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
搜索文档
中触媒前三季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52.27%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1:01
中触媒主要从事特种分子筛及催化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化工技术、化工工艺服务。自创立 以来,中触媒一直秉持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构建起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持续创新体系,并通过自主研发 形成了覆盖分子筛、催化剂、精细化学品的多维度产品矩阵。 "中触媒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强大的研发能力、丰富的产品线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上。该公司的业绩 增长主要缘于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尤其是通过开发高效能的新型催化剂满足了客户的需 求。"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触媒")10月29日晚间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 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28.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同 比增长52.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2亿元,同比大增211.91。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中触媒 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64.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4.12万元,同比大增 168.36%。 在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中触媒拟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与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据中触 ...
凯立新材20251029
2025-10-30 09:5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凯立新材[1] * 行业涉及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环保、新能源、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2][5][20] 核心财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5.5%[2][4] * 净利润8,308万元,同比增长29.74%;扣非净利润8,816万元,同比增长51.96%[2][4] * 增长主要受益于销量提升,整体销量同比上升69.37%,销售业务占比提升33%[2][4]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环比增长466万元,主要用于原料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2] 各业务领域收入占比与增长情况 * 精细化工领域收入占比75.61%,为核心业务[2][6] * 其中医药板块收入占比42.35%,同比增长45.38%[2][6] * 化工新材料收入占比24.25%[2][6] * 农药收入占比8.26%[6] * 基础化工领域收入占比21%,销量同比增长96.666%[2][6] * 环保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2.8%[6] * 第三季度医药板块销量环比增长约15%;化工新材料和农药板块环比有所下降;基础化工板块因订单安排略有下降[7] 主要产品与项目进展 * **PVC发泡催化剂**:前三季度总销售358吨,截至9月底在手订单246吨,产能可满足需求[2][8] * **BDO催化剂**:验证周期较长,仍在验证过程中,尚未形成销售[2][8] * **TPA及催化剂**:是公司重点项目,催化剂产品在两家客户工业装置上试用,需半年以上时间评估性能[5][15] * **乙二醇催化剂**:性能接近进口产品[5][16] * **氢化丁腈橡胶(清华晶晶橡胶滨州项目)**:一期产能约1,000吨,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2025年产量不足400吨,对今年利润贡献有限[3][13]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传送带、密封件、机器人连接件,并正与头部电池企业对接评估新能源场景应用[14] * **氢能业务**:涉及制氢、储氢及氢能应用,部分催化剂已完成小批量试产和市场推广,与进口产品相比具成本优势[19] * **中试平台(铜川)**:已投入使用,2025年已实现1,000多万元收入,用于催化剂性能评价和新材料合成工艺验证[18] 行业动态与公司战略布局 * **无汞催化剂趋势**:国内PVC生产企业正积极进行无汞改造,预计最晚2027年实现无汞目标,新增客户数量增加[2][9][10] * 无汞催化剂成本较高,对企业压力较大[9] * **未来五年规划**: * 加大精细化工领域催化剂技术迭代,利用单原子分散技术实现贵金属减量[5][19][20] * 基础化工领域研发无汞催化剂,开发乙炔法和乙烯法非贵金属催化剂,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工业应用[5][20] * 推进PPH催化剂转化及氢化丁腈橡胶应用扩展[5][20] * 加大工业废气治理催化剂材料开发,已建成100立方米自动废气催化剂生产线[20] * 关注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新材料研发[5][20] 其他重要内容 * **贵金属价格波动影响**:三季度贵金属价格上涨对利润有正面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因加工业务不受影响且销售业务周转周期短[11] * **研发团队构成**:公司拥有100多名研发人员,约占公司总人数30%,其中博士约20人,硕士60多人,并与多名院士及高校专家合作[22][23] * **已建成项目**:草滩先进催化材料创新研发中心、铜川两个项目已建成,滨州产业园规划占地450亩,目前仅氢化丁腈橡胶项目占地20亩[21]
中触媒: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1.7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6:04
每经头条(nbdtoutiao)——A股突破4000点!十年沉寂终迎爆发,科技主线重塑市场,"慢牛"新格局开 启! (记者 张海妮) 截至发稿,中触媒市值为50亿元。 每经AI快讯,中触媒(SH 688267,收盘价:28.49元)10月29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5年前 三季度营收约6.71亿元,同比增加28.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3亿元,同比增加 52.27%。 ...
