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艇
icon
搜索文档
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
新华社· 2025-09-17 21:46
治理体系改革 - 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以强化政策制定与执行衔接并明确责任归属 [1] - 成立AI效能提升组统筹政府部门应用AI技术并推动科技革新 [1] 产业发展与投资促进 - 成立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 [2] - 财政司司长牵头制定优惠政策包吸引高增值产业和高潜力企业落户 [2] - 重点引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生命健康科技及AI数据科学产业 [2] - 优化游艇产业配套发展游艇经济 [2] 国际中心建设与区域合作 - 整合外地办事处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 [2] - 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2] - 推动发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2] - 建设北都大学城并成立留学香港专班打造国际教育枢纽 [2] - 打造全球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 [2] 民生领域措施 - 在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医疗护理等九个范畴提出改善措施 [2] 发展环境评估 - 香港享有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支撑与国际机遇叠加优势 [3]
经济日报:如何用硬功夫做优软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8-26 15:34
立法体系建设 - 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获得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权限 构建覆盖产业全局和聚焦具体问题的立法体系 [2][3] - 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 推动游艇进出港艘次同比增长33%至38.44万艘次 游客人次同比增长35%至236.89万人次 [3] - 针对"五个图强"战略出台专项法规 包括种子进出口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及商业航天发展条例 [4][5] 精准立法实践 - 采用"小切口"立法解决具体问题 例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全文仅10条 直接针对免税商品二次销售牟利行为 [5] - 2024年"小切口"立法占比达77% 其他案例包括《违反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失信惩戒若干规定》(9条)和《"三无"船舶综合治理规定》(16条) [6] 执法机制创新 - 组建白鹭女子执法队等柔性执法队伍 通过服务型说理式执法减少冲突 三亚市已成立6支女子执法分队 [7] - 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成立美安综合执法服务站 企业可实现单一窗口对接 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 [8] - 实施"信用承诺+事后监管"模式 首违免罚与签订承诺书结合 大东海商圈试点10家餐饮店外摆经营资格 [9] 纠纷解决机制 - 前端通过公证制度预防纠纷 凤凰公证处提供远程视频公证平台 为洋浦港3家企业境外设立公司提供加急法律服务 [10] - 后端仲裁机制创新 海南国际仲裁院改制为非营利法人独立运作 提升案件裁决中立性和国际公信力 [11] - 国内率先实施临时仲裁制度 允许当事人自选仲裁规则 2023年7月完成首例临时仲裁案件 已有4宗案件落地 [12][13]
如何用硬功夫做优软环境 ——海南探索打造“全国一流水平营商环境”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7
海南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进入全岛封关运作倒计时阶段 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建设核心支撑 [1] - 2025年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签约265个项目 总金额达2336亿元 体现企业落户信心 [1] -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设定2025年营商环境达国内一流水平目标 2025年为关键实现年份 [1] 立法体系构建与产业覆盖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2021年颁布 赋予海南省人大制定自贸港法规权限 构建覆盖产业全局的立法体系 [2] - 游艇产业立法成效显著:2022年出台《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后 2024年游艇进出港38.44万艘次(同比增33%) 游客236.89万人次(同比增35%) 注册游艇保有量超1780艘 [3] - "五个图强"立法全覆盖:种子进出口管理规定(向种图强) 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规定(向绿图强) 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向数图强) 商业航天条例(向天图强)制定中 [3] 精准立法解决具体问题 - "小切口"立法占比达77% 包括《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10条)《违反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失信惩戒规定》(9条)《三无船舶综合治理规定》(16条) [5] - 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规定明确失信名单标准与惩戒措施 支持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信息 [4][5] 执法方式创新与实践 - 柔性执法实践:三亚组建6支女子执法分队(如80人白鹭执法队) 采用服务型说理式执法降低冲突成本 [6] - 综合执法改革:2017年建立省级联席会议 推行"一个系统管检查""综合查一次"模式 美安园区实现单点对接执法 [7] - "信用承诺+事后监管"模式:首违免罚与承诺书制度 大东海商圈10家餐饮外摆试点 违规取消资格 [7][8] 全流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前端公证服务创新:远程视频公证平台助力洋浦港3家企业境外设立 区块链存证平台解决"五难"问题 [9][10] - 后端仲裁机制突破:海南国际仲裁院改制为非营利法定机构 提升中立性与国际公信力 [10] - 临时仲裁制度落地:2023年施行《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规定》 已处理4宗案件 实现当事人自选仲裁规则与人员 [11][12] - 目标建设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通过全球仲裁资源互联与规则动态优化 [12]
