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
搜索文档
中自科技11月12日获融资买入3286.80万元,融资余额1.4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3 09:3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2日公司股价上涨4.84%,成交额为1.9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3286.80万元,融资偿还额为1636.12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1650.68万元 [1] - 截至11月12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1.4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50%,该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11月12日融券偿还、融券卖出、融券余量及融券余额均为0.00,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于2021年10月22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占比96.12%,储能与储能+占比2.06%,工业催化剂占比1.41%,其他(补充)占比0.31%,氢能占比0.09% [1]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272.00户,较上期减少3.40%;人均流通股为14454股,较上期增加3.52%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1亿元,同比增长12.65%;归母净利润为-2695.02万元,同比减少91.26%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2581.05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2]
中自科技11月11日获融资买入3326.44万元,融资余额1.2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09:28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1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4.47%,成交额达1.64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3326.44万元,融资偿还额为898.77万元,融资净买入2427.67万元 [1] - 截至11月11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2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17%,该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 当日融券交易量为0,但融券余额水平同样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公司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272.00户,较上期减少3.40% [2] - 截至同期,人均流通股为14454股,较上期增加3.52%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1亿元,同比增长12.65%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695.02万元,同比减少91.26% [2]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于2021年10月22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占比96.12%,储能与储能+占比2.06%,工业催化剂占比1.41%,其他(补充)占比0.31%,氢能占比0.09% [1] 公司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81.05万元 [2]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2]
中自科技股价涨5.47%,富荣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07万股浮盈赚取5.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1:36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11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5.47% 报收25.47元/股 成交额5649.31万元 换手率1.92% 总市值30.45亿元 [1] - 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 于2021年10月22日上市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其中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收入占比96.12% [1] 基金持仓情况 - 富荣基金旗下富荣福耀混合A(012876)三季度持有公司股票4.0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6% 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基于11月11日股价涨幅测算 该基金持仓单日浮盈约5.37万元 [2] - 富荣福耀混合A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27日 最新规模260.47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4.23% [2]
中自科技股价涨5%,富荣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07万股浮盈赚取4.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4:25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5日公司股价上涨5%,报收23.50元/股,总市值为28.10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6645.61万元,换手率达到2.45%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中,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占比96.12%,是绝对核心业务 [1] - 其他业务包括储能与储能+(2.06%)、工业催化剂(1.41%)、氢能(0.09%)和其他补充(0.31%) [1] 基金持仓情况 - 富荣基金旗下富荣福耀混合A(012876)三季度重仓持有公司股票4.07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0.6%,为公司第八大重仓股 [2] - 基于当日股价表现,该基金持仓浮盈约4.55万元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260.47万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1.1%,在同类8150只基金中排名804位 [2]
中自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1.91亿行业排名29,净利润-2562.95万排名50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于2021年10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四川省成都市 [1] - 公司是国内环保催化剂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涉及节能环保、融资融券、小盘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1亿元,在行业55家公司中排名第29位,低于行业平均数21.5亿元和中位数12.83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收入7.5亿元,占比96.12%,是绝对主力业务;储能与储能+收入1610.56万元,占比2.06%;工业催化剂收入1097.63万元,占比1.41%;氢能收入73.42万元,占比0.09% [2] - 当期净利润为-2562.95万元,行业排名50/55,处于亏损状态,远低于行业平均数1.29亿元和中位数7830.98万元 [2] - 环境催化剂营收同比增长5.0%,储能与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9.3%,氢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0.7% [5]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6.35%,较去年同期的31.87%显著上升,且高于行业平均的40.5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2.16%,较去年同期的9.54%有所改善,但仍低于行业平均的21.56%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董事长陈启章,陈启章1965年出生,本科学历,正高级工程师 [4] - 董事长陈启章2024年薪酬为75.83万元,较2023年的57.49万元增加18.34万元 [4] - 总经理王云2024年薪酬为64.2万元,较2023年的45.57万元增加18.6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8272户,较上期减少3.40%;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45万股,较上期增加3.52% [5] 机构观点与业务展望 - 中金公司指出公司2Q25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系新业务开拓致期间费用承压,但传统业务稳中有进,储能与氢能业务布局成新驱动 [5] - 中金公司考虑新业务拓展费用承压,下修2025/2026年盈利预测至2124/6179万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24.85元 [5] - 国泰君安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维持2025-2026年、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51、0.92、1.09亿元 [5] - 移动污染源治理加强,天然气重卡纳入补贴有望带动尾气催化剂销量提升,公司新材料产品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业务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 [5]
