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流通
icon
搜索文档
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落地珠海斗门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23:43
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 - 项目定位为集大宗食材交易、分销、加工、集配等功能于一体,以科技、物流、金融、电商为支撑的全品类一站式采购中心、港澳农产品保供核心基地及珠西农海产品流通加工高地 [3] - 项目总投资超26亿元,占地面积约523亩,按"海吉星3 0"标准打造 [3] - 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量超400万吨、交易额超200亿元 [3] - 将填补珠西区域综合性农产品流通枢纽空白,提升区域农产品集散与冷链保障能力 [3]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斗门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农产品集团、珠海农控集团签署《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珠海市国资委和深农投集团签署《建设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 - 省农业基金、深农投集团、珠海农控集团、运通资本签署《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 - 多家涉农国企共同签署《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 项目意义与目标 - 项目将打造成为"百千万工程"的"珠海样板"、国家农产品商贸流通领域的"广东典范" [3] - 系列协议旨在整合资源,通过多元合作模式提升珠西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与现代化水平 [4] - 项目将保障区域农产品供应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4]
18亿基金注入!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按下“加速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22:09
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 以珠海为核心枢纽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1] - 构建"(1+N+x)×A1×A2×A3×……"创新模式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 [2] - "1"指在珠海建设国际领先的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 [2] - "N"指在珠西各城市建设产地集配中心体系 [3] - "x"指建设多样化农产品销售次终端集群 [3] - "A1、A2、A3"指多个创新服务支持平台体系 [2][3] 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 - 基金首期规模18亿元 [4] - 由广东恒健控股旗下广东省农业基金联合深农投集团、珠海农控集团及运通资本共同发起 [4] - 将投资建设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项目 [4] - 旨在打造大湾区"平急两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基础设施 [4] 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 - 作为基金首发项目落地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 [4] - 总投资超26亿元 [4] - 占地面积约523亩 [4] - 定位为全品类一站式采购中心和港澳农产品保供核心基地 [4] - 预计年交易量超400万吨、交易额超200亿元 [4] - 将填补珠西区域综合性农产品流通枢纽空白 [4]
珠海强枢纽:珠西城市“抱团”打造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21:39
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战略合作 - 珠海市国资委与深农投集团签署《建设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东省农业基金、深农投集团、珠海农控集团、运通资本签署《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斗门区政府、深农集团、珠海农控集团签署《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农投集团等9家涉农国企签署《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 - 协议旨在整合资源,通过多元合作模式提升珠西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与现代化水平,保障区域农产品供应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1] 珠海城市功能与产业协同升级 - 珠海从"生产基地"升级为"流通枢纽",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2] - 流通体系建设将促进珠海农业与食品加工、物流、电商等产业融合,形成更完整产业链条,向农业高端价值链攀升[2] 区域协同发展重塑流通格局 - 区域协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珠海提出打造协同港澳、辐射粤西珠西、联动大西南的生产性服务业新高地[4] - 珠西农产品流通保供体系将联动深圳、珠海、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云浮等地国资国企和农业产业资源[4] 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架构 - 构建"(1+N+x)×A1×A2×A3×……"模式,包括核心枢纽市场、产地集配中心、次终端集群及多服务支持平台[4][5][6] - "1"指在珠海建设国际领先的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N"指珠西各城市建设特色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x"指多样化农产品销售次终端集群[4][5][6] - 多服务支持平台包括基金及融资平台、产业资本运作平台、进出口贸易服务体系、离岸现货交易体系、数字化基座等[6] 金融创新与项目投资 - 广东省农业基金联合深农投集团、珠海农控集团及运通资本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重点投资省内农产品流通保供项目[8] - 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超26亿元,占地面积约523亩,按"海吉星3.0"标准打造,预计年交易量超400万吨、交易额超200亿元[9] 项目定位与预期效益 - 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定位为全品类一站式采购中心、港澳农产品保供核心基地及珠西农海产品流通加工高地[8] - 项目建成后将填补珠西区域综合性农产品流通枢纽空白,提升区域农产品集散与冷链保障能力,服务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需求[9]
海南自贸港跨省共建产业园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09:55
跨省共建产业园模式 - 三一湘琼(海南)智造产业园采用"两头在外"模式,从境外进口二手工程设备维修再制造后出口,利用自贸港政策节省关税和运输成本[1][4] -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引进28个产业项目,总投资122亿元,远期产值预计达1000亿元,税收50亿元[2][5] - 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引入企业361家,落地产业项目49个,总投资119亿元,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6] 自贸港政策优势 -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政策吸引企业,如进口料件加工增值超30%货物进入内地免征关税[4] - 三一重工单台印尼二手挖掘机经海南再制造可节省关税及运费3.2万元[5] - 企业所得税15%、个人所得税最高15%等税收优惠促进企业集聚[5] 全链条合作体系 - 儋州工业园与深圳企业合作后从27家(18家停产)发展为引进26家龙头企业,协议投资额99亿元,注册企业63家[7][11] - 深儋合作通过"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国资平台—智库—企业"模式,四年内建成产业新高地[10] - 儋州与深农集团联合举办产销对接大会,签约23.6亿元意向订单,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建设[9][10] 制度创新与生态共建 - 湘琼两省共同制定《工程机械出口二手机维修及再制造通用技术要求》,填补国内技术标准空白[12] - 琼粤产业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首期2亿元已备案,支持园区企业融资[13] - 儋州工业园优化审批流程,京东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66天,创落地新速度[15]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 - 海南与广东、湖南合作从"单向承接"转向"双向奔赴",实现政策共享与产业资源融合[1][4] - 深圳农产品集团协助儋州打造1.1万亩农产品基地,成为其最大供应基地[15][16] - 双向孵化器促进粤琼两地创新资源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13][15]
