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豆皮
icon
搜索文档
跟着味蕾去旅行 在湖北武汉户部巷体验“过早”
人民日报· 2025-10-04 08:49
除了吃面嗍粉,在鱼米之乡"过早"自然少不了"米"的身影。在户部巷的许多店铺里,总 能见到一口大铁锅,里头整齐码放着方方正正的豆皮,鲜亮的金黄色一瞬间便能攫住食客的 目光。这里豆皮的皮不是小麦粉制作的,而是将大米和黄豆、绿豆按一定比例调配、打浆, 在大锅上摊成薄饼、淋上金黄鸡蛋液而成。豆皮上再铺一层糯米、一层肉丁、香菇、笋尖等 混合调配的馅料,小火煎熟后,便可呈现层层叠叠的丰富口感。 同样以米为主料制成的早点还有面窝、欢喜坨等。面窝味咸,以大米和糯米混合磨浆, 配以葱花、芝麻、姜末等佐料,将米浆倒入特制的铁勺内油炸,一出锅便香气四溢,口感宣 软与酥脆兼备;欢喜坨味甜,主要用糯米制成,与其他地方的麻团相比,武汉的欢喜坨主打 一个"空心酥脆",既保留了糯米团的甜香,又减少了实心麻团的甜腻感和饱腹感。 守正,能留住武汉大江大湖的特质;创新,才能融入现代旅游文化的大潮。百年老字 号"四季美"汤包店,在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了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 包等多种口味,满足南来北往各地顾客的味蕾需求。 近年来,武汉文旅业蓬勃发展,众多游客来到江城,逛一逛黄鹤楼,拍一拍长江大桥, 到长江码头坐一坐过江轮渡。当户部巷 ...
中国最好吃的夜市在哪里?带上这份“地图”逛吃起来
央视新闻· 2025-09-24 06:21
夜市经济行业概览 - 夜间经济活跃度日益提升,时间维度从晚上6时持续至12时,空间维度上小微型夜市成为日趋活跃的新业态[11] - 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接近两万亿元[12] 主要夜市分布与特色 - 湖南长沙扬帆夜市以小龙虾论斤卖和臭豆腐配糖油粑粑的套餐为特色[2] - 四川成都三色路夜市是潮酷聚集地,结合文创与美食[3] - 山东青岛台东步行街夜市提供海鲜烧烤与袋装啤酒[4] - 湖北武汉户部巷夜市集合热干面、豆皮等汉味小吃,并享有长江夜景[5] - 广东广州宝华路夜市以肠粉、鱼皮等广式早茶夜宵版为特色[6] - 云南昆明双桥夜市提供过桥米线、傣味烧烤等民族风味,并可载歌载舞[7] - 黑龙江哈尔滨师大夜市以铁锅炖、马迭尔冰棍为特色,是东北夜经济标杆[8] - 浙江杭州武林夜市位于数字之城,提供西湖边的烟火气[9] - 河北正定夜市汇聚天南地北风味小吃,规模领先、人气旺盛[12] - 陕西延安二道街夜市以羊蹄为特色,吸引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14] - 新疆和田夜市以烤包子为顶流美食,据统计和田人一年消耗的羊高达400万只[14] 羊肉产业链分析 - 甘肃古浪县肉羊交易市场每日交易肉羊达一万多只[19] - 新疆客商在古浪县采购羊肉,因其品质好,一天可收两三车羊[21] - 河北唐县作为全国最大肉羊集散地之一,打造了集羔羊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冷链运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23] - 唐县羊肉通过先进冷链技术,可在1.5小时内抵达京津冀市场[25] - 唐县肉羊产业链已实现全域覆盖,拥有160多个销售网点,带动近10万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27] 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 - 和田烤包子在政府与全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帮扶下,从现烤现卖向可网购产品转型,以撬动特色产业并帮助百姓增收[16][18]
从早上就开始喝酒?这可能是全国最豪放的早餐
虎嗅· 2025-07-02 17:30
早酒文化现象 - 早酒在社交媒体平台如B站、抖音上引发关注,相关视频播放量达十几万至百万级别,吸引年轻人前往湖北、川渝等地打卡体验[1] - 早酒的核心并非饮酒,而是以量大味重的家常下酒菜为主角,包括卤牛肉、牛腩、猪蹄、肥鸭等肉类及拌粉、拉面等主食,价格亲民[3][4] - 早酒场景传递出松弛感,满足都市打工群体对慢节奏生活的向往,形成与快节奏生活的反差吸引力[4][36] 湖北监利早酒产业规模 - 监利县早酒馆/摊数量估算介于1000-4000家,以人口仅百万的县级市规模计算密度极高[6] - 当地特色菜品包括牛肉煲(牛腩/牛肚/牛筋)、卤味(鸭/猪蹄/豆皮)、下水类(肥肠/血豆腐拌面)及出圈的"土火锅"(酒精加热瓷碗烹制生肉馅)[7][8][9][10] - 地理优势显著:位于长江拐弯处衔接宜昌与武汉,江汉平原物产丰富(监利大米、荆江鸭、河蟹等)支撑食材供应[16][17] 长江流域早酒区域差异 - 武汉早酒以生烫粉为特色,薄肉片快速烫熟配粉面,另有蛋酒(甜米酒冲蛋)替代高度白酒[19] - 川渝早酒主打豆花饭,豆花配辣椒油蘸水下酒,曾是码头工人解乏充饥首选[22][25] - 上海早酒以黄酒配羊肉为主,分南北不同做法(红烧/白切),延续夜班工人传统[26][27] 全国早酒分布与演变 - 佛山顺德流行红米酒配生滚粥/肠粉,低度豉香型白酒适配广式早茶[30][31] - 山东早酒具乡土气息,集市场景中卤牛羊肉/熏豆腐(1元3块)搭配大葱香菜[33] - 东北早酒常见烧刀子或啤酒配熏肉,江西/安徽等地农村保留自酿冬酿酒习俗[34] - 消费群体从码头工人、农民转向老年人,功能从解乏变为社交消遣,反映劳动力结构变迁[35]