中自科技10月9日获融资买入986.14万元,融资余额1.0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3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上涨2.10%,成交额为8262.35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986.14万元,融资偿还额为796.87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189.27万元 [1] - 截至10月9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1.04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3.74%,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为1.04亿元,处于较高水平 [1] - 融券方面,10月9日融券偿还和卖出均为0股,融券余量为0股,融券余额为0元,但该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于2021年10月22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96.12%,储能与储能+2.06%,工业催化剂1.41%,其他(补充)0.31%,氢能0.09% [1]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563.00户,较上期增加14.82% [2] - 截至6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13962股,较上期增加47.78%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5.65%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91.97万元,同比减少313.86% [2] 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81.05万元 [2]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0.00元 [2]
中自科技股价涨5.68%,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0.26万股浮盈赚取5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54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上涨5.68%至21.94元/股 成交额1693.22万元 换手率0.66% 总市值26.23亿元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中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占比96.12% 储能与储能+占比2.06% 工业催化剂占比1.41% 其他(补充)占比0.31% 氢能占比0.09% [1] 基金持仓情况 - 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二季度持有50.2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43%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3.99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55.7% 近一年收益112.37% 成立以来收益200.5% [2] - 9月24日持仓浮盈约59.3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孔宪政累计任职4年303天 管理规模46.0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71.81% 最差回报-16.74% [2] - 基金经理王海畅累计任职3年65天 管理规模25.2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59.72% 最差回报-18.8% [2]
中自科技8月25日获融资买入1582.37万元,融资余额1.3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31
股价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0.08% 成交额达9243.44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582.37万元 融资净买入569.0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36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4.38%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水平的高位 [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为0元 但分位水平同样超过近一年90%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7458户 较上期减少1.41% [2] - 人均流通股9448股 较上期增加1.43%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03亿元 同比增长7.52% [2] - 归母净利润770.16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6.91% [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 2021年10月2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占比92.88% 储能业务占比5.12%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81.05万元 [2] - 近三年累计派现金额为0元 [2]
中自科技获新能源汽车 尾气净化催化剂定点
证券时报· 2025-08-16 01:36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收到某国企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定点开发通知书,成为其供应商,体现客户对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及产品质量的认可 [1] - 定点通知书不构成实质性订单,具体供货时间、价格、数量以后续正式供货协议或销售订单为准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工业催化剂和VOCs催化剂等 [1] - 公司依托现有技术优势,积极向储能与储能+业务、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业务拓展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营收14.53亿元,占总营收约93% [1] - 工业催化剂业务2024年营收1387.86万元,同比增长65.73% [1] - 储能及储能+业务2024年营收8016.88万元,同比增长309.47% [1] - 氢能业务2024年营收732.06万元,同比增幅达12.73倍 [1] 业务进展 - 2024年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套 [2] - 新增获得国内大客户多款平台项目定点并首次进入某合资品牌供应商体系 [2] - 工业催化剂成功中标兰州石化8万吨/年丙烯酸及10万吨/年丙烯酸酯装置尾气处理项目并顺利投运 [2] - 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获得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定点并实现批量销售 [2] - 储能与储能+领域获得多个海外项目订单,全球化战略初见成效 [2] 技术发展 - 公司推出覆盖环境催化剂、工业催化剂、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储能与储能+等七大核心技术 [2] - 新产品包括天然气车、柴油车、乘用车的国七后处理催化剂,摩托车欧五及欧五+后处理催化剂等 [2] 行业影响 - 公司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可用于商用车及乘用车,其中一半左右乘用车催化剂为配套增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 [2] - 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增长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中自科技获新能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定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9:59
业务发展 - 公司收到某国企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定点开发通知书,成为其供应商,体现客户对公司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及产品质量的认可,对业务拓展和未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1] - 公司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套,新增获得国内大客户多款平台项目定点并首次进入某合资品牌供应商体系 [2] - 工业催化剂成功中标兰州石化8万吨/年丙烯酸及10万吨/年丙烯酸酯装置尾气处理用金属蜂窝贵金属催化剂采购项目并顺利投运 [2] - 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获得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开发定点并实现批量销售 [2] - 在储能与储能+领域,公司获得多个海外项目订单,全球化战略初见成效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营收14.53亿元,占总营收约93% [1] - 工业催化剂业务2024年营收1387.86万元,同比增长65.73% [1] - 储能及储能+业务2024年营收8016.88万元,同比增长309.47% [1] - 氢能业务2024年营收732.06万元,同比增幅达12.73倍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含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工业催化剂和VOCs催化剂等 [1] - 公司推出覆盖环境催化剂、工业催化剂、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储能与储能+、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的七大核心技术 [2] - 公司推出面向下一阶段排放标准的新产品,包括天然气车、柴油车、乘用车的国七后处理催化剂,摩托车欧五及欧五+后处理催化剂,工业废气净化催化剂,以及智能微电网、氢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等 [2] 行业趋势 - 国七标准的实施将显著提升尾气后处理技术的复杂度,对催化剂性能要求更高,推动国内催化剂行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 - 头部企业有望凭借技术储备抢占市场,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整合或淘汰 [3] - 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将催生新的如氢能催化剂的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