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长价值风格
icon
搜索文档
一图看懂:主动优选基金经理,在2025年3季报里都说了啥?
银行螺丝钉· 2025-11-19 21:56
基金经理观点分析 - 基金经理在季报中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对过去一段时间投资的回顾和对未来市场的观点 [4][5] - 不同基金经理对待报告的态度存在差异 有的详细阐述观点 有的则较为简洁 [6][11] - 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直接影响其观点偏好 例如价值风格侧重低估值 成长风格更看重增长速度 [7] 深度价值风格 - 深度价值风格投资特点为重视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和高股息率品种 [10] - 该风格在指数中对应价值指数和红利指数 主要投资金融地产、能源、材料、可选消费和制造业 [12] - 深度价值风格收益来源包括企业盈利增长、分红以及低估值回归 [12] - 该风格在2016-2017年表现良好 2019-2020年跑输市场 2021-2024年重新跑赢市场 [15] - 基金经理周云减持部分热门板块个股 增持有安全边际的品种 并提到小规模基金因申购增加操作难度 [16] - 周云长期看好权益资产 认为低利率时代储蓄向含权资产搬家不可逆 企业盈利回升是时间问题 [17] 成长价值风格 - 成长价值风格注重企业盈利能力 投资高ROE、现金流稳定的品种并长期持有 [20] - 基金经理谭丽指出A股整体PE估值已高出2010年以来均值一个标准差 结构分化严重 [22] - 谭丽保持组合PE、PB较低水平 对有色金属保持配置 兑现涨幅较大的贵金属和周期性个股 [22] - 张掖坚持自下而上深度研究 寻找商业模式优秀、有竞争力的公司长期持有 [24] - 傅鹏博维持90%以上股票仓位 前十大持仓占比66% 减持部分长期持仓 聚焦高景气板块 [25][26] - 傅友兴重点配置有色金属、电子、汽车、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 [27] - 罗佳明关注景气赛道潜在风险及落后板块机会 [27][28] - 刘旭根据标的性价比调整组合 目标保持长期可持续增值 [29] - 田瑤看好经济结构转型 特别是中高端制造业的国际比较优势 [29] - 赵晓东保持金融、消费、地产板块较高配置 权益仓位维持高水平 [30] - 朱红裕减持医疗股 增持港股地产、家电 尊重市场的同时坚持研究 [31][32] - 周思捷调整部分仓位参与成长行业修复 但主要布局反内卷行业 [32] - 袁立减仓机械设备 增加上游资源和科技硬件公司配置 [33] 均衡风格 - 均衡风格综合考虑成长性和估值 追求性价比 使用PEG等指标 [35][36] - 张竞看好出海公司特别是深耕非洲的企业 低估值资源股 人工智能应用端和内需消费 [40] - 周蔚文规避国内宏观经济周期相关行业 挖掘有全球定价能力或海外业务贡献增长的行业 [41] - 周蔚文增加有色金属、工程机械和化工配置 降低养殖类股票和创新药配置 [41] - 周蔚文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 包括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终端等细分领域 [42] - 谢治宇关注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基本面 如国产算力突破、储能需求落地、创新药研发优势 [43][44] - 乔迁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考虑中宏观因素变化 重视定价保护 [45] - 刘晓维持中性偏乐观权益仓位 组合在电子、有色、电新等行业保持均衡 [46] - 林庆增配科技与家电行业 减仓深度价值公司 关注中国智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47] - 宋仁杰看好高股息、科技、消费、医药、出口、黄金等方向 行业配置均衡 个股适度集中 [48] - 周寒颖配置围绕产业趋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AI算力 降息交易如有色和创新药 以及反内卷政策受益板块 [49] - 刘莉莉认为中国大量优质资产仍处估值低位 后续市场保持乐观 围绕优质标的寻找安全边际机会 [50] 成长风格 - 成长风格看重企业收入、盈利增长速度 对估值容忍度高 重仓股估值普遍高于大盘 [52] - 王培认为市场进入慢牛格局 估值修复后需关注基本面改善 投资领域从科技向消费和高质量白马扩散 [55] - 杨锐文强调对反内卷政策方向的看好 国家治理内卷式竞争力度加大 [56][57] - 王园园基于白酒板块较低估值增配 看好品牌集中度提升和品牌出海方向 [57] - 朱少醒偏好具有良好企业基因、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 耐心收集优秀企业等待价值实现 [58][59] - 刘彦春关注全球科技周期进展和传统产业复苏节奏 看好应用端落地前景和内需动能恢复 [60] - 陈皓重仓AI板块贡献显著超额收益 AI产业进入训练与推理双轮发力新阶段 [62] - 韩威俊调整策略突出消费红利持仓 持有现金流有保障公司 增加股息率较高品种 [63] - 贾健以创新驱动为出发点 在成长行业中挖掘机会 增加人工智能算力和新能源板块仓位 [64][65] - 苗宇增加通信、电子和有色仓位 优化港股互联网配置 认为优质制造业全球稀缺应合理定价 [65][66] - 杨世进维持较高仓位 坚持合理估值自下而上选股 优选投资性价比标的 [67] - 张峰优化组合体现性价比 减仓性价比下降品种 加仓性价比仍高品种 [68] - 代云锋略降低海外AI算力板块配置 关注端侧、机器人、AI应用等景气行业 布局储能板块 [70][71] - 徐治彪布局暴跌后制造业如果链、特斯拉产业链 坚定看好机器人板块 兑现部分苹果链收益 [72]
企业各个生命阶段,都有哪些代表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1-02 21:59
投资风格分类 - 深度成长风格股票多见于科创板创业板新股 投资该风格的基金不多 科创100和创业板200指数与之接近 [4] - 成长风格股票已上市一段时间 保持较高收入盈利增速 估值常为四五十倍市盈率以上 波动风险高仅次于深度成长 [6] - 成长价值风格企业收入增速放缓但通过控本提利保持盈利 对应质量类指数及高ROE消费医药科技股 [8] - 深度价值风格企业收入盈利增长慢 分红稳定股息率高 对应红利价值低波动自由现金流等指数 [11] 风格代表指数与基金 - 创业板指和科创50为典型成长风格指数 中证A500也带成长风格特征 [6] - 科技主题如港股科技恒生科技整体属成长风格 [7] - 成长价值风格主动基金名称常带“成长价值”字样 多重仓消费医药等股票 [9][10] - 深度价值风格主动基金名称常带“价值”字样 [11] 风格表现与轮动 - 深度成长风格波动为几种风格中最大 [5] - 成长风格涨跌波动显著大于大盘 [7] - 成长价值风格基金在2019-2021年牛市表现强 但2021年估值达高估后普遍下跌较多 [10] - 深度价值风格基金在2022-2024年表现不错 [11] - A股存在明显风格轮动 2019-2021年成长风格强势 2022-2024年价值风格强势 2025年又变为成长风格强势 [12] - 四种风格长期回报无显著差距 可通过估值变化调整配置比例 [11][12]
市场上有哪些常见的基金风格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0-16 22:56
投资风格分类 - 均衡风格是投资组合中的压舱石类型,持仓均衡且横跨多种不同行业,通常最大回撤比大盘更小 [2][3] - 常见的一些宽基指数也属于均衡型 [4] 深度价值风格 - 深度价值风格代表是格雷厄姆,重视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股息率等估值指标 [5] - 收益来源包括企业盈利增长、分红以及低估值的回归,过去几年表现较好的红利、价值等指数属于此风格 [5] 成长价值风格 - 成长价值风格代表是巴菲特,看重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与现金流,投资股票多为高ROE、现金流稳定的品种 [7][8] - 指数中如质量策略指数属于此类,消费等行业也带有成长价值风格特征 [8] 成长风格 - 成长风格看重企业收入与盈利增长速度,进攻性强,对估值容忍度高,重仓股估值普遍高于大盘 [9] - 指数中如300成长、创业板、科创板及科技方向品种属于成长风格 [9] 深度成长风格 - 深度成长风格投资处于初期的行业,企业收入与盈利尚未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在公募基金中不常见 [10][11] - 风险投资基金多属此风格,在行业早期介入,失败率高但少数成功投资带来大多数回报 [11] 风格轮动与配置 - 不同风格品种经常出现风格轮动,平均每3-5年风格会切换但具体时间难预测 [12] - 配置策略是同时配置不同风格的低估品种,并在某种风格估值降低时适当提高其比例 [12]