农 产 品(000061) - 000061农产品2025年6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9 19:56
公司基本情况 - 2025年6月9日15:00 - 17:00举办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线上投资者参与,地点为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总裁张磊,多位独立董事,董事、财务总监向自力,董事会秘书江疆 [1] 竞争优势 - 经过36年发展,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35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形成国内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有丰富经验和人才积累 [1] - 深耕农产品流通领域,延伸至全产业链,整合全球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国内国际业务联动发展格局 [1][2] 业务发展情况 城市食材配送业务 - 旗下农批市场与线上连锁新零售业态互补共存,定位销地批发市场,集货、配货功能强 [2] - 2024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9% [2] 进出口业务 - 帝王蟹属特定季节性水产品,根据产品特性开展贸易业务,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打造全产业链 [2] 农批市场招商培育与转运箱应用 - 市场遍布全国20余城市,成熟市场整体出租率高,长春、武汉等个别市场尚处培育期 [3] - 积极推动招商合作,借助“全国一张网”提升培育市场业务 [3] - 探索运用农产品标准转运箱,推动绿色交易和流通 [3] 项目投资 - 近期在成都新津、上海惠南、广州南沙等地启动新项目投资,覆盖多个区域 [3] 经营收入情况 地区波动 - 2024年长沙、惠州、上海、南宁、深圳等地市场经营性收入增长 [3] - 广西地区收入下降因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商铺销售同比下降;广东地区受冻品业务短期调整影响,2025年已恢复增长 [3][4] 不同业务板块毛利率 - 旗下部分农批市场开展产业链业务,与租赁与服务业务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有差异,推动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链业务规模和毛利率 [4] 其他业务情况 参股公司 - 凯吉星检测公司为参股公司,不纳入合并报表,2024年营业收入约5459万元 [4] 新能源业务 - 2024年广西海吉星、天津海吉星经营良好,广西海吉星净利润约7176万元,同比增长12.18%,天津海吉星实现净利润近千万元 [4] 分红与融资情况 分红 - 2024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0.70元(含税),共计派发红利118787489.17元 [4] 融资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计降低资产负债率5个百分点左右,需通过中国证监会注册,结果和时间不确定 [4][5] 未来发展 机遇 - 国家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出台政策支持,大型批发市场龙头和集聚效应显现 [5] - 依托全国网络布局和综合服务能力,聚焦核心枢纽市场精细化运营,带动区域协同创新 [5] 挑战 - 面临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加剧等风险,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5]
农产品不超19.64亿定增获深交所通过 国信证券建功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10:51
发行审核进展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已获深交所审核通过 符合发行条件 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后续将报中国证监会履行注册程序 [1] - 本次发行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方可实施 最终能否获批及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1] 募资用途 - 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6,414万元 净额将用于光明海吉星二期项目 长沙海吉星二期继续建设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1] 发行对象与认购结构 - 发行对象包括控股股东深农投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其中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按规则视为单一对象 [2] - 深农投拟现金认购130,000万元 占本次募资总额上限的66.19% [4] - 其他发行对象通过竞价方式确定 所有投资者均以现金按统一价格认购 [2] 发行条款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80% 且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 [2] - 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股本总数30% 按当前股本计算上限为509,089,239股 [3] - 深农投承诺发行结束后36个月内不转让认购股份 并作出减持限制承诺 [3] 股权结构影响 - 发行前深农投持股34% 为控股股东 深圳市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4] - 发行完成后深农投仍保持控股地位 深圳市国资委实际控制权不变 [4] 中介机构 - 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王玮 贺志强 [4]
农 产 品: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9:11
证券代码:000061 证券简称:农产品 公告编号:2025-034 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本次实施的权益分派方案 本 公 司 2024 年 年 度 权 益 分 派 方 案 为 : 以 公 司 现 有 总 股 本 金(含税;扣税后,通过深股通持有股份的香港市场投资者、境外机 构(含 QFII、RQFII)以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 每 10 股派 0.630000 元;持有首发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 售流通股的个人股息红利税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本公司暂不扣缴个 人所得税,待个人转让股票时,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注】; 持有首发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售流通股的证券投资基金 所涉红利税,对香港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按 10%征收,对内地投 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 【注: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以投资者证券账户为单位计算持股 期限,持股 1 个月(含 1 个月)以内,每 10 股补缴税款 0.140000 元; 持股 1 个月以上至 1 年(含 1 年)的,每 10 股补缴税款 0.070000 元; 持股超过 1 年的,不需补缴税款。】 三、股权登记 ...
