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和光电
icon
搜索文档
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铭远: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扩大本土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22:19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中国自2021年起成为公司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1] - 公司在华员工超过7000人 [1] - 公司正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扩大本土布局 [2] - 2024年启用苏州研发制造基地 并在上海购置土地建设大中华区总部园区 该项目是公司在华最大单笔基建投资 [2] - 公司加入上海创新网络 展示与中国创新生态深度融合的决心 [2] 公司财务与业务概览 - 公司在2023/24财年全年营收达近110亿欧元 [2] - 公司业务覆盖工业质量与研究 医疗技术 光学消费品 半导体制造技术四大部门 [2] - 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奥伯科亨 在全球约50个国家拥有约46500名员工 [2] 行业环境与市场观点 -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 开放的营商环境 利好的政策 充沛的人才与资源以及发达的供应链体系 [1] - 进博会作为重要开放平台 为科技企业带来宝贵机遇 [2] - 公司认为中国是理想的商业目的地 其重要性还在不断加强 [1]
蔡司多项“首发首展”成果将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8:38
公司参展概况 - 公司连续第八年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布展面积达600平方米 将展示来自四大业务领域的逾60项创新解决方案 [1] - 参展主题为“创领前沿 新启华章” 位于技术装备展区 将重点展示本土创新里程碑成果并揭晓新战略举措和合作项目 [1] - 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进博会是全球新品首发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 [1] 公司市场地位与本土布局 - 公司拥有179年历史 于1957年进入中国市场 自2021年起中国已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也是最具创新活力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1] - 公司在大中华区共有7000余位员工 分布于60余个生产基地、销售与服务中心及研发中心 [1] - 公司以长三角和大湾区为两个发展中心 依托本地供应链打造“高端设备高地”和“眼健康高地” [2] - 2025年正式启动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项目 将整合升级总部运营、销售、研发、生产、供应链等职能以提升效率 [2] 产品创新与本土化成果 - 今年9月实现三款本土制造高端显微镜首产下线 包括搭载创新光场技术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M910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GeminiSEM360与Sigma360 [2] - 数字导航手术显微镜ZEISS ARTEVO750将在进博会全国首发首展 其光学分辨率较前一代产品提升21% [2] - 首款国产高端手术显微镜PENTERO800S将亮相 该产品为蔡司中德研发团队协同创新成果 已在苏州完成本土化生产 [3] - 本土创新产品钻立方鎏金膜将首次亮相进博会 其革新镀膜工艺提升了镜片底色纯净度与易洁性能 [3]
郭永航会见德国蔡司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霍思文一行
广州日报· 2025-07-04 09:36
广州与蔡司集团合作 -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会见蔡司集团高管 强调广州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 提出深化合作意向 [2] - 广州正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全球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2] - 希望蔡司集团扩大在穗投资 加强产学研合作 聚焦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和眼健康领域创新研发 [2] 蔡司集团战略布局 - 蔡司集团将广州作为重点投资区域 已在广州深耕30年 业务取得长足发展 [3] - 集团光学消费品和医疗技术战略与广州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3] - 计划加快在穗业务数字化 智能化转型 谋划落地更多创新业务 [3] 产业协同方向 - 双方将共同构建健康视光产业新生态 [2] - 合作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升级 光学产品创新研发 [2][3]
一图看懂:主动优选基金经理,在2025年1季报里都说了啥?
银行螺丝钉· 2025-05-21 21:56
基金经理观点分析 深度价值风格 - 投资特点为重视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股息率品种,主要布局金融地产、能源、材料等低估值行业 [5] - 2016-2017年表现优异,2019-2020年跑输市场,2021-2024年再度跑赢 [6] -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持仓未变,关注国际局势变动及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 [7] - 中泰姜诚组合聚焦弱β与强α品种,认为国内产业链韧性和政策空间可应对贸易战冲击 [7] - 大成徐彦减持热门概念个股以降低组合集中度,强调信托责任与盈利的平衡 [8] - 东方红周云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周期已开启,内循环发展是未来核心 [8] 成长价值风格 - 核心逻辑为长期持有高ROE、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企业,代表基金经理包括张坤等 [10] - 嘉实谭丽1季度加配有色行业(含黄金),预判美国经济衰退及美元贬值压力 [12] - 易方达张坤优化消费与科技行业结构,认为地产下行影响接近尾声,企业ROE将主导长期收益 [13][14] - 睿远傅鹏博高仓位运行,增配AI、汽车电子、恒生科技及医药创新领域 [15][16] - 中欧罗佳明看好中国制造业出海机遇,聚焦资源品及核心资产对冲宏观风险 [17] - 招商朱红裕增持内需相关行业以应对关税不确定性,强调多维逆向决策 [23] 均衡风格 - 兼顾成长性与估值性价比,采用PEG等指标筛选标的 [26][27] - 富国基金维持红利指数配置,认为其盈利与估值性价比突出 [29] - 安信张竞认为A股估值处于低位,内需政策与流动性宽松将形成支撑 [30] - 中欧周蔚文布局AI产业链(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增持保险行业 [31][32] - 兴全谢治宇关注技术变革带来的非线性增长及子行业景气反转机会 [32] - 景顺长城周寒颖超配汽车、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低配非银与食品饮料 [38] 成长风格 - 核心策略为追逐高收入/盈利增速企业,对估值容忍度高,重点配置新能源、TMT等新兴领域 [39][40][41] - 富国刘莉莉加仓竞争格局优化标的,认为中国优质资产普遍低估 [38] - 泰康宋仁杰长期看好科技、消费、医药、黄金等高质量发展方向 [37] 行业配置动向 - 科技领域:AI应用(睿远、中欧)、汽车电子(睿远)、光模块(中欧谨慎) [15][31] - 资源品:黄金(嘉实)、铜(广发)、有色金属(景顺长城) [12][16][38] - 医药:创新药(睿远)、医疗器械(睿远、泰康) [15][37] - 内需相关:消费补贴政策受益板块(睿远)、家电/白酒(富国) [16][35] - 港股:恒生科技(睿远)、银行(国富)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