市场上有哪些常见的基金风格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9-25 22:00
投资风格分类 - 均衡风格持仓均衡且行业分散 最大回撤通常小于大盘 是投资组合中的压舱石类型 宽基指数属于此类风格 [2][3][4] - 深度价值风格重视低估值指标 包括低市盈率 低市净率和高股息率 收益来源于企业盈利增长分红及估值回归 红利指数和价值指数属于此类 [5][6] - 成长价值风格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投资标的具有高ROE和稳定现金流特征 质量策略指数和消费行业体现此风格 [7][8] - 成长风格强调收入与盈利高增长 对估值容忍度高 重仓股估值普遍高于大盘 300成长指数 创业板 科创板及科技板块属于此类 [9] - 深度成长风格投资初期行业 企业尚未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公募基金较少涉及 主要见于风险投资基金 早期投资失败率高但成功案例回报显著 [10][11] 风格轮动特征 - 不同投资风格存在周期性轮动 平均每3-5年发生风格切换 但具体切换时点难以预测 [12] - 采用多风格低估品种同步配置策略 根据估值变化动态调整不同风格比例 [12]
牛市震荡期前后的风格变化
信达证券· 2025-09-21 17:58
核心观点 - 牛市期间阶段性换手率高点过后往往出现横盘震荡,快牛震荡时间短(1-2个月),慢牛震荡时间长(如2020年7-10月持续3.5个月)[2][3][8] - 牛市中震荡过后大小盘风格大概率变化,成长价值风格转变无明确规律,但领涨板块通常发生变化[2][8][16] - 当前市场处于牛市中期,9月窄幅震荡后Q4指数大概率继续上行,进入主升浪[17][18][20] 换手率与震荡规律 - 同一轮牛市中换手率高点上限接近,每次冲高后会出现阶段性震荡或休整[3][9] - 快牛(如2005-2007年)换手率冲高回落时市场强势震荡,分三步:1周内快速调整、缓慢涨回前期高点、1-3周二次调整,整体持续1-2个月[3][9] - 慢牛(如2019-2021年)换手率冲高回落时市场弱势震荡,可能出现较长时间休整[3][9] 历史震荡期风格变化案例 - 2020年7-10月震荡期前风格为小盘成长,震荡后变为大盘成长;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震荡前后均强,电子计算机震荡前强后弱,周期股震荡前弱后强[2][3][11] - 2006年6-8月震荡前风格为小盘成长,震荡后变为大盘成长[2][3][13] - 2007年1-2月震荡前风格为大盘价值,震荡后变为小盘价值[2][3][14] - 2007年6-7月震荡前风格为小盘价值,震荡后变为大盘价值[2][3][16] 当前市场判断与配置建议 - 上周市场波动因换手率快速回升(5日均值接近2024年10月8日高点)及部分板块交易拥挤(8月算力板块过度集中)[18] - 配置建议:金融内部增配非银,AI内部增加应用端配置,周期股半年内有望表现弹性[21][22][23] - 行业组合推荐:非银、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化工[23] - 金融板块估值性价比高,上涨逻辑包括房地产下滑对金融体系冲击结束、监管政策鼓励ETF发展和长期资金入市[23] - 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黄金稀土受益地缘格局;电力设备处成长板块低位,2026年基本面触底企稳概率高;周期板块(钢铁建材化工)受益稳供给政策预期[22][23] 本周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涨跌不一:创业板50涨2.84%,创业板指涨2.34%,中小100涨1.99%;上证50跌1.98%,上证综指跌1.30%[24][27] - 领涨行业:煤炭涨3.51%,电气设备涨3.07%,电子涨2.96%;领跌行业:银行跌4.21%,有色金属跌4.02%,非银金融跌3.66%[24][34] - 全球市场涨跌不一:巴西圣保罗指数涨2.53%,标普500涨1.22%;商品中玻璃涨3.82%,螺纹钢涨2.27%[25][38] - 资金面:南下资金净流入337.26亿元,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5623亿元,银行间拆借利率上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6][42][45]
一图看懂:主动优选基金经理,在2025年2季报里都说了啥?
