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
搜索文档
从LV到临期食品:中产消费的十年轮回
搜狐财经· 2025-09-28 22:20
奢侈品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LVMH集团收入下跌4%,上半年出现营收利润双降,营业利润大跌15%,净利润大跌22% [3] - 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规模预计下滑2%至5%,而此前预测为增长0-4% [3] - 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达到1130亿元,占全球市场比重达前所未有高度 [1] - 2025年第二季度LVMH大中华区时装与皮具部门销售额同比下降9%,远低于市场预期 [7] 临期食品市场表现 - 今年国内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年增长率近6% [4] - 豆瓣平台“我爱临期食品”小组成立一年成员暴涨至8.6万人 [10] - 好特卖等临期食品连锁品牌以“花得少,吃得好”理念在全国快速扩张 [4] 消费群体与行为变迁 - 2025年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贡献中国奢侈品线上交易额的72%,线上渗透率达46%预计年内将超越线下 [8] - 2025年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预计达384亿元,较2016年增长6倍 [8] - 2023年新中产负债率超过50%,性价比和实用消费占据主导,分别占68.4%和55.9% [5] - 2015年奢侈品消费主力为70后、80后,更看重品牌LOGO和外在标识 [8]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2015年前后国家鼓励消费升级,奢侈品进口关税逐步降低 [7] - 2020年后全国总工会提倡减少餐饮食品浪费,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7] - 2019年国家发布食品行业安全工作意见,明确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食品保质期标识 [7] -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满足“自有住房+金融资产150万+家庭年收入40万”三项指标的家庭约占城镇家庭12% [5] 未来消费趋势 - 未来中产消费呈现“质价比”消费主流化、体验消费持续增长、可持续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的趋势 [10] - 企业可顺应“新务实主义”消费趋势,聚焦“质价比”和“配套感”的双重需求 [11] - Z世代消费不再为品牌LOGO买单,而是追求文化认同与自我表达,例如FREITAG环保包受追捧 [8]
喝5元奶茶,吃临期食品,消费正回到十年前!
搜狐财经· 2025-06-23 16:56
奶茶行业现状与分化 - 奈雪的茶2024年收入49.21亿元,同比下降4.7%,年内亏损9.19亿元,呈现“营收49亿亏损9亿”的局面 [1] - 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全国有19.7万家奶茶店闭店,深圳、上海、东莞等城市减少门店数超过2000家,行业从“创业圣地”变为“创业黑洞” [1] - 蜜雪冰城成为行业赢家,其核心优势为5元一杯的低价策略,门店数量超过4.5万家位列全球第一,2024年全年营收248亿元,毛利高达80亿元,实现逆势增长 [3][4]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主体年轻一代心态发生逆转,从追求高端品牌(如星巴克)转变为因购买低价商品(如5元奶茶)而感到开心,价格敏感性成为主导因素 [5][6][7] - 低价趋势从奶茶延伸至其他品类,猪肉价格从十年前约10元/斤下跌至当前10元出头,作为猪肉消费大国,此变化反映了各年龄段消费端的普遍趋势 [9][10][11] - 临期食品行业从边缘经济发展迅猛,中研普华预测其市场规模到2029年可能突破2000亿元,相当于50个奈雪的茶或8个蜜雪冰城的营收规模 [12][13] 电商平台表现 - 拼多多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956.7亿元,低于预估的1016亿元,上年同期为868.1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69.2亿元,低于预估的278.8亿元,导致财报发布后股价大跌 [17] - 拼多多的崛起与衰落均被归因于消费降级,同时面临无国补政策及其他电商平台的竞争挤压,导致营收和利润下滑 [17] 宏观经济增长动力转型 - 经济增长路径正从依赖投资(如基建、城镇化、房地产)转向依赖消费驱动,因基建已饱和(城市规划可容纳34亿人口,实际人口仅14亿且下滑)及房地产过剩 [18][19] - 过度投资导致钢铁、煤炭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问题,消费作为需求本质,是支撑未来投资、就业和收入良性循环的关键 [20][22] - 未来十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在千万级别高位,庞大的就业市场需要依靠刺激消费来支撑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