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武商集团:积极推进贴息政策应用于公司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9-04 09:08
公司对贷款贴息政策的回应 - 公司持续关注政府具体政策和银行细则政策出台 积极推进贴息政策应用于公司业务 [1] 政策背景及适用范围 - 国家8月份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从2025年3月16日起签订的符合条件的贷款合同可享受贴息 [1] - 政策针对服务业经营主体 公司作为大型零售企业属于政策覆盖范围 [1] 潜在运营成本影响 - 投资者关注政策是否可帮助公司减少运营成本 公司存在运营贷款情况 [1]
人民财评:政策精准发力,服务业升级迎来新动能
人民网· 2025-08-14 16:32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九部门联合推出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机制精准支持促消费和扩内需战略 [1]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超50% 今年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中第三产业占比88.2% [1] - 政策旨在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部署 具有稳就业、惠民生、促转型多重战略意义 [1] 政策具体实施方案 - 贴息政策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服务领域 [2]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期限1年 单户贷款贴息规模上限100万元 单户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2] - 通过"财政+金融"组合拳降低融资成本 针对服务业轻资产运营导致的抵押物不足等融资痛点 [2] 政策预期效果与配套机制 - 为优质服务企业提供资金便利 支持其开拓创新、升级硬件、扩大规模和提升服务质量 [3]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形成长期支持效应 [3] - 配套措施包括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建立动态效果评估机制 [3] 行业影响与战略价值 - 服务业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政策着力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 [1][2] - 政策代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思路 通过改善微观主体生存环境促进行业生态整体优化 [3] - 政策实施将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量和效率 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产品 [3]
九部门: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贴息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5:51
政策覆盖范围 - 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可享受贴息政策 [1] 贴息政策细则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1] - 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90% 省级财政承担10% [1]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1] 资金使用规范 - 经营主体需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开展合规经营活动 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改善消费基础设施 [1] - 严禁虚报 冒领 套取 截留 挤占 挪用贷款资金 [1] - 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 理财等套利活动 [1]
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贴息
证券日报· 2025-08-13 00:0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 [1] - 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方式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成本 从而激发消费潜力和提升市场活力 [1]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7月31日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政策支持范围 - 贴息政策适用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2]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发放资金 且资金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2] 贴息标准与实施细节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3]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涵盖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3] -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已享受地方贴息的需扣除后计算 [3] 行业影响分析 - 政策可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缓解中小微企业现金流压力 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3] - 预计成为服务业提质增效的加速器 推动企业服务升级和行业竞争力提升 [3] - 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助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并促进经济加快向好发展 [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印发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18:43
政策内容 - 支持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 [1]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1] - 贷款资金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1]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2]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2]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2] - 中央财政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3] 贷款流程 - 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可向所在地相关经办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4] - 经办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审批贷款申请并自主决策贷款发放条件 [4] - 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按月汇总本地区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发放情况 [5] - 省级行业管理部门按季汇总审核结果并于下季度首月15日前反馈省级财政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 [5] 贴息流程 - 经办银行省行于2026年1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需求申请 [6] - 省级财政部门于2026年2月底前向财政部提交贴息资金结算申请报告 [6] - 财政部与各省级财政部门结算并拨付中央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6] -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财政部拨付资金后10个工作日内向经办银行省行拨付贴息资金 [6] - 经办银行收到贴息资金后应及时向经营主体返还或扣除对应贴息资金 [6] - 经办银行省行应建立月度台账并于2027年1月15日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清算申请 [7] 监督管理 - 实行地方政府统筹组织、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监督、省级财政部门保障贴息需求的"自审自贴"模式 [8] - 经营主体要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 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8] - 经办银行要严格按照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 严禁套取贴息资金 [8] - 发现违反政策规定的要及时追回信贷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并依法处罚 [9] - 工作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涉嫌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10] 支持行业范围 - 餐饮住宿领域支持正餐服务、快餐服务、旅馆服务、旅游饭店服务等经营主体 [11] - 健康领域支持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促进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制造等相关经营主体 [11] - 养老领域支持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养老金融服务、老年用品制造等相关经营主体 [12] - 托育家政领域支持托育服务、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理发及美容服务等经营主体 [12] - 文化娱乐旅游领域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表演、游乐园、旅行社等相关经营主体 [13] - 体育领域支持体育竞赛组织、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健身休闲活动服务等相关经营主体 [13]
九部门联合发布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
财经网· 2025-08-12 16:44
政策覆盖范围 - 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1][2] - 养老领域贷款需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养老产业贷款统计标准 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政策 [2] - 政策到期后可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2] 贷款条件与用途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2] -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4] - 禁止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4] 贴息标准与分配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3] -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省级财政承担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3] 经办银行与监管要求 - 中央财政贴息贷款经办银行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 涵盖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 [4] - 经办银行需严格按审核结果申领贴息资金 确保资金合规兑付 [4] - 经营主体需确保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 严禁虚报、冒领、套取等行为 [4]
九部门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新华财经· 2025-08-12 15:44
政策支持范围 - 贷款贴息政策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2]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完成资金发放 [2] - 贷款资金必须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民办非企业法人养老服务机构可同等享受政策 [2] 贴息标准细则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3] - 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上限为100万元 [3] - 政策涵盖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3] 经办银行范围 - 中央财政贴息贷款经办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 [4] - 银行名单涵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 [4]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搜狐财经· 2025-08-12 15:24
政策核心内容 - 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1]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1] 贷款支持范围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1] - 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 [1] - 包括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1] 政策执行规则 -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1] - 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 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