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鹅肝

搜索文档
齐鲁农超搭台赋能形成品牌集聚,农产品溢价空间提升
大众日报· 2025-08-28 09:00
平台赋能模式 - 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整合分散农产品资源 实现从散装土产到地理标志品牌的升级[2][3] - 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采摘包装直播销售和溯源体系建设 提升产品标准化和溢价能力[3][5][6] - 搭建线上品牌馆聚合地方特色产品 形成潍有尚品馆银龄好品馆等垂直化展示窗口[8] 品牌建设成效 - 安丘农耕品牌使小米销售范围扩展至北京 知名度显著提升[2] - 微山湖小龙虾通过直播建立鲜活标准 单日销量实现明显增长[5] - 临朐鹅肝企业从出口转向内销 通过平台参展获得国内市场稳定销量并巩固国际份额[8] 区域合作案例 - 在安丘开展草莓大集品鉴会 聚集13家种植企业与20余家采购商现场对接[3] - 在济宁举办年货专场直播 推动济宁礼飨品牌从本地走向全国销售[3] - 为东营大闸蟹建立全链条溯源体系 包含水质监测生长记录和三次人工筛选[5][6] 销售数据表现 - 微山湖小龙虾2025年通过平台销量同比增长30%[5] - 济宁礼飨品牌2025年在平台销售额实现明显增长[3] - 平台计划新增畜牧馆和远洋渔业馆进一步丰富商品品类[8]
齐鲁农超扎根百县网罗山东全域好品
大众日报· 2025-08-27 09:03
核心观点 - 齐鲁农超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渠道打通和品牌建设 助力山东农产品从区域走向全国及国际市场 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 [2][3][6] 资源整合 - 平台以全域化资源整合为支柱 打破县域界限 实现一平台覆盖全省 [2] - 聚合近5600家优质农特产品企业 深入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场景 [3] - 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难和品牌分散问题 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 [3] 市场拓展 - 平台自2023年8月上线以来举办近百场巡展活动 构建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4] - 2025年1月携120余家山东农产品品牌企业北上进京 推出200余种产品 [6] - 上海推广中心启动活动中 部分单品开幕半天即售罄 市场热情超预期 [4] 品牌建设 - 通过桃桃季等线上主题活动塑造山东桃高品质产业集群形象 [3] - 截至2024年底山东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有效用标总数3999个 打造108个省级区域公共品牌 [6] - 构建1+16+N品牌建设架构 强化品牌塑造与营销推广 [7] 业务模式 - 构建四位一体平台:交易中枢提供在线支付和订单管理 数据中台实时监控市场动态 品牌引擎强化营销 生态枢纽整合物流金融资源 [7] - 通过四链融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融合 拓展农业新空间 [8] - 与驻村第一书记合作 推动农产品销售并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8] 业绩表现 - 安丘草莓种植户通过平台预计2025年销售额比去年增长50% [7] - 平台产品已进入日本、欧洲等国际市场 [6]
为中小农业品牌开辟“破圈之路”
齐鲁晚报· 2025-08-27 05:28
平台运营成效 - 齐鲁农超平台通过直播推广使金凤活珠子从区域小吃转变为热销网红产品 弹幕出现下单和营养评价的互动反馈 [1] - 平台同时推广区域公共品牌 知名地方品牌及低认知度品牌 为中小品牌提供发展机遇 典型案例包括金凤活珠子和临朐鹅肝 [1] - 平台采用线上宣传推广和线下活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 [1] 品牌赋能案例 - 金凤活珠子生产方聊城源益食品有限公司此前品牌推广资源有限 通过平台获得曝光机会 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1] - 临朐鹅肝生产企业原本以出口为主 国内市场知名度低 平台协助其进行品牌定位和市场拓展 通过参展活动打开国内消费市场 [1] - 临朐鹅肝借助平台巩固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在国内市场实现稳定销量 [1] 战略价值与行业影响 - 中小品牌是农业品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但面临品牌知名度低和市场渠道窄等问题 平台通过精准扶持提供成长空间 [2] - 平台搭建品牌成长赋能体系 推动山东农业品牌从分散状态发展为规模化态势 案例包括安丘农耕 微山湖小龙虾和黄河口大闸蟹等 [2] - 平台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济南开展名优特精农产品发布活动 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 探讨先进模式和成功经验 [2]
品牌集聚效应凸显,齐鲁农超擦亮山东好品新名片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6:52
