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医疗
搜索文档
大湾区“含科量”浓度再创新高 这家银行如何为“硬科技”定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06:28
大湾区科技企业发展态势 - 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发展迅猛,是科技金融探索前沿[1] - 工信部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大湾区新增675家,创历史新高[2] - 走访今朝时代、智绘科技、莫界科技、北科生物四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了解其发展历程与金融支持路径[2] 银行业服务模式转型 - 银行服务从依赖资产抵押的砖头逻辑转向看重技术实力和实控人专业背景的技术逻辑[3] - 银企产融合作关系加深,银行对优质中小科创企业主动对接显著增多,支持力度增强[3] - 银行服务不止于对公信贷,向企业扩大销售、管理提升、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等方向延伸[3] - 股权融资与银行贷款等债权融资联动紧密,区域性银行发挥深耕本地优势支持民营中小企业[3] 智绘科技案例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营商用清洁机器人和巡检机器人,已完成5轮融资,营收规模未过亿[4] - 研发周期和推广周期久,资金需求大,前期需通过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补充研发生产资金[4] - 银行贷款特点为多机构、小金额,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急需整合,希望贷款期限从一年拉长至两年[4] - 华润银行通过科创力风险评价体系给予2500万元授信,结合团队实力、专利成果、技术水平提供理想方案[5] - 贷款缓解了购买物料、人员成本、研发成本等方面的资金压力,提升经营效率[5] 今朝时代案例 - 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营超级电容和混合电容单体、模组和系统集成研发,2023年获深创投近2亿元投资,最新估值15亿元[7] - 超级电容应用于储能调频、AI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等风口产业,行业迅速发展[7] - 采购周期和收款账期均为三到四个月,希望贷款期限超过经营周期以缓解压力[7] - 华润银行首次合作即给到5000万元授信,贷款期限放宽至2年以上,极大缓解公司经营压力[7] 北科生物案例 - 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主营干细胞储存业务和干细胞医疗技术临床转化及技术服务,是行业领军企业[9] - 建设北科大厦时申请数亿元长期贷款,2020年疫情及总部装修时资金需求大增[9] - 华润银行授信额度是各家银行中最高,支持公司研发和出海业务[9] - 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剔除研发费用后净利润可观,银行支持对保证产品至关重要[9] - 创始人希望与拥有医药、医疗产业资源的金融资本结合,产生事半功倍效果[9] 莫界科技案例 - 公司成立于2021年,主营智能化AR/XR眼镜生产销售,定位ODM核心技术方案商[11] - 已有10次被投记录,资方包括珠海高新投、格力集团、毅达资本、横琴金投等[11] - PE/VC帮助实现从0到1技术研发突破,银行体系帮助从1到N夯实量产能力、打通供应链[11] - 华润银行通过资方介绍获悉贷款需求,目前授信额度达5000万元,是最大合作银行[11] - 贷款价值体现为降本增效和信用背书,补充运营资金缓解研发与生产压力,避免过早股权融资[12] 华润银行科创金融服务 - 核心定位为产业银行,科创金融体系注重生态支持和企业数字化增值服务[8] - 润创港湾品牌下推出四类产品:润融通满足融资需求、润商通满足扩大销售需求、润e办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润智慧满足管理提升需求[8] - 服务覆盖全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构建技术—资本—生态良性闭环[12]
直通进博会 | 用创新生态重塑外资“吸引力法则” 进博会上“临港热”持续升温
新华财经· 2025-11-08 22:55