银行螺丝钉· 2025-08-09 12:01
基金经理观点分类 - 深度价值风格重视低估值品种如金融地产、能源等,收益来自盈利增长和估值回归 [7][8][9] - 成长价值风格偏好高ROE、现金流稳定的企业,长期持有盈利能力强个股 [14] - 均衡风格综合考虑成长性与估值,追求性价比,采用PEG等指标 [29][30][31] - 成长风格侧重高增长企业,对估值容忍度高,关注新能源、TMT等新兴领域 [50][51] 行业配置动向 - 科技板块受关注,AI算力需求爆发带动电子、通信配置增加 [17][65][71] - 创新药板块经历上涨后性价比降低,部分基金减持 [35][48][62] - 消费板块内部分化,减持受政策影响子行业,增持出海能力强企业 [19][57][64] - 资源品配置提升,包括黄金、铜等全球定价品种 [18][27][38] 市场观点 - 对国内需求持乐观态度,认为悲观预期已反映在低估值中 [19][60] - 地产行业接近底部,优质标的将受益供给侧改革 [48][60]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存,但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22][53] - AI商业化加速,从想象阶段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7][54][62] 投资策略 - 深度价值风格保持组合稳健性,接受较低收益目标 [12] - 成长风格坚持高仓位运作,陪伴企业长期成长 [55][56] - 均衡风格自下而上选股,行业配置分散 [35][42] - 部分基金增加换手率捕捉错误定价机会 [35][69]
A股市场2025上半年极简复盘:震荡前行,飘红收官
国信证券· 2025-07-03 23:1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一波三折,呈探底修复态势,6月下旬创新高,万得全A、上证指数、沪深300分别上涨5.83%、2.76%、0.03%,市场风格偏均衡稳定,行业轮动速率可控,呈现“政策驱动、情绪修复”主导的结构性行情 [1][10] 纵览:市场慢涨急跌,整体偏震荡 - 2025年上半年A股年初至1月中旬下跌,4月初砸出“黄金坑”后反弹,5月震荡,6月震荡上行,6月26日创年内新高,1 - 6月上证指数涨跌随月份小幅震荡 [1][10] - 一季度延续震荡筑底,1月市场承压,2月指数反弹,3月成长板块短暂活跃后转防御;二季度回归基本面与政策博弈,4月急跌后修复,5月反弹后调整,6月震荡上行,结构分化 [1][13][14] 风格:小微盘总体占优,大盘价值展韧性 - 半年维度微盘强于小盘,小盘强于中盘和大盘,上半年小盘成长与大盘价值风格切换频繁,半年维度超额收益仅1.14%,大盘价值在下跌区间有韧性 [2] - 1月初至2月初微盘风格强,2月中旬至3月下旬小微盘优势扩大,3月底至4月初风格切换至大盘,4月中旬至6月市值风格趋于均衡,微盘指数波动大,大盘指数稳健 [23] - 成长价值风格上半年偏均衡,市场反攻时小盘成长风格强劲,大盘价值在下跌区间占优,全区间相对小盘成长仅跑输1.14pct [24] 行业&主题:从科技到消费,轮动速率可控 - 2025上半年A股行业轮动速度震荡,3月轮动强度达上半年高点,年初轮动速率随市场下跌,5 - 6月医药和新消费使轮动效应下降 [3][30] - 上半年31个行业中20个一级行业上涨,有色金属、银行、国防军工、传媒涨幅高,煤炭、食品饮料、房地产、石油石化表现差;二级行业中地面兵装涨幅超60%,煤炭开采等表现弱 [3][31] - 分月度看,有色金属1、3、6月表现好,银行上半年稳健,国防军工波动大,计算机上半年收益居前半段,电子行业3 - 5月回撤大 [32] - 主题方面,剔除部分概念后,服务器、炒股软件等15个概念主题涨幅超40% [37]
6月券商金股组合发布电子机械医药等推荐度高
广州日报· 2025-06-06 04:16
券商6月金股组合 - 41家券商发布的6月金股去重后合计275只 电子 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 食品饮料等行业金股数量占比靠前 [1][2] - 相比5月金股组合 汽车 国防军工的金股权重有所减少 [2] - 推荐次数较多的个股包括安集科技 日联科技 长春高新 青岛啤酒 亚钾国际 紫金矿业 深信服 银轮股份等 [2] 金股风格与行业配置 - 6月金股风格以成长价值为主 科技板块将迎来密集事件催化 成长股估值和流动性受益于弱美元环境 [2] - 市场风格可能整体偏大盘 成长价值或相对均衡 行业配置围绕国内传统产能出清 新消费崛起及高景气领域 [2] - 推荐关注汽车 有色金属(小金属 贵金属) 国防军工 商贸零售等行业 [2] 金股历史表现 - 全部金股组合年化收益率为11.0% 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 [3] - 5月272只券商金股中132只收益为正 占比接近一半 潮宏基涨幅最高达45.3% 翱捷科技-U跌幅最大超21% [1][3]
一图看懂:主动优选基金经理,在2025年1季报里都说了啥?
