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和娱乐业等
icon
搜索文档
九部门发文推动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长江商报· 2025-08-13 16:37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并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1] - 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财政贴息支持 [1][2] -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实施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3] 贷款申请条件 - 贷款需由经办银行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发放至经营主体 [2] -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经营主体涵盖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 民办非企业法人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政策 [2] 贴息标准细则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3]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3] - 贴息政策适用于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但不得重复享受其他中央财政贴息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出台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21:5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融资成本并激发消费潜力[1] - 政策是财政政策的增量发力 通过贴息对经营主体进行减负 有助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并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1] - 政策基于三方面考虑:提振消费需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人民群众对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有诉求 服务业经营主体对降低融资成本有期待[1] 政策实施机制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3] - 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3] - 贴息政策适用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合规贷款[2] 支持范围与行业覆盖 - 贷款贴息政策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2] - 餐饮住宿等5个领域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特定行业类别 旅游和健康领域参照专项统计分类标准 养老领域需符合央行贷款统计标准[4] - 政策聚焦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符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培育服务消费的要求 与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形成互补[3] 政策影响与市场效果 - 贴息1个百分点有望明显降低相关服务业存量贷款的付息压力 当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6%[3] - 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通过对经营主体贴息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2] - 涉及财政、金融、商务等多部门协同 需尽快确定政策细则和实施路线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2]
九部门联合发布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
财经网· 2025-08-12 16:44
政策覆盖范围 - 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1][2] - 养老领域贷款需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养老产业贷款统计标准 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政策 [2] - 政策到期后可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2] 贷款条件与用途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2] -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4] - 禁止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4] 贴息标准与分配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3] -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省级财政承担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3] 经办银行与监管要求 - 中央财政贴息贷款经办银行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 涵盖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 [4] - 经办银行需严格按审核结果申领贴息资金 确保资金合规兑付 [4] - 经营主体需确保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 严禁虚报、冒领、套取等行为 [4]
刚刚!财政部、央行等九部门,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8-12 16:40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财政贴息降低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4] - 贴息标准为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单户贷款贴息上限100万元,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为90%:10%[6] - 政策实施期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覆盖21家全国性银行发放的贷款[5][6] 政策内容 支持范围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大领域,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特定代码[5] - 贷款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固定资产贷款)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流动资金贷款)[5] - 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可同等享受政策[5] 贴息标准与银行 -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已享受地方贴息的贷款需扣除已有贴息部分[6] - 经办银行包括国开行、工农中建交等21家全国性银行[6] 贷款流程 - 经营主体向经办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自主审批并签订含贴息条款的合同[7] - 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按月汇总贷款数据,省级行业管理部门按季审核[7] 贴息流程 - 经办银行省级分行需在2026年1月底前提交贴息资金需求申请[8] - 财政部根据省级申请结算中央财政贴息资金,拨付后10个工作日内需向经营主体返还贴息[8] - 贴息资金流向需按月公开,2027年1月前完成资金清算[9] 监督管理 - 实行地方政府统筹、行业管理部门审核、财政部门保障的"自审自贴"模式[10] - 严禁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或理财套利,违者追回资金并依法处罚[10][11] 行业支持范围参考 - 餐饮住宿领域涵盖正餐服务、民宿服务等细分行业,强调设施升级与业态融合[12] - 健康领域包含医疗卫生服务、医药制造等10类细分行业[12] - 养老领域覆盖照护服务、智慧养老等11类细分方向[13] - 文化娱乐领域支持博物馆、游乐园等6类经营活动[14]
利好来了!刚刚,九部门发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2 16:13
政策支持范围 - 支持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 [2]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2] - 贷款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贷款贴息政策 [2] 贴息标准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3] -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3] - 相关贷款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3] 贷款经办银行 - 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4] -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 [4] 贷款流程 - 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可向所在地经办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5] - 经办银行按市场化原则审批贷款申请并自主决策放款条件 [5] - 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按月汇总贷款发放情况并报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 [5] 贴息流程 - 经办银行省行于2026年1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需求申请 [6] - 省级财政部门于2026年2月底前向财政部提交贴息资金结算申请报告 [6] - 财政部根据申请报告拨付中央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6] - 经办银行收到贴息资金后需向社会公开资金流向情况 [6] 资金监督与责任追究 - 经营主体需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 [8] - 经办银行和经营主体套取贴息资金将依法依规追责 [9] - 工作人员违法违规将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9] 行业支持范围参考 - 餐饮住宿领域支持提升服务品质和基础设施升级 [10] - 健康领域支持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和产品制造能力 [10] - 养老领域支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和设施建设 [11] - 文化娱乐、旅游领域支持丰富活动供给和交通服务提升 [12] - 体育领域支持增加消费场所和赛事活动举办 [13]
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可享贷款贴息
北京商报· 2025-08-12 16:03
政策覆盖范围 - 贷款贴息政策适用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1] - 餐饮住宿、托育、家政、文化娱乐、体育领域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类别 [2] - 旅游和健康领域分别对应《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和《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不带星号的行业类别 [2] 政策实施条件 - 贷款需由经办银行向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 [1] - 贷款合同签订时间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且资金需发放至经营主体 [1] -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适用主体资格 - 经营主体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 [2] - 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贷款贴息政策 [2] 政策期限安排 - 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 [3] - 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扩大支持范围 [3]
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政策实施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8-12 15:30
政策支持范围 - 贷款贴息政策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1]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1] -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1] 行业分类标准 - 餐饮住宿、托育、家政、文化娱乐、体育领域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行业类别 [1] - 旅游、健康领域对应《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和《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不带*的行业类别 [1] - 养老领域贷款需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养老产业贷款统计标准 [1] 经营主体资格 - 经营主体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境内营利性经营活动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 [1] - 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贷款贴息政策 [1] 政策期限与调整 - 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和扩大支持范围 [1]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印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政策实施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5:14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印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政策实施方案》,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一是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 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二是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 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三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 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其中:餐饮住宿、托育、家政、文化娱乐、体育领域对应《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中"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行业类别; 旅游、健康领域对应《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和《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不带*的行业类别;养老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需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养老产业贷 款统计标准。经营主体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 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贷款贴息政 策。四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