外资项目签约落户 - 高端制造、生命健康、数字贸易和美妆消费等领域的优质外资项目密集签约落户临港新片区 [1] - 奥地利高精度仪器供应商安东帕和国际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APR集团下属掣风科技落户漕河泾开发区 [2] - 国际美妆品牌蜜丝婷母公司栢特薇选择漕河泾开发区作为未来发展支点,其品牌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防晒品类销量榜首 [2] - 新加坡科戈波特公司在设立货运代理总部后,成为临港第三家开展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的外资企业,进博会期间再次加码与临港科技城公司深化合作 [2] 企业孵化与成长案例 - 美国初创企业泊维胜科技在进博会达成双签约,落地研发总部和生产基地,公司核心团队拥有20年以上半导体行业经验且均获美国博士学位 [3] - 在孵化器直接投资与培育下,2024年成立的泊维胜科技已成长为近30人的企业,实现自研产品小批量生产出货,计划一年内完成从孵化到投产 [3] 日资企业集群发展 - 日企(上海)中小企业产业园从意向到开园运营仅用6个月,目前已吸引岛津实验器材、东利多餐饮和九州再生医疗中心等日资企业入驻 [4] - 产业园联动瑞可利、亚玛达咨询及中国银行等中日服务商扩大服务商联盟,为日本中小企业链接中国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 [4] - 本届进博会有岛津实验器材、东利多等23家日资标杆企业集体展示,体现临港招引外资的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4] 临港新片区核心优势 - 临港新片区具备链接全球的区位优势,打造了高效物流枢纽 [5] - 临港新片区拥有门类齐全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强大的集群效应 [5] - 临港新片区拥有对标国际的制度优势,构筑了一流的营商环境 [5]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布局(附产品布局、上市企业业绩等)
前瞻网· 2025-05-24 11:10
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属于科研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具有高投入特征 当前竞争最激烈的是上游产业 未来竞争重心将向中下游偏移 [1] - 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及沿海地区 如北京 天津 广东 中部地区中四川等地也有布局 [4] 企业竞争梯队 - 第一梯队包括中源协和 博雅干细胞 北科生物 汉氏联合等老牌细胞存储机构 具有显著先发优势和品牌号召力 [7] - 第二梯队如四川新生命干细胞和齐鲁细胞等 重点布局于某一区域 区域性业务优势显著 [7] - 第三梯队为小型 新进入市场者或跨界转型类企业 多拥有单一存储业务 质量参差不齐 [7] 头部品牌竞争力 - 中源协和是国内干细胞A股上市公司 以脐血造血干细胞业务为主 2022年基因检测企业排行第7位 [9][10] - 北科生物以细胞存储与治疗/康养为主 临床管线丰富 具有地域政策优势 [9][10] - 博雅干细胞是唯一通过AABB NRL及CAP三重国际认证的临床级细胞库 唯一在动物板块布局的干细胞企业 [9][10] - 汉氏联合获得过国家或省市级科学技术奖 被动脉网纳入未来医疗100强企业列表 [9][10] - 四川新生命与华西医院合作紧密 获批成体干细胞开发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9][10] - 原能细胞拥有领先的自动化技术 被美国政府议员点名 打造全国首家"自动化细胞银行" [9][10] - 华大细胞背靠国家基因库 具有显著品牌影响力和优势 [9][10] - 源品生物在中部地区竞争者少 自研数字化细胞转运箱 为数字化管理先驱 [9][10] - 南华生物是国内唯一一家国资控股的干细胞产业上市公司 [9][10] - 中国干细胞集团被业内称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国家队" 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核发的相关许可证 [9][10] 企业业绩表现 - 2023年中源协和产品产销率在100%左右浮动 冠昊生物产销率为92% [11][12] - 2019-2024年上半年三家代表企业的毛利率均处于60%以上 [13] 行业竞争状态 - 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布局 削弱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14] - 下游应用领域产品技术性强 未实现普遍产业化 消费者议价能力较低 [14] - 行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企业数量较多但细分赛道有差异 整体竞争强度较小 [14] - 面对待开发的增量市场 将吸引更多参与者 [14] - 干细胞医疗能带来传统治疗手段难以替代的效果 被替代威胁较小 [14]
中国首个细胞平台落地海南,富豪“生命备份”时代开启,医疗公平面临大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5-18 12:19
