7] - Swift持续保持流媒体统治力 2024年包揽全球及美国最受欢迎艺人 其专辑《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1989 (Taylor's Version)》分别位列全球年度流媒体榜第一和第六 [6] 唱片公司联动效应 - Universal Music Group旗下Republic Records因发行Swift新专辑 可能同步受益于近期整体播放量上升 [5] - Swift通过重录专辑策略削弱旧版版权价值 同时获得新版歌曲的版税和所有权 [2]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the public buyout Offer followed by a squeeze-out on Believe’s shares filed by Upbeat BidCo.
Globenewswire· 2025-06-05 02:45
文章核心观点 Upbeat BidCo提高对Believe股份的收购要约价格至每股17.20欧元,独立专家认为该价格公平,Believe董事会发布有利意见并建议股东接受要约,相关文件将提交监管机构并公布 [2][3][4] 收购要约情况 - Upbeat BidCo于2025年4月16日提出以每股15.30欧元收购Believe股份,后决定将价格提高至每股17.20欧元,较2025年6月2日前30、60、120和180天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分别溢价12.6%、13.1%、17.5%和17.6% [2] - 要约无论收购率如何,之后都将进行强制挤出程序,未接受要约的证券将自动转让给要约人 [4] 专家与委员会意见 - 独立专家Finexsi - Expert & Conseil Financier认为每股17.20欧元的要约价格从财务角度看是公平的 [3] - 特别委员会一致对提高价格后的要约给出积极推荐 [9] 董事会意见 - 董事会根据独立专家的报告和特别委员会的推荐,一致投票通过对要约的有利意见,并建议公司股东接受要约 [4][9] - 董事会认为提高后的要约符合少数股东利益,能让他们以每股17.20欧元的价格立即获得全部股份的流动性,也符合公司和员工利益,能使公司在不改变商业模式、薪资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情况下推进发展计划 [5] 文件情况 - 反映要约价格提高的要约文件草案和公司的回应文件草案将很快提交给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并将在Believe网站和AMF网站上公布 [6] - 要约文件草案和回应文件草案的主要内容以及获取条件将按AMF规定发布新闻稿 [7] 相关公司介绍 - EQT是有明确目标的全球投资机构,截至2025年3月31日,管理总资产2730亿欧元(收费资产管理规模1420亿欧元),业务包括私募资本和不动产 [11] - TCV是专注于投资全球科技公司的领先投资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在全球350多家科技公司投资超180亿美元,支持超150次首次公开募股和战略收购 [12] - Believe是全球领先的数字音乐公司,使命是在数字世界发展独立艺术家和厂牌,在50多个国家有2037名员工,通过多个品牌提供服务,在泛欧交易所巴黎A类板块上市 [13] 投票情况说明 - 只有独立董事参与投票,与要约人有关联的其他董事(Denis Ladegaillerie、Andrew Fisher和John Doran)未参与审议和投票 [14][15] 公司股权结构 - Upbeat BidCo是一家简化股份公司,Denis Ladegaillerie直接和通过其控制的公司持有约11%,Upbeat MidCo S.à r.l.持有约89%,Upbeat MidCo S.à r.l.由TCV Luxco XI Beats S.à r.l.、TCV Luxco XII Beats S.à r.l.和Upbeat TopCo S.à r.l.控制,Upbeat TopCo S.à r.l.由EQT管理的基金持有 [14]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联系人为emilie.megel@believe.com,电话+33 6 07 09 98 60 [14] - 媒体联系人为marion.lanvin-ext@believe.com,电话+33 6 26 67 73 00 [14]
0粉丝狂卷数十亿播放,靠AI流量欺诈获利近亿!网友:这“刑”得离谱
AI前线· 2025-06-03 15:18
全球录制音乐市场 - 2024年全球录制音乐市场总收入达29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流媒体收入首次突破200亿美元,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1] AI音乐欺诈案件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男子Michael Smith利用AI生成数十万首歌曲,通过伪造播放量非法获利千万美元 [3][4] - 采用自动账户(肉鸡)和VPN模拟全球流量,单日最高伪造66万次播放,年收入超120万美元 [5] - 案件涉及Amazon Music、Spotify等主流平台,持续时间从2017年至2024年 [4] - 丹麦类似案件:53岁男子通过篡改他人作品获利200万丹麦克朗(约209万元人民币),被判刑1年半 [11][12] 欺诈手法演变 - 传统手段依赖少量曲目高频率播放,易被平台检测 [8] - AI技术使欺诈升级:批量生成数百万首低播放量(单首几千次)歌曲,分散风险且难以追踪 [8] - 使用相似歌曲名和艺术家名称混淆视听,规避审查 [6] 平台应对措施 - Deezer平台18%上传内容为AI生成,1月推出检测工具但效果有限 [9][15] - Spotify未公开部署AI识别工具,仅表态禁止模仿真人艺术家的AI作品 [16] - Apple Music、Amazon Music等主流平台未公开应对策略 [17] 行业影响与挑战 - AI生成音乐导致版权收入被窃取,挤压合法创作者收益 [3][13] - 法律真空:缺乏对AI生成歌曲传播的明确监管框架 [17] - 技术防御滞后:Deezer检测工具无法有效遏制AI欺诈 [15] 数据统计 - Deezer每日新增2万首AI生成歌曲,占比从1月10%升至2月18% [15] - 丹麦案例中,欺诈者曾位列该国流媒体收入第46位作曲家 [12]
除了被嘲,今年音综到底还有没有搞头?
36氪· 2025-06-03 08:14
音乐综艺行业现状 - 行业普遍依赖高价采买热门歌曲翻唱权,单曲版权费用动辄数十万至上百万元,形成"隐形内卷" [1][18] - 主流音综采用"流量艺人+热歌翻唱"模式,但内容趋同导致审美疲劳,难听等话题阅读量突破100亿次 [14][18] - 成本结构失控:版权费(如周杰伦歌曲授权费达100-150万元)、流量艺人出场费、宣发成本攀升,导致市场被综N代垄断 [16][18][20] 《亚洲新声》创新模式 - 节目定位差异化:聚焦Z世代新人原创/小众歌曲,横跨九国音乐人竞演,弱化流量依赖 [21][23][26] - 制作资源倾斜:预算投向跨国邮轮实景舞台(上海至香港航线)、专业音乐团队(梁翘柏任总监),强化Live质感 [11][13][21] - 选手构成突破:如日本17岁摇滚歌手迷悠奈(Fuji Rock音乐节经历)、ACG歌姬中林芽依,中国选手涵盖演歌/摇滚/百老汇等多种风格 [4][6][8][10] 行业转型方向 - 内容资产构建:需从短期流量转向垂类深耕,如《乐夏》培育乐队文化、《浪姐》重塑中年女性议题价值 [24][26] - 价值链延伸:探索多元音乐风格、挖掘新人、立体呈现作品与个人风格,建立更高审美标准 [26][28][29] - 可持续逻辑验证:《亚洲新声》通过原创音乐+多文化交汇尝试打破同质化,但需验证商业模式可复制性 [23][28][29] 典型案例分析 - 失败案例:张靓颖&王以太翻唱《跳楼机》因歌词/编曲争议被嘲,表演效果未达预期 [14][15] - 成功范式:迷悠奈原创曲《轻飘飘》展现Z世代情绪表达,中林芽依《春梦》融合ACG与主流音乐审美 [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