首届消博会第二批参展品牌名单公布
海南日报· 2025-08-18 18:38
参展品牌阵容 -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公布1号馆综合服务展区与旅居生活展区参展品牌名单 涵盖游艇、汽车、房车、消费电子、户外运动装备等16个细分领域 [1] - 欧姆龙、戴尔科技、捷豹、路虎、德国汉斯游艇、三星、索尼等国际知名品牌确认参展 [1] 消费电子与科技行业 - 欧姆龙将携新品电子体温计亮相展会 聚焦健康监测设备创新 [1] - 戴尔科技集团作为首家报名参展消费电子区的跨国企业 将展示全线消费产品 [1] 零售与服务业态 - 苏宁国际联合日本最大综合免税平台乐购仕(LAOX) 及全球优选品牌零售服务商苏皮士参展 整合免税供应链资源 [1] - 毕马威将在展会发布国际旅游零售报告及《中国新国货50榜单》 聚焦消费行业趋势研究 [1] 医疗与跨境服务 - 盛诺一家推出"国际方案 国内治疗"模式 使国内患者在海南即可享受国际水准医疗服务 [1]
生态画卷展新“颜” 增“绿”生“金”点亮多样消费新场景
央视网· 2025-06-28 15:57
厦门五缘湾生态修复与旅游发展 - 五缘湾海域面积17 05平方公里 占地面积10 76平方公里 建有厦门最大湿地公园 被称为城市"新客厅" [1] - 20年前为生态遭破坏的滩涂泥地 因海堤阻断导致海水交换差 过度养殖和垃圾倾倒造成海岸侵蚀严重 [7] - 2002年起启动生态修复 拆除内湾海堤 设置纳潮口 累计退塘还海约100公顷 清淤70多万立方米 [9] - 建设10处截流阀门等污水处理设施 确保污水不入湾 [11] - 内湾海域面积从1 12平方公里增至2 42平方公里 纳潮量增加500万立方米 生态用地增加2 3倍 绿化率从5 4%提升至13 8% [12] - 湿地公园保留野生植被 设立无人生态小岛 记录鸟类135种 包括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4][18] - 中华白海豚数量回升至80多头 建成8公里环湾步道和1公里黄金海岸 [18] - 2024年游艇帆船出海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聚集上百家游艇企业 形成海洋文旅和生态康养业态 [7] - 湖里区新增12座口袋公园 总数达62个 [20] 青岛莱西市矿坑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 - 南墅镇废弃矿坑积水最深超40米 水量600多万立方米 废水pH值仅1-2 远低于国家标准6-9 [22] - 2019年启动治理 采用"复配药剂+原位水体交换"创新方案 解决深层水体污染难题 [24][26] - 2023年开发民宿项目 打造越野 游艇 餐饮等特色旅游 2024年10月试运营 [29] - 从污染区转变为水清岸绿的打卡地 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 [31]
游艇驾照火了,2万5一张
新浪财经· 2025-06-03 09:58
游艇驾照培训市场 - 2024年上海海事局共发放游艇驾驶证373本,同比增长40% [1] - 上海游艇驾照培训市场增长明显,白领学员占比过半 [4] - 上海提供A1类游艇驾照培训,可驾驶所有长度海上机动游艇,含金量高 [6] - 上海游艇驾照培训体系完善,拥有8人专业师资团队 [4] - 课程设置包括6天理论课和4天实操训练,总耗时1个月 [5] - 上海实施"考发一体化"改革,考试当天即可领证 [7] 游艇行业现状 - 中国游艇市场规模从2016年18.17亿元增长至2022年27.16亿元 [11] - 预计2025年中国私人游艇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 [11] - 游艇保有量从2016年1.88万艘增至2021年2.65万艘 [11] - 上海登记游艇300余艘,建有8处游艇码头和7家备案俱乐部 [13] - 游艇租赁价格每小时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9] - 拥有游艇年成本达40-100万元 [10] 游艇制造业 - 上海巧合游艇制造公司每年接收3-4艘海外订单,单价约1000万元 [17] - 国内游艇制造企业转向开发国内市场但面临价格偏高问题 [17] - 游艇制造业正从燃油动力向电能驱动转变以降低成本 [17] - 上海拥有游艇整船制造产业链 [14] - 2024年上海游艇产业发展联盟成立,联合23家产业相关方 [18] 行业发展前景 - 政府将游艇产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 [11] - 全国已有102座营业游艇码头,大量新码头在建或规划中 [11] - 建议加大游艇码头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13] - 呼吁减少游艇使用限制性政策,提高便利性 [19] - 预计未来开发更多元化游艇文娱项目如海上婚礼等 [17] - 长三角一体化可打造跨区域滨海旅游线路 [17]
三亚天涯区:改革创新展活力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23
经济发展 - 2024年天涯区地区生产总值升至280亿元,同比增长9.4% [3][6] - 2021年GDP跨越250亿元大关,2024年达280亿元 [6] - 2023年以来累计新增市场主体76760家,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6] 产业升级 - 天涯区持续推进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建设,三亚国际游艇中心建成投用 [7] - 成功举办国际游艇展,吸引世界知名游艇企业参展并落户,游艇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 [7] - 加快传统旅游景区景点、酒店转型升级,天涯海角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7] 文旅融合 - 天涯区实现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数突破1000万人 [7] - 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建成运营,康年酒店等高端酒店建成运营 [7] - 举办大型旅游文体活动数百场,提高区域品牌IP影响力和知名度 [7] 乡村振兴 - 水蛟村33家庭院经济体实现营业额总计超1100万元 [8] - 试点推动"庭院经济",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协同发展新路径 [8] 生态保护 - 创新推进三亚湾"六位一体"综合治理新模式,扎实开展"海上环卫"试点 [9] - 编制完成全国首部市辖区GEP核算技术指南 [6] 民生改善 - 全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27755元,是2014年的10倍 [6] - 56个办公区域停车场错时免费开放,缓解"停车难"问题 [11] - 新建三亚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等重点项目,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12] 营商环境 - 出台《重点项目征拆"扫尾清盘"攻坚行动方案》,为28个重点项目明确时间表 [5] - 建立固投掌上通平台,推动解决固投项目征地拆迁、供水供电等问题 [5] - 打造"'益'企在党群"服务平台,免费发布信息近200条,协助完成30余项招租工作 [11]