行业里程碑事件 - 中国首个医院级iPSC平台在海南博鳌先行区正式启动 以"细胞工厂"为核心理念 实现个体化细胞治疗方案定制 被业内誉为"生命备份"与"生命保险" [1] - 该平台打通从细胞培养、质量检测到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实现医疗范式从"病灶修复"到"细胞再生"的转变 [5] - 平台首席科学家Lakey院士指出 大众可通过存储自身干细胞 利用其无限分化潜能按需生成特定细胞产品 [5] 技术发展历程 -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通过转录因子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 该成果获2012年诺贝尔奖 开创"细胞再生"新医学范式 [3] - 全球科研团队已系统性开展iPS技术攻关 目前除抗衰老领域有成熟产品(如赛罗瑞stemax)外 多数应用仍处临床试验阶段 [3] - 上海长征医院案例显示 iPSC分化的胰岛细胞移植使25年糖尿病史患者血糖维持正常水平达33个月 [3] 商业化现状与挑战 - 干细胞治疗长期存在高价壁垒 2018年乌克兰外源干细胞注射单针费用达59 8万元 口服制剂赛罗瑞stemax虽将月成本降至3 2万元 仍限于富裕阶层 [7] - 日本CiRA基金会计划2025年启动iPS细胞自动化生产 预计10年内将心肌片治疗成本从240万元降至5万元 降幅98% [9] - 赛罗瑞pro版价格已降至5400元 京JD东平台用户反馈显示显著改善精力状态 [9] 市场前景与范式变革 - Euromonitor预测2030年中国细胞市场规模将达24万亿元 其中通用型iPS产品占比67% [12] - 行业正从"修复工具"转向"可存储的生命资源" 山中伸弥提出"生老病死是可干预的生物学过程" [12] - 海南iPSC平台标志着国内干细胞进入临床工业化阶段 通过积累个性化案例数据有望开发低成本通用型产品 [7][12]
【干货】干细胞医疗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5-14 13:12
干细胞医疗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以干细胞采集与存储为主 业务最成熟且资本聚集最多 代表企业包括中国脐带血库企业集团、中源协和等 [1][2] - 中游聚焦干细胞增殖与药物研发 涵盖技术研发、检测试剂等 代表企业有北科生物、冠昊生物等 [1][2] - 下游由医疗机构和医美服务机构组成 应用领域包括疾病治疗、器官移植及医学美容 代表医院有解放军302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 [1][2] 行业区域分布 - 企业集中分布在北京及沿海地区 如北京、天津、广东 中部地区四川也有布局 [5] 企业产品与产销情况 - 主要上市企业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干细胞医疗产品实现收入 产品类型以药物为主 [8] - 2023年中源协和产品产销率约100% 冠昊生物产销率较低 仅92% 受宏观经济和医疗采集影响产生存货 [8] 行业兼并重组动态 - 截至2025年兼并重组以横向整合为主 占比超50% 目标为扩大规模与竞争优势 [9] - 兼并重组涉及技术整合与资金整合 可加速创新并吸引投资 [9]
独家!赛莱拉V.S.中源协和干细胞医疗技术布局对比(附专利总量对比、合作申请对比、专利布局对比等)
前瞻网· 2025-05-07 12:14
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竞争格局 - 中源协和为全球干细胞医疗代表企业,专注于开发针对血癌和血液疾病的细胞疗法 [1] - 赛莱拉已布局全产业链中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并将产品应用拓展至消费医疗领域 [1] - 中源协和业务涵盖干细胞资源保存、干细胞工程系列产品的技术研发及临床应用 [2] - 赛莱拉业务布局干细胞产业链的横向延伸及应用领域的纵向拓展 [2] 赛莱拉与中源协和技术布局对比 专利申请与授权 - 赛莱拉干细胞医疗专利申请总量523项、授权总量160项,均领先于中源协和 [2] - 2014-2019年赛莱拉年申请量持续高于中源协和,2020年中源协和实现反超 [5] - 近几年两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均较少 [5] 专利价值度 - 中源协和专利价值度高于赛莱拉,价值度8-10的专利占比40%(85项) [6] - 赛莱拉价值度8-10的专利占比24%(124项) [6] 专利合作与地域布局 - 赛莱拉与外国企业合作申请专利较多,中源协和主要与中国本土企业/机构合作 [10] - 两家企业主要布局在中国,赛莱拉在中国申请515项,中源协和211项 [12] - 赛莱拉还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有所布局 [12] 专利类型与技术构成 - 赛莱拉以发明专利为主,中源协和以实用新型为主 [14] - 赛莱拉第一大技术领域A61K专利申请312项,中源协和第一大领域C12M申请60项 [16] 专利引用与创新战略 - 赛莱拉被引用专利次数较多,包括CN104542578A等被引50次以上 [20] - 中源协和被引用最多专利CN102127522A引用40次以上 [20] - 中源协和技术优势在分化提高、反应提高,赛莱拉侧重降低复杂性、提升速度 [21] - 赛莱拉技术布局更加全面、多样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