平台战略与定位 - 作为山东省区域农业公共品牌自主平台 推动山东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力量 [1] - 通过资源整合 渠道打通 品牌崛起等不同维度助力山东好品走向全国和迈向国际 [1] - 搭建让好品牌成长的土壤 形成层层递进的赋能体系 使山东农业品牌从星星点点变成燎原之势 [11] 区域品牌建设成效 - 主导区域品牌建设 让农产品从散装土产转变为印着地理标志的品牌产品 [1][2] - 在安丘市通过统一区域品牌使农户增收 打了一场翻身仗 [2] - 联合当地政府举办品鉴会 助推安丘草莓优质农产品从产地迈向全省和全国销区 [2] - 在济宁通过公众号推文 社群宣推 直播卖货等方式让济宁礼飨从本地年货变成全国消费者的选择 [3] - 区域品牌使农产品溢价空间提升 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农民的致富卡 [3] 地方特色品牌打造 - 为微山湖小龙虾提炼核心卖点并建立鲜活标准 单日销量有明显增长 [4][5] - 通过透明化操作展示捕捞日期和养殖户信息 使微山湖小龙虾在长三角圈粉无数 [5] - 在东营为黄河口大闸蟹打造全链条溯源体系 包括水质监测 定期抽检和生长记录 [6] - 经过3次人工筛选和三层打包确保大闸蟹鲜活安全 复购率提升并进入高端消费场景 [6] 品牌馆建设与集聚效应 - 品牌馆包括潍有尚品馆和银龄好品馆等 成为展示山东农业品牌的重要窗口 [7][9] - 2025年品牌馆建设进一步完善 全方位展示潍坊农业的丰富多样性 [7] - 品牌馆不仅增加产品曝光度和销量 还提供品牌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 [9] - 形成品牌集聚效应 提升山东农业品牌的整体形象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9] 中小品牌扶持成果 - 帮助金凤活珠子等群众认知少的品牌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成为热销网红产品 [10] - 为临朐鹅肝提供品牌定位和市场拓展支持 使其在国内市场稳定销量并巩固国际份额 [11] - 通过精准扶持为中小品牌提供成长空间 激发农业市场活力并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11] 销售数据与增长表现 - 2025年济宁礼飨品牌通过平台销售额有明显增长 [3] - 微山县通过平台卖出的小龙虾比去年多了三成 [4] - 黄河口大闸蟹复购率提升 [6]
解码“鲁字号”农产品破壁出圈的山东智慧
齐鲁晚报· 2025-08-26 14:56
平台发展概况 - 平台自2023年8月上线后已汇聚近5600家优质农企 并举办近百场巡展活动 [1] - 通过线上小程序和线下巡展模式 直接连接产地与消费者 覆盖上海、北京等全国多地 [1][2][4] - 2025年1月成功入驻银座超市玉函店开设专区 打通传统商超渠道 [2] 销售网络与渠道拓展 - 线下渠道覆盖政府机构、鲁商集团、中国人寿等名企 以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文旅地标 [2] - 线上通过"一台多端"电商矩阵 结合线下体验店和展销活动 形成立体销售体系 [7] - 2025年4月在上海"大洋晶典·天安千树"商城开展展销活动 多款产品半天售罄需紧急补货 [3][4] 产品与品牌影响力 - 平台聚焦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 包括烟台葡萄酒、日照绿茶、平阴玫瑰制品等老字号 以及山东大樱桃、无抗鸡蛋等生鲜品类 [4][5] - 山东省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用标总数达3999个 培育108个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和700个企业产品品牌 [5] - 烟台苹果、莱阳梨、东阿阿胶、德州扒鸡等品牌享誉全球 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市场 [5] 国际市场表现 - 山东农产品出口额2024年达1648亿元(占全国22.5%) 连续26年居全国首位 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对日韩市场优势显著:1-7月出口蔬菜制品18.2亿元(同比增5.2%) 其中对韩泡菜出口占比超90% [6]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507.97亿元(占全省30.8%) 对中东出口增19.58% 对荷兰、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速超24% [6] 战略活动与行业地位 - 计划于2025年8月28日在济南举办名优特精农产品发布暨平台建设推进会 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 [7] - 平台整合山东十六市100余县域优企名品 上线20个城市和主题品牌馆 [7] - 山东以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 贡献全国8%粮食、10%肉蛋奶、11%蔬菜、12%水果及13%水产品 [6]
特产开出隐藏款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4
铜仁抹茶产业 - 中国是全球最大抹茶生产国,其中贵州铜仁产量占全国25% [2] - 贵茶集团2023年累计出口抹茶超200吨,建有全球最大抹茶单体精制车间 [2] - 铜仁抹茶采用20天遮阴覆盖工艺提升叶绿素含量,经12道工序加工 [2] - 产业带动超10万茶农就业,辐射30多家碾茶企业,2026年目标产值17亿元 [3] - 开发抹茶拿铁、玫瑰抹茶等创新产品,举办梵净山抹茶大会推动茶旅融合 [3] 临朐鹅肝产业 - 山东临朐鹅肝产量占国内70%、全球20%,年产量5000吨产值80亿元 [5] - 形成从种源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超100家加工及配套企业 [5] - 创新推出红酒蓝莓鹅肝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产业由生到熟的转型 [5] - 2023年引进1260羽法国祖代朗德鹅种苗,创国内最大规模引种纪录 [6] 郴州鱼子酱产业 - 全球60%鱼子酱产自中国,东江湖冷水资源适合鲟鱼养殖 [7][8] - 采用10万级无菌车间加工,控制温度13℃以下湿度50%-60% [8] - 预计2030年中国鱼子酱消费量将达100吨,目前供不应求 [9] - 开发鱼子酱冰棍、护肤品等衍生品,正拓展国际市场 [9] 其他新兴特产 - 云南牛油果、黑龙江蔓越莓、吉林帝王蟹等"洋特产"本土化成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