银行螺丝钉· 2025-05-21 21:56
基金经理观点分析 深度价值风格 - 投资特点为重视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股息率品种,主要布局金融地产、能源、材料等低估值行业 [5] - 2016-2017年表现优异,2019-2020年跑输市场,2021-2024年再度跑赢 [6] -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持仓未变,关注国际局势变动及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 [7] - 中泰姜诚组合聚焦弱β与强α品种,认为国内产业链韧性和政策空间可应对贸易战冲击 [7] - 大成徐彦减持热门概念个股以降低组合集中度,强调信托责任与盈利的平衡 [8] - 东方红周云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周期已开启,内循环发展是未来核心 [8] 成长价值风格 - 核心逻辑为长期持有高ROE、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企业,代表基金经理包括张坤等 [10] - 嘉实谭丽1季度加配有色行业(含黄金),预判美国经济衰退及美元贬值压力 [12] - 易方达张坤优化消费与科技行业结构,认为地产下行影响接近尾声,企业ROE将主导长期收益 [13][14] - 睿远傅鹏博高仓位运行,增配AI、汽车电子、恒生科技及医药创新领域 [15][16] - 中欧罗佳明看好中国制造业出海机遇,聚焦资源品及核心资产对冲宏观风险 [17] - 招商朱红裕增持内需相关行业以应对关税不确定性,强调多维逆向决策 [23] 均衡风格 - 兼顾成长性与估值性价比,采用PEG等指标筛选标的 [26][27] - 富国基金维持红利指数配置,认为其盈利与估值性价比突出 [29] - 安信张竞认为A股估值处于低位,内需政策与流动性宽松将形成支撑 [30] - 中欧周蔚文布局AI产业链(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增持保险行业 [31][32] - 兴全谢治宇关注技术变革带来的非线性增长及子行业景气反转机会 [32] - 景顺长城周寒颖超配汽车、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低配非银与食品饮料 [38] 成长风格 - 核心策略为追逐高收入/盈利增速企业,对估值容忍度高,重点配置新能源、TMT等新兴领域 [39][40][41] - 富国刘莉莉加仓竞争格局优化标的,认为中国优质资产普遍低估 [38] - 泰康宋仁杰长期看好科技、消费、医药、黄金等高质量发展方向 [37] 行业配置动向 - 科技领域:AI应用(睿远、中欧)、汽车电子(睿远)、光模块(中欧谨慎) [15][31] - 资源品:黄金(嘉实)、铜(广发)、有色金属(景顺长城) [12][16][38] - 医药:创新药(睿远)、医疗器械(睿远、泰康) [15][37] - 内需相关:消费补贴政策受益板块(睿远)、家电/白酒(富国) [16][35] - 港股:恒生科技(睿远)、银行(国富) [16][34]
自由现金流和红利低波有哪些差别?
雪球· 2025-05-12 15:19
自由现金流指数与红利低波指数对比分析 核心观点 - 自由现金流指数偏向成长价值风格,注重企业自由现金流和盈利质量,成分股集中度高且波动大,进攻性强[5][17][21] - 红利低波指数属于低估价值风格,筛选高股息、低波动个股,行业分散且防御性强,波动风险较低[8][19][21] - 历史表现差异显著:2019-2021年牛市期间,自由现金流指数涨幅超90%,红利低波指数涨幅仅30%[23][25] 选股标准差异 - 自由现金流指数:考察自由现金流、盈利质量等因子,成分股包含宁德时代(权重6.58%)、美的集团(6.27%)、五粮液(4.17%)等成长型公司[5][6][18] - 红利低波指数:聚焦流动性、股息率和波动率,成分股以成都银行(2.80%)、四川路桥(2.71%)、上海银行(2.59%)等传统行业为主[8][11][20] 行业分布特征 - 自由现金流指数覆盖通信(中国移动10.51%)、电力设备(宁德时代6.58%)、食品饮料(五粮液4.17%)等成长行业,前三大行业权重合计超34%[12][18] - 红利低波指数集中于银行(成都银行2.80%)、交通运输(大秦铁路2.47%)、建筑(四川路桥2.71%)等防御性行业,单一行业权重普遍低于3%[14][20] 成分股集中度对比 - 自由现金流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权重达70%,中国移动(10.51%)、中国石油(10.41%)、中国海油(9.92%)为前三[17][18] - 红利低波指数前十大权重合计仅25%,个股权重均低于3%,成都银行(2.80%)为最高[19][20] 风格与市场表现 - 自由现金流指数在牛市阶段表现突出(如2019-2021年+90%),但下跌阶段波动剧烈[21][23] - 红利低波指数在熊市防御性强,但牛市涨幅相对有限(同期+30%)[21][25] 配置建议 - 牛市预期下优先选择自由现金流指数,熊市预期则配置红利低波指数,动态平衡可降低误判风险[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