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4:53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59亿元,同比增长29.80% [8]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41.54% [8] - 锂电正极材料产品总销量达9.99万吨,同比增长40.41% [8] 主要产品销量表现 - 钴酸锂产品实现销量4.69万吨,同比增长45.38% [8]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含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实现销量5.30万吨,同比增长36.29% [8] - 氢能材料实现销量3,074.50吨,同比增长8.05% [8] 与格林美战略合作 - 公司与格林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期限为2026年至2028年 [12][15] - 格林美预计每年向公司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15万吨,三年合计供应45万吨 [12][22] - 具体供应品类包括氯化钴约3.6万吨/年、硫酸镍约3.6万吨/年、四氧化三钴约1.8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约3.6万吨/年、碳酸锂/磷酸锂约2.4万吨/年 [12][22] 合作领域与机制 - 合作领域涵盖消费电子、动力电池、低空飞行器、eVTOL、AI、机器人等锂电池材料供应链 [22] - 双方将在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绿色镍资源开发、技术研发及全球产能布局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3][24] - 设立对接专班和高层互访机制,建立市场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25][26] 公司财务与资本管理 - 公司计划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期限不超过12个月 [33][35] - 投资产品主要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存款、理财产品等,单项产品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35] - 此次委托理财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33][37]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调整组织架构,设置创新管理部、供应链管理部,并将中央研究院变更为技术研发分公司 [42] - 调整旨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使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 [42] - 此次调整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42] 财务数据追溯调整 - 公司因完成对厦门钨业海沧分公司相关业务资产组及赣州豪鹏科技47%股权的收购,对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 [4] - 报告期内公司因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份总数从420,771,001股增加至504,691,083股 [4]
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23格林G1”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27
信用评级结果 - 东方金诚维持格林美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同时维持"23格林G1"信用等级为AA+ [4][3] - 评级模型输出结果与信评委最终评定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主体信用模型得分为AA+ [5] 业务运营 - 公司形成"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模式,2024年营业收入332亿元,毛利率15.29% [5][33]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占比77.59%,其中三元前驱体收入160.75亿元,镍资源收入58.48亿元同比增143.47% [33][40] - 城市矿山业务收入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动力电池回收量同比增长41% [33][42] 技术优势与产能 - 2025年4月量产超高镍9系核壳前驱体,技术全球领先并锁定日韩欧洲订单 [7][39] - 印尼建成15万金吨/年镍产能(控股11万金吨),全球MHP镍产能前三 [7][39] - 2024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18.9万吨全球第二,四氧化三钴全球市占率25%以上 [36][39]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723.2亿元,资产负债率65.18%,全部债务343.65亿元 [6][33]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30.55亿元,EBITDA利息倍数3.99倍 [6][33] - 在建项目总投资157.71亿元,已投入138.04亿元,主要集中于印尼镍资源项目 [45][47]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渗透率40.9%,三元材料高镍化趋势显著 [18][20] - 全球镍资源预计2030年供应紧缺,湿法工艺镍因低碳属性享受绿色溢价 [26][27]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迎爆发期,2030年国内年报废量或超5000万辆 [28][32] 同业比较 - 格林美资产规模667.97亿元低于华友钴业(1365.91亿元),毛利率15.29%高于中伟股份(12.12%)[5][33]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21.56%优于厦门钨业(16.40%),但低于华友钴业(2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