打造“亚太游艇之都” 三亚假期游艇出海量大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6:18
中新社三亚5月6日电 (张月和)"我是冲着游艇海钓来的,三亚风景优美,度假氛围感十足,很适合放 松。"湖南游客李哲煊把"五一"假期全留给了三亚,除了住酒店,游艇海钓是其唯一安排外出游玩的活 动。 5月2日,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码头,游客准备上船出海游玩。张月和摄 "五一"假期,三亚游艇出海受游客青睐。据三亚海事局统计,5月1日至5日,三亚游艇进出港4464艘 次,同比增长13.1%。 近年来,每逢长假,三亚游艇排队出海的景象已是常态。三亚登记游艇总量于2022年突破1000艘,跻 身"千艇之城";2024年达1400艘,当年游艇出海约12.79万艘次,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三亚已成为国际游艇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之一。今年4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 会,在三亚首设游艇分展区,吸引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游艇参展。三亚持续举办海南国际游艇设计大 赛,2024年有来自全球200余名设计师的127件游艇设计作品参赛,并开展游艇品牌全球首发等系列活 动。截至2024年底,法国BV船级社、欧尼尔游艇公司等80余家游艇产业链机构已入驻三亚。 "'五一'假期前,我们刚完成一艘法国进口游艇的接船、调试和首航工作。"三 ...
掘金水道商机 “威海造”游艇驶向深蓝
齐鲁晚报· 2025-05-06 16:03
在海洋经济的壮阔版图中,威海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与深厚的产业底蕴,在游艇产业领域一路乘 风破浪,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无限潜力。 据了解,起初西港游艇主要将目光聚焦于高端豪华游艇市场。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打造出一支专业的研发 团队,平均每年开发5项以上新产品,新产品投产率达到80%以上。 西港游艇研发的115英尺游艇,是目前国产最大的复合材料豪华游艇,其先进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制造工艺 和卓越的性能,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西港游艇在技术实力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除了豪华游艇,西港游艇还积极拓展产品线,涵盖了休闲钓鱼艇、帆船、渔船、公务执法船、客船和新能 源船舶等多个领域,形成了8个系列30余种规格的"专精特新"产品体系。 2024年,公司完成交付的船艇有60余艘,其中长20米以上的大规格型号有8艘,订单量比前一年翻了一番。 西港游艇的成功,不仅为公司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威海市游艇产业拓展市场提供了宝贵经 验。 记者从威海市游艇行业协会了解到,在西港游艇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威海市游艇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 良好态势,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复合材料船艇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市拥有规上企业15家,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 开放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经济日报· 2025-04-27 06:58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数据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712亿元增至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 [1] - 固定资产投资由117.2亿元升至711.35亿元 [1]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210.30亿元,增长104% [7] - 2024年1-3月新增外资企业502家,其中港资企业416家,同比增长89.1% [8]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推出882项制度创新成果,104项全国复制推广 [2] - 连续3年蝉联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名 [2] - 首创"境外不落地购汇"等14项全国首创成果 [7] - 实现深港"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 [3] - 创新"二线合环+联络"接线技术,实现停电"零感知" [3] 深港融合举措 - 推出"深港澳办税易""深港通注册易"等创新举措 [5] - 26类港澳专业人士可直接在前海执业 [5][6] - 深圳湾游艇会成为广东省首个免担保入境码头 [6] - 港澳游艇通关时间压缩至20分钟左右 [6] 企业服务与案例 - "深圳·前海e站通"集聚180家出海服务商,提供60余项服务 [3] - 招商港口为企业提供全球仓储、通关优化等解决方案 [3] - 大洋物流2024年服务进出口贸易货值达400亿元 [4] - 诚天国际供应链每日运输包裹量超百万件 [8]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电信、医疗、教育领域试点政策落地 [9] - 打造高品质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9] - 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最佳联接点 [9]