中触媒: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624.12万元,同比增长168.36%
第一财经· 2025-10-29 15:46
中触媒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2.09亿元,同比增长64.72%;净利润为4624.12万元,同比增长168.36%。 前三季度营收为6.71亿元,同比增长28.19%;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增长52.27%。 ...
凯立新材2025年三季报营收利润增幅均超25%,催化剂业务驱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21:35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25.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8308.93万元,同比增长29.74%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27.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9.40万元,同比增长26.8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尤为亮眼,报告期内同比增长60.82%,年初至报告期末增幅达51.96%,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 核心业务驱动 - 业绩增长主要由核心产品催化剂销售业务强劲拉动,第三季度催化剂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上升23.18%,前三季度整体销量同比大幅增长69.37% [1] - 医药领域和基础化工领域作为收入贡献主力,销量分别实现45.38%和96.66%的显著增长 [1] - 催化剂销售业务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业务结构优化为收入提升注入动力,显示公司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市场竞争力增强 [1] 研发投入与财务状况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1658.68万元,同比增长43.46%,主要系研发原材料投入和固定资产折旧增加所致,持续投入为产品迭代与技术升级提供支撑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21.0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1% [2]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16%,同比提升1.75个百分点,资产运营效率有所改善 [2]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专注于催化剂及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环保等多个关键领域 [2] -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客户合作、加强技术攻关,实现业绩持续攀升,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肯特催化:10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8:33
每经AI快讯,肯特催化(SH 603120,收盘价:41.45元)10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届第八次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26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等文件。 2024年1至6月份,肯特催化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其他占比32.49%,医药占比15.14%,粉末涂料占比 11.47%,煤化工占比9.36%,环境保护占比9.04%,农药占比6.99%,石油化工占比6.73%。 每经头条(nbdtoutiao)——独家丨民营船王入主杉杉集团横生枝节 重整联合体浮现神秘组局人 (记者 王晓波) 截至发稿,肯特催化市值为37亿元。 ...
中自科技 贯穿三大维度的“催化之道”
上海证券报· 2025-10-21 02:10
其"催化之道"贯穿三大维度:在市场层面,将技术突破催化为市场份额,打破外资巨头垄断;在产学研 层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战略层面,以材料科学为基,催化环境催化剂、储能装备、 复合材料三条增长曲线,布局未来产业。 今年是中自科技与催化剂打交道的第二十年。二十年间,中自科技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将实验室的 创新样品催化为市场的成熟产品,摸索出一条独特的"催化之道"。 这条道路,既是技术攻坚之路,更是创新方法论的成功实践。 "我们必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做难而正确的事。"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中自科技董事长陈 启章坚定地说。 攻坚催化剂技术打开市场 中自科技的"催化之道",首先体现在将技术突破催化为市场份额,在外资巨头林立的催化剂市场撕开更 大的口子。 2005年,中自科技开始与四川大学进行合作,自此开启催化剂研发的第一步。彼时巴斯夫、庄信万丰等 欧美巨头在机动车尾气催化剂市场呈垄断之势,陈启章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一方面,公司突破外资催化剂巨头的技术垄断,掌握了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 技术、贵金属高分散高稳定技术、先进涂覆技术等环境催化材料从配方到工艺的全套核心技术。 另一方 ...