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三期(第二批)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1 14:21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三期第二批食品抽检共150批次 不合格3批次 不合格率2% [3] - 不合格产品涉及餐饮具 调味料 肉制品等类别 [3][4][5] - 抽检覆盖餐饮 流通 生产等多个环节 包括学校食堂 超市 农贸市场等场所 [3][4][5] 食品品类抽检情况 - 调味品类抽检发现黄辣椒王 花椒粉等产品不合格 [4] - 肉制品抽检发现自制猪肉丸 牛肉丸等产品不合格 [4][12] - 餐饮具抽检发现复用汤碗等产品不合格 [3] - 农产品抽检覆盖蔬菜 水果 水产品 畜禽肉等 [16][17][18][19][20][21][22][23][24][25][26] 抽检范围与执行 - 抽检按照广东省2025年食品抽检计划执行 [3] - 抽检区域覆盖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 [3] - 抽检结果依法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 [3] 重点抽检对象 - 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是重点抽检场所 [3] - 自制食品 散装食品是重点抽检品类 [4][12] - 农产品抽检重点关注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等指标 [16][17][18][19][20][21][22][23][24][25][26]
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二期(第二批)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0 17:04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59批次,其中3批次不合格 [3] - 不合格产品涉及猪肉丸、牛筋丸、牛肉丸等自制冷肉制品,抽样场所均为城市小食杂店 [4] - 抽检覆盖餐饮具、速冻食品、糕点、调味品等16大类食品,包括复用餐饮具5个批次、速冻调制食品4个批次 [7][8][9] 食品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重点加强对自制冷肉制品、复用餐饮具等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 [4][7] - 抽检范围涵盖生产、流通、餐饮全环节,包括小作坊、超市、餐馆等不同经营主体 [4][7][9] - 抽检信息公示包含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抽样数量等详细信息,体现监管透明度 [4][7][8] 食品品类抽检情况 - 餐饮具抽检发现复用汤勺、筷子等5个批次,涉及小型餐馆自消毒餐饮具 [7][8] - 速冻食品抽检包括火锅菊花脆肠、牛肉丸等调理肉制品,规格多为500克/袋 [9][10] - 糕点类抽检涉及老婆饼、风味吐司等产品,部分为餐饮单位自制 [9][12] 抽样场所分布 - 流通环节抽样占比最高,主要来自城市小食杂店和超市 [4][7][9] - 餐饮环节抽样覆盖小型餐馆和中型餐馆,重点关注复用餐饮具和自制食品 [7][8][9] - 部分样品来自沃尔玛、烘焙咖啡店等商业场所 [9][10][11]
卫龙“三闯”港交所:募资额缩水85%,高瓴、腾讯等机构“高位站岗”
格隆汇· 2025-06-02 09:52
上市进程与募资变化 - 卫龙近期更新招股书,计划最快年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预计筹集资金不足1.5亿美元 [2] - 相比最初拟募资10亿美元,募资额下滑85% [3] - 2021年5月首次递交招股书未获聆讯,11月更新后通过聆讯但延后上市 [4] - 2022年6月第三次递表,募资额由10亿美元缩减至5亿美元,目标市值下调至47亿美元 [5] - 最新募资1.5亿美元相比半年前减少70%,目标市值下调至14亿美元附近 [5] 估值变化与机构投资 - 卫龙Pre-IPO轮融资投后估值为94亿美元,机构投资者以6.54亿美元认购13.51%股权 [5] - 若募资1.5亿美元,机构投资者浮亏约70% [5] - 估值从600亿人民币下滑至100亿人民币 [6] - 2021年静态市盈率超过80倍(百亿美元估值)或40倍(48亿美元估值) [7]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33.9亿、41.2亿、48.0亿,年复合增长率19.1%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58亿、8.19亿、8.27亿,年复合增长率12.1% [6] - 2021年收入增速16.5%,净利润增速不到1% [7] - 2022年上半年收入22.6亿,同比下滑1.8% [11] - 2021年市占率1.3%,本土公司中排名第6位 [9] - 可比公司桃李面包市值176亿(市盈率23倍),三只松鼠市值77亿(市盈率19倍) [10] 产品与市场挑战 - 2022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收入13.4亿,同比下滑4.3% [11] - 蔬菜制品收入增速从2021年42.5%降至2022年上半年3.1% [13] - 2022年4月产品涨价影响终端销售,普通包装大面筋由2.5元涨至3.5元 [12] - 面临撕掉"垃圾食品"标签的挑战,计划研发低油、低盐、低糖产品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