农产品定增顶格补流缺钱?关联输血引关注 新增产能如何消化待考
新浪证券· 2025-06-04 18:54
公司资金状况与定增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9.64亿元,其中3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接近监管规定的上限比例[2][3] - 公司短期债务压力显著,一季度末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超54亿元,货币资金仅20.34亿元,资金缺口达33.66亿元[3] - 控股股东深农投拟认购定增份额中的13亿元,显示关联方对资金支持的需求[4] 关联交易与子公司财务风险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余额达52.36亿元,其中关联方交易占比84.3%(44.16亿元),部分子公司已资不抵债[5] - 公司曾对深圳市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1.9亿元应收款全额计提坏账,该公司为农产品第二大股东(持股33.43%)[6][8] - 武汉城市圈海吉星等子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达24.76%-100%,显示回收风险较高[7] 产能扩张与项目运营 - 公司在建及拟建15个农批市场项目,总投资137.98亿元,未来三年计划投资79.56亿元,包括长沙海吉星二期等续建项目及上海惠南等新项目[9][10] - 光明海吉星一期试运营数据显示,出租率从2023年10月的90%降至2024年的57%,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60%,产能消化能力存疑[11][12] - 公司解释农批行业需分期滚动开发,但监管质疑其扩张速度与资金匹配性,要求说明新增产能消化措施[9][12] 行业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为全国首家上市农批国企,市场份额占全国规模以上农批市场的10%,在深圳、北京等20余个城市运营市场网络[1] - 业务涵盖农批市场运营、供应链服务、进出口贸易等,形成全产业链布局[1]
农 产 品: 关于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集说明书等申请文件更新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9:35
公司融资进展 - 公司于2024年8月30日收到深交所出具的受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通知(深证上审〔2024〕247号)[1] - 目前发行股票事项处于深交所审核环节[1] -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更新并修订了募集说明书等申请文件[1] 审核流程状态 - 本次发行尚需通过深交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2] - 最终能否通过审核及获得批复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2] - 公司将根据进展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私募调研记录】颐和久富投资调研农 产 品
证券之星· 2025-05-26 08:07
公司调研纪要 - 公司通过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强化市场联动、建设基地端业务、拓展进出口业务、发展城市食材配送、推进数字化建设、打造"深农甄选"品牌及合理分红等措施,致力于构建互惠共赢的农产品全产业链生态圈 [1]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农批市场,通过优化市场布局、开拓增量交易品种、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方式提升交易效率 [1] - 公司依托全国布局优势,强化旗下市场间的联动协同,帮助商户拓宽供销渠道 [1] - 公司深入挖掘商户需求,布局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订单化种植基地,与全国约40万亩基地合作,推动重点区域建设 [1] - 公司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引进多个品类,并提升进出口业务服务能力 [1] - 公司通过整合上游供应链资源,加快市场扩张,已在多个城市成立分公司开展食材配送业务 [1] - 公司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推广聚合支付交易系统,推动标准转运载具试用 [1] - 公司积极拓宽"深农甄选"产品矩阵,挖掘、培育优质特色单品,提升品牌形象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现金分红总额为118,787,489.17元 [1] 机构简介 - 北京颐和久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本1002万元 [2] - 公司现有员工11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投研人员6人,行政后勤3人 [2] - 公司主要发起人和核心成员均为证券市场资深人士,具有多年的券商自营资产管理和私募基金经验,经历过中国资本市场数次牛熊市考验 [2] - 公司具备扎实的基础研究能力、高水平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丰富的交易经验,以追求绝对回报为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