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正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富临精工涨2.01%,成交额6.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68.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43
股价表现 - 9月17日盘中报16.25元/股 当日上涨2.01% 成交金额6.88亿元 换手率2.52% 总市值277.84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68.2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14% 卖出占比7.60% 大单买入占比22.86% 卖出占比23.02%[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8.89% 近5个交易日涨9.72% 近20日涨1.63% 近60日涨23.48%[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四川省绵阳高端制造产业园 成立于1997年11月10日 于2015年3月19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和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中锂电正极材料占比68.09%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占比31.91%[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包括汽车热管理、减速器、中盘、机器人概念、比亚迪概念等[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12万户 较上期增加18.56% 人均流通股18,541股 较上期增加18.07%[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1,329.47万股 较上期增加144.51万股[2] - 建信新能源行业股票A(009147)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025.98万股 较上期增加142.75万股[2]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和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400015)新进为第八和第九大流通股东 分别持股946.62万股和882.66万股[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8.13亿元 同比增长61.70% 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32.41%[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66亿元[2]
富临精工: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主营业务收入为18.3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6:41
主营业务收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主营业务收入18.37亿元 同比增长13.34% [1] - 锂电正极材料主营业务收入38.37亿元 同比增长96.83% [1] 业务结构特征 -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收入规模显著超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业务 收入占比达67.6% [1] -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增速远超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 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1] 信息披露指引 - 具体产能情况需参考2025年8月28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 [1]
富临精工: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主营业务收入为18.37亿元,同比上升13.3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6:01
收入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主营业务收入18.37亿元 同比增长13.34% [2] - 锂电正极材料主营业务收入38.37亿元 同比增长96.83% [2] - 锂电正极材料收入增速显著高于汽车零部件业务 [2] 业务构成 -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及锂电正极材料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 [2] - 锂电正极材料收入规模已超越汽车零部件业务 [2] - 具体产能情况需参考2025年8月28日披露的半年度报告 [2]
天原股份(002386) - 002386天原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27
业务与产品 - 云南天原公司现有员工约750人 主产品包括电石年产能35万吨 无烟煤 碳负极材料等 建成投运5万吨/年大规格炭素电极项目一期工程 电石产品价格较年初有所下跌 [1] - 公司拳头产品为烧碱 钛白粉 [2] - 氯化法钛白粉规划产能40万吨 当前产能10万吨 [3] - 2025年生产目标:烧碱44万吨 聚氯乙烯40万吨 氯化法钛白10万吨 磷酸铁锂6.4万吨 水合肼3万吨 水泥83.7万吨 新材料管道2.97万吨 参股公司宜宾锂宝三元正极材料4万吨 [9] - 磷矿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 磷矿市场行情较好 [2][3] - 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正在送检中 尚未实现批量供货 [4][6] - 公司不生产高纯石墨产品 [1] - 水合肼价格近期未上涨 [1] 新能源与电池材料 - 正极材料可用于储能及动力电池 [2] - 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批量供货 暂未发现质量问题 [8]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期产线2024年9月实现批量供货 二期产线正在开展客户导入工作 [8] - 参股公司宜宾锂宝致力于正极材料及配套前驱体生产与研发 固态电池尚未实现量产 [2][6] - 硫化物固态正极为宜宾锂宝研发中产品 [4] - 公司在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路线上进行研究探索 [9] - 新能源业务亏损较大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 市场开拓和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6][7] 战略与投资 - 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战略 持续推进挖潜增效 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4][7][8] - 宜宾新兴产业集团参与公司2023年定增事项 [1] - 大股东已完成2025年增持计划 [4][7] - 昌能煤矿投资7亿元 目前仍在开展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 [5][6][7][10][11] - 工业储能项目 无穷丁家磷矿绿色矿山建设项目等正在推进中 [3] - 公司没有参与聚合物储能材料研究 [1] - 公司没有与丝丽雅重组的计划 [10] 股东与市值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约为5.1万户 [10] - 公司认为当前市值未能充分反映新能源和钛化工产业价值 [7] - 公司已公布估值提升方案 通过提升盈利能力和大股东增持等措施增强市场信心 [6][7] - 2024年经股东大会审议决定不分红 [8] - 社保资金持仓说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 [2] 合作与客户关系 - 丝丽雅是公司烧碱客户 [3] - 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参股公司宜宾锂宝三元正极材料均有供应行业头部企业 [9] - 天宜锂业不是公司参股公司 [9] - 公司积极跟进四川本土锂矿矿产资源合作机会 [5] - 宜宾发展控股集团作为控股股东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发展 [4]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有锂电材料研究团队 主要围绕高压实等产品进行技术研发 [9] - 参股公司宜宾锂宝已完成股份制改造 正在推进上市相关工作 [8] - 公司PEEK材料为技术储备 未产业化 [7][10] - 公司通过"极限制造"工程和优化营销策略提升经营业绩 [5]
厦钨新能(688778):业绩符合预期,布局NL、补锂等新材料
华创证券· 2025-09-01 18:05
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69.41元 [2]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收75.34亿元 同比增长18.04% 归母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增长27.76% [7] - Q2单季度营收45.57亿元 环比增长53.1%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 环比增长63.02% [7] - 锂电正极材料销量6.07万吨 同比增长35.50% 其中钴酸锂销量2.88万吨 同比增长56.64% [7]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销量3.19万吨 同比增长20.76% 氢能材料销量0.2万吨 同比增长6.16% [7] - 布局4.55V钴酸锂 NL结构正极材料 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等前沿技术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2.97亿元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76.71/192.24/212.59亿元 同比增长32.9%/8.8%/10.6%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94亿元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73/8.87/9.99亿元 同比增长56.4%/14.8%/12.6% [3] - 2024年每股收益0.98元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1.53/1.76/1.98元 [3] - 当前市盈率60倍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38/33/29倍 [3] 产能建设 - 法国4万吨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推进技术授权 [7] - 海璟基地3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部分车间竣工验收 [7] - 宁德基地7万吨正极材料C/D车间完成封顶 C车间两条生产线推进投产 [7] - 雅安基地液相法磷酸铁锂项目一期量产 二期设备调试 [7] - 福泉基地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推进生产设计 [7] 技术进展 - 4.53V钴酸锂实现大规模量产 4.55V钴酸锂进入中试阶段 [7] - 差异化高电压 高镍 高功率三元材料进展顺利 [7] - 水热法磷酸铁锂产品批量稳定供货高端储能和长寿命车型市场 [7] - NL结构正极材料拓展低空飞行 电动工具 固态电池领域应用 [7] - 布局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 补锂材料 新型磷酸盐系材料和固态储氢合金 [7] 估值分析 - 总市值294.69亿元 总股本5.05亿股 [4] - 给予2026年39.5倍PE 对应目标价69.41元 [7] - 当前市净率3.4倍 预计2025-2027年市净率3.1/2.9/2.7倍 [3]
富临精工跌2.03%,成交额4.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795.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1:1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14.98元/股 成交额4.43亿元 换手率1.73% 总市值256.1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795.20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57%和14.32%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09%和28.43%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37.2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59%/17.58%/15.23%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10日 2015年3月19日上市 主营汽车零部件和锂电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锂电正极材料占比68.09%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占比31.9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涵盖汽车热管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比亚迪概念等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12万户 较上期增长18.56% 人均流通股18,541股 增长18.0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13亿元 同比增长61.70% 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32.41%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66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29.47万股(较上期增144.51万股) 建信新能源行业股票A持股1025.98万股(增142.75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946.62万股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新进持股882.66万股 广发多因子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富临精工20250828
2025-08-28 23:15
**富临精工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58.13亿元(同比增长61.7%) 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32%)[3]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18.37亿元(同比增长13.34%)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96%)[3] - 汽车零部件业务中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等电驱动产品增速较快 热管理产品表现突出[3] - 铁锂业务上半年出货量10.5万吨 二季度单季度出货6万吨[11] - 预计全年铁锂出货目标26-27万吨 三季度预计出货7.7-7.9万吨 四季度超8万吨[11]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 - 高压快充市场需求形成 公司技术性能指标领先 摆脱行业同质化竞争[2][4][5] - 五代产品占比提升至20%-30% 较四代产品溢价约1000元/吨[14][19] - 五代产品粉体压实密度2.7 极片压实密度接近2.8 快充性能及热稳定性更优[14] - 四川项目2025年11月投产后将降低单位成本约2000元 2026年大规模降本效果显现[4][15] - 2026年五代产品占比目标70%以上 产能扩建计划与农网合作启动20万吨新产能[16][17] 机器人业务布局 - 机器人关节总成及模组产品已量产 供应市场主流客户 年产能15万套(7月起) 年底计划提升至20万套[6][20] - 与智源合作深入 2024年10月启动股权投资 2025年预计机器人相关收入1亿元(含零部件销售及代工)[9][10] - 机器狗、机器狼项目处于定点阶段 单价90-100万元/套 单套关节部件价值数万元 预计2025年9月后量产[27] - 机器人关节当前单价约5000元/个(大关节) 长期价格可能下降但仍具备盈利空间[29][30] - 公司计划向集成化、平台化方向发展 未来可能进入本体制造领域[6][10][20] 技术优势与竞争力 - 电子水泵市场占有率30% 年销量超300万套 排名第一[23] - VVT电磁阀市场排名第一 国内唯一规模化生产变速箱电磁阀及CDC电磁阀的企业[24] - 精密制造能力领先 拥有48台莱森豪尔磨齿设备(单价约1300万元/台) 年产能300万套无刷电机[21][22] - 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技术升级 多项直机化技术专利[24] 行业趋势与战略 - 行业反内卷趋势明显 企业摒弃低质低价策略 市场格局优化[5][13] - 高压快充需求推动铁锂价格上涨 技术升级趋势不可逆转[11][14] - 零部件业务三季度迎景气周期 CDC电磁阀快速放量 客户矩阵逐步完善[7][28] - 产能投资需综合评估盈利及回报周期 与客户协同谈判商务条件[18] 其他关键信息 - 2025年二季度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约18亿元 净利润约9000万元[26] - 机器人业务2024年收入约1000多万元 2025年持续提升[10] - 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及技术突破实现降本 保持竞争优势[4][25]
厦钨新能上半年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增加27.76%
犀牛财经· 2025-08-25 21:1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5.34亿元 同比增长18.04%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07亿元 同比增长27.76% [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股 同比增长7.02% [2] -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47%至3.39亿元 [3]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2.24%至2.91亿元 [3] 产品销量情况 - 锂电正极材料产品销量达6.07万吨 同比增长35.50% [4]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销量3.19万吨 同比增长20.76% [4] - 氢能材料产品销量1974.61吨 同比增长6.16% [4] 研发投入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2.43亿元 同比增长15.27% [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3% 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5] - 三元材料研发聚焦增程、混动、中高端电动车及低空领域 [5] - 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 [5] - 硫化物路线正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合作并提供样品验证 [5] 资产负债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8亿元 同比下降32.25% 主要因材料采购款支付增加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8.62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0.61% [3] - 总资产158.53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6.26% [3]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主要产品包括高电压钴酸锂、高电压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及氢能材料 [3] - 产品应用于3C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 [3]
厦钨新能(688778):业绩符合预期,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民生证券· 2025-08-22 17:0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75.34亿元(同比+19.58%) 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28.36%) [1] - 第二季度业绩显著提升 营收45.57亿元(同比+51.85% 环比+53.07%)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48.44% 环比+62.39%) [1] - 锂电正极材料销量达6.07万吨(同比+35.50%) 其中钴酸锂销量2.88万吨(同比+56.64%) 高电压产品持续放量 [2] - 全球产能布局加速推进 国内四大基地及法国项目进展顺利 [2] - 固态电池研发取得突破 氧化物路线实现供货 硫化物路线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3]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10.26%(环比+0.67pcts) 净利率4.2%(环比+0.35pct) [1] - 期间费用率4.63%(同比-1.42pcts) 研发费用率3.18%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00/10.55/13.93亿元 增速61.9%/31.9%/32.0% [3]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9.76%提升至2027年11.28% [8] 业务进展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销量3.19万吨(同比+20.76%) 氢能材料销量1974.61吨(同比+6.16%) [2] - 海璟基地3万吨扩产项目完成土建验收 宁德7万吨项目C/D车间封顶 [2] - 法国4万吨三元材料项目推进工厂建设 前驱体项目开展技术授权 [2] - 固态电解质实现吨级生产 硫化锂合成工艺获客户端测试认可 [3]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预计营收166.37/187.97/228.22亿元 增速25.1%/13.0%/21.4% [3] - 每股收益1.59/2.09/2.76元 对应PE 35/26/20倍(2025年8月21日收盘价) [3][4] - ROE显著提升 从2024年5.65%预计升至2027年12.41% [8]
厦钨新能实现营收75.3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7.76%
巨潮资讯· 2025-08-21 15: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34亿元 同比增长18.04% [1][2]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增长27.76% [1][2] - 扣非净利润2.91亿元 同比增长32.24%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8亿元 同比下降32.25% [2] 业务数据 - 锂电正极材料总销量6.07万吨 同比增长35.50% [2] - 钴酸锂销量2.88万吨 同比增长56.64% [2]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销量3.19万吨 同比增长20.76% [3] - 氢能材料销量1974.61吨 同比增长6.16% [3] 产能建设 - 法国年产40000吨三元材料项目有序推进 [3] - 法国年产40000吨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推进技术授权 [3] - 海璟基地年产30000吨锂电材料扩产项目完成土建验收 [3] - 海璟基地综合车间年产能15000吨项目部分完成土建验收 [3] 市场优势 - 4.5V及以上高电压钴酸锂持续放量 市场领先地位稳固 [2] - 氢能材料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3] - 受益国家换机补贴政策及3C设备AI功能带电量提升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