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运输

搜索文档
打造“全国一张网”,我国天然气一次管输能力破4000亿方
央视新闻· 2025-08-27 13:05
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到中卫段贯通投产 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干线完成主体焊接 川气东送二线首段投产进气 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 [1] - 天然气一次管输能力突破4000亿立方米 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1] - 2025年新建成管道超2000公里 新增一次管输能力250亿立方米 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的1.65万公里目标 [1] 全国管网发展现状 - "十四五"以来全国累计建成油气管道超1.3万公里 油气管道总里程已突破19万公里 [1] - "全国一张网"日供气能力提升到11.1亿立方米 [1] - 基本形成横跨东西 纵贯南北 覆盖全国 联通海外的天然气"全国一张网" [1]
川气东送二线首段顺利投产
科技日报· 2025-08-26 11:01
项目概况 - 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段顺利进气投产 每年新增输送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1] - 管道总长度约4269公里 途经四川 重庆 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 浙江 福建8省市[1] - 首段投产段为安岳气田上载点—铜梁压气站段 全长56.15公里[1] 产能与输送能力 - 全线投产后年输气能力将达200亿立方米[1] - 四川盆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万亿立方米[2] - 项目为川渝天然气资源外输增添新通道 保障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2] 战略意义 - 项目属于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 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1] - 作为"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骨干管网"重要组成部分[1] - 实现与全国主要干线管网互联互通 汇入"全国一张网"[2] - 解决中东部地区资源调峰需求 促进沿线能源结构转型[1] - 服务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促进国内大循环[1] 基础设施网络 - 天然气可通过铜梁压气站接入中贵天然气管道[2] - 川气东送管道 中贵天然气管道等途经南川 涪陵 忠县 江津 铜梁等重要产气区[2] - 国家管网集团着力打通西南地区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堵点 提升管道互联互通水平[2]
8亿人次、27.8亿吨、30亿立方米……从多领域“硬核”数据透视经济运行亮点
央视网· 2025-08-25 11:43
铁路客运 - 全国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8.23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1] - 日均发送旅客达1523万人次 [1] 煤炭供应 - 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产量27.8亿吨 同比增长3.8% [3] - 重点煤炭企业产能释放充足 港口及电厂库存维持高位 [5] 天然气基础设施 - 川气东送二线首段工程投产 年新增输送能力30亿立方米 [6] - 管道总长度4269公里 首段投产段全长56.15公里 [6] - 工程预计2027年全面建成 将提升川渝天然气资源外输能力 [8][10] 深海科考装备 - 我国自主研制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 [11] - 装备可实现深海精确定位观察与样品获取 支持海洋环境调查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13] - "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成为国内少数具备6000米级深海探测能力的综合科考平台 [11][13]
山东天然气管道运输市域内“同市同价”
大众日报· 2025-08-24 09:10
定价模式改革 - 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根据不同管道类型分为3种定价模式 省内主干管道实行同网同价 跨市管道暂实行同企同价并逐步向分区定价过渡 市域内管道实行同市同价 [1][2] - 改变此前一线一价或一企一价的定价模式 明确省内主干管道同网同价 跨市管道同企同价 市域内管道同市同价 [2] - 市域内管道定价模式创新 各市选取负荷率 输气量等达到标准的代表性企业核定当地标杆价格 参与核算企业执行标杆价格 不参与企业按规则核定折算价格 [2] 价区划分与过渡机制 - 标杆价格水平高度相近的市划为同一价区 同一价区内跨市管道与市域内管道共同执行该价区标杆价格政策 [2] - 价格调整幅度过大的存量管道经营企业设置过渡期限 执行过渡期价格 过渡期不超过1个监管周期(3年) [2] 定价方法 - 管道运输价格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核定 通过核定准许成本 监管准许收益 结合税金等因素确定最高准许收入 [2] 行业现状 - 山东共有天然气管道经营企业90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