曾因卷入新三板“杀猪盘”案错失上市之机,腾茂科技欲再闯北交所
搜狐财经· 2025-10-21 02:08
公司上市历程 - 公司于2023年10月11日首次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在2024年4月8日主动撤回材料终止审核 [4] - 经过休整后,公司于2025年9月24日与西部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再次启动北交所上市进程 [2] - 前次上市终止的原因,据内部投资者透露,是卷入了涉案金额超过20亿元的“新三板杀猪盘”案件 [2][6] 公司基本面与业绩表现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分子筛催化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3] - 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5亿元、2.06亿元和2.6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115.3万元、3167.8万元和3943.3万元,呈现稳定增长 [4]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56%,但净利润逆势增长13.05%,扣非净利润突破4000万元 [5]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7%,扣非净利润突破500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24.25% [2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22%至1.4亿元,扣非净利润达3318.5万元,同比增长52.83% [25] “新三板杀猪盘”事件影响 - 2023年6月19日至9月28日,刘洪涛、娄阁通过控制的6个证券账户对公司股票实施操纵,累计盈利8367.49万元 [13][14][17] - 操纵过程分为建仓、拉升和出货三个阶段:建仓阶段通过大宗交易买入500万股,占流通股本11.75%;拉升阶段股价从11.97元拉抬至25.8元,涨幅115.54%;出货阶段累计卖出金额1.2亿元 [15][16][17] - 操纵期间,公司普通股东数量从17名暴增至205名,近200名新进投资者可能成为受害者,其股权合规性问题成为上市审核关注重点 [21][22] 前次上市审核关注问题 - 北交所曾重点关注2023年1月的一次定增,其中自然人牛秀宇以6元/股认购83万股,其近500万元资金来源于“亲属赠与”,且入股时未满25岁,被质疑是否存在股权代持 [26][27][28] - 公司历史存在多笔无息借款,出借方放弃利息合计超过280万元,被追问是否涉及资金体外循环或利益安排 [29] -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票据使用不规范、财务凭证瑕疵等问题 [3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新三板企业进入创新层是申报北交所上市的关键步骤,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进入创新层 [18][19] - 新三板因个人投资者开户门槛高,部分受害者通过中介垫资开户,增加了股权确权和投资者维权的复杂性 [10]
“成”势而上 “渝”跃向前——成都重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样本调研
上海证券报· 2025-10-21 02:0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宏观发展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至8.7万亿元 [1] - 上市公司构成区域产业矩阵的坚实骨架,是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硬帮手” [1] 生物医药行业 - 欧林生物专注疫苗研发,其破伤风疫苗销售额连创佳绩,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研发全球领先,并布局幽门螺杆菌疫苗等多线产品 [2] - 苑东生物走“仿创结合”转型之路,从高端仿制药起家,目前创新药布局从“0到1”进入“从1到N”阶段,多条创新管线取得实质性进展 [2] 传统产业转型 - 重药控股经历三次“变身”:身份之变打破地域偏见、业务之变开拓多元赛道、数字化之变以技术提效降本 [3] - 华西证券战略上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术上精选特色业务,将地方政策红利与产业特色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3] 硬核科技行业 - 中自科技专注催化剂二十年,构建“催化剂+新能源+新材料”三位一体业务矩阵 [3] - 再升科技在超细纤维材料领域构筑核心技术,产品应用于空气净化、保温隔热、吸音降噪等领域 [4] - 硅宝科技用27年时间发展为国内有机硅密封材料龙头,产品体系涵盖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烷偶联剂及硅碳负极等 [4] 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 山外山公司血液净化设备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覆盖全国市场并实现海外市场“多点开花” [5] - 中光防雷作为国内防雷龙头,通过全链条技术布局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构建独特技术“护城河” [5][6]
陕西瑞科IPO股权稳定性遭问询,1位契约型私募基金股东处于清算状态
搜狐财经· 2025-10-17 23:39
瑞财经 王敏 10月17日,据北交所,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瑞科")及开源证券披露关于第一轮问询的回 复,涉及股权清晰性、生产经营合规性等。 招股书显示,陕西瑞科主要从事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加工及失活贵金属催化剂回收再加工等业务。 根据申请文件,蔡林、蔡万煜、廖清玉为共同实际控制人,三人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各方均在公司持股或担任董事期间 持续有效。 陕西瑞科等主体与定向增发对象签署的特殊投资条款曾于前次申报上市前终止并于2024年3月7日再次生效,目前已终止。 陕西瑞科共有6位契约型私募投资基金股东,中纳精选三号即将届满并延长有效期,明道精选1号处于清算状态。 北交所请陕西瑞科说明蔡林三人关于一致行动关系的安排是否符合《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业 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以下简称《1号指引》)1-6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与锁定期安排的规定。 同时,说明是否曾触发特殊投资条款,相关义务是否履行完毕,特殊投资条款是否真实解除,是否存在抽屉协议或其他替代利益 安排,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 此外,说明中纳精选三号展期进展情况,明道精选1号清算安排、是否需要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