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7-30 16:16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 - 宁夏枸杞因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形成色正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的优质品质[2] - 2024年种植面积达23万亩 鲜果产量20万吨 加工转化率36%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04亿元[4] - 产业从单一干果向饮料、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及文旅业态延伸 形成多元融合发展趋势[5] 乡村庭院经济模式 - 山西汾西县对竹镇利用闲置庭院发展一户一棚蔬菜种植 已建成41座大棚专种西红柿和辣椒[5] - 推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管理模式 通过技术保产量和找销路稳收益[5] - 有效利用闲置空院显著提升村民积极性并拓宽增收渠道[6] 乡村康养旅游建设 - 河北内丘县依托山区优越自然环境重点发展乡村民宿 通过对老屋改造打造民宿餐饮休闲集群[6] - 围绕"中部医养、西部静养、东部动养"布局推进康养文旅项目 建设集观光休闲养生一体的特色民宿[9] 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 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在吉林延吉举行 聚焦技术创新、融合发展、跨境电商等议题[8] - 电商平台成为连接城乡赋能农业的重要纽带 "电商+乡村"融合激活乡土经济内生动力[11] - 延边州累计创建137个电商示范项目 实现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全覆盖[12]
让“方寸地”变“聚宝盆”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03
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善,更是文化价值的重估与创新。庭院经济正在探索一条文化引领下的乡 村振兴之路。当一个个庭院焕发新生,不仅串联起产业发展的链条,更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推动庭院经济持续发展,在文化保护层面,可建立庭院文化遗产评估标准,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 行"文化积分制",重点支持具有传承价值的传统院落。在活化利用层面,应创新"庭院+"模式,开发沉 浸式文化体验项目,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展示效果。在产业融合层面,推动构建"庭院经济联合体", 促进资源整合,培育特色文化IP,实施"文化名师计划",引进专业人才。在制度保障层面,将文化空间 纳入乡村规划保护,建立文化收益反哺机制,开展示范庭院评选活动。通过多层次政策协同,使庭院经 济成为传承乡村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让"方寸地"变"聚宝盆"。 (作者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旅游市场正悄然兴起一股"慢游"新风尚,"反向游""奔县游""小院游"等日益成为游客选择的新型出游方 式。与"打卡式""特种兵式"旅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开始倾向于追求"庭院悠闲度假" ...
【农业行业观察】投资需谨慎!100个农业领域低成本创业项目清单,不行就撤
搜狐财经· 2025-05-13 11:54
农业低成本创业方向 - 农业领域建议采用轻资产、少投入、轻运营的创业模式,重点推荐乡村振兴相关项目[2] - 特色种植类包含20个项目,如有机蔬菜大棚种植需投资3-5万元,年回报率超40%,林下散养土鸡投资1-2万元,鸡蛋溢价50%[3] - 农产品加工类包含18个项目,如净菜加工厂需投资8-10万元,毛利率45%,手工红薯粉条投资2-3万元,毛利率70%[3][4] - 农业服务类包含22个项目,如农机共享服务站投资5-8万元,毛利率55%,农业技术短视频代运营投资1-2万元,年收益5-8万元[4] - 农村电商类包含15个项目,如县域助农直播基地投资3-5万元,坑位费2000-5000元/场,社区团购供应链投资2-3万元,加价率15%-20%[4][5] - 休闲农业类包含15个项目,如研学农场投资10-15万元,人均消费120-150元,星空露营基地投资8-10万元,营位费300-500元/晚[4][5] - 循环经济类包含10个项目,如生物质燃料厂投资15-20万元,毛利率54%,厨余垃圾处理站投资12-18万元,毛利率60%[6][13] 行业运营模式 - 特色种植类建议对接社区团购+电商平台,打造订单农业模式[3] - 生态养殖类建议结合农家乐提供现宰现吃体验,拓展B端客户[3] - 庭院经济类建议通过社区团购+短视频直播,主打都市菜园概念[3] - 食品加工类建议对接生鲜电商、连锁超市,开发即食沙拉产品线[5] - 传统工艺类建议注册地理标志,开发非遗体验工坊[5] - 数字农业类建议签约10家农户,打造一村一IP矩阵[5] - 乡村旅游类建议联合天文馆开发星空课堂主题活动[13] 创业核心建议 - 农业创业需先找好销售渠道或订单再启动,80%农业项目成败取决于销售能力[8] - 不建议借钱创业,债务压力会导致经营受限,建议用自有资金小规模验证模式[9][10][11][12] - 创业过程需多请教行业人士,参加行业圈子获取市场反馈,但需保持独立判断能力[15]
三亚天涯区:改革创新展活力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23
经济发展 - 2024年天涯区地区生产总值升至280亿元,同比增长9.4% [3][6] - 2021年GDP跨越250亿元大关,2024年达280亿元 [6] - 2023年以来累计新增市场主体76760家,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6] 产业升级 - 天涯区持续推进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建设,三亚国际游艇中心建成投用 [7] - 成功举办国际游艇展,吸引世界知名游艇企业参展并落户,游艇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 [7] - 加快传统旅游景区景点、酒店转型升级,天涯海角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7] 文旅融合 - 天涯区实现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数突破1000万人 [7] - 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建成运营,康年酒店等高端酒店建成运营 [7] - 举办大型旅游文体活动数百场,提高区域品牌IP影响力和知名度 [7] 乡村振兴 - 水蛟村33家庭院经济体实现营业额总计超1100万元 [8] - 试点推动"庭院经济",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协同发展新路径 [8] 生态保护 - 创新推进三亚湾"六位一体"综合治理新模式,扎实开展"海上环卫"试点 [9] - 编制完成全国首部市辖区GEP核算技术指南 [6] 民生改善 - 全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27755元,是2014年的10倍 [6] - 56个办公区域停车场错时免费开放,缓解"停车难"问题 [11] - 新建三亚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等重点项目,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12] 营商环境 - 出台《重点项目征拆"扫尾清盘"攻坚行动方案》,为28个重点项目明确时间表 [5] - 建立固投掌上通平台,推动解决固投项目征地拆迁、供水供电等问题 [5] - 打造"'益'企在党群"服务平台,免费发布信息近200条,协助